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力发电企业智能安全教育培训体系的研究及应用

2023-11-28 11:31高致富白爱军
电力安全技术 2023年10期
关键词:岗位培训内容

高致富,白爱军

(1.陕西榆林能源集团横山煤电有限公司,陕西 榆林 719109;2.陕西榆能青青源环保材料有限责任公司,陕西 榆林 719109;3.陕西榆林能源集团杨伙盘煤电有限公司,陕西 榆林 719300)

0 引言

安全教育培训是《安全生产法》等法律法规赋予生产经营单位的重要职责,是提高员工安全意识、安全知识和安全技能的必要手段,也是防止和减少各种安全事故发生的重要基石[1]。火力发电企业作为专业密集型、技术密集型产业,具有工艺系统复杂、风险因素繁多等特点,特别是随着工业信息化时代发展,如何适应当前形势,有效发挥安全教育培训作用,是值得火力发电企业安全管理人员思考和探索的问题。

1 安全培训存在问题及分析

在全国各地的安全生产事故调查报告中,经常看到“ 安全教育培训不到位” 的调查意见。生产经营企业存在安全教育培训体系不全、内容不实、时长不足、效果不佳、监督管理不力、记录不全等诸多问题[2],使安全教育培训效果大打折扣,甚至造成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

1.1 安全教育培训体系不全

安全教育培训作为理论联系实践的桥梁纽带,安全教育培训管理内容主要包括:

1) 新员工入厂三级安全教育。

2) 员工转岗、调岗、复岗入职安全教育。

3) 采用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或者使用新设备安全技术培训。

4) 岗位员工特殊技能认定及获取。

5) 剖析安全生产事故的警示教育。

6) 定期或不定期地组织法律、法规、标准以及电力安全规程的学习与培训等。

在火力发电企业中,一旦提及到安全教育培训,对于大多数人员而言,直接潜意识认定属于公司安全管理人员的独立业务,与其他人员、其他业务无关。上述现象的存在,说明安全教育培训未能有机融入生产经营管理体系,是安全教育培训体系不健全的直接表现。

1.2 安全教育培训内容不实

目前,大多数火力发电企业的安全教育采用“ 大锅吃饭” 的培训方式,无论其什么岗位和什么专业,都采用相同的培训内容。同时,培训内容采用“ 经验主义” 方式确定,仅由培训人员自我认知及安全素养水平所决定,没有科学的理论支撑,很容易造成教育培训内容缺项、漏项等弊端,形成安全教育培训内容不实的事实。

正所谓“ 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 ,企业人员调整与岗位变动时有发生,越优秀的人员调动得越频繁。即使安全素养能力较高的人员未调离,仍身负重任、活多忙碌,每年抽出大量时间重复开展同类培训教育也是不现实的,使优秀的培训内容得不到有效传承,形成“ 断层” 现象。安全培训管理人员需紧紧抓住优秀讲师讲课时机,录制视频课件,日积月累形成公司专有视频培训库,作为安全教育培训素材使用,以便实现培训知识的传承,丰富教育培训内容,提高教育培训效果。

此外,随着自媒体时代的到来,大量信息充塞网络,精准获取岗位相关知识内容成为难题。尤其是新入职学员,受限于自身知识和经历,无法有效判定自主学习内容,特别是缺乏企业内部岗位知识获取通道,造成学习跑偏和绕弯现象。新员工不能及时掌握岗位知识,适应岗位新环境,不利于单位人才培养。

1.3 安全教育培训效果不佳

从根本意义而言,安全教育培训是促使人员与岗位的相匹配、相融合的重要方法。为了保证这一举措有效落实,国家及地方政府出台了相应的法律法规,规定了基本的规范要求。然而,一些企业将应付各级检查、不被罚款作为开展安全教育培训的目的,并以保存培训记录为目的,安排相应的管理人员实施教育培训工作。这已经违背了安全教育培训的初衷,存在“ 目的不纯” 情况,更有甚者连同法定基本内容也无法满足要求,更不会追求安全教育培训的效果,早就将安全教育培训初衷抛之脑后,更不求培训效果。

