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大学生网络文化诉求与高校共青团网络文化产品的供给匹配探析

2023-11-27 11:59周思颖薛亦丹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3年26期
关键词:青年人共青团产品

周思颖,薛亦丹

(苏州科技大学团委,江苏苏州 215009)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着力影响容易受影响的人特别是青少年网民,要建设好青少年聚集的网络平台,创作更多青少年喜爱的网络文化产品,把要讲的道理、情理、事实用青少年易于接受的语言和方式呈现出来。”[1]共青团十八大提出要强化团中央和省级团委开发生产的网络文化产品,立足高校共青团的各级组织,以传播功能为主导,坚持团中央精品创作和各地广泛开花,齐头并进[2]。高校作为青年聚集的重要阵地,为高校共青团制作网络文化产品的发展指明了方向。近年来,各高校共青团积极探索运用互联网使理论学习 “活起来”,推动网络新媒体为青年思想引领工作“赋能”,深入开展网上主题宣传,及时制作推出主题短视频和宣传片、微信平台推文、海报等新媒体资讯和产品,使网络空间主旋律高昂,正能量充沛[3-4]。但在众多类别网络文化产品不断推陈出新中需要深刻认识到了解新时代背景下青年受众文化诉求的重要性,有针对性地提供文化产品供给,达到传播效果的最大化。本文针对苏州高校1 563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涉及苏州大学、苏州城市学院、苏州职业技术学院,以期客观展现新时代大学生网络文化诉求与高校共青团网络文化产品的供给匹配现状。

1 新时代大学生网络文化诉求特点

1.1 以娱乐休闲为主

网络因其自由性、虚拟性、互动性,受到年轻群体的喜爱。本文对大学生上网的主要目的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如图1 所示,以娱乐休闲为目的大学生比例较高,占样本比例97.66%,他们表示上网的主要目的是 “娱乐消遣,打发时间”,比如社交聊天、观影追剧、听音乐、玩游戏等。此外,他们也表示在快节奏的生活和学习之余,看一部好剧、点击几个轻松愉快的小视频、与好友 “吐槽”交流,是他们调整状态、愉悦身心的常见选择。除此之外,调查还发现,61.72%的青年会通过网络浏览新闻,青年人更加关注时代热点,以小众参与逐渐向大众卷入演变,逐渐融入大时代背景下,进而参与到国家与社会的发展中。

图1 新时代大学生上网的主要目的

1.2 借助网络实现自身发展

随着社会的发展,新时代也对青年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青年也顺应潮流积极借助网络实现自身突破。新时代大学生上网主要开展的活动(见图2),超过七成以上的青年上网主要是为了学习。除了娱乐休闲外,58.20%的青年会通过网络阅读文学作品,55.47%的青年将网络作为查询学习资料的平台。互联网时代为人们提供海量的知识,青年上网获取的信息是多元化,不仅局限于专业知识学习,还包括知识竞赛、技能培养、职业规划等,网络能从多方面、多角度帮助青年实现综合能力的提升。

图2 新时代大学生上网主要开展的活动

1.3 获取信息渠道多样化

时代变迁,文化产品传播的技术和方式也在不断改变,并日趋多样化。互联网为人们获得信息提供了新的渠道,用于交流信息、探讨新闻、发表观点、结识朋友的新媒体平台日益广泛[5]。据问卷调查结果显示,绝大多数学生认为网络最吸引自己的地方在于信息多元化,获取信息成为青年上网的主要目的之一。而根据调查,青年经常使用的获取网络文化的软件也包含多个类别,例如短视频类、直播类、二次元类、社交平台类、文学平台类等。青年人获取信息的渠道日益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

2 新时代大学生网络文化诉求与高校共青团网络文化产品供给的匹配情况

2.1 诉求供给不匹配

2.1.1 依托网络寻求轻松解压的诉求与高校共青团网络文化产品的严肃性不匹配

在调查中发现(见图3),网络之所以吸引青年,除了因为信息多元化,也离不开网络富有娱乐性、便于联系他人的特点,该两项特性分别占比87.50%、82.03%,均超过了八成,占比较高。新时代青年面对人口老龄化、高学历普遍化、就业困难化等问题,往往背负着极大的学习、工作压力,焦虑、烦躁等情绪时常出现。而网络由于其便捷性和娱乐性,成为青年寻求轻松解压的重要途径。但高校共青团新媒体文化产品以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为重要领域,在传播主流红色思想过程中往往较为严肃,或是不够生动有趣,难以起到缓解压力、放松心情的效果,也就难以满足青年解压的诉求。

