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昊寰
提到钢琴家,我相信很多朋友都能说出几个耳熟能详的名字:贝多芬、莫扎特、李斯特、舒曼……但要是提到“钢琴诗人”,大家脑海中一定会浮现出同一个名字——肖邦。
1810年肖邦出生于波兰首都华沙,彼时的波兰正在被俄罗斯、普鲁士和奥地利瓜分,甚至都不能称之为一个独立的国家。在这种情况下,肖邦与爱国志士一起,用自己的行动进行爱国救亡的斗争。他们用最鲜明的民族特色、丰富的情感,创作出大量具有浪漫主义特色的作品,用坚强的意志诠释波兰人民不屈的品格。
在此期间,肖邦结识了同在华沙国家音乐高等学校学习的少女康斯坦茨娅,并产生了情愫。但他选择将这份爱慕深埋于心底,并在离别之际,为她写下了《肖邦第二钢琴协奏曲》。
《肖邦第二钢琴协奏曲》,也被称为《f小调第二钢琴协奏曲》。在钢琴曲中,肖邦把自己珍藏在心田深处的回忆,化作了五线谱上灵动的音符。在乐曲的开始,弦乐与木管乐如遥远的轻声呢喃,像是刚迸发的爱情火苗,柔弱但却炽热。随着曲调逐渐高亢,热情的火苗逐渐燃烧了起来,最终燃成了一片足以燎原的火海。此时的旋律,显得格外纯洁而真挚。那些珍藏在肖邦心田深处的回忆,像走马灯一样一一掠过。那时强时弱的音乐,也一点点筑成了肖邦心灵中浪漫至极的城堡。就在所有人都醉心于这如泣如诉的动人旋律时,乐曲却突然以一个强劲的低音,引出一串缓慢的三连音,变到了降A主音上。此时乐曲所抒发的情感,就好像那燎原的烈火,渐渐变得只剩炉火般大小,并不炽热,却格外温暖人心。
責编:张天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