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钟思
万千滋味在心中,生活处处皆可入画。
时光悠悠,几十年就那么倏忽而过。暮年之时,再次与父亲的画册相遇,当年画里的小小孩童,已成了白发苍苍的老人。人虽老,画中人儿却青葱依旧。此时无声胜有声,多少感慨在心中激荡!更何况还有父爱无边,思绪无涯……
《爸爸的画:沙坪小屋》正是这样一本有画有文、诗画双绝的佳作,更是丰子恺先生的女儿丰陈宝与丰一吟在经历六十年沧桑之后,重新品读父亲画作后,用真情写就的岁月剪影。翻开它,你会发现,其实,真善美往往藏在生活的细微之处……
丰子恺(1898—1975),浙江桐乡石门镇人,师从弘一法师(李叔同),以中西融合画法创作漫画以及散文而著名。他是中国现代画家、文学家、美术教育家,是一位多方面卓有成就的文艺大师,被誉为“现代中国最像艺术家的艺术家”。主要作品有《缘缘堂随笔》《子恺漫画》。
丰子恺风格独特的漫画作品影响深远,深受人们的喜爱,被称为“中国漫画之父”。
丰陈宝(1920—2010),出版社编审,丰子恺先生长女。
丰一吟(1929—2021),画家、翻译学家,丰子恺先生幼女。
漫画是一种艺术形式,即用简单而夸张的手法来描绘生活或时事的图画。一般运用变形、比喻、象征、暗示、影射的方法,构成幽默诙谐的画面或画面组,以取得讽刺或歌颂的效果。漫画作为绘画作品经历了一个发展过程,从最初作为少数人的兴趣爱好,发展成为人们的普遍读物,更是深受学生的喜爱。
丰子恺曾说:“国人皆以为漫画在中国由吾创始,实则陈师曾在《太平洋报》所载毛笔略画,题意潇洒,用笔简劲,实为中国漫画之始。”丰子恺使漫画在中国得以普及。
1937年,丰子恺一家因抗战而背井离乡,逃难到了重庆。后来,在重庆沙坪坝的一块空地上,他们建造了一座简陋的平房。因为是逃难以来第一次有了家,于是,大家兴奋地为其取名为“沙坪小屋”。小屋虽然简陋,比不上故居缘缘堂,却庇佑了丰子恺一家三年,所以一家人非常感谢这处平房,这也是本书“沙坪”的由来。
《爸爸的画:沙坪小屋》收录了丰子恺先生的漫画作品,并由其长女丰陈宝和幼女丰一吟为每一幅漫画做了背景介绍和解读。
丰子恺的原画凝练隽永,画中有生活里的趣味日常,有时光匆匆的叹惋,有战争的残酷,也有对自然万物的同情……丰子恺将琐碎生活里的一瞬留存在画作中,无不记录着孩童们成长的趣事、人生心酸与无奈等,意境悠长,意味无限。
晚年的丰陈宝和丰一吟,人生阅历早已丰富,她们以深厚的传统文化学养,怀着与时间赛跑的急切心情,拾掇起父亲的画作。她们以自己的视角,为父亲丰子恺的画作进行解读,可以说是对丰子恺漫画最权威的解读了。
丰陈宝和丰一吟的文字简短精练,入情入理,既能为丰子恺原画作画龙点睛,梳理故事前因后果,又能使读者在读画的同时受到古典文学的熏陶。文风温润沁人心脾,文字冲淡平和,字里行间都能读出两位老人对父亲的怀念和孺慕之情,也能看出丰子恺对普天下儿童的由衷喜爱。本书特别适宜亲子阅读,也是锻炼儿童看图说话的绝佳读物。
《爸爸的画:沙坪小屋》中有许多值得玩味的文章,试分析其一。
《养蚕人的憧憬》《城里人养蚕》《一件绸衣的代价》是三篇围绕养蚕人与蚕写的文章,取材自丰子恺的三幅漫画。
《养蚕人的憧憬》重在说明养蚕人的不易。“蠶很小的时候,桑叶要用叶刀切细了喂。如果碰到下雨天,桑叶必须用布擦干了才能喂。蚕眠的时候更辛苦……尤其是三眠时,养蚕人半夜也要起来查看,如果看到蚕苏醒了,就得赶紧喂桑叶。”通过丰陈宝丝丝入扣的描摹,我们知晓了养蚕人的艰辛不易,这些文字既不喧宾夺主,又能恰如其分地和丰子恺的画互为补充,观感良好。
《城里人养蚕》则以反讽的笔触写城里人将蚕当作玩物,完全不理解农村人养蚕的艰辛。正所谓“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
最让人心受震动的莫过于《一件绸衣的代价》,画作已够人心生哀伤,画上赤裸裸的“炮烙”字眼更是骇人。文中用信手拈来的文字,痛心地由童年的记忆开始,引出了蚕宝宝充满悲情的一生。文字虽少,却具有四两拨千斤的意味。结尾处,丰陈宝写道:“如今看了这幅画,再穿绸衣,会感到似乎有许多条蚕在身上挣扎,因为一件绸衣的代价是千万条蚕的性命!”
如果说,丰子恺的画作是从纷繁世界中挑出我们熟知又不熟悉的一鳞半爪加以渲染,让我们知晓它背后的苦楚和心酸的话,《爸爸的画:沙坪小屋》里的那些文字则让我们看到了画作背后深埋的故事和激烈的情感,更加触动人心。
读完整本《爸爸的画:沙坪小屋》,你认为丰子恺的漫画特点是什么?
丰子恺的漫画受到陈师曾和日本画家竹久梦二的影响,渐渐形成了自己的风格,画中蕴含着意思、意味、意趣以及意义。
丰子恺的漫画,画风上既有中国画的疏淡悠远,又有西方画的活泼生动。他尤其擅长品咂生活的味道,记录真实生活。兴之所至,速写下来,随意挥洒,卷舒自如。丰子恺能在纷繁复杂的生活中,发现生活兴味的点点滴滴,画出富有人情味的漫画,写出含义深长的随笔,用以净化读者的心灵,抨击假恶丑,赞扬真善美。
所谓“大道至简”,丰子恺先生画中的文字,或是取自于诗词古文,或是寥寥几句就勾勒出意味深长的真相,往往出其不意,深入读者灵魂。丰陈宝与丰一吟的文字也如清水芙蓉般不事雕饰,字字珠玑。字字不说情,字字都是情。
我们所惜的并非蚂蚁的生命,而是人类的同情心。
在《蚂蚁可敬》一文中,丰陈宝回忆父亲丰子恺早年保护蚂蚁的事,引出了父亲这一句振聋发聩的话。丰子恺怜惜敬爱世间生灵,哪怕是小小的蚂蚁,也要竭尽全力地拯救。他教育子女要善良、包容,对万事万物都抱有同情心,这不仅是怜爱生灵,更是怜爱人类自己。
画中的姑娘永远不老,可被画的人已经长了五十八岁,如今年逾古稀了。人不如画,我愿永远做画中人!
丰一吟在《这是我》中,感怀画中年轻的自己和如今年老的自己。我们平时总觉得时光漫长,盼望着快些长大,殊不知,年华易逝,红颜易老。愿今日读到这里的孩子们,都能珍惜大好年华。无论生活还是为学,都要抓紧时间,该玩耍时玩耍,该学习时务必好好学习,方能不负时光,不负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