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通亮
互动教学追求师生、生生以及师生与技术之间的多维互动,以期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实现技术、教师以及学生三者的有效组织。本文以“Loving our parents”为例,应用i5E互动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在课前、课中、课后运用信息技术促进学生的语言输入和语言输出,推动互动课堂的形成,增强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高效互动性。
一、i5E互动高效课堂教学模式介绍
i5E互动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包括5个方面:驱动(engage)、启发(elicit)、探究(explore)、解释(explain)、应用(elaborate)。五个方面的首字母“e”和“interactive”(交互/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一词的首字母“i”叠加命名而成“i5E”。运用信息技术,教师将评价环节贯穿课堂教学始终,由此构建出i5E互动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如图1)。
在该模式中,信息技术的运用涵盖课前、课中、课后各环节。在不同的教学环节或教学场景中,教师可选用不同的信息技术促使教学目标的达成。每节课上,教师要设计不少于3次的基于信息技术的互动活动,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如教师借助交互式电子白板开展互动教学,改变了传统课堂教学的组织形式和教学内容呈现方式,可以为师生提供更加丰富多元的教学资源,营造交互性更强的教学环境[1]。学生学习过程思维的可视化可通过交互式电子白板、认知工具等展现,学习结果可通过即时反馈系统精准显示,让教师及时了解学生认知情况,以便对学生进行及时指导和监督。一些教学反馈软件考虑到学生的羞涩心理,会实施静默式评价,让课堂生成安全的心理环境,唤起学生参与的热情。交互技术还可保存学生每节课上对每个知识点的学习数据,从而帮助学生精准反馈、调整教学策略,使教学评价从传统的片段式转变为全景式。
二、课例教学目标与教学重难点分析
本课例“Loving our parents”属于模块复习课,教师通过对学生已学人物职业、年龄、衣着及擅长活动和外貌描写等知识的整合,创设真实的文本情境進行模块复习。
(一)教学目标
1.学生课堂上能够解决5个与people有关的疑难单词的读音和拼写:policewoman、friendly、uniform、kind、round。
2.学生能够理解并运用基于people为主题的主要句型进行简短对话创编。如:What's…job? How old is…? What does…like doing? What's…good at? What's…like?
3.在课前学习基础上,学生能够进一步掌握和归纳人物的形容词(如small、long、kind、beautiful、friendly…)及其运用。
4.学生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下把描述people的句型和需要谈及的部分进行可视化整理,完成描绘人物的思维导图,培养思维能力。
5.学生能够基于对文本的理解和分析创编新的文本,活用语言,培养创造性。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充分掌握本单元的主要词和句;能根据思维导图对父母做简单的描述。
教学难点:能围绕people进行简短的对话;能围绕某一部分对父母进行描述。
三、课例教学过程探索
参考i5E互动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互动思想,结合小学英语学科特点,教师确立了课例“Loving our parents”的教学流程(如图2)。
(一)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兴趣
教师依据本单元的单词、短语和相关句型学习要求以及学生已有的知识制作了一个微课学习视频(如图3),激发学生对主题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同时摸底学生的疑难问题。课前,教师还设计了一份学习任务单(如图4),加强学生对本单元知识体系的理解,强化和梳理已有知识,为课中高阶思维的训练奠定基础。同时,利用智慧教学平台上的单词听写功能,快速捕获学生错词,从而调整教学设计,实现精准教学。
(二)反馈课前问题,解决疑难
课前学习中,学生已经梳理了与人物描写有关的词和句。课堂活动中,教师通过与学生的话题互动探讨强化课前知识和解决学生质疑,在听唱歌曲的氛围中导入新课。首先,利用交互式电子白板的拖动功能,呈现对人物描写的易错句型,与学生互动,形成正确的语言输入。其次,开展单词学习互动游戏,强化易错词的读音和中文意义。最后,利用音频插入功能,点击课件中嵌入的歌曲伴奏,让学生与教师共同演唱,突出学习主题。在《当你老了》(如图5)的旋律中,学生不仅激发了学习的热情,也形成了学习的共鸣。在互动交流和互动游戏中,教师不但解决了学生的课前疑难,还让学生的语言输入更准确,为后面文本的探究、梳理以及创编奠定了基础。
(三)创设情境,探究语言奥秘
运用交互技术,教师不断引导学生对知识进行探索和自我建构,并通过问题引导和小组讨论促使学生逐渐掌握描写人物的句子、词汇以及整体架构,在此过程中训练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分析与评价。
首先,引导学生猜想,让学生利用已有知识自问自答。教师利用智慧教学平台的手写识别功能,快速地把学生所提的问题和回答的句型书写下来,组合和复制粘贴到思维导图中。借助技术,教师能够快捷地形成文字教学素材,让学生清晰看到所需掌握的句型表达方式。
其次,播放音频,让学生在听力活动中回答问题,借助应答器促进学生对妈妈基本信息的了解,初步掌握人物描写的框架脉络。教师借助互动反馈系统,一方面有助于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另一方面也获得了以往难以统计分析的学习数据。在这一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情况有效地判断学生的错误点并给予正确引导,指出学生的易错点,促进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分析智慧教学平台中记录的学生的全景式学习数据,教师能够更好地了解学情,优化后续教学活动。
