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产业视域下非物质文化遗产课程体系的建构实践
——以晋中学院为例

2023-11-28 09:43贾利涛
晋中学院学报 2023年6期
关键词:晋中文化产业文化遗产

贾利涛

(晋中学院文化产业系,山西晋中 030619)

“非物质文化遗产”(下文简称“非遗”,必要时使用全称)这一名称及其所关联的文化事象从20世纪末逐渐引起关注并在21 世纪初的二十年间形成一种“遗产运动”式“非遗风潮”,“非遗”成为全民认知较高的词汇之一。这与“非遗”的宣传和教育力度密不可分。从对“非遗”的讨论开始,教育作为最可倚重的手段和路径相伴始终。非遗学对非遗本体、价值、方法等层面的思考无形中也推进了非遗教育的深入,非遗课程体系的建构在关涉教育实践的同时,具有不拘囿于教育教学的理论意义。

目前,非遗课程体系的探索随着非遗理论研究的深入和非遗人才培养的需要逐渐从不自觉走向自觉,从零散性走向整体性,从碎片化走向体系化,从纯理论走向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晋中学院也紧扣非遗发展的时代脉搏,稳步推进非遗进校园、进课堂、进专业,积极探索适应文化产业发展规律的非遗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之路,以此建构非遗课程体系。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课程体系”的提出

基于非遗教育的需要,非遗课程的探讨伴随着非遗保护的始终。非遗课程体系的提出得益于不同层级的高校在非遗教育上的多路径实践。

按照教育学的通行观点,课程体系(Curriculum system)是围绕教育理念实现教育目标的课程诸种要素总和。课程是一种文化发展与创造的过程,是师生共同参与的探究活动中意义、精神、经验、观念、能力的生成过程[1]229-261,课程体系有着多维的指向。在内在结构上,课程体系包含了系统论观念,不同课程的构成、相互关系、排列组合、目的效能都呈现整体性和动态性;在外在功能上,课程体系集中体现同一教育理念,达致同一教育目标,使受教育者具备相应的素质、知识、能力要求。一般认为,高等教育的课程体系包括三个层次:一指宏观的专业结构,侧重学科建设意义上的专业设置,就学科谈专业课程;二指中观的课程体系,侧重于某个专业范围内的讨论,就专业谈课程体系;三是指微观的教学内容体系,侧重于具体课程的教学内容,就课程谈内容体系。非物质文化遗产课程体系是指围绕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教学而形成的课程诸种要素总和,宏观层面上指非遗学科所能涵盖的所有专业配置,中观层面上指非遗专业所涵盖的诸种课程要素,微观层面上指非遗课程教学内容的构成。目前关于非遗课程体系的三个层面的讨论都在推进,相互之间又有影响,本文主要针对中观层面的非遗课程体系,同时兼顾宏观和微观层面。2020 年“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列入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之后,非遗课程体系更具体地指“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业的课程体系。

2002 年在北京召开的“中国高等院校首届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教学研讨会”被看作“第一次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传承实施的动员大会,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整体进入中国教育体系的开端”,会议讨论并正式推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宣言》。[2]12005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国办发〔2005〕18 号)下发,从多个方面明确了教育在非遗保护中的作用。2011 年,学校按规定“开展相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写入《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非遗和教育的关系有了法律层面的确认。2021 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了“构建非物质文化遗产课程体系和教材体系”的要求。

2021 年在非遗学科专业建设上具有标志意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列入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的新专业名单,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天津大学设置全国首个非物质文化遗产学交叉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在本科教育这个序列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业的出现标志着非遗课程体系有了清晰的限定。基于非遗学科考察的多种“非遗学”“非遗学概论”“非遗学教程”都涉及了非遗课程体系的话题,非遗课程体系的讨论也贯彻在非遗学科的讨论中。从学科的宏观视野设计的课程、教材无疑对非遗课程体系的讨论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在非遗课程体系建构的实践中,各地方院校既有一些基本共识,也存在一定的特色探索。相较于传统专业的课程体系而言,非遗保护专业的课程体系还有更大的探索空间。2018 版《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尚没有收录非遗保护专业,比照教育部公布的专业目录,非遗保护专业属于艺术学理论类,与艺术史论、艺术管理相并列。与这两个专业相比较,非遗保护专业有一定的特殊性,很大程度上无法适用艺术学理论类现有这两个专业的课程体系标准。例如,针对艺术史论和艺术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总体框架,课程体系包括五类课程序列,即公共基础课、通识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和毕业论文写作与答辩[3]902。这样的课程序列整体看与传统专业课程结构并无显著差异,但明显缺失了实践实训类课程,而这类课程公认是非遗保护专业的必需构件。非遗保护专业按照目前的专业类属能不能完全比照艺术学理论类专业设置课程体系尚待论证,目前开设该专业的高校均根据自身实际进行着特色化探索。

