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育类APP使用现状调查研究

2023-11-29 14:27梁天姣
科技风 2023年31期
关键词:维度家长幼儿

夏 婧 梁天姣

1.汉江师范学院教育学院 湖北十堰 442000;2.经济开发区东城幼儿园 湖北十堰 442000

一、问题的提出

幼儿教育类APP指的是专门为学龄前幼儿学习开发的应用程序,它能突破传统课堂教与学方式的时空限制,将教育资源变得扁平化、可及化,获得了大部分家长的关注或追捧,专门的教育类APP、也层出不穷地来满足家长和学生的学习需求。经过梳理已有研究发现,学者们对移动教育类APP的研究包含了对其类别和特征的分析,比如王吉从安卓和苹果两大应用市场的APP数量进行分类统计,可以将目前移动教育APP分成以下几大类:电子阅读类、中小学教学辅助类、幼儿认知启蒙类、外语培训类、职业教育考试类等。[1]刘丹等研究者发现幼儿教育的APP大致包括认知培养类、语言训练类和习惯培养类三种。[2]还有研究对儿童使用教育类APP现状进行了调研,比如陈莹等学者对小学教育类APP的使用现状进行了调查统计,发现使用最多的是思维和语言类学习APP及辅学类APP。[3]随着儿童接触移动终端的年龄呈现低龄化趋势,家长们在选择和使用APP的时候也有顾及及担忧。本研究进一步关注家长在为幼儿选择和使用这类APP时的情况,了解数字时代幼儿在线学习的需要,以期能为设计出“适幼化”的教育类APP提供建议,丰富此类的实证研究。

二、研究工具及研究对象

研究借鉴西南交通大学庄弘峥硕士论文中编制的问卷,将调查对象的儿童改为3~6岁幼儿的家长——他们使用教育类APP情况。[5]这次问卷内容调整分为三个维度,分别从态度与认知、选择与投入、体验与期望,共计17个项目来调研家长对幼儿教育APP的使用现状,采用四级量表,并用1~4来计分。研究者于2022年对某民办幼儿园全年龄段(从小班到学前班)班级的家长进行调研。该幼儿园地处某市城郊经济技术开发区,该区是主加工制造汽车零部件为主的工业厂区集中地之一。先在目标园所随机选择一个班预先发放30份问卷,使用SPSS24.0对问卷各维度进行一致性系数检验,其Cronbach α系数在0.6和0.8之间,总体信度达0.83,效度KOM系数为0.80说明问卷具有较好的内在信度,结果可信;又对各因子之间相关性做了分析,发现态度与认识、选择与投入、体验与期望这三个因子间存在显著相关。继续发放171份问卷,总计回收148份,剔除无效问卷后得到139份,有效回收率为94%。

参与本次调研的幼儿园家长由93名妈妈和36名爸爸组成,他们填写了儿童年龄,家长年龄、学历、职业等人口学变量基本信息。在有效样本中,家长的学历是初中以下的为17人(占17%),高中为26人(占18.7%),大专或本科88人(占88%),硕士及以上8人(占5.8%);调查家长的职业,其中,公务员有6人,事业单位(教师、医生等)21人,务农26人,民营企业务工33人,个体18人,自由职业35人,从事这六种职业的人数分别占4.3%、15.1%、18.7%、12.9%、25.2%和23.7%;回收数据显示均为独生子女家庭,男孩59人,女孩80人,儿童的年龄分布情况是3~4岁占28.1%,4~5岁占41%,5~6岁占18.7%,6岁以上占12.2%。

三、研究结果

(一)三个维度总体情况

首先对态度与认知、选择与投入、体验与期望三个维度进行皮尔逊相关系数的统计,发现他们两两之间存在显著相关;再计算整体均值情况,三个维度的均值得分为:2.53、2.2与2.16,反映了家长对于对幼儿教育类APP在态度和认知水平上较高,对APP的体验和期望的水平相对较低。

(二)各变量推断统计情况

先使用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不同性别幼儿在各维度上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接下来用单因素(ANOVA)方差分析检验其他变量在各维度上差异性是否显著,只发现不同年龄段幼儿在各维度指数上存在显著差异,但其他的变量在各指数上无显著差异(p>0.05)。经过统计发现不同年龄段幼儿在选择与投入、体验与期望这两个指数上存在显著差异(p<0.05),最后经过多重比较法(LSD)后,数据显示出小班与中班、大班年龄段幼儿在选择与投入、体验与期望这两个指数上存在显著差异(p<0.05)。

(三)家长对幼儿教育类APP的态度与认知

家长对幼儿教育类APP的态度和认知这个维度由对APP所起作用的认识、对APP类型的了解程度、对APP内容信任程度等几个方面构成。对于APP所起作用方面,81%的家长们认为教育APP能起到辅助启蒙学习的作用,19%的家长认为可能会影响幼儿生长发育,弊大于利;对APP内容的了解程度上,只有6.5%的家长选择了“完全不清楚”幼儿教育类APP的类型,66.2%的家长是“基本清楚”幼儿教育类APP的类型,22.3%的家长是“比较清楚”的,5%的家长是“非常清楚”;对于APP提供教育内容的信任程度,只有4.3%的家长选择了“完全不信任”,8.6%的家长则选择“完全信任”,51.8%的家长选择“基本信任”,35.3%的家长选择“比较信任”。

