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国家水情教育基地未来建设的思考与探索

2023-11-27 20:31:08杨亚妹仔
陕西水利 2023年10期
关键词:水情水库教育

杨亚妹仔

(福建省莆田市东圳水库管理局,福建 莆田 351100)

水情教育,是国情教育重要内容,是增强全社会对基本水情、水安全、水危机、新老水问题等的认知,增进全社会节水、洁水、爱水、护水、惜水、忧水等意识,提高社会公众参与水资源节约、水旱灾害防御、水生态保护、水污染防治、水文化弘扬和水经济发展等能力,促进形成人水和谐共生社会秩序。

1 基本情况

国家水情教育基地建设工作起步于“十三五”时期,在各级党委、政府领导和有关部门推动下,全国除西藏外共在30 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分4 批次设立基地63 个。基地成为面向广大师生、各级机关干部、企事业干部职工、人民群众等开展水情教育重要平台。以爱水节水护水亲水为教育主题的活动,受到社会公众广泛关注,品牌效应凸显。新形势新媒体成为新时代宣传水知识、水政策、水法规、水文化、水科技等水情教育的主阵地。

东圳水库国家水情教育基地属于水库型水情教育基地,主要通过水库及配套引调水、库区生态景观、分层取水等工程,建成兼具工程、展馆、监测等水情教学资源,以不同水元素,打造东圳事迹、原鲁山先进事迹、习近平总书记治理木兰溪的重要理念等“荔林水乡”特色水情,通过新媒体与传统媒介宣传、社区与学校教育、志愿服务、专题培训、主题教育等方式,开展案例教学、理念教学、主题教学、读本教学,彰显人水和谐共生水文化,展现党带领人民群众建设水库的光辉历史,教育广大党员干部、师生、人民群众建设造福人民的幸福河湖,扩大水情教育的公众影响力、社会覆盖面。

2 面临形势

立足新发展阶段,对水情教育工作提出新的更高要求。对标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水情教育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对标推动新阶段水利高质量发展新任务,对标《关于加快水文化建设的指导意见》《“十四五”水文化建设规划》《“十四五”全国水情教育规划》等目标任务,加快国家水情教育、水文化建设研发及品牌建设工作迫在眉睫,整合内容、创新活动载体尤为重要,保护、赋予、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水文化仍面临新的形势与挑战。

(1)国家水情教育基地建设是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治水重要论述精神的需要。

习近平总书记治水重要论述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我国治水实践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治水文化相结合的重大成果,是我们党百年来不懈探索治水规律的智慧结晶,是新时代治水工作的行动纲领。尤其是,2020 年11 月13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考察时,强调要积极开展国情水情教育,引导广大干部群众尤其是青少年学生增强保护水生态和节约水资源的思想意识、行动自觉,加快推进生活生产方式绿色转型。这为开展水情教育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2021 年12 月,水利部、中宣部等六部委印发的《“十四五”全国水情教育规划》,为“十四五”时期全国水情教育工作提供依据及指导。2022 年1 月,水利部办公厅印发的《“十四五”水文化建设规划》,强调依托水情教育基地、水利设施、水利风景区、水展览馆、水博物馆和水科普基地等开展水情教育活动,营造知水、节水、爱水、治水、护水、亲水的社会风尚。

(2)国家水情教育基地建设是促进水利高质量发展的需要。

新时代新征程,水利工作面临新形势、肩负新使命、承担新任务,扎实推动水利高质量发展,水情教育工作尤为重要。东圳水库已入选国家水情教育基地名单,依托东圳水库、东圳精神展示馆,充分利用现代水利工程资源,开拓创新教育形式和教育内容,开展区域水情、区域水文化、水科普知识、流域综合治理等特色水情教育,意义重大。面向党员领导、干部职工、学生、群众等开展水情教育,以基本水情、水利常识、水利科技、水利法治、治水文化、治水成就为重点内容,增进水安全、水科技、水战略等意识,普及水文化、水常识、水政策、水法规,认识水与人类文明、水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

(3)国家水情教育基地建设是拓展教育功能创新教育形式的需要。

综合实践活动,是义务教育、普通高中的必修课,是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主要手段。为切实发挥好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育人功能,《中小学综合实践课程指导纲要》明确提出了价值体认、问题解决、责任担当、创意物化等四方面课程目标,对教育引导学生热爱共产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劳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培养社会责任感、实践能力、创新精神等具有重要的意义。

3 建设原则

(1)多方统筹,凸显特点

水情教育是公益性、基础性工作,务必发挥好政府主导作用,统筹考虑好水情教育、经济社会发展,加强沟通协调,充分整合现有水利、宣传、教育、共青团、文旅、科协、农业农村等部门资源,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共同开展东圳水库水情教育工作,积极探索新思路、新办法,充分发挥社会和公众力量,形成协同推进水情教育工作的合力。

(2)分类施教,尽显特质

根据公职人员、青少年、学生等不同受众特点,从提升人对水的认知、行为、态度等方面出发,制定水情教育目标、内容,统筹水情知识普及、观念培育,因时制宜、因人施策、科学施教,开展参与式、趣味式、体验式等水情教育活动,力求水情教育形式、内容贴近生活、贴近社会、贴近群众,且通俗易懂、生动形象,着力扩大水情教育覆盖面、受众面,提高区域、流域等水情教育特色、特质、特效。