最后,运用文本链接功能,让学生阅读文本并利用手写识别功能将描述人物所使用的形容词和颜色类单词进行归纳,之后将其整理到思维导图中,完善思维导图内容(如图6)。在文本阅读过程中,学生要学会运用批注和画线功能,对人物描述范本进行批注和模块分析,清楚理解人物描写结构,梳理出描写人物的五个方面。教师还要利用系统的即时反馈功能检测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效果,为后续的人物描写教学作铺垫。
(四)知识点拨,语言输出
为了拓展学生词汇、巩固所学知识以及学以致用,教师采取小组朗读文段、依据范例基于思维导图模仿说话的方式,让学生不断地进行语言表达,实现语言输出的目标。之后,以头脑风暴的形式,让学生再读文本,并把自己所能想到的形容词和颜色单词借助手写识别功能书写到交互式电子白板上。在这里,教师设定了双用户书写模式,让两个学生同步书写(如图7),节约课堂时间。
在小组合作的基础上,学生再读文本,共同研讨,并调用课中生成的思维导图进行组内交流和班内分享,为后续学习其他描述人物的单词作铺垫。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小组共读,不仅能够加深对人物描述范本的理解,为后续的文本创作奠定基础,还能够在构建的完整思维导图的帮助下训练口头表达能力,促进语言内化。
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把思维导图作为学生语言输出的脚手架。由于思维导图是师生共同构建的,学生在教师的引领下更容易进行语言的高效输出,对思维导图的进一步梳理和点拨,还有利于后续写作训练的开展。可以说,思维导图的运用,生动有趣地展现了描述人物的主体部分,同时兼顾预设和生成。而且,利用拍照功能,教师还可将这一思维导图保存在资源库中,为任务合作和成果展示甚至课后作业提供素材,训练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分析、评价与创造。
(五)任务合作,展示成果
为检测学生学习成果和对学生进行课程思政教育,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在本环节,教师利用师生共建的思维导图这一写作工具,让学生选择人物描写中的一部分进行创作。分享过程中有师生点评、生生互评,以促进学生个体成长。这不仅可以让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情况有清晰的认识,而且能让教师根据学生自我评价进行课堂反思和总结,利于后续精准教学活动的开展。
教师从资源库中调取了课堂上生成的思维导图,让学生运用相关语言进行人物描写创编。伴随悠扬的旋律,学生在舒缓的气氛中进行创作。学生完成文本创作后,可以利用向日葵软件投屏,把自己的作品投到屏幕上,接受教师和同学的点评,之后进一步完善文本。利用资源库相关功能,学生作品能够以图片的形式保存下来,作为课后学习素材。同时,通过图片叠加、层的设置以及音频插入功能,学生还可观看老人照片,进行研讨,改编引用歌词,完成写作训练。对歌曲的二次创作,一方面能够创设温馨的课堂情感氛围,提炼关爱父母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另一方面,进一步促进学生运用语言进行表达。师生共同朗读和修改作品,进一步促进学生语言知识的内化,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学生对生成性内容的关注,体现在资源使用、作品展示与课堂评价等行为中[2]。课堂的生成性资源是教师教学中宝贵的资源。对于学生创作的文本,教师可进行二次转化和利用,开展一系列活动,提高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在任务合作和成果展示环节,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应答器的检测和反馈系统对自己本课的学习情况进行自我评价。这也有助于教师了解学生学习情况,以便下次课上查漏补缺。教师使用证据和数据来支持自己对学生所做出的反馈信息,帮助学生更加清楚地了解自己的学习目标[3]。通过评价活动,教师能够及时了解课堂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以及学生对自身课堂学习效果的评价,促进教与学同步双向的良性发展。
(六)课后拓展,发展学生素养
教师可以将课中生成的描述人物的思维导图作为课后拓展的支撑材料,布置课后作业时要围绕它进行设计。如教师可以设计这样的作业:制作一张小卡片,把课堂上描述父母的话写在上面(Make a card and write down your passage on the card.)。学生利用思维导图,以小卡片的形式,写下对父母的描述话语(如图8)。学生完成后,教師可将学生创作的文本去名化,收入优秀作品资源库和待改进作品资源库,以优秀作品的榜样作用引导学生准确写作,优化写作内容。
四、结语
i5E互动高效课堂小学英语教学模式是全流程育人模式。课前,教师明确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关注学生核心素养,塑造学生的学习能力,涵养文化品格,以素养立意,让课程更具生命力;课中,教师运用多种技术手段,为学生创造更多的交互体验机会,让学生的学习兴趣始终保持高度兴奋,更好地展现自我,重在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增强学生的思维品质,促进个体的发展;课后,布置文本创作的作业,让学生将所学更好地应用到实际中,发展核心素养。然而,交互技术虽然在日常教学中展现了其独特的优势,但是对于课堂上生成的数据并未加以进一步利用。这是一个需要我们继续探讨的问题,以期在今后实现课堂教学数据与过程性评价的有机结合。
参考文献
[1] 杨健.交互式电子白板在中小学课堂教学应用的研究述评[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2):48-53.
[2] 王冬青,韩后,邱美玲,等.基于智慧课堂动态生成性数据的交互可视化分析机制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19(5):90-97.
[3] 詹青龙,陈振宇,刘小兵.新教育时代的深度学习:迈克尔·富兰的教学观及启示[J].中国电化教育,2017(5):73-79.
(作者系华南理工大学附属实验学校教师)
责任编辑:孙建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