此外,因培训内容针对性不强,甚至有“ 两张皮” 现象,易使培训对象滋生“ 与我无关” 的抵触心理,从而形成了“ 你讲你的,我干我的” 的培训课堂现状,无法接受培训内容。特别针对外包队伍集中入厂期间,存在人员数量众多、岗位工种繁多、文化层级普遍偏低等现状,入厂安全教育培训受限于授课人员水平及精力,无法有效完成。从培训人员到被培训人员都抱有应付差事的心态,不能认真对待入厂安全教育内容,造成培训效果不佳。

1.4 安全教育培训时长不足

通常而言,业务管理人员对安全生产培训教育认识不足,总认为安全教育培训就是“ 形式主义” ,无任何实际意义。经常督促缩短岗前三级安全教育培训时间,尽快投入具体业务与活动,形成了业务需求与教育培训的矛盾。尤其是外委承包商管理,此类矛盾更为突显。同时,岗前三级安全教育培训时间长短与外委承包商的成本也存在矛盾。为此,大部分企业均作出妥协处理,三两句话强调注意事项,直接进行教育培训考核环节,未能完成安全教育培训时长,形成了安全培训“ 虚假” 记录文件,只落实了安全教育“ 形式” 。

其实,岗前安全教育培训内容应该扩大范围,不能局限于安全知识与技能,而应该包括具体工作内容。熟练掌握工作技能、工作方式将会大量减少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 磨刀不误砍柴工” ,将岗位业务与安全教育培训有机融合,形成安全与生产一体化教育培训体系,才能有效将各级利益关系体融入教育培训体系中,提升教育培训实际效果。

1.5 安全教育培训监管不力

监督管理是体系落实的有力保障,安全教育培训属于安全管理基础业务,更需要强有力的监督管控才能有效推行落地。火力发电企业通常采用传统人工管理模式,受到人性贪婪、侥幸心理等弱点的影响,易形成管理漏洞,通常表现为未经入厂教育擅自上岗、冒名顶替等现象。

然而,大多数企业因未能梳理出安全教育培训关联的基础业务,未能明确基础业务所在岗位的职责要求,未能有效联动相关基础业务管控手段,继而未能形成有力的监督管理抓手,从而造成安全教育培训监督管理机制缺失现象。因此,安全教育培训体系不全是监督管理不力的主要原因。

同时,安全教育培训统计分析不到位,无法实现无缝衔接管理。以春秋安全考试为例,仅凭人工统计与筛查,无法跟踪落实到每个人,很难达到应考尽考的无死角管理要求。

1.6 安全教育培训记录不全

安全教育培训记录是在安全教育培训过程留存下来的一系列痕迹记录,作为监督管理的重要佐证材料。然而,培训记录的编制、整理、归档以及定期更新,需要消耗大量的时间与精力,较为繁琐。同时,多人集中培训记录仅有一份,也无法实现一人一档的管理要求。管理人员稍有不慎,安全培训记录就存在遗漏、遗失等现象。

2 安全教育培训机制创新

随着“ 互联网+” 的应用,实施大数据管理,使安全教育培训可以做到更细更精更优[3]。依据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内容,剖析安全生产危险源,梳理各岗位安全风险[4],制定其应知应会内容,设置相应的教育培训内容,形成差异化安全培训方案。以实现教育培训效果为目的,借助信息数字化系统建设,创建以入厂教育、资格考试、继续教育、自学培训、模拟体验五维一体的安全教育培训机制。

2.1 入厂教育

入厂教育以新员工岗前的三级安全教育、变换岗安全教育以及临时访客人员安全告知为对象,以塑造防范岗位安全风险的能力为出发点,以掌握或适应岗位安全素养为主要内容,以教育培训学时数与知识测试为双重要求,实现岗位与人员素质有机融合的安全教育培训。

