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新”背景下的高中生物课堂教学策略研究

2023-11-27 02:03:06靳章宏
求知导刊 2023年26期
关键词:三新高中生物背景

摘 要:“三新”即新高考、新课程、新教材。“三新”是推动高中阶段生物教学模式改革的重要手段,也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以往传统的高中生物课堂对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效果有限,无法满足现实教学需求,因此,教师应积极开展教育改革,创新课堂教学模式,指导学生深入学习生物知识,在让学生的科学思维得到锻炼的同时,提高其探究能力。文章简述高中生物教师解读“三新”的重要性,并多维度探究高中生物课堂教学策略的优化。

关键词:“三新”背景;高中生物;教学策略

基金项目:本文系甘肃省平凉市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2年度一般课题“新课程、新教材、新高考背景下高中生物教学的课堂创新研究”(PL[2022]LXH9143)的階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靳章宏(1979—),男,甘肃省平凉市静宁县李店镇成纪中学。

在新高考、新课程、新教材的“三新”背景下,核心素养培养是高中教育阶段的重要目标,课程标准提出了相应的教学要求,教材中增设了相关内容,高考试卷也逐渐重视对学生核心素养的考查。对此,高中生物教师应重视“三新”对课堂产生的影响,借助新颖、高效的教学活动,组织学生开展探究性学习,在有效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同时提升课堂教学价值。

一、高中生物教师解读“三新”的重要性

随着教育形势的变化,高中生物的教学方法和考查重点都发生了相应的变化。高中生物教学由“以记忆为主,理解和应用为辅”变成了“以记忆为辅,理解和应用为主”,这是应对时代发展的必然转变。作为一名合格的高中生物教师,只有不断地创新教学方法,才能培养出更加优秀的学生。“三新”能为教师的教学指引方向,教师应围绕其展开积极探究,为学生构建全新的生物学习环境。具体来说,第一,教师应围绕“培养什么人”这一问题深入解读新课标。新课标对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给出了明确的要求,每项核心素养都包含具体的“四个水平”,为教师的教学提供了思路与方向。教师应结合高中阶段人才培养要求明确教学侧重点,在强化学生基础的前提下,突出学生的学科特长,实现甄别与选拔的功能,与新高考相呼应[1]。第二,分析近几年高考选科及生物试卷命题趋势,可以发现新高考的题目情境更真实化,对学生能力的考查更综合化,问题解决的形式也更开放化。为了让学生适应新高考模式,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应注重情境教学的开展,通过情境让学生在核心价值的引领下,应用对应的知识和能力去解决问题,从而全面提高学科素养。第三,教师应对比新旧教材,深入解读教材的变化,尤其要注重新增内容。教师在教学中要打破陈规,积极创新教学方案、丰富教学形式并关注学生的课堂行为,让学生在学习中发展综合能力。

二、“三新”背景下的高中生物课堂教学策略

(一)创新教学思维,强化核心素养培育

正所谓“思维是行动的先导”,“三新”背景下,教师应注重教学思维的创新,采取新颖的方式来开展教学活动。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积极改变自身的教学思维,树立“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在课堂中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及价值观念的形成,强化学生的核心素养,以便构建高质量的生物课堂[2]。另外,教师应注重自身角色的转变,在课堂中给予学生充分的尊重,在良好的师生关系下推进课堂教学,为学生的学习奠定基础。

以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被动运输”教学为例,本课涉及大量的概念知识,学生学习起来有一定的困难。针对这一情况,教师应创新教学思维,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首先,教师在课堂导入环节应引导学生复习质膜的相关性质,让学生自由讨论质膜的功能、结构与特点,并提出问题:“物质分子是如何通过质膜的?”让学生在回顾知识的同时思考问题,并大胆提出假设,使思维能力得到充分的锻炼。其次,教师利用动画软件模拟在人体消化道中食物分解成小分子物质,被小肠上皮细胞吸收的过程。学生在观察中发现剩余的食物残渣无法被吸收,意识到人体消化系统的细胞能选择和控制物质的进出,进而产生疑惑:“质膜是如何实现这一功能的?”此时教师再为学生展示渗透作用模拟装置,吸引学生回顾所学,主动探索渗透作用的概念、条件和方向。如此一来,学生在自主探究的空间中充分发挥自身的主体作用,收获了更丰富的情感体验。最后,教师设计类比推理活动,鼓励学生参照渗透装置探究动物细胞的吸水与失水,并结合装置操作实验加以探究,结合实验现象分析结果,进而认识到渗透作用是水分子透过质膜从低渗溶液进入高渗溶液。教师在课堂中积极转变思维,给予学生自主探究的空间,充分尊重学生的思维和想法,让学生在探究中结合感悟理解知识,提升课堂学习效果。

