砚池画语

2023-11-28 02:41胡进曦
中华书画家 2023年11期
关键词:画境表现手法艺术风格

□ 胡进曦

胡进曦创作

在中国绘画中,宋人尚“格”,讲究格法、格局和格调;元人尚“韵”,表现气韵、气息与气度;明清尚“意”,追求情怀、情感和情趣。后来则把中国绘画的表现手法以“工笔”和“写意”来划分,且当下重“繁”避“简”,重在“工”字,集体性地倾向表现手法工艺化、造型程式化、创意标新化等中西融合的多元维度,以“工”为“美”。我不喜欢中国画以“工笔”或“写意”来划分,是“工”是“写”当随画境和心性,当工则工,当写则写,物随心象,境由心生。中国画中的上品,工中必有写,写之必有度,正如沈春罗语“北宋人千丘万壑无笔不简,元人一枝一叶无笔不繁”。

“书画同源”只说明中国的书与画理法相近、相同或相通,并非中国画非得以书入画,一定要像书法那样“写”出来,而不能“画”出来。“写”在这里的意思是指它表现手法要明心见性,直抒胸臆,大胆落笔,倘若你刻意套用书法笔法去书“写”对象,则是刻舟求剑,舍本逐末。纵观历代诸家,善画者必善书,善书者必能画,如果能画而不能书,或能书而不懂画,疑非书画者。

初习中国书画临摹,我反对意临,因为好的意临实为再创作,以初学者的经验和功底是无法企及的,这时如果刻意强调意临就会养成治学浮躁或投机取巧的习性;相反,临摹应先“求似”而后“思变”,“求似”目的是训练技艺手段,从而提高造型能力、观察力、鉴赏力和驾驭笔墨能力,“思变”是临习者自发性“渐悟”行为,即熟练后自然生巧,所有的刻意求变或自我陶醉的后果都将是拔苗助长或东施效颦。

胡进曦 幽禽栖翠 36×46cm 纸本水墨 2017年

中西绘画最大的区别,不在“线”与“面”,不在于“生”与“真”,也不在于“写意”与“写实”,观西方绘画,擅用“线”者大有人在,擅写“生”者大有人在,擅“意”者自后现代主义后更是层出不穷,而中国绘画高深处在于“气”和“韵”、在于“空”和“白”,也在于“心造”与“寓意”,这才是区分中西绘画的关键所在,我想这是因为中国绘画的文化精神、审美哲思以及绘画工具材质所决定的。

线,是中国书画表形达意的重要手段,如果不顾物象本身特征,一味以老辣苍劲、生涩枯竭的线质去表达所有的对象,以显“人书俱老”“返朴归真”,则是游离艺术的本质,愚人自娱,因为艺术本质是为了表达美和展示美,而不是一味刻画“质“与“丑”。所以别因为激赏《祭侄文稿》的浑朴苍穆而嘲讽《兰亭集序》的清秀雅逸,别因为青睐碑的“金石味”而轻视帖的“书卷气”,别因为嗜好“瘦金体”的骨感而贬低“颜体”的雄健,别因为钟情“青藤”的狂放与任性而排斥“宋人”的严谨与高华,别因为推崇“水墨”的清净与脱俗而排斥“设色”的缤纷与富丽。艺术都以彰显艺术风格为己任,艺术风格的彰显终因无法兼容并蓄而有所缺憾,不同的艺术风格都有对应的粉丝,所以把自家的优点及艺术特色发挥到极致的境界才是我们要努力的方向。

我所理解的中国绘画有三层:一层:气,即气韵,是形象塑造与笔墨技巧高度融合所呈现出来的一种笔墨状态,是中国绘画技法的精要所在,二层:境,即造境,是在平面中营造景与物与观者之间的一种空间感受,你的眼界和修养决定你的画境;三层“道”,即技进乎道,是技艺通神之后自然而然所到达的一种精神高度,此层只可遇而不可求。

胡进曦 花鸟 纸本水墨

胡进曦 乾坤清气 33×139cm 纸本水墨 2020年

胡进曦 金铃花开 纸本水墨

胡进曦 花鸟四屏 纸本水墨

猜你喜欢
画境表现手法艺术风格
浅谈“太和壶”的艺术风格
浅谈“长青壶”的艺术风格
试探通用数字语言符号的同构图形创意表现手法
古意流转——评改琦《红楼梦》画的艺术风格
厚重感
李可染《杏花春雨江南》画境
再谈“画境之制”
浅析低碳园林营造原则及表现手法
室内园林绿化装饰布置原则及主要表现手法
仙乡画境桂花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