二、晋中学院非遗课程体系的建构实践

晋中学院的非遗课程体系在逐步探索的过程中建构并不断丰富发展,从而形成了自身特色。其历程大致分为三个阶段:一是以地方文化为依托开展的“非遗”课程教学改革,二是以学科方向为依托开展的“非遗”系列课程建设,三是以专业建设为依托开展的“非遗”课程体系建构。

(一)2014 年之前,以地方文化为依托开展的“非遗”课程教学改革

在“非遗”进入人们视野之前,地方高校普遍开设了与地方文化相关的课程,把地方文化的内容融入教学内容中,开设各类选修、必修课程,并且参与地方文化的调查保护实践。晋中当地民间文化资源丰富,就地取材纳入教学有着天然的便利条件。将民间文学、地方戏曲、传统戏剧纳入文学课程,传统音乐舞蹈纳入音乐课程,传统体育纳入体育课程,传统美术纳入美术课程,民俗纳入民俗学课程,只不过当时没有冠以“非遗”的名目,但实质上非遗的内容已进入课堂,迈出了非遗课程教学改革的第一步,为后来的非遗教学准备了条件。

从2007 年起,晋中学院陆续开设了左权民歌、左权小花戏、祁太秧歌、榆社霸王鞭、晋商大院“三雕”装饰艺术、刺绣、剪纸、平遥推光漆器髹饰技艺、陶艺制作、形意拳、毽球等以非遗项目为教学内容的专业选修和专业实践课程;聘请“开花调歌后”刘改鱼、“小花戏泰斗”李明珍、“羊倌歌王”石占明、“活着的阿炳”刘红权等国家级、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传承人担任特聘教授,定期来校讲学。后来相继被列入国家级、省级非遗名录的项目也通过各种形式进入课程教学,学校积极鼓励学生在毕业设计选题中,以非遗相关选题作为毕业设计内容,引导学生参与非遗保护、传承和创新性设计等工作。同时,组织学生参加晋中非遗传承地的实践活动,开展非遗产业策划、文化创意产品设计等相关活动。诸如“亲圪蛋”民族风组合、“亲圪蛋”大学生民间音乐艺术团、“漆艺工艺”艺术爱好者俱乐部、“形意拳”非遗传习所等学生非遗社团十分活跃,非遗师生走出校园积极参与非遗社会实践、非遗主题讲座论坛、非遗知识展览、非遗节志愿者工作等在内的诸多非遗专题系列活动。这一阶段学校开始有意识地进行非遗课程教学改革。

为配合晋中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开展科学研究工作,晋中学院于2010 年成立了“晋中文化生态研究中心”,设立了文化生态基础理论研究所、民间艺术研究所、民俗研究所、非遗旅游资源研究所、传统美术研究室和民间美术研究室、民间音乐和民间舞蹈研究室等非遗研究机构。2012 年“晋中文化生态研究中心”成为山西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015 年成为山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协同创新中心。在非遗课程教学改革的同时学校逐渐开始学术研究,进入了有学科意识的非遗系列课程建设阶段。

(二)2015~2020 年,以学科方向为依托开展的“非遗”系列课程建设

与前一阶段相比,这一阶段的“非遗”课程建设延续了教学改革的势头,并把科研融入教学当中,有规划有步骤地推进学科建设,凝聚各方力量开展系列课程的探索。2014 年12 月,晋中学院社会学学科(民俗学,非遗方向)获批为山西省重点扶持学科,2017 年7 月获批山西省“1331 工程”优势特色学科。该学科团队长期对晋中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非遗传承保护展开深入系统研究,取得了比较丰富的研究成果,极大地推动了非遗系列课程建设的进度。

在建设成“在省内非遗研究方面有较大影响力的省级重点学科”的目标下,晋中学院教学科研团队瞄准非遗研究最新发展趋势,扬长避短,以晋中传统音乐、传统美术、传统戏剧、民俗等方面的研究强项为根基,充分利用地缘优势,不断凝练学科方向,逐渐形成非遗保护实践与理论研究、晋中民间艺术传承与创意转化研究、晋中民俗文化传承与产业化研究、晋中文化遗产旅游资源整合研究、晋中传统体育与民间技艺等学科研究方向;组织人员搜集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非遗项目信息,建设晋中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非遗数据库,填补了该保护区非遗信息传播与交流方面的空白,该数据库后更名为“非遗数字博物馆”,自2020 年上线以来广受好评。同时,晋中学院还注重科研向教学转化,把晋中重要的非遗项目植入本科专业课程和校园学生活动中,取得重要进展,产生较大社会反响,课程内容从涉及非遗到围绕非遗类别或项目开设专门课程,极大地丰富了课程的内容,提高了课程质量。