(二)强化教学创新,发挥学生创造能力

“三新”背景下,以往传统的教学形式已经难以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教师应充分发挥自身的创造力,对教学设计进行探索和优化。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创新自身的教学思路,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关注学生综合素养的培养。同时,教师还应充分考虑影响学生学习的因素,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学生认知水平、教育资源等,弥补传统教学形式的不足[3]。除此之外,教师在教学设计中应注重问题的设计,以问题为导向,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再围绕教学主题布置任务,让学生经历发现、探究、解决问题等过程,从中获得相应的知识和技能。

以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细胞的增殖”教学为例,教师应设计多元化教学活动,让学生在发现、探究和分析中深化对知识的掌握。首先,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受精卵发育的视频片段,让学生思考“受精卵的形态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观看视频,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进而主动参与到课堂学习中。其次,当学生对细胞增殖形成初步感性认知后,教师设计教学活动,引导学生使用显微镜观察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有丝分裂中染色体结构和形态的差异,寻找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规律,并分析产生差异的原因。这一过程中,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得到了充分的培养。再次,教师指导学生进行演绎推理,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构建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染色体结构、行为变化的相关物理模型,在实践中理解生命发展及变化的过程。最后,教师结合学生小组的探究结果,组织学生举出实例说明细胞生长周期,并根据制作的物理模型总结细胞周期概念,让学生深入理解有丝分裂各期存在的意义。教师还可以提出癌症的真实病例,要求学生结合细胞生长周期提出治疗方案,这在巩固基础知识的同时,还可以强化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教师充分整合教学资源,设计新颖且环环相扣的教学活动,能让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经历问题的发现、探究和解决,充分突出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三)创新教学方式,满足学生学习需求

在以往传统的高中生物教学中,教师多是向学生灌输理论知识,学生对知识的获取途径较为单一,难以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在“三新”背景下,高中生物教师应积极创新教学方式,从学生真实学习状况出发,设计知识讲解、实验探究、针对性指导等多种活动,指导学生高效学习。具体来说,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通过理论讲解传授新知,解决学生学习中存在的共性问题,再针对学生学习中遇到的问题,给予个性化指导,尽量满足所有学生的学习需求,使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中,获取相应的知识和能力[4]。

以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酶的特性”教学为例,教师應从理论和实践两个角度设计教学活动。首先,教师在课堂导入环节利用“咀嚼馒头感到甜味”的案例,激发学生对生活小事的探究兴趣,引出唾液淀粉酶的概念及水解原理,为新课传授奠定良好的基础。然后,教师向学生简单讲解淀粉酶催化淀粉水解为麦芽糖的原理,并提出探究问题:“淀粉酶能否催化其他物质水解?”为学生提供斐林试剂、淀粉、蔗糖等实验材料,要求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设计实验方案,探究“淀粉酶是否会催化蔗糖水解”。各小组利用对比法展开实验,对比实验现象来验证猜想。但个别小组在设计方案时,忽视了实验中的水温及试剂的选择,导致实验现象不明显,影响观察结果。对此,教师应在各小组汇报成果的环节给予针对性指导,如“为什么要选择斐林试剂?”“为什么在实验中需要水浴加热?”小组成员在思考问题的同时会自然联想到实验方案内容,进而认识到其中的不足并加以改正。教师应在传授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合理设计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应用所学知识,强化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四)自主合作探究,强化学生学习体验

