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善恩
真题回放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2023年4月1日起,《中华人民共和国黄河保护法》正式施行,如何继承和弘扬“黄河文化”再次成为热议话题。
滔滔黄河,纵横五千里,沿途融汇大小河流,汇聚各地优秀文化,融合成博大精深的黄河文化,融育出灿烂辉煌的中华文明,也将继续奔涌向前,续写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华彩乐章。
黄河文化中的“融”的精神对我们颇具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或思考。
要求:①自選角度,自拟标题;②文体不限(诗歌除外),文体特征明显;③不要套作,不得抄袭;④不得泄露姓名、学校等个人身份信息;⑤不少于600字。(2023年山东省日照市中考作文题)
名师金手指
2023年山东省日照市中考作文是一个材料作文题。命题选用社会热议话题“黄河文化”作为材料,要求考生从社会热点话题出发,思考黄河文化中的“融”的精神对我们的启示,并结合材料谈感悟和思考。
首先,解读文题要从写作提示入手。在写作提示中有几个词值得注意,即“融汇”“汇聚”“融合”“融育”,在这段文字中,“融”是一个高频词。“融”一般指固体受热变软或化为液体。它与不同字连用,就有了不同的含义,但都能体现出不同个体或群体在碰撞或接触后,认知、情感或态度融为一体的意思。材料从融汇河流的写实,到融合优秀文化,从而形成黄河文化,最后融育中华文明,转向对黄河文化、中华文明的思考。能看出来,命题者意在引导考生思考和探究黄河形成、优秀文化形成、中华文明形成的根源,并以此作为启迪,助推成长和认知。
其次,要认真分析写作要求。材料中“黄河文化中的‘融的精神对我们颇具启示意义”一句,进一步明确了材料的指向。结合材料内容,黄河“融”的精神应该有多个层次:比如包容,黄河不拘大小支流都一一融汇;比如融育,黄河流域形成多种文化形态,和平共处……在写作中,我们要由黄河文化阐明对“融”的精神的认识,并形成自己个性的思考。这种思考,可以是个人层面的,也可以是文化层面的,还可以是国家层面的。但是你无论写哪个层面,都要与“融”的精神相关联,突出融合、融汇、融育在个人成长、文化传承、民族复兴等方面的作用。
再次,就是文体的选择。这种明确要求“体现你的感悟或思考”的作文题,可以通过议论文的形式直接体现;可以结合历史人物、历史故事,以小品文的形式将感悟蕴含其中;也可以用抒情散文的形式,将抒情和议论结合起来,展现作者的独特思考。
最后,是文题的拟定。材料作文需要我们自拟文题,这就要求将题目拟写得简洁、醒目,有表现力的文题能够第一时间抓住读者的视线。同时,我们还要注意写作的语言,可以用抒情的语言,或用长短句、排比句等方式,呈现语言的力量和气势。
老师要提醒大家的是,在写作中,有的考生由于审题不严,写成了讴歌黄河、赞美母亲河,还有的考生没有紧扣黄河“融”的精神来写,而是直接写成了合作精神、宽容精神,这些都是不符合写作要求的作文。
佳作工坊
百川共谱黄河谣,一曲激扬荡心头
一考生
黄河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在五千多年的流淌中,黄河汇聚了各地优秀文化,融合成博大精深的黄河文化,融育出灿烂辉煌的中华文明。新时代的我们,该如何继承和弘扬黄河文化,让黄河文化源远流长呢?
