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诗文影像表达的创新路径

2023-11-26 05:00:52周应军黄瑛
新闻潮 2023年10期

周应军 黄瑛

【摘 要】随着电子科技和新兴媒体技术的不断进步,以视觉感官体验为主的阅读方式将成为当代社会的必然趋势,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播向影像化、视觉化转化也是必然。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一直在不断进行中国传统诗文现代影像表达的创新和实践,从最初讲座形式的《百家讲坛》升华为“采诗入乐”的《经典咏流传》,从游戏竞猜式的《中国诗词大会》到“戏剧+影视”沉浸体验式的《典籍里的中国》,创作者们实现了中国传统诗文影视化表达从知识普及到故事共情的进阶之路。

【关键词】传统诗文;影像表达; 说唱式;游戏竞猜式;沉浸体验式

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精彩纷呈,先不说《国家宝藏》中展示的那些精美的艺术珍品和器具文物,单一句“半部《论语》治天下,一帧《礼记》誉千秋”就足以说明中国传统典籍中蕴含的大智慧、大情怀。在口口相授和印刷传播媒介时代,这些经典诗文成为入学童子日日诵读的必备功课,从四书五经到《礼》《易》《春秋》,从乐府汉赋到唐诗宋词,皆烂熟于心遂成为日常用语的价值认同和行为典范,构成中国人的精神和民族脊梁。然而,在消费主义盛行的21世纪,读“图”日渐取代了读“字”。进入新时代,国家越来越注重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播,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需要从中汲取丰富的营养和养分,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以此为契机,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不断进行中国传统诗文现代影像的创新转化,从最初的《百家讲坛》到最近《典籍里的中国》的走红,创作者们实现了中国传统诗文影视化表达从知识普及到故事共情的进阶之路。

一、说唱式:从《百家讲坛》到《经典咏流传》

21世纪以来,伴随着数字技术和信息传播技术的迅速发展,知识和信息的传播进入“视觉化”“图像化”时代,各级电视媒体也纷纷探索传统文化影视化表达的路径,以期能够更好地普及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比如,《百家讲坛》栏目以讲座的方式,内容涉及历史、文化、生物、軍事等多个方面,其宗旨就是要架起“一座让专家通向老百姓的桥梁”,迅速推动传统经典向大众的普及。在电视节目热播的推波助澜下,再次促使人们去阅读经典、传播经典。如当年由中华书局出版的《于丹〈论语〉心得》发行就达400多万册。随后《史记》《易经》等一系列中华优秀传统经典典籍都相继搬上了《百家讲坛》的舞台,从此开启了中国传统诗文与电视的“联姻”之路。

电视媒介作为中国老百姓较欢迎的大众传播方式之一,《百家讲坛》请来易中天、于丹、王立群、曾仕强等一大批专家学者,用讲座的方式将传统经典深入浅出地告之众人,这种形式有点类似传统的说书,同时有着非常强的表演性。它将电视技术手段与传统讲座巧妙结合起来,充分调动影像的视听元素,在演讲者讲授过程中利用画面穿插的剪辑手法,插入相关背景、人物肖像或影视剧的片段,而且用大量的移动镜头和特效来介绍图片资料,带给观众一种即视感。这样避免了传统讲座类节目内容形式的单一性,极大地丰富了节目的视听效果。除形式上的革新之外,《百家讲坛》还特别强调影视表达的内在性——故事悬念。《百家讲坛》制片人万卫表示,节目就是要“把他们的学术成果变成‘剧本,以戏剧化的结构来做讲座”。所以,《百家讲坛》打破了学术讲座严肃的学理性,将讲座内容拆分为一个个小段落,在开篇和中间用问题的方式来设置悬念、结构故事,并辅以视觉画面有效吸引了观众的注意力和观看兴趣。

《百家讲坛》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播和普及提供了很好的经验。诸如《论语》《庄子》《易经》《史记》这些典籍都比较抽象化、概念化,并不能轻易被大众所理解和接受,但是通过影视化表达,将其用非常直观的画面进行讲述,增强了知识的可视性,有效提高了传统诗文对大众的传播与普及。然而,随着大众对视觉传播的审美要求越来越高,《百家讲坛》这种讲座形式以及节目中那些图片、图表、影视资料的再现已不能满足大众的视听审美需求。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不断推陈出新,推出《经典咏流传》,改说为唱,用“和诗以歌”的形式将中国传统经典诗文与大众喜欢的现代流行音乐相结合,进一步促进大众去了解中华传统文化。

