谈云云 中铁建电气化局集团轨道交通器材有限公司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45 年来,广大工人阶级,包括产业工人队伍,在数量、规模、素质、权益等方面不断壮大,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结合国企实际,也存在着不容忽视的产业工人队伍建设问题。产业工人对政治经济社会地位下降,缺乏自豪感的感受比较普遍;产业工人的主要力量还没有完全发挥出来;熟练工总量不高,培养机制不够健全,业务水平的提高受到一定限制,国际竞争力不强;权益保障力度仍待加强,产业工人保障水平仍偏低。国企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宗旨,坚持维护职工群众合法权益,充分发挥在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中的引领作用,大力弘扬劳模、工匠、劳动精神,重视技术产业工人队伍建设,使之创新才智充分涌流,造就一支有理想信念、懂技术创新、有担当奉献的产业工人队伍,为建设世界一流电气化产业集团推动高质量发展。
国有企业把坚持党的领导作为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最高准则,持续学深悟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导产业工人深刻领会 “两个确立” 的决定性意义,自觉增强 “四个意识” ,坚定 “四个自信” ,做到 “两个维护” 。
新时代下的国有企业要把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摆在首要位置,开拓创新党建工作新格局,带领产业工人队伍积极融入政府党建 “红盟矩阵” ,促进党工联建融合发展。国有企业应充分发挥党委政治领导核心作用,坚持党建引领、工会行动、服务生产经营不偏离。开展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以来,轨道器材公司党委贯彻落实上级工会的决策部署,扎实推进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党史学习教育、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等,强调产业工人要牢牢把握 “守初心、担使命,找差距、抓落实” 的总要求,围绕上级公司党委 “赚钱为王、广拓市场、人才强企、纵深改革、党建统领” 二十字工作方针,带领产业工人队伍以饱满的精神状态和高昂的奋斗姿态,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
以参政议政能力建设为突破口,轨道器材公司充分发挥产业工人工会代表权益保障作用,推进一线产业工人队伍建设纵向到底横向到边,成立一线产业工人分工会,适时召开职工代表大会,按照职工代表换届选举要求,合规进行换届选举,调整提升产业工人在工会职工代表和委员会委员比例至68%,进一步增强产业工人在群团组织中的政治地位。为确保产业工人的主人翁地位,畅通产业工人参政议政渠道,轨道器材公司工会以职代会为基本形式的民主管理制度,引导产业工人增强大局意识、责任意识,紧紧围绕企业发展目标、生产经营实际、创新管理、劳动保护等普遍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以高度的责任感履职尽责,利用好提案建言献策。
劳动模范是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产业工人的 “领头羊” ,对推动产业经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国企应充分发挥劳动模范示范引领作用,进一步助推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
为紧扣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世界一流电气化产业集团,全面完成生产经营任务为目标,轨道器材公司工会结合自身实际,创新劳动竞赛模式,特色化制定劳动竞赛方案,制定竞赛机制,带动产业工人技能比武、创新创效的干劲和热情,以 “五比创五杯” “建功十四五 奋进新征程” “安康杯” 为主题,精心制定竞赛工作方案,不搞 “花架子” “走过场” ,重点聚焦产能提升、质量卡控等,通过与 “导师带徒” 的融合机制,把 “传帮带” 的优秀传统融入竞赛中,达到 “以赛代练、以赛促学、以赛强训、以赛赋能” ,助力企业经营聚力攻坚,保质量、保安全、保进度、保效益,为企业持续稳定生产运营保驾护航。
当今世界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实施创新驱动战略,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需要培养和造就一大批高素质的职工队伍。为共同打造 “品质铁建” ,扩大品牌影响力,推动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走深走实,释放青年人才创新创效动能,轨道器材公司工会创新服务科研基建,深化创新工作室创建工作,成立产业工人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集中区,团结高技能产业工人人才聚集,围绕创新课题,集思广益、出谋划策,破解关键技术难题、有效降本增效,不断提升成果转化能力。近年来,轨道器材公司工会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融入中心工作,利用工作室的平台优势,在中华铁路总工会 “火车头奖杯” 、市 “安康杯” 优胜班组和工人先锋号、区 “五一劳动奖状” 等方面均取得荣誉,充分展示了创新工作示范引领和骨干带头作用。