“三新”背景下,教师是课堂教学的引导者、辅助者,应深入探究教学与学习之间的关联。在实际教学中,为保障课堂质量,教师应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设计富有特色的教学活动。新教材教学内容可分为理论与实践两个部分,教师在讲解理论知识时,应设计小组合作、模拟探究等活动,为学生提供充足的探究空间,引导学生由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丰富学习体验与感悟[5]。而在实践教学时,教师应重视实验教学、探究活动的开展,让学生在探究中实现综合能力的提升。学生在“理论+实践”的教学模式下,思维会变得活跃起来,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以人教版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2“群落的结构”教学为例,为了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教师应从理论与实践两个角度入手设计教学活动。首先,教师在课堂初始利用视频向学生展示群落中种间关系的存在方式和类型,让学生置身真实情境中,观察物种的群落分布,进而主动参与到学习和探究中。其次,教师以小组合作为抓手,展示某池塘部分生物的图片,提出“池塘中有多少个种群?”“若池塘中肉食性鱼类减少,池塘中的种群数量会产生什么变化?”等问题,让各小组围绕图片展开讨论,深入探究池塘生物种群的组成结构。由此,学生可以在探究和讨论中掌握群落的概念,并在互动和交流中丰富学习感悟。最后,教师设计以“微观生态缸”为主题的实践活动,要求学生合理分工,搜集制作材料,完成生态缸的制作。学生不仅可以在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中收获知识和经验,还能深入了解生态环境,认识到维护生态平衡的重要性。

(五)联系生活教学,提升问题处理能力

在新高考、新课程与新教材中,均体现了知识与生活的密切关系,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利用生活素材构建情境,联系生活场景帮助学生理解知识,还可以为学生提供应用生物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机会。这样一来,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效果,还能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具体来说,教师应以实际生活为切入点,精心设计教学方案,促使学生调动生活经验来探索知识,让学生在各项能力得到提升的同时认识到生物知识的应用价值。

以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人类遗传病”教学为例,为了强化学生的综合素养,教师可以结合生活中的真实案例进行课堂导入。首先,教师在课堂中播放一段关于我国目前遗传病状况的纪实视频,导入本课的学习主题。同时,教师利用希沃白板设计“连连看”游戏,依次展示常见遗传病的病例及致病原因,将顺序打乱后要求学生完成连线游戏,以迅速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其次,教师利用课件展示软骨病、佝偻病、唇裂等遗传病的图片,要求学生通过观察说一说这些遗传病的特征,再给出相应的遗传系谱图,组织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去分析和判断这几种遗传病的遗传方式,根据学习过的遗传方面的知识,说出这几种遗传病的显隐性及致病原因。生活化教学活动不仅可以有效活跃课堂氛围,还能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让学生从生活现象出发,研究导致病情出现的原因,充分凸显了探究的过程,实现知识从感性到理性的升华,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最后,教师升华教学主题,从关注生命、关爱遗传病患者的角度进行总结,充分践行新课标中提升学生学科素养的教育理念,让学生做到学以致用。

结语

总的来说,在“三新”背景下,高中生物教学活动相较以往产生了较大的变化,教师在实践中应根据“三新”的特征,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为目标,联系生活实际设计形式新颖、内容丰富的教学方案,突出生物学科的育人作用,指导学生在深入探究中提升能力。对此,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应调动自身经验,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引导学生在知识的发现、探索和总结中强化认知,领悟到生物学科的价值,真正实现综合成长。

[参考文献]

[1]付晓梦.新高考背景下高中生物分层教学的实践探究[J].高考,2022(31):18-20.

[2]陶应礼.“三新”背景下高中生物学启发式教学创新应用[J].安徽教育科研,2022(26):118-120.

[3]石美兰.新课程背景下高中生物课堂有效导入策略研究[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22,7(17):92-94.

[4]付建良.浅谈新课程高考改革对高中生物教育教学的影响[J].高考,2022(11):6-8.

[5]郭玲玲.基于新高考模式下的高中生物教学策略探讨[J].考试周刊,2022(13):103-106.

猜你喜欢
三新高中生物背景
“新四化”背景下汽车NVH的发展趋势
《论持久战》的写作背景
当代陕西(2020年14期)2021-01-08 09:30:42
晚清外语翻译人才培养的背景
全国第三届“三新”作文教学研讨会论文大赛启事
合作学习策略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试论高中生物教学中学生主动学习的措施
分析高中生物的绿色生物实验
高中生物解题教学中应用化学知识的可行性研究
考试周刊(2016年77期)2016-10-09 11:58:31
纵览之“三新”
旅游纵览(2016年4期)2016-03-29 11:07:47
纵览之“三新”
旅游纵览(2016年4期)2016-03-29 11:07: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