中国自古就有“采诗入乐,采词入乐”的传统,“不论诗经、楚辞、乐府、唐诗、宋词、元曲小令,都能吟诵,都能弹唱”。[1]因为“诗,言其志也;歌,咏其声也”,音乐具有超强的情感抒发作用,其节奏韵律的高低起伏既能帮助人们记忆背诵,也容易唤起人们的情感共鸣,所以才使传统诗词口口相授。《经典咏流传》重拾传统,将中国传统诗文与大众喜闻乐见的流行音乐相结合,用影像化的表达方式将传统诗文中的抽象意象一一呈现于观众眼前,让观众在直观而具体的意象感知中迅速理解诗文内涵,从而产生情感上的共鸣。

《经典咏流传》至今已经播出六季,节目在影像表达方面不断尝试创新,把古诗文的演唱与音乐、舞蹈、场景融为一体,获得口碑和收视上的双丰收。首先,节目注重古诗文内涵意蕴的影像表达。众所周知,中国传统古诗文之美,美在有意境、有画面,但是这些文字之美只能靠读者的阅历和已有的知识储备去想象,因而不是所有人都能够体悟。所以,在《经典咏流传》的舞台上,一一将这些文字承载的意境和画面用具象的视觉方式展现出来,变得可感知、可触碰。比如,第一季曹轩宾演唱的《别君叹》中,用方言的浅唱低吟与赵家珍老师的古琴声相得益彰,再加上LED背景屏上投放的茫茫戈壁,那种“西出阳关无故人”的送别情境呼之欲出,带给观众无限的惆怅和感伤。罗家英和汪明荃演唱的《鹊桥仙》中,背景屏上一轮蓝色的月亮照耀在江南水乡的上空,此情此景便是“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的最好注解。节目第四季更加成熟,采用裸眼3D的舞台技术,环绕立体声录音技术,更加直观地表现出诗文中的画面感和悠远意境,带给观众强烈的视听感受和情感共鸣。

其次,节目用影像将人物故事与传统诗文连接起来,将故事性和情感性紧密交织,大大增强大众对传统诗文的感受力和传播力。比如,演员在演唱经典《长恨歌》时,借助影像资料讲述了王之炀老人与《长恨歌》的故事,用《一生一阕歌》重新编排这段故事,并在歌曲演唱过程中插入王之炀老人用古韵演唱的《长恨歌》片段,观后无不令人眼眶发热。它让《长恨歌》超越了时空局限,焕发出新的生命力。节目第二季时还用全息影像技术,不但造了一个“小撒”来客串主持,还把邓丽君的影像搬上了荧幕舞台,演唱了经典歌曲《但愿人长久》,将诗词、歌曲和人物三者紧密地结合在一起,真正实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换,扩大中国传统诗文的传播效应。《经典咏流传》第五季更是焕然出新,立体升级,突破传统舞台的时空限制,赋予“和诗以歌”更为丰富的文化想象力,高超的AR、全息影像技术,围绕自然、画卷、古迹等展开构想,在虚实结合中模糊舞台边界,让观众通过视听体验走进诗词的意象、深入历史的肌理、纵览山河的辽阔。

二、游戏竞猜式:《中国诗词大会》

“游戏”一度被认为是艺术的起源,代表人物席勒认为人具有“感性冲动、理性冲动和游戏冲动”,“只有人是真正自由的人时,他才游戏”。意思就是游戏是超越功利的,它并不能满足人们的物质需要,但是它又能使人产生愉悦的情感,具有审美性,这才是艺术发生的根源。中国自古就有“斗百草”“投壶”“蹴鞠”“曲水流觞”等诸多游戏,或雅或俗,历来备受青睐,皆因游戏能带给人“纯粹的乐趣”(皮亚杰语)。参与游戏的过程能够满足自我在情感上的需要,所以游戏成为中国各种盛大节日中的重头戏流传至今。《正大综艺》是中央电视台制作播出的第一档综艺益智节目。节目首次用游戏代替了文艺节目的表演,因为明星嘉宾的参与,成功吸引观众的关注。将游戏引入综艺节目中,使“综艺节目呈现游戏化、娱乐化的倾向”,这也是中国电视节目由“主流文化走向大众文化”“审美文化走向娱乐文化”的转变标志之一。[2]随着《快乐大本营》《幸运52》《开心辞典》《一站到底》等节目的相继热播,开启了综艺节目的游戏时代,进而演变成“游戏成为节目的核心,好玩、娱乐成为节目的最终追求”[3]。近些年“明星+游戏+对抗”的娱乐综艺被广大观众所喜爱和追捧。