企业培训是指企业为员工提供各种培训和学习机会,以提高员工的工作技能、知识水平和综合素质,进而促进企业的发展。提升产业工人职业技能素质是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重要抓手,国有企业要把提升技能素质与做好维权服务相结合,激发产业工人劳动潜能,广泛凝聚劳动合力,为 “产改” 提供人才支撑。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国有企业面对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新征程新使命,亟待加快科技自立自强步伐,进一步集中优质资源,坚持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一体部署,加快构建产学联动体系。轨道器材公司与西南交大、武汉理工大学等对口专业深度合作,在夯实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方面,引领产业工人队伍聚焦前沿技术和行业信息,吸收一线产业工人参与 “青工五小” “QC 成果” 及重点科研项目攻关,整合优质技术资源,在技改上下功夫,在创新上做文章,把专业技术转化为先进生产力,实现授权专利从量的发展到质的飞跃,有效激发广大产业工人的创新活力和参与热情,切实打造出一批拿得出、叫得响、有实效的创新成果。
企业对员工的培训是资本投资,它比一般的人力资本投入会带来更长期的回报。轨道器材公司充分利用内外部条件,坚持需求导向、梯次开发,基于岗位类别、业务需求、人才特点、培训定位等,施行职务职级并行制度——职工通过个人努力取得职称或技能等级认定均可实现向上发展,建立人才分层分类培训机制,逐步确立了产业工人内外培训的形式:新员工三级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在职专业岗位与管理岗位培训、业务提升深化培训、技能培训等,通过搭建一个公平合理的培训平台,调动基层产业工人钻研业务知识,提升综合素质的学习热情,有效解决了技能岗位人才短缺的问题。近年来,产业工人队伍不断壮大,综合素质持续提升,创新创造成果层出不穷,企业迫切需要实现科技自立自强,但产业工人队伍仍然存在技能素质不高、结构不合理、技术工人流动性大、劳动生产率不高等问题。轨道器材公司探索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等路径,促进职业院校内涵式发展,不断提高技能人才培养质量,采取 “校企双制 工学一体” 的培养模式,与常州机电学院、常州信息学院、常州纺织学院等开展校企合作,搭建技能人才成长平台,依托企校双师带徒制共同培养机制, “靶向” 培养高技能人才,实现招聘 “学徒制” 人员为企业提供新型产业工人。
为进一步完善工资集体协商和集体合同制度,确保产业工人工资稳步增长,按照企业现有经营理念和管理模式,调整内部分配结构,轨道器材公司建立与现代企业制度相适应的薪酬管理制度,以按劳分配、多劳多得的原则完善激励机制,实行岗位差异化收入分配,鼓励全体职工尽职尽责、争先创优。建立完善激励机制,调动广大技术科研产业工人的积极性,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加速企业现代化建设,制定实施《研发创新成果奖励办法》《技术人才激励制度》《其他专业人才激励制度》《学历津贴制度》等机制,形成激励和约束并重的绩效管理机制,鼓励广大产业工人成为专家型和复合型技能人才,为构建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提供了有力的制度保障。
劳动关系的和谐是企业和谐的重要基础,也是完善产业工人权益维护机制的重要内容。国有企业应坚持以人为本,多措并举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不断推动劳动用工更加规范、产业工人待遇不断增长、劳动卫生条件不断完善、社会保险有效覆盖、人文关怀日益加强,依法维护产业工人合法权益,深入推进 “产改” 工作向纵深发展。
健全实施社会保险制度是保障产业工人权益的兜底工程,也是阳光工程、幸福工程。党和国家历来重视加强和改进社会保险制度,把不断提高产业工人薪酬待遇作为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中心任务,为产业工人体面劳动、舒心工作、全面发展保驾护航。轨道器材公司在关系到产业工人切身利益的社会保险和生活福利方面,主动作为,做出了卓有成效的努力,始终把产业工人的 “五险二金” 缴费放在重要位置上,按时足额缴纳养老、失业、医疗、工伤、生育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企业年金,随着工资收入水平的稳定增长,不以最低为标准,只以最高为目标,不断调整提高各项社会保险参保系数,在能力范围内为产业工人争取最大的福利。