(3)创新引领,彰显特色

立足新发展阶段,提升水传播理念,运用新时代传播手段,加快水情教育理念创新、内容创新、形式创新,着力宣传流域水特点、挖掘流域水价值、编写流域水读本、普及流域水知识、传播流域水声音、提升流域水服务、发展流域水经济、打造流域水品牌,增强水情教育体验性、参与性、互动性,使水情教育更好体现时代性、富于创造性、把握规律性,力求受众接受效果好和产生社会影响大。同时立足木兰溪流域东圳水库特点,建设水工程、供给水产品、传承水文化、注重水活力、彰显水元素、讲好水故事、传播水智慧,着力与莆田经济社会发展目标、水平、规模、速度等相协调、相适应,因地制宜、因情施策,探索内容丰富、特色鲜明、形式多样的“荔林水乡”水情教育新模式。

4 东圳水库国家水情教育基地未来构思

通过创新教育实践手段、丰富水情教育内容,到 2025 年,建立起体系完善、设施完备、管理完善、常态化良性运行、受众广泛的东圳水库特色鲜明水情教育设施体系,增进公众对东圳水库水情特点的认知,普及水资源节约保护、水与生活、水与健康等知识,带动城市旅游业相关产业的发展,促进生态系统良性循环,从而改善投资环境,增加水资源价值,形成“人人参与、人人受益”的良好氛围。

5 东圳水库国家水情教育基地未来建设内容

(1)河湖长制基地

包括室内展馆、室外公园。通过整治东圳码头、仓库、水文监测站点及其周边环境,利用东圳水库码头仓库及其周边空地建设河湖长制教育基地。室内展示馆主要围绕莆田治水文化历史、河湖长制工作开展情况作为展示内容,分为序厅、河长制展厅、河长治展厅、河长“帜”展厅、尾厅;河湖长制室外公园从教育基地入口到出口,总体分为习近平总书记在莆田治理木兰溪的指示和实践(石头手迹碑林)——莆田治水生动实践(室内展厅、治水浮雕墙)——河湖治理历史名人(治水名人雕塑)——水文化广场体验区等。

(2)水资源保护板块

包括水资源科普展示区、水文设施展示区、国家水情科普展示区。设置水资源 LED 宣传墙、水资源雕塑模型,构筑知识丰富、题材多样的水资源科普板块;在现有东圳水文站北侧设置水文站简介牌、取水器互动模型和水文设施科普展示牌,普及水文相关专业知识,将科普教育、趣味互动二者相互结合,寓教于乐;国家水情科普展示区通过现代科技、雕塑宣传水资源的重要性,介绍中国、福建以及莆田相关国家水情教育内容。

(3)水土保持科教园

包括水土流失模拟设施、水保工程措施模型展示、水保治理成果宣传景墙和水土流失对照警示区。借助水土保持等专业知识,统筹流域生态观光、科普教育、观念培育、互动体验,为公众提供独特的感官体验、生态教育场所,让公众沉浸在东圳水库工程唯美景色中多层级领略人水土生态共生的和谐新图景,提高参观者对木兰溪流域生态文明建设的认识,促进区域、流域生态文旅产业发展。

(4)水安全展示板块

包括水安全 LED 展示墙、水安全宣传标语、水安全警示小品、旧取水口科普简介。在不改变原来景观和功能的前提下,植入水安全元素,通过多方位展示,结合莆田水污染防治及案例进一步宣传水质安全的重要性,同时利用水安全宣传标语,发挥警示教育作用,增强游人防溺水安全意识,将其打造成集休闲娱乐、思想教育于一体的水安全展示板块。

(5)廉政教育园

包括廉政故事展示区、廉政文化景墙、廉政文化雕塑。通过在场地原来景观和功能的前提下,植入廉政元素,展示东圳水库廉政文化的相关精神,将其打造成集市民休闲娱乐、涵养品行、思想教育于一体的廉政教育主题公园。

(6)水科技宣传板块

包括水科技宣传栏、水漩涡互动模型。从溢洪道通往东圳水库次入口道路沿线,布置 3 组宣传栏、1 处水漩涡互动模型,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展示水科技相关内容,使游客体会到水科技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对水科技有更为生动形象的认知。

(7)建库公园

包括建库体验区、建库历史墙、泄洪模型体验区、四大古陂宣传景墙。在场地现有基础上,梳理场地空间结构,地面铺设花岗岩石材,在通道旁设置休闲坐凳,通过建库景墙和劳作体验形式让游客感受到前人建库过程辛劳,通过泄洪模型形式展现东圳水库泄洪运作原理,通过历史墙形式展现东圳水库建库历史,通过景墙形式展现四大古陂相关水利知识,形成丰富的游览路径空间。

(8)水利法制公园

包括水资源法律法规宣传栏、水利法治宣传景墙、分层取水入口简介。通过文化宣传栏形式,引发游客了解和思考水法律法规对水资源保护的重要作用和意义;通过宣传景墙形式,向市民群众宣传相关法治知识,让游客在休闲娱乐之中,感受浓厚的法治文化氛围;通过简介牌形式,普及水利工程知识,提升公众对水工建筑物的了解。

猜你喜欢
水情水库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华人时刊(2022年13期)2022-10-27 08:55:52
题解教育『三问』
当代陕西(2022年4期)2022-04-19 12:08:52
中型水库的工程建设与管理探讨
出山店水库
白沙水库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甜水情
出山店水库
2011年辽宁省汛期水情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