(四)家长对幼儿教育类APP的选择与投入

调查从家长选择依据、选择类型,投入的时间和经费这三方面来看家长对幼儿教育类APP选择与投入情况。数据显示有17.3%的家长是通过软件应用商店的评分,26.6%的家长是根据各大平台广告的宣传来选择,39.6%的家长是经过身边亲朋好友或教师等他人推荐来选择教育类APP,16.5%的家长是经过自己试用后来选择;25.2%家长最常用的是习惯培养的APP,38.8%的家长最常用的是语言学习的APP,36%的家长最常用的是认知训练APP;82%的家长会在这类APP上每月投入100~500元人民币不等的资金,81.2%的家长允许孩子每次使用APP的时间在1个小时以内,同时69%的家长认为每天使用的APP次数应该不超过2次。

(五)家长对幼儿教育类APP的体验与期望

体验与期望维度主要包含对APP的使用兴趣程度、学习效果的满意程度,对APP界面美化与操作的满意程度、对APP产品改进的建议等方面。统计数据显示,4.3%的家人认为孩子们对APP学习的内容“一点都不感兴趣”,10.8%的家长觉得孩子们“非常感兴趣”,39.6%的家长觉得孩子“比较感兴趣”,45.3%的家长觉得孩子们“感兴趣”程度一般;对于使用APP的学习效果来说,5%的家长认为对学习“完全没有帮助”,7.9%的家长则认为“非常有帮助”,50.4%的家长觉得“有一些帮助”,36.7%的家长觉得“比较有帮助”;对APP界面美化及操作的满意程度,3.6%的家长“非常不满意”,40.3%的家长觉得“还可以”“比较满意”的家长占44.6%,12.2%的家长是觉得“非常满意”。

四、研究讨论

(一)家庭实施启蒙教育的辅助工具

数字时代,电脑、平板和手机等电子产品的迅速普及,使得儿童首次接触数字产品与互联网的年龄也呈现低龄化趋势。虽然家长知道电子产品的使用可能对孩子身心健康发展有一些隐患,比如过度沉迷导致运动量减少、视力保护难等健康问题,但是完全禁止儿童接触电子产品也不现实,在“两难”中,家长取其轻,利用APP来辅助幼儿启蒙教育,这是调查中多数家长对“把教育APP当做教育工具”拥有的共识。

首先,他们认为教育类APP是较为便捷有效的学习方式,方便根据自己的时间灵活安排孩子使用时间,有固定工作时间的家长表示“每天下班很累,会选择在家陪孩子听一听APP里的故事,玩里面的小游戏。”其次,学历层次在高中以下的家长认为自己没有知识储备能全面辅导幼儿,尤其是外语类的、科学类的启蒙知识,教育类APP里包含丰富的各类学习资源能提高家长获取知识信息的效率。最后,APP中人机互动的游戏设计能吸引幼儿参与,弥补家长在教学方法和手段上的不足。信息时代,家长都无法避免让孩子使用电子设备,考虑到低龄儿童自制力较弱和模仿力比较强,家长为了规避社交媒体和视频软件的内容可能对幼儿发展的不利影响,更愿意让幼儿使用教育类APP,这是数字时代,在无法避免幼儿使用智能设备的前提下,不同层次的家长都做出了这样的折中而又必然的选择。

(二)语言教育类APP普及程度高

幼儿家长在选择APP时受外界影响偏大,一方面是受到其他人对APP评价的影响,另一方面是教育APP类型布局的限制。本次调查中有少数家长会自己先去试听APP里的课程,然后把APP之间进行比较后再选择。此外,虽然大部分家长有意识地会按照孩子的年龄和兴趣选择APP,比如年龄小些的孩子需要讲故事、听儿歌的软件,但已有的、可选的教育APP中设计的学习内容偏学科化、知识化,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幼儿教育APP类型有限,APP市场中主要是幼儿语言训练和认知培养,甚至还有较多的第二语言的学习APP。首先,对家长而言,没有更多更适宜的选择。参加本次调研的家长的职业背景大多为普通体力劳动者,缺乏对学前学习规律和内容的科学认识,所以语言类APP是本次调研家长们使用最多得APP。其次,选择认知类APP,这与之前其他学者们对各大应用市场相关教育APP下载量和软件分析结果是一致的,以便获取更多的教育资源和服务。最后,在使用APP的时长上,家长们也会陪伴式的学习,并有意识地控制幼儿每天使用的时长。