国有企业工会特色就是在党委领导下开展工作,依靠行政大力支持,做企业和员工权益调节器。轨道器材公司工会通过深入基层走访慰问、会员评价满意度调查等多种方式,关心产业工人队伍生活线,重视产业工人队伍心声,向上反馈产业工人需求,始终热衷于为产业工人办好事、办实事、解难事,切实维护产业工人利益。在扎实落实 “两节送温暖” 方面,秉承 “不让一个职工家庭生活在贫困线以下” “不让一名职工子女上不起学” “不让一名职工看不起病” 的承诺[1],严格按照特困、重困、一般困难界定标准,对困难职工进行精准识别,按照 “一户一档” 科学建立困难职工档案,做到困难职工人数清、致困原因清、困难程度清、家庭成员情况清,真心实意合规慰问。在 “金秋助学” “夏送清凉” “三节” 福利等传统工会品牌工作方面,企业工会有效发挥工会组织桥梁纽带作用,提前召开工会委员会会议, 征求、听取广大产业工人意见建议,切实满足产业工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继承传统的同时,赋予传统品牌新的时代内涵。轨道器材公司工会为全体产业工人增发生日卡、特色化制定实施《职工婚丧育探视慰问制度暂行办法》《职工大病医疗互助保障基金管理办法》,把工会组织建设得更加充满活力、更加坚强有力。
铁路工会 “三线” 建设是指文化线、生活线和卫生线建设,主要是针对铁路职工业务生活贫乏、工作生活环境恶劣而采取的帮扶性措施。轨道器材公司工会作为铁路行业工会,为丰富职工业余文化生活,努力塑造阳光、健康、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增强职工身体素质,不断完善产业工人活动中心、职工书屋等各项设施,打造积极、健康、向上的内部环境。在文化线方面,轨道器材公司工会建造了产业工人读书室和活动中心,活动中心内设健身房、瑜伽房、乒乓球室、台球室等设备设施。为加强活动中心管理,近年来,配备专人值班,在既有器材设施的基础上进行二次升级改造,新增综合训练器、卷腹机、动感单车、跑步机、划船机等器材,有效提升了产业工人的幸福感、归属感。在卫生线方面,充分结合 “我为职工群众办实事” 实践活动,深入生产一线,了解产业工人诉求,升级改造部分卫生区、清洁区等,扩大办公楼部分卫生间使用面积、新增设生产一线产业工人休息室、全新改造室外清洁池、为清洁池添置热水器、统一为生产一线休息室增设冰柜和报刊架阅读角。在生活线方面,重新粉刷产业工人生活区墙体,针对用水高峰期水压小的问题为生活区水管安装增压泵。国有企业工会时刻从产业工人利益出发,做好服务保障工作,稳定了产业工人队伍,营造了和谐稳定工作、生活环境。
“产改” 经过几年来的实践已取得显著成效,在今后的经营发展中,尚需轨道器材公司继续发挥国有企业优势,推动 “产改” 走深走实,不断增强广大产业工人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1.夯实职工成长通道,继续加强 “校企联建” 培养模式,扩大职业技术院校定向培养人数,为公司发展提供人才支撑。进一步加大与政府工会及人社局的联动力度,由政府工会牵头组织人社局为企业产业工人队伍宣传技能等级评定知识、指导企业制定技能评定培训计划、引导企业产业工人主动报考技能等级评定。
2.扎实推动企业党支部全面覆盖,提高在产业工人中发展党员的力度,将产业工人纳入企业发展对象发展计划,优先把在创新领域、重点课题开发领域的一线产业工人吸收培养发展为党员,重视在劳模、工匠、高级工、技师等优秀产业工人骨干中挖掘发展党员,稳步提高产业工人党员比例,切实提升产业工人的政治地位。
3.深化工会阵地建设,打造劳模先进工匠墙。将产业工人劳模、工匠的光荣事迹、获得的荣誉挂到文化墙上,面向全体产业工人队伍充分展示其为企业改革发展作贡献的风采,形成人人关心、关爱、尊重产业工人的良好氛围,深入引导产业工人以高度的历史使命感和主人翁责任感争当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先锋楷模。
国有企业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基础和重要物质支撑,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是推动国有企业深化改革创新、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保障。产业工人是创新驱动发展的中坚力量,是全面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的有生力量,在推动高质量发展[2]、全面建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进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国有企业坚持党建引领,要持续提高政治站位、深化思想认识,全面落实上级党委部署要求,踔厉奋发、笃行不怠,推动 “产改” 工作走深走实,推动国有企业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迈上新台阶、取得新成效,为奋力书写好中国式现代化作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