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学段思政课哲学模块教法衔接困境与对策探析

2023-11-28 10:25谢嘉礼覃诗娜
中国军转民 2023年19期
关键词:教法哲学阶段

谢嘉礼 覃诗娜

衔接是为事物之间相互连接与过渡,它在两个事物之间起到桥梁和润色的作用。[6]本文主要研究思政课哲学模块教法的衔接,促进高中和大学两个阶段的哲学课教法顺利过渡,减少学生学习哲学课的阻力,提高思政课哲学模块的学习效率,为大中小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但是,就目前情况来看,在高中和大学两个阶段中哲学模块在教学方法的运用上出现了不匹配的问题,相较之,高中阶段在哲学模块的教学方法还存在较大的问题。因此,研究高中与大学这两个不同学段在哲学模块的教学方法衔接是助力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重要手段。

一、思政课哲学模块教法衔接的必要性

衣服穿得好,扣好第一粒扣子很重要。习近平总书记多次使用扣好“第一粒扣子”来比喻引导青少年价值观、帮助青少年迈好人生第一个台阶的重要性。思政课哲学模块的知识来源于马克思及经典作家、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精华,承载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核心价值观,是广大青少年成长成才必不可少的精神之“钙”,是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的关键所在。衔接好思政课哲学模块教学方法,将哲学的理论知识内化为学生走好人生路的强大力量,对于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遵循学生的客观规律、提高思政课哲学模块教学效果、推动大中小思政课一体化建设起着基础性的作用。

(一)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是贯彻落实党中央会议精神的重要举措,是从小培养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题中应有之义,对于实现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发挥奠基石的作用。以教育不同阶段的特征为出发点,有计划、有目的设计教学方法,将思政课中各个哲学模块的重点内容和思想道德品质分层次的衔接起来,提高各阶段哲学课与学生之间的匹配度,以达到春雨润物的效果,落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必须把立德树人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重要指示的具体要求。

(二)遵循教学规律和学生思想层次发展规律

学生进入高中阶段,所接触的知识由初中时期道德品质的掌握和判断过渡为侧重于常识性学习,接受的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内容,让学生初步了解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及其方法论。[7]而大学阶段更注重的是理论探究性学习,不再像高中时期进行简单的、浅层次的理论灌输,通过大量的实践活动把握书本所学的理论,培养学生逻辑思考、批判继承、追求创新的能力,深刻体会理论背后的真知,是尊重大中小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教学规律和学生思想层次发展规律的必然要求。

(三)提高思政课哲学模块教学质量和紧密性

2021 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强调认真学习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要求认识到我国教育已经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切实抓好相关教育工作的落实。思政课哲学模块教学质量的提高应顺应时代发展要求,站在时代发展的最前端,实现从“规模和数量”向“质量和效益”的发展方式转变,实现从“有质量保障的”向“更高质量追求的”目标提升。[2]在新的历史时期,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之中,社会价值多元化、文化多样化、信息碎片化、交往网络化等特征给青少年价值观培育带来极大挑战,同时也对思政课教师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10]哲学模块教法的钻研不是单一某个阶段教师的任务,《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实施方案》提出思政课坚持“循序渐进、螺旋上升”原则,实现共同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长期目标。

二、 思政课哲学模块教法衔接困境

进入新时代以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建设,在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以适应新时代的发展要求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总体来说,经过几年的发展,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在教学内容的沟通交流和一体化理念培养等方面取得阶段性成果。但是,对于哲学模块的教育教学、教法衔接方面,还存在许多问题。

(一)哲学模块教法水平参差不齐,接续性不强

哲学模块作为高中阶段必修课中最后一个模块,知识的学理性开始有着一个较大幅度的提升,学生从感性的知识认知转变为理性的知识认知的过程中会出现一时间难以接受的情况。部分教师受限于知识能力、教法水平、实践阅历、应试教育大环境的限制,依旧采取大水漫灌似的教学方法,只注重学生知识能力的培养,没有及时根据学生学情和心理情感的变化进行教学方法的改进和提升,导致学生在哲学模块的学习达不到预期效果,只是对哲学概念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二)多媒体等新式教学手段运用的能力和意向存在差距

新媒体的发展和应用,赋予教师更多、更新颖的教学方式的选择,使理论教学与实际活动的联系程度不断加深,新时代的学生更偏爱于新式教学方法的运用,新媒体的交互性、实时性相比于传统课堂更具有优势和吸引力。[9]随着多媒体等新式教学手段的发展,对传统教学模式提出了挑战,对部分教师运用多媒体等新式教学手段的能力发起了冲击。高中阶段由于升学压力的影响,更多的还是采取“填鸭式”的传统教学手段,尤其是在哲学模块,内容的哲理性、教师理论功底的不足、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滞后使得教师无法很好地将理论性较强的哲学知识通过简单明快的形式呈现给学生。

(三) 教师之间缺乏沟通交流且地区之间教法差异大

不同学段、不同地区之间的思政课教师缺乏沟通交流、协作互助意识较差是推动思政课大中小一体化建设向前发展的一道障碍。从实际情况来看,基础思政课教育与高校思政课教育在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各具特色,加之多年来形成的工作机制产生定式及教育对象存在差异,对不同阶段的思政课教师之间的交流增加了困难,难以形成思政课程的“统一战线”。