近年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在探索中华传统文化的影像传播中,也把游戏竞猜的方式运用其中,如《中国诗词大会》节目通过游戏的巧妙设置,将中国诗词变得有趣味、有意思、有吸引力,让观众在观看选手的竞答和嘉宾的知性点评中,身心愉悦、增长知识。《中国诗词大会》现今已播出八季,其注重电视艺术吸引大众眼球的魔法——影像视听表达的应用,强化突出了游戏的“情感发展功能”。首先,节目借助现代视听技术,在游戏的整体设计中将影视的表意功能发挥得淋漓尽致。如在个人追逐赛中,这时画面呈现的是百人团前的LED屏亮起一个个小盾牌,还燃起了熊熊烈火,在鼓点音乐的烘托下万箭齐发直接射向这些盾牌,将答错者的盾牌一并击落,蔚为壮观。这十几秒的动画设计让观众从激烈的比赛中抽离出来,产生战场上横刀立马的肆意畅快之感。随后的图画线索题设置也是如此。节目组别出心裁让点评嘉宾康震老师现场作画,借助现代科技投影到大屏上,这样可以让观众在对康老师的画作品头论足时也挑战一下自己的智力水平,非常有效地调动大众的参与度,节目变得丰富多元而有趣。其次,节目又不盲目追求游戏的好玩和娱乐,而是牢记“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的节目定位。因此,节目组深入挖掘诗词意象的表现力,充分运用音乐、灯光、舞美、特效动画等现代技术,将古典诗词的意境可视化、形象化地呈现于观众眼前。节目片头就运用中国传统的“卷轴”方式铺陈开来,在混合着琴声、箫声、笛声和虫鸣鸟叫声的背景音乐中,用中国写意绘画把春桃、夏荷、秋叶、冬雪四时风景和应景诗词徐徐展开,营造出如诗如画、意境悠远的画面影像,瞬间拉近观众与诗词的距离,观众都有一种身临其境之感。LED屏上投射的与诗词意境贴合的画面,全方位的意境营造让诗词“活”了起来,真正实现了诗词文化从“文字文化”向“视觉文化”的转化[4]。最后,节目注重影像讲述故事的表现力。在每一期节目开篇,选手上场后,还用专门拍摄的VCR来介绍选手。此时,游戏的竞技性被弱化了,取而代之的是通过这个游戏和游戏参与者的故事迁移让观众产生情感代入。节目通过大众喜爱的游戏方式将诗词爱好者聚集在一起,在中国诗词的浸润中支撑起一片共同的精神文化家园,也让大众在观看节目的过程中,完成自我的文化价值认同与精神传承的情感建构。

三、沉浸体验式:《典籍里的中国》

随着电子科技和新兴媒体技术在电视节目中的创新应用,观众对以视觉感官体验为主的电视节目审美又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于是催生了“访谈+戏剧+影视”这种新的节目形式出现,节目利用环幕投屏、增强现实(AR)和实时跟踪技术将实景画面投放到舞台,让过去时空与现场表演情景交融,带给观众沉浸式的观看体验。

最初采用“访谈+戏剧+影视”形式并一举取得成功的节目是《故事里的中国》。在第一季中,《故事里的中国》用戏剧的形式将新中国成立70年以来的近30部经典文艺作品重新搬上舞台,通过影视再现、访谈主创人物,挖掘出这些真实故事背后的真实印记和情感力量。一定程度而言,《典籍里的中国》是沿用了《故事里的中国》“访谈+戏剧+影视”的创作模式,但又在其基础上进行了有益的创新,用穿越古今的时空对话讲述了中华经典典籍创作、流传的故事,把典籍中蕴含的智慧、哲理和精神用立体影像的方式呈现给观众,引领观众的思绪和情感。