图3 网络吸引青年的特点

2.1.2 关注自身全面发展的诉求与网络文化产品相关内容较少不匹配

通过调查,73.83%的青年上网的主要目的是学习,是强化自身综合素质的。因此他们也更加关注与自己专业能力提升、个人技能增长相关的信息。此外,55.47%的青年会通过网络获取学习资料、技能教程,而这类内容在高校共青团网络文化产品中几乎没有。网络吸引青年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信息的多元化,在调查中也发现(见图4),青年更希望网络平台推送文化艺术、时政要闻、生活资讯、潮流时尚等方面的内容。近年来高校共青团及其新媒体平台也在积极寻求突破,也会推送美育文化教育相应的资讯,希望通过青年喜爱的文化、艺术形式达到教育引领的效果,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与其他专业化的新媒体文化产品创作平台相比,内容和形式依旧没有对青年产生较强的吸引力。

图4 新时代大学生希望网络平台推送的内容

2.1.3 获取信息渠道多样化的诉求与网络文化产品输出平台较少不匹配

根据调查问卷显示,新时代青年会借助网络进行社交聊天、观影追剧、听音乐、观看短视频、玩游戏等,不同的活动,会运用到一个甚至多个平台或者软件,新时代青年看待事物、思考问题的角度在增加,不再满足于单一的信息获取渠道。而目前,3 所高校共青团网络文化产品输出的平台主要集中在微信公众号、微博等少数几个平台,虽然也有在B 站、抖音等多样化平台尝试在内容输出方面做突破,但是由于共青团新媒体文化本身的局限性,且各类媒体平台内容的多样化,难以满足青年的文化诉求。

2.2 诉求供给不匹配的原因

2.2.1 文化产品缺乏吸引力

当下,伴随着信息的迅速传播与交流,青年人对于新知识、新观点的包容度越来越高,与此同时,青年人之间也存在着大大小小的 “圈子”,无论是追星一族的“饭圈”、还是“古风圈”“游戏圈”“二次元圈”,各种各样的圈子如雨后春笋般层出不穷,从中不难看出,当下青年人的兴趣爱好之广泛。与此同时,伴随着大数据技术的更迭,当下在人工智能与云计算技术的扶持下,众多社交媒体品牌的推送机制主要以用户偏好为导向,当青年人进行网络娱乐活动时,越关注自身圈子内的新闻,越加速信息茧房的快速形成[6]。因此,无论是“圈子”还是大数据发展,对于高校共青团进行文化产品创作而言,都带来了极大的挑战。从高校共青团当下主要的文化产品中可以看出,对于青年人的喜好,高校共青团虽然已经逐步重视,但是如何打破 “圈子”,联系不同 “圈子”,形成共通的文化大圈层,是共青团新媒体文化产品创作仍需解决的难题。

2.2.2 传播内容缺乏实用性

除了娱乐之外,青年人在网络中寻求的第二大信息便是学习资料与相关信息。2022 年11 月,腾讯课堂发布《2022 全国青年终身学习指数报告》,结果显示,每12 个中国人就有1 人访问了在线终身学习平台,是新冠疫情暴发前的2 倍。同时,中西部学习人数持续增长,小镇青年占比提升至41.70%。不难看出网络对于青年人学习与知识搜索的重要性。尤其后疫情时代,网络成为青年人学习的重要场所。而高校共青团的网络文化产品创作不能满足青年人渴望在网络上迅速收集学习资料与信息、辨别资料真伪与质量高低的需求,缺少实用性较强、叙述观点较为具体的文化产品,对青年人吸引力极为不足,因此也难以实现自身文化产品的创作与推广。

2.2.3 传播方式较为单一

根据腾讯2022 年度报告显示,腾讯旗下的微信和QQ 两大国民级应用,前者月活用户超过11.5亿,后者月活用户约7.3 亿,其中青少年用户占比超过50%。由此可见,社交媒体软件是当下青年人进行网络信息交流与传递的主要阵营。面对这一潮流,高校共青团虽然已经在各大社交平台建立了自己的官方账号,并积极运营与推出多种文化产品,例如B站、新浪微博、微信等。但整体而言,对于社交平台的运营模式缺乏学习,对于平台用户画像缺乏掌握。因此,导致高校共青团在各平台上缺乏一定的吸引力与竞争力,难以形成较为广泛的影响力。与此同时,由于信息技术的更新换代,社交软件的名目越发繁多,小红书、知乎、Soul、豆瓣等社交软件层出不穷,成为新时代青年人的最新娱乐基地。而高校共青团对于这些新潮社交热点平台尚未完全掌握,也并未入驻,因此难以在更多社交平台吸引青年人关注,高校共青团网络文化产品的吸引力也难以得到提升。

3 优化供求关系的建议

当青年的地位需要、自主需求和归属感得到满足的时候,就会有存在感、价值感和自豪感,从而增强青年对共青团的粘合性[7]。因此,高校共青团网络文化产品应力求多样化、个性化、生活化、包容性和渗透性,既要覆盖全体青年大学生,又要突出重点群体,关注弱势群体青年,满足不同青年大学生的喜好,贴近不同青年的生活和话语,服务更多青年,让青年更容易产生存在感和归属感[8]。