三、加快推进不同学段思政课哲学模块教法衔接的对策分析

随着高中阶段新一轮的课程改革的推进和高中政治教材的更新,国家对新时代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提出了更为明确的要求,教材的改革顺应时代发展的需求,力求为党和国家培育出应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挑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接续传承中华民族伟大精神的时代新人。教材的更新,对应着教法也要随之做出相应的改变,以一种敢于创新、善于创新的精神推动哲学模块教法衔接的整体性,带动大中小思政课一体化建设顺着时代发展潮流前进。

(一)加快不同学段思政课教师网络集体备课平台建设

针对我国地域幅员辽阔、地区发展不平衡、教育资源分配不合理等特征,建设一个行之有效的专门化、专业化、专精化的哲学模块教法的交流平台,对于西部等欠发达地区在哲学模块教法的多样性、先进性、思辨性的提升是非常有帮助的。首先,平台建设应该建立长效的沟通交流机制,在平台之中不同学段的教师可以向其他优秀教师对于哲学模块知识传授、教学方法创新进行有效沟通交流,掌握高中与大学这两个不同阶段在哲学知识模块方面的教法信息,并根据这些信息进行教法创新和完善,提升不同学段之间哲学模块教法衔接的可靠性。其次,做好不同学段思政课教师网络集体备课平台的顶层设计和集体备课机制,在致力于提升哲学模块教法衔接的层次性,服务于构建大中小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总体布局的思路下,充分考虑高中与大学阶段教学目标、教学任务、教学评价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积极引导高中与大学阶段的思政课教师针对哲学模块教法更新、衔接的问题进行集体备课讨论,充分发挥思政课专家的带头示范作用,为全国一线思政课教师提供切实可行的方案,提升教师在平台交流学习中的获得感。

(二)提升不同学段思政课哲学模块内容衔接质量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教师对教学方法的选择和使用对课堂效果和学生学习热情有着直接的影响,教法作为连接教师和学生的桥梁,承载着知识传输、品质培养、精神互动的使命。高中阶段重在提升政治素养,引导学生衷心拥护党的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大学阶段重在增强使命担当,引导学生矢志不渝听党话跟党走,争做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首先在哲学内容的衔接上做到科学性、合理性、可读性;其次,由模块内容的更新衍生出来的教学方法的选择上需要做到同步性,创新是事物不断获得进步的力量源泉,推动思政课教师在哲学模块教法上的创新;最后,加强不同学段思政课教师对哲学内容的理解,提高思政课教师的理论知识水平和核心素养,为学生带来高质量的哲学课堂。从提升思政课哲学模块内容衔接质量入手,逐步提高高中阶段哲学模块教学方法,对于学生接受高校思政课的教学模式具有过渡性的作用,教法的衔接会显得更平稳和合理。

(三)提升思政课教师信息化能力素养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智能化、信息化、网络化早已深入人心,深刻的改变着我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同时对学习渠道的丰富和思维逻辑的发展都有着深刻的影响。这种影响在教育领域挑战着传统的教学模式,在后疫情时代格外明显,科学技术的发展使世界各国之间的交流日益紧密,信息渠道的扩充、信息交换的频率都呈现出几何式的增长势头。在此势头下,学生掌握国际国内的信息更快更方便,对新鲜事物的探索兴趣浓厚,他们更乐于接受新奇的事物,对国际国内发生的时政热点津津乐道。正因如此,对于不同阶段思政课教师信息化收集、处理、运用等各方面的能力都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在现如今的哲学模块知识的教学方法的衔接上更应该以科技发展为依托,通过现代科学技术和大数据的运用,推动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在思政课教学中应用,丰富思政课课堂教学手段。以学生为中心,掌握学生喜闻乐见的时政新闻话题,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加以筛选、改造和利用,增强与学生之间的亲和力。

(四)建立纵向跨阶段、横向跨地域的教法交流机制

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 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区别于其他理论的显著特征。”[1]任何理论支撑和教学方法的推陈出新都是来自于教师日常的教学过程,观摩学习、实地考察也是加强思政课教师上好哲学模块内容、做好教法衔接工作的重要手段。首先,深入开展相邻学段思政课教师教学交流研讨,在高校和高中的一线任课教师可以加强跨阶段的实地合作和经验共享,彼此深入到课堂教学之中,分析不同阶段在哲学模块教法运用的同与不同,从差异中找出阻碍哲学模块教法衔接的症结所在。其次,鼓励各中学思政课教师之间进行示范授课、巡回评课、跨区域调研等活动,将其他地区教师优秀的教学方法借鉴吸收并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加以改造和升级,使其更适合运用到自身课堂的教学活动之中。不同阶段的思政课教师让教学方法“活”起来,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活动检验第一课堂的学习成果,改变学生对思政课哲学知识传授的刻板印象。当学生进入到更高层次的学校学习哲学知识、接触更为新颖的教学方法时,接受起来会更容易。

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系统化的重要保障,基于“大思政课”背景下,全方位、多层次打通阻碍一体化建设的屏障,从思政课哲学模块教法衔接为切入点,重点研究当下哲学模块教法衔接上的困境和提出解决对策,为更好构建大中小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把准青少年思想航向而服务。

猜你喜欢
教法哲学阶段
关于基础教育阶段实验教学的几点看法
菱的哲学
在学前教育阶段,提前抢跑,只能跑得快一时,却跑不快一生。
大健康观的哲学思考
“教法融合”:得道方能行远
大热的O2O三个阶段,你在哪?
两岸婚恋迈入全新阶段
语文教学要创新教法
羽毛球正手击高球教法五步曲
晾衣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