继承和弘扬黄河文化,应海纳百川,包罗万象。
一条小溪成不了大河大江,一汪池水成不了广阔海洋。那滚滚黄河奔涌向前,融育出了多少灿烂的文化?君不见,从格拉丹冬雪山到一马平川的中原;从糌粑酥油茶,到马奶酒,再到面条、米饭……正是有了黄河的流淌,千百年来才有了民族的不断融合,发展壮大,最终汇聚了各民族的智慧,创造出了灿烂的中华文明。
继承和弘扬黄河文化,应汲取力量,善于变通。
人们常说黄河“九曲十八弯”,民歌唱“天下黄河九十九道弯”。在河道上,一道弯就是一道阻碍。黄河弯多,说明她变通灵活,既善于在没有路的地方蹚出一条路,又能够在确实蹚不出路的地方另辟蹊径。这种变通,从另一个角度去看,不正是黄河善于“融”吗?新时代的我们,也应该有黄河这种“融”的智慧,“融”的气魄。前进路上,我们遇到的困难,那既是阻碍,又是转折和起点。
继承和弘扬黄河文化,应革故鼎新,创新发展。
流淌了数千年的黄河,孕育出的不仅是那独有的黄河文化,还孕育了无数个现代人想起来仍能感受到力量的精英人物。伏羲氏在黄河边创造文字,教人织网捕鱼,为中华民族进入文明社会作出巨大贡献;大禹带领百姓开山劈石、疏浚河道,曾经三过家门而不入;东汉的王景治水,开创了黄河“千载无恙”的局面……古时的中国人创新发明,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奇迹。今天,生于新时代的我们,在继承和弘扬黄河文化中,应该将这种创新精神与时代融合在一起,内化为养分和动力,进一步丰富黄河文化的内涵。
青山一道同云雨,文明互鉴纳百川。滔滔的黄河,只有容纳百川,才会愈加壮大;灿烂的黄河文化,只有融合其他文化,才会愈发繁荣。
百川共谱黄河谣,一曲激扬荡心头!
名师点评
思路清晰,观点鲜明。这篇议论文先由材料引入,引出三个分论点,分别是“继承和弘扬黄河文化,应海纳百川,包罗万象”“继承和弘扬黄河文化,应汲取力量,善于变通”“继承和弘扬黄河文化,应革故鼎新,创新发展”。文章最后总结,得出“青山一道同云雨,文明互鉴纳百川”的结论。本文思路清晰,论证严密,观点鲜明突出。
结构美观,语言精彩。文章采用“总-分-总”式的结构设置,主体部分又采用并列式的三个分论点在内容上层层推进,布局美观,条理清楚。考生善于引用和构筑对偶句、排比句进行表达,语言具有铿锵的节奏、昂扬的气势,读之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佳作工坊
文化·融合
一考生
融合,本意指几种事物化为一体。融合是一种智慧,恰似黄河只有融合了湟水、洮河、渭河等河流,才能奔涌千里。文化,亦如此。
唯有汇聚多种文化元素,才能让古老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焕发出新的光彩。
曾几何时,寒食节,被淡忘;端午节,被“抢”走。戏曲的咿咿呀呀声只能在黄昏的小巷边哼唱,面人与糖人技艺的传承也步履维艰。与之相反的,是吃西餐、喝咖啡成为流行时尚,洋节成了部分年轻人热捧的节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出路在何处?
出路就是融合。就像滔滔黄河融合沿途的大小河流,融合各地的优秀文化一样,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要以包容之心,融合外来的优秀文化。于是,在写意国画的基础上,有了写实的油画;于是,在某视频网站上,中西乐器合奏出的名曲“火”了,世人见证了中西乐器融合演奏的神韵……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因为融汇了外来文化,而变得更加繁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因为有了包容精神,而变得更加灿烂辉煌。
文化的融合,是经济的互补,起点是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古代,因为有了张骞出使西域,促进了汉民族与西域各民族的交流,葡萄、核桃等植物的种子被带回中原地区,极大地丰富了中原人民的生活;因为郑和下西洋,让外国人欣赏到了中国精美的瓷器,穿上了轻软的丝绸,让他们的生活质量有所提高。同样,今天因为“一带一路”,中外经济互通有无,文化互相影响,瓷器、丝绸、茶叶、汉服,乃至“中国制造”,都受到外国人的喜爱。遍布全球的中国武馆、孔子学院,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出国门的表现。有了文化的交流融合,人类最终才能走向“命运共同体”。
国之交,在民相亲;民相亲,在心相通;心相通,在文化交流。当下的中国,必须学习黄河“融”之精神,坚持开放、包容和理解,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从而更好地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铸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新的辉煌,在文化的繁荣兴盛中,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名师点评
素材多样,内容充实。文章以黄河的特点为切入口,引出了文化融合的主题。主体部分举了大量的事例,如传统节日、戏曲、饮食文化等,突出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其他文化的融合,点明了文化交流对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改善的重要性,材料丰富,内容充实。
层层推进,环环相扣。文章开篇点题,由黄河引出“融合”,接着发出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出路在何处”的疑问。文章的主体部分先通过列举大量的事例進行对比,突出了文化自信在文化融合中的重要性,进而论述了文化融合的意义和未来,内容层层推进,思路清晰,论证充实有力。
责编:古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