3.1 加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强知识科普教育

(1)根植命脉,端正价值。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炎黄子孙代代相传的巨大精神内核,也是从古至今各类精神文化的源泉,是中华民族世代绵延的动力。为此,在进行共青团新媒体文化产品创作时,应注重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与弘扬,在产品中更多加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元素,真正将文化自信的塑造落到实处,引起青年的共鸣[9]。

(2)知识普及,寓教于乐。加强知识科普项目的开展,科学素质是公民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国家软实力的体现,加强科普教育实则是对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可将知识科普与新媒体文化产品的创作相结合,通过知识分享、科技科普等满足青年学习的需要。

3.2 网络多平台运营,打造协同多元的新媒体矩阵

(1)多元平台,协同输出。重视微博、微信、B 站、QQ 群等多元化新媒体平台的联动打造,要切实考虑青年受众的接受方式,在内容选材上也要更多联系青年人的兴趣所在和时事热点,真正做出青年人想看、想了解的产品内容。现如今青年人多通过短视频和微电影等途径获取信息,要以此为契机进行创作,如在抖音、B 站等青年用户较多的平台进行内容化的文化产品输出,以便吸引青年浏览。同时也要充分利用高校共青团的组织阵地优势,发挥基层团支部、社团、学生组织的活力,将网络文化产品渗透到基层团学组织的微信圈、微博和QQ 群,直达每个大学生的身边,打通育人的最后一公里。

(2)注重时效,紧跟热点。时效性是新媒体的生命,内容制作必须在最短时间内,发出最有价值的东西,宁可简洁明了,但一定要效率为先[10]。同时,要有效利用网络热点,迎合青年的关注热点,增加趣味性,及时了解当下大众最关注的话题、网络热点,学会借鉴典型案例,让受众从中获得启发、警示,获取有用信息,从而增强传播力和影响力。运营者也要适当固定平台发布的内容类型及发布时间,以培养用户关注习惯和阅读习惯的规律性。

3.3 提升青年参与度,形成趣味性和创新性兼具的网络文化

(1)广开言路,注重互动。要明确自身定位,在高校团委新媒体运营的过程中,要不断吸引并巩固相对稳定的受众,并且真正做到 “放下架子,沉下身子”,通过发布的内容及系统中的留言平台等,增进与受众的对话和交流。在重视留言的同时,听取有价值的建议,不断进行自身的优化升级,让受众有平台运营的参与感,进而增强对其新媒体平台的认同感。

(2)借力IP,丰富形象。IP 形象作为高校共青团新媒体文化产品之一,有助于高校共青团新媒体文化传播成效的提高。高校共青团在运用IP 形象时,需要了解当今大学生的个性特点,借助IP 形象线上、线下推进共青团思想引领工作,从而有助于校园文化的建设,弘扬校园正能量。

3.4 以服务学生需求为核心,用严谨的态度和幽默的心态创作贴近生活的内容

(1)贴近生活,开展教育。高校共青团的各类媒体平台,除了基础的信息传播作用外,还要强化服务学生的功能,争取利用新媒体技术给学生的生活和学习带去便利。与此同时,在网络文化产品输出的过程中,要强化服务意识,以学生的需求为导向,深入高校学生群体,感学生之思,发青年之声,寻找大学生需求的最大公约数,使内容贴近学生生活,在服务青年中赢得青年的信赖,成为青年的贴心人、知心人。

(2)选题多元,角度丰富。在选材上做到多元化,从各个角度进行选材创作,不单有时政热点,还要兼具趣味科普、探店、旅游等多种元素的内容选材,既做到产品种类丰富,也借此吸引各种喜好的广大群体。输出形式上要做到寓教于乐、不死板,从而广泛推广。

(3)顺应形势,大胆尝试。在创作新媒体文化产品时,要做到不拘一格、大胆尝试,积极响应创新精神,做到产品种类多、内容多样化,可从时事热点入手,以轻松诙谐的创作风格对时事热点进行解构与二次创作(严肃题材除外),将时事热点与年轻人间的隔阂无形抹除。

4 结束语

网络是新时代大学生活跃的场所,高校共青团有义务为大学生提供丰富多彩、喜闻热见的网络文化产品。目前,校园网络文化产品的相对严肃、内容单调、平台单一等现状与大学生的网络文化诉求之间存在较大不匹配问题。为充分发挥高校共青团的青年思想引领作用,共青团网络文化产品应该以服务学生需求为核心,从增强内涵和提升时效性、丰富性、趣味性和创新性等方面着手,更好地匹配新时代大学生网络文化诉求,营造风清气朗、丰富多彩的校园网络文化氛围。

猜你喜欢
青年人共青团产品
让更多青年人与博物馆实现“双向奔赴”
平凡中的伟大 青年人的楷模
第二课:共青团的创立之时代背景
2020年警院共青团大事采撷
掉发变胖失眠,现代青年人早衰现状
相约二零一七,遇见魅力共青团
抗洪中的共青团
2015产品LOOKBOOK直击
青年人痤疮的发病特点及治疗分析
新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