(三)期望APP设计更绿色、开放

家长期望教育类的APP能绿色、开放。绿色指的是期望APP里可以增加屏幕时间管理和防止切屏等限制性的功能设置,这样做既能一定程度上减少孩子们电子屏使用时间,也预防孩子们在离开家长陪伴时使用其他APP。关于儿童使用屏幕时间,欧美各国相继出台了官方指南,比如OECD国家澳大利亚、加拿大、新西兰卫生部建议1岁以下的孩子不接触,幼儿每天少于1小时;拉脱维亚官方认为不要每天使用,每次只用15~20分钟,每天不超过30分钟。[5]此外有家长指出,这些APP里包含不少弹窗广告,小朋友误点会跳转界面,注意力就分散了。开放也指的是两个方面,首先对APP网课教师任职资历信息和对APP课程质量科学真实的评价信息,大部分APP对网课教师资质情况不会对外透明展示,家长几乎是盲选,与此同时家长还想了解对APP教育资源质量权威的评价结果。其次就是APP收费项目的合理化,适当放开些免费的资源,方便孩子接触更多更优质的网络学习资源。

借用詹姆斯·科尔曼的“理性选择理论”来分析家长对APP的选择、使用和期望。经过各领域的研究和运用,如今的“理性选择理论”中的“理性”强调行为体人性的“简单”理性和强调社会情境的“充分”理性两种类型的理性观。在经济学角度,本研究探讨的是家长作为“理性经济人”,是个体的“简单”理性,他们在面对诸多选择时考虑语言、认识学习作为启蒙教育的内容,有明确的目标,但收到APP所属公司或机构开放资源和以广告等盈利模式的限制,遵循自利与效用最大化的原则做出最终决策。

五、研究建议

(一)政府监管

现阶段应用市场上教育类APP的开发主要有科技类公司主导完成,因带有盈利目的,他们需要快速投放市场和抢占用户,在产品质量上无法保证能符合不同阶段幼儿的学习特点,所以这些APP也就不一定都有教育价值。首先,普通大众缺乏专业的鉴别和判断能力,所以政府需要尽快出台有关幼儿教育类APP开放与使用的指导性文件,不仅要为科技公司开发提供政策引导,规范其产品设计流程、内容,还能给家长普及各年龄段幼儿如何科学使用电子设备的指南。其次,加大对APP市场的监管,严格审查教育APP中从教人员的资质。比如,一方面可以加强对各大应用市场审查力度,另一方面建立专项平台,组织专门专业团队审核和认证幼儿教育类APP,并定期对公众公布认证结果。最后,政府扶持或财政补贴一些重点项目,能有针对性地满足不同层次家庭的幼儿学习需求。

(二)合作研发

对研发公司而言,首先,教育类APP的研发与设计界面需要能更贴近3~6岁幼儿的学习特点,满足家长诉求,在弹窗广告、个人数据保护和屏幕时间管理等细节方面进行“净化”和技术革新,提升用户体验感。其次,幼儿教育是启蒙性、基础性和整体性的,包含各个学科或是领域的内容,研发的内容不能仅把小学阶段的认字、拼读、英文词汇等这种语言训练,数学加、减、乘、除等认知层面的知识照搬到幼儿类APP上,还可以包括中国传统文化、艺术或科学类的教育资源。专业教育资源的打造则要在政府的带领下,研发科技公司联合专业的教科研团队,将教育科研成果与信息技术的反复耦合,设计出更符合幼儿学习的APP产品。

(三)理性选择

从家长和幼儿角度来说,目前还未有大量追踪的科研数据证实数码产品的使用对幼儿身心发展是利还是弊,但家长都要“理性”看待和选择教育类APP,它仅是辅助性的工具,并不能代替家长的陪伴和亲子互动。家长要转变教育观念,不盲目跟风,量力而行选择适合幼儿年龄段的、权威绿色的APP作为参考更为明智。此外,家长要把控好幼儿使用教育类APP的时间,在幼儿看来电子产品是一种玩具,相比传统玩具,APP上实现了动画、色彩、音乐等视听多模态合一,更能吸引幼儿注意力。但幼儿自控能力弱,长时间的人机互动,可能对幼儿身体发育和情感交流等方面发展造成隐患。

总之,教育类APP是信息时代人们学习方式变革的产物,发展教育类APP应有正确的导向,把它作为辅助工具,以学习资源的建设、普及为目标,关注教育类APP用户低龄化倾向,鼓励跨学科、跨机构的专业团队从学习资源内容广度、监管与认证机制等方面进行协作开发,共同为儿童创造良好的数字生态环境。

猜你喜欢
维度家长幼儿
从“要遵守”到“我来管”——大班幼儿的自我管理初探
如何让幼儿爱上阅读
如何培养幼儿的自信心
家长日常行为规范
我心中的好家长
浅论诗中“史”识的四个维度
让幼儿的每一天充满阳光——论幼儿自信心的建立和培养
家长请吃药Ⅱ
光的维度
“五个维度”解有机化学推断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