新员工(含承包商员工)入职或中断工作连续三个月复岗人员需开展公司级、部门级和班组级三级安全教育培训,其中无班组的部门人员可以将部门级和班组级合并实施教育培训,公司领导入职可以将三级安全教育培训内容合并于公司级开展教育培训。

合同工及劳务派遣员工(含承包商员工)调岗和转岗应根据岗位是否跨部门(单位)给予认定,若为部门调岗或转岗仅须开展班组级(岗位级)教育培训,若为跨部门调岗或转岗需开展部门级和班组级教育培训。承包商员工调岗和转岗已跨单位,按照新员工入职开展三级安全教育培训。

对于外来参观、学习、检查、指导等临时访客人员需进行生产区域安全告知,履行签名确认手续,并在有关人员全程陪同下方可进入生产区域。

采用互联网+入厂教育的培训机制,将入厂教育关口由入厂后前移至入厂前实施。系统具备自动推送学习内容,自动推送联系,自动组卷考试及阅卷功能,形成智能安全教育培训模式。原来三级安全监督网络成员由忙碌地开展安全教育培训活动转变为给岗位配置教育培训素材,有效完成岗位安全教育培训内容。

2.2 资格获取

为了更好保障岗位人员生命安全,针对特殊岗位人群,采用厂内特殊资质准入资格化管理,实行对其附属责任的能力进行考评的机制。参照特种作业资格许可管理,实施厂内特殊资格考试许可管理,形成特种作业资格认定+厂内资格获取管理模式,这样既有利于生产业务管理水平的有效提高,也能有效提高安全管理水平,进一步强化作业过程管控,促使厂内管理措施有效落地,实现了火力发电企业通用资质到个性化管理的转变。

特种作业资格按《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考核管理规定》(原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令第30 号)、《建筑施工特种作业人员管理规定》(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建质〔2008〕75 号)和《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监督管理办法》(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令第140 号)等有关规定的特种作业范围核实认定,后续可根据国家最新管理要求随时调整核实认定范围及内容。

企业自行设立厂内资格获取包括三种人(工作票签发人、工作负责人、工作许可人)、电气倒闸操作人员、单独巡视高压设备人员、操作监护人、工作监护人、安全管理员、脚手架管理员、厂内驾驶员等,具体可根据厂内实际管理需要设置。通过学习相应教育培训视频,掌握其管理及技能要点,资格考试成绩达标,实施资格能力认定,以便适应岗位能力要求。经考核合格授权业务人员可直接在安全管理系统中开通相关业务权限。被授权业务人员严格按照授权业务开展相关工作,不得开展应授权而未授权业务。

2.3 继续教育

继续教育是为了持续强化评估安全素养能力和适应新技术、新产品、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新法律法规、新管理要求,吸取同行业内安全生产事故教训,定期或不定期组织开展教育培训,以便适应新的环境与管理,更好保障岗位员工安全健康。将此类教育培训内容作为继续教育内容实施,全体员工(含外委队伍)每年应不少于一定教育培训学时数,并将其作为年度安全生产目标管理,促进员工有效开展继续教育培训。同时,也可对教育培训效果进行测验,确保相应人员良好掌握相关内容。

继续教育内容应充分结合国家、地方政府、行业、集团以及企业推行的新举措、新思想、新技术、新产品、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等需要掌握的知识技能,贯彻落实安全生产管理的新思路。安全管理人员应充分分析员工安全知识欠缺情况,组织开展专题培训,提高安全基础知识及技能水平。企业认定管理资格实施每年一次复审,复审考试通过后,方可继续开展相关工作。通过反违章积分评定,筛查重点人员,实施岗位继续教育,给予教育扶持帮助,让其掌握岗位安全基础知识和技能。