晋中学院以明确的学科方向为依托,一批非遗研究成果的出现,带动了一批非遗课程教学的新探索,立项了一批非遗教改项目,建设了一批优秀非遗课程,基本覆盖了非遗的十大类别,还建立了专门的实习基地、实训场馆。以社会学优势特色学科建设为龙头,晋中学院逐渐形成了集非遗科学研究、课堂教学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弘扬于一体的育人特色(即“三位一体”育人特色),独具特色的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品牌效应正逐渐凸显。2019年11 月,传统文化进课堂——非遗系列课程建设研究与实践获山西省教育厅“山西省教学成果奖(高等教育)特等奖”。晋中学院非遗系列课程建设的突出成效,为非遗新专业的申报提供了基础保障。

(三)2021 年之后,以专业建设为依托开展的“非遗”课程体系建构

2021 年初,教育部公布了2020 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列入新专业名单。2020 年和2021 年两个年度共有11 家高校设置了这一专业,而山西省内尚属空白。有鉴于此,晋中学院开始积极筹备“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业的申报,以此为契机整合全校非遗教学力量开展非遗课程体系建构实践。

经过反复研讨和论证,形成了基本的非遗课程体系框架,见表1。

表1 晋中学院“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业课程体系

伴随着专业申报与建设,晋中学院成为山西省内首批设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本科专业的高校,“非遗”课程体系建设进入新的实践阶段。

三、文化产业视域下“非遗”课程体系的特色实践

晋中学院在非遗课程体系建构的探索过程中注重吸收兄弟院校的成功经验,同时又开展了富有特色的实践创新。首先是统合之前的课程教学实践经验,把“非遗”课程体系的建构置于文化产业的视域下;其次,侧重应用型人才培养,明确应用型建设目标;最后,突出“保护”的专业导向,在课程内容、进程等方面围绕“保护”做精细化设计。

首先,文化产业的视域。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产业是一个朝阳产业,要高度重视发展文化产业。”[4]非物质文化遗产既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又在文化产业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在实践中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文化产业融汇发展、相得益彰。“文化产业发展的基础是文化,没有丰富的文化资源,就不可能有文化产业的发展;文化产业发展的动力是创新,没有创新的文化产业,是不可能有生命力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物质性’‘生活性’‘在场性’‘经典化’和‘多样性’特征,不仅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产业转化提拱了丰富的优质资源、潜在的经济价值、广阔的市场前景、优质的品牌支撑,而且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关于产业目标追求、创新机制和发展策略的借鉴。”[5]“十四五”规划对文化产业和“非遗”融合发展的表述为非遗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政策支持和方向指引。

晋中市位于晋中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文化产业发展的资源相对集中、类型丰富,既有自然资源禀赋,也有人文资源沉淀,形成了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特色资源和文化产业特色资源。与文化资源的优势相比,文化产业的发展任重而道远。高等院校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承担着教书育人、文化传承、科学研究、服务社会等重要职能,要通过非物质文化遗产课程体系的构建,探索创新发展路径,拓展教育实践范畴,服务地方文化产业。晋中学院积极展开探索,整合教学科研力量,成立文化产业系,“非遗保护”专业由文化产业系发起申报并进行建设,这在省内乃至国内都属首家。

其次,应用型人才培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在我国当前文化事业中具有必要性和紧迫性,其中人才培养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党的十八大以来,各地积极推进非遗保护传承,挖掘和合理利用非遗资源,目前已建立起国家、省、市、县四级非遗名录体系,认定非遗代表性项目10 万余项。越来越多非遗项目融入人们的生产生活。“申遗”阶段,我国非遗保护事业已经取得了显著成就:非遗保护体系逐渐完善,法律法规逐步健全,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水平不断提高,群众对非遗保护的认识不断加强。如今进入“后申遗”阶段,在非遗得到有效保护的同时,也即将进入更为专业、全面、科学管理的阶段,需要大量专门性人才作为支撑。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非遗传承保护发展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面对一些非遗项目生命力不强、与社会融合度不够、与其他产业融合不深等问题,亟须能够在新形势下利用新方法、新技术开展非遗保护工作的人才队伍,推动非遗项目在不断变化的社会中焕发新的生命力。