此外,特种作业人员、安全管理人员等国家法定职业资格证书,按照地方及行业规定正常开展继续教育工作,其学时不计于企业继续教育学时。

2.4 自学培训

自学培训以主动学习、激励引导的方式,为自主上进员工所提供的一种学习平台。学习内容由每日课件、每日答题、每周答题、专项答题、心得分享、错题整改、安全体验等组成,形成自学导航页面,每日自动更新自学培训内容。

课件学习内容可自由选择,可包含入厂教育培训、资格考试、继续教育以及其他课件等系统平台内的所有课件,可学习与自身岗位相关知识的课件,也可选择其他岗位相关知识内容,为有效扩展自身知识面创造条件。

答题学习属于系统平台根据库内内容随机推送,可适当侧重抽取易错题,可作为继续教育和资格考试的练习。其中专项答题以新举措、新思想相关知识为重点,使其掌握企业最新管理要求。

错题整改作为辅助巩固学习的主要窗口,以“ 钉钉子” 的方式,实施针对性的查缺补漏培训。

自学培训能够充分适用不同岗位的自由时间,能够有效地与工余时间有效融合,学习内容可紧紧围绕企业发展和岗位所需知识内容,为系统全面了解各岗位工作内容奠定了基础,助力于企业综合性人才培养。

2.5 模拟体验

模拟体验是借助AI 和3D 技术安全体验设施,使员工有形象、直观的安全体验,如身临其境般地体验安全生产事故的可怕,对安全事故萌生畏惧心理,树立敬畏生命的安全防范意识,是有效提高防范安全生产事故发生的一种教育培训形式。

针对岗位风险分析,体验式教育培训方式可有效融合三级安全教育培训、继续教育以及自学培训等教育培训板块,形成安全培训组合体。

同时,可通过开展问答、竞赛、有奖竞答等方式抽查考察安全技能的基本知识,以提高安全意识,考察安全技能掌握情况,将理论与实践有效衔接。

3 教育培训管理体系建设

针对上述安全教育培训创新机制,某发电企业研发了配套数字化智能安全生产管理系统,建立了一整套安全教育培训体系。

3.1 联动关联业务,健全培训体系

为了保障上述“ 五维一体” 安全教育培训机制的有效运作,还需将安全教育培训与生产经营业务有机融合,驱动教育培训体系的有效运作。现就有关培训体系联动典型关联业务列举如下。

1) 入厂教育作为岗前培训的必要条件,教育培训考试不合格不能上岗。入厂教育与员工入职、考勤及休假管理业务相关联,与人员准入管理形成联动,促使员工开展入厂教育培训活动。

2) 资格获取是强化员工具有特定事项办理能力的有力举措。获取资格应作为人力资源晋升提岗的必备条件,实现安全教育培训与个人晋升空间直接关联。为特种作业资格认定+厂内资格获取管理模式的推行与实施提供强有力的动力,满足公司实际业务的需要。

3) 采用违章积分方式,筛选重点风险管理人群,实施反违章重点管理。充分结合自身岗位风险,采用针对性反违章教育培训,提高安全意识,从源头遏制违章,弥补安全教育培训的查缺补漏作用。

此外,将安全技术交底、宣传教育、事故预想、奖惩等其他方式均有机融合于生产经营的各项管理业务中,形成有效的安全教育培训体系,才能充分发挥安全教育培训的作用,有效遏制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

3.2 分析岗位风险,夯实培训内容

以防范岗位安全风险为核心,以满足岗位安全风险管控为目的,借助大数据管理思想,通过智能管理平台,分析辨识岗位所面临的安全风险,形成每个岗位的特定应知应会内容,配置岗位专属培训方案,促使岗位安全教育培训更具有针对性,培训内容更加详实,实现“ 因岗施教” 教育培训模式,提升岗位应知应会能力,实现“ 人” “ 岗” 相宜的管理要求。

培训采用线下线上有机融合的灵活培训方式,线上采用3D 动画、专家详解以及平台操作等视频培训方式。采用考评题库关联培训视频,形成了“ 小库划分、大库组卷” 培训考评机制,有效形成从岗位应知应会、岗位培训方案到练习考试的一体化教育培训。同时,智能平台也支持线上、线下培训与线上、线下考评自由组合的多模式培训考评方式,能够适应更多应用场景。

通过教育培训自学培训板块应用,实行自学积分管理的方式,可将所获积分兑换工作生活用品,有效地将日常业务学习与生活应用有效结合,激发员工自学热情,形成良好的个人学习习惯,以便更好促进自身成长。

3.3 牢记初衷,提升培训效果

通过教育培训智能平台,管理人员按照岗位应知应会内容,“ 量身定做” 教育培训方案,配置足够时长的培训视频,选用灵活培训考试方式,即可完成一次完整的线上培训活动,打破了培训时间及空间的限制,大幅缩减管理人员组织培训所耗时间,规避了培训人员的“ 敷衍了事” 的心理。同时,“ 量身定做” 培训内容可增加被培训人员的兴致,充分接受新知识,从而提升培训效果。

由此可见,建立企业专属安全教育培训视频库是提高安全教育培训效果的关键。企业根据员工应知应会内容,实施公司、部门、班组三级管理,通过网络平台查找、内部培训录制、委托制作动画等方式,制定各层级培训内容的视频。同时,借助员工激励机制,发动全员共同组建企业专属安全教育培训视频库,以便提高安全教育培训内容的质量。

3.4 联动关联硬件,实现智能监管

依据研发的互联互通数字化管理平台,连通信息孤岛,形成软硬件有效融合的有机整体,创建“ 六亲不认” 的监督管控模式,实现教育培训体系的智能监管,促使安全教育培训体系有效推行。

通过入厂教育培训与生产区域门禁权限有效关联,自动开通或回收人脸识别门禁权限,形成有效的人员准入屏障。特别是针对高压配电室、制氢站、油库等特殊管控场所,实施单独的巡视资格与相应的管控门禁相关联,形成有效监督管控屏障。通过资格考试强化岗位能力,获取相应厂内资质管理,自动制作“ 工作证+安全帽贴” ,实现资质能力可视化管理(见图1)。自动关联硬件和可视化标识是监督管理的有力抓手,有效提升了企业的整体管理水平。

图1 门禁与教育培训联动模型

3.5 联动培训记录,智能自动归档

在智能管理平台线上开展教育培训,具有“ 随学随记” 特性,学习完成并考试合格即可形成培训记录。同时,平台建设同步考虑了线下集中培训+线上平台管理的培训方式,采用培训计划发布、线上签到、成绩录入等方式,在管理平台上自动形成有效的培训记录。通过线下人机匹配、线上自动关联,统一形成平台培训记录,自动归纳形成“ 一人一档” 的安全教育培训档案,大幅减轻安全管理人员工作量,彻底解决安全教育培训记录不全、不规范的问题。

4 结束语

随时工业4.0 时代的到来,互联网+教育培训的工作机制采用PC+App 的方式,充分融合大数据管理,使个性化实施教育培训成为现实。采用系统性思维方式,将原有单一的教育培训管理与各项业务相关联,配置相应的激励手段,形成科学合理的一体化教育培训体系,提高工作效率和培训成效,促进人才培养,强化管理力量,更好地为企业生产经营服务。此外,该教育培训体系仍具有可扩展性,可以贯穿整个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全过程。

猜你喜欢
岗位培训内容
内容回顾温故知新
培训通知
CIT培训学院2020线上培训正式启航
从五方面做好引导培训
在保洁岗位上兢兢业业
走进“90后”岗位能手
主要内容
实施HR岗位轮换 打造复合型HRM团队
张晓东:倒在岗位上
培训路上的感悟——“喜、忧、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