晋中学院围绕加快培养适应和引领山西转型发展蹚新路的高素质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转变办学思路,转变人才培养定位、办学方式、教育教学目标。《晋中学院章程》明确了“立足晋中,面向山西,主动适应并服务区域经济文化建设,培养理论知识扎实、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应用型人才”的办学定位。学校先后与10 余家文化产业相关的企事业单位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同展开科研工作,以双赢、多赢、共赢理念促进非遗保护事业发展。非遗课程体系在培养目标上更侧重于实践能力的提升,强化了职业能力板块的实训占比,专业建设之初与当地非遗相关企业事业单位等签订合作协议,明确就业去向。

最后,“保护”的专业导向。自2020 年“非遗保护”增设为本科专业以来,国内已经有11 所高校设立了该专业,与兄弟院校相类似,晋中学院“非遗保护”专业在设计非遗课程体系的同时注重将地方非遗文化融入教学内容,提高实践实训课程的比例。晋中学院非遗课程体系除了在课程内容上更多融入晋中地区的非遗种类以区别于兄弟院校外,把更多的课程内容和进程集中在普适性且急需的“保护”知识技能上,以最大限度地体现应用型人才培养和文化产业发展的现实需求。“非遗保护”专业的课程体系严格意义上是区别于非遗课程体系的,后者以“非遗学”的学科视野进行构建,侧重于非遗本体论和价值论的基本探究,带有显著的理论色彩,这些都是“非遗保护”专业课程体系的基础。随着“非遗保护”专业建设的需要,“非遗保护”的方法论倾向更突出,“非遗保护”除了设置必要的基础理论知识之外,还需要增加更有针对性的“保护”知识和能力培养的内容要求。如果说过往的“非遗类”研究生培养带有强烈理论追求的话,“非遗保护”的本科专业则更具有现实性。尽管二者并不能完全隔离,但人才培养的侧重显而易见。

与开设“非遗保护”专业多是艺术类院校、依托艺术学专业建设相比,晋中学院“非遗保护”专业在“艺术学理论”的专业从属基础上,尊重艺术学基本教学规律,开展多学科交叉的培养模式。依托音乐、美术等艺术专业建立的课程体系有着艺术技能的前置条件,在招生上有艺术特长生限定,知识技能培养上偏重艺术能力。非遗60%以上的项目可以归入艺术类,但不同艺术专业要求并不一致,何况还有一部分非遗项目和艺术类距离较远。因此,兼顾艺术学的特点,培养各类型非遗项目的保护人才势在必行。基于非遗的特殊性质,培养具有完整非遗知识体系、具备多种非遗保护能力的人才有助于“非遗保护”的专业建设。这种课程观念体现在非遗课程体系建构上即“保护”的多维面向,既融入又不拘囿于艺术学,以非遗内容为主干,以保护为着力点。

晋中学院文化产业的视域、应用型人才培养和“保护”的专业导向一体多面,共同指向了非遗课程体系建构的时代需求、现实需求、教育需求。

四、结语

晋中学院经过十余年的非遗教学实践,走过了课程教学改革、系列课程建设、课程体系建构三个阶段,适应非遗保护的时代需求,结合自身实际,凝练了富有特色的非遗课程体系,表现为文化产业的宏观时代发展视域,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现实和教育的双向契合,紧扣“保护”的专业底色及社会需要。在这一建构实践中,晋中学院的非遗教育和当地经济文化发展紧密结合在一起,参与到地方文化产业的发展之中。同时,也需要清醒地认识到,非遗和文化产业的融通还有很大的探索空间,还有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任重而道远。接下来,我们将持续进行非遗课程体系的探索实践,牢牢把握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规律特点,在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的同时充分挖掘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乡村振兴战略、文旅深度融合发展、繁荣群众文化以及文化创意和数字产业发展中的独特价值。在非遗课程体系建构实践中,晋中学院非遗保护专业将为省内外输送急需的非遗保护人才,以更加积极主动的姿态参与到本土非遗保护进程中,服务于地方和国家文化产业的发展。

猜你喜欢
晋中文化产业文化遗产
晋中国家农高区无花果采摘正当时
晋中市委统战部调研晋中国家农高区(山西农谷)
与文化遗产相遇
加快培育百亿企业 建好晋中国家农高区
酌古参今——颐和园文化遗产之美
晋中:率先出台提升乡村治理能力“25条”
《文化遗产》2016总目录
文化产业
文化遗产保护
文化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