视觉传播学者保罗·莱斯特就曾说过:“今天的现实是,我们周遭的世界以视觉为主要媒介,我们对世界的理解不是通过文字,更多的是通过视觉。”[5]《典籍里的中国》面临的是一部部佶屈聱牙委实难啃的“大部头书”,为了让《尚书》《论语》这些典籍文字变得可视化、故事化,更具观赏性,节目在设计上打破传统单一时空的线性架构,整个舞台分为三个舞台四个表演空间,并用一条时空甬道连接起三个舞台,还设置了访谈间、典读会、戏剧服装间等。多重空间有助于采用电影蒙太奇的叙事方法进行多线叙事,这就为《典籍里的中国》每期“一部典籍、一个人、讲述一个跨越时空的故事”的设定提供了影像表达的可能性。

法国学者皮埃尔·诺拉提出“记忆之场”的概念,最初指的是那些能够承载文化记忆的载体,比如仪式、博物馆、纪念日、古迹遗址等,后来延伸到“一切在物质或精神层面具有重大意义的统一体,经由人的意志或岁月的力量,这些统一体已经转变为任意共同体的记忆遗产的一个象征性元素”[6]。《典籍里的中国》利用多机位和分镜的拍摄方法,打破了戏剧表演的舞台空间局限性,让观众的视线随着摄影机的镜头在各个舞台之间穿梭,连缀起“现在—过去”“故事里—故事外”的内容,不仅确保故事讲述的连贯性,而且借助特写、中景、近景的升格镜头等表现蒙太奇的使用,形成强烈的舞台感染力。以《论语》为例,节目先是分别拍摄了不同空间的场景内容,采取蒙太奇的剪辑方式将不同场景内容按照当代读书人灯下读《论语》、穿越到了古代与子贡相谈、借子貢的回忆用倒叙的方式将孔子一生的坎坷命运娓娓道来的故事脉络展开。这种沉浸式的观看体验极易让观众产生情感共鸣,多重视点的叙事改变了传统戏剧表演的舞台限制,影像蒙太奇的方式极大地扩展了戏剧表演的情感张力,实现了传播戏剧美学与经典文化典籍的双向效应。为了吸引受众长时间的注意力,《典籍里的中国》还致力于通过人物造型、布景、道具、灯光等元素,借助不同舞台场景的故事演绎,每一个场景都高度还原那个时代的原貌,为观众创造了一个“承载着一段历史的纯粹象征化”的现实空间,成为观众心中的“记忆之场”,不仅沉浸其中,更是将其承载的情感价值内化为自身追求。比如《论语》,分别通过两个场景故事的表演展示了“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的深刻含义,成功地将文字用可视化的语言表达出来;《尚书》中也再现了周武王伐纣“牧野之战”的场景,在“称尔戈,比尔干,立尔矛,予其誓”的铿锵有力的誓言中感受彼时的恢宏气势,让观众跟着这一个个“记忆之场”追忆着过去的岁月,也在体验着当下的时光。

四、结语

在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的当代社会,以视觉感官体验为主的新阅读方式将成为必然趋势,因而中国传统诗文的传播向影像化、视觉化转化也是必然。“只有当民众在日常生活中回归其根,认同其传统文化之根,这个文化才会获得真正的文化自信,达到文化自愈、持续发展,创造出与时俱进的先进文化。”[7]中国传统诗文在影视时代的创新表达,经历了从最初以讲座的简单方式搬上电视荧幕到今天戏剧与影视融合的沉浸式体验的升华,创作者们借助影像的“具象化、场景化和直观化”建构象征的影像“记忆之场”,唤起观众的共情和认同。要让中国传统诗文走向大众并深入人心,让其所赋予的“中华美学精神”积淀成为个人稳定的“心理情感结构”,自觉坚守和传承中华文化的审美风范,筑牢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文化之基”。潮

参考文献

[1]张藜:歌诗之路[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84:139.

[2][3]成锦艳:从审美走向娱乐:以《正大综艺》为例看综艺节目的娱乐化流变[J].今传媒,2013(4):88-90.

[4]邢耀元:文化自信背景下传统诗词文化的当代传播:以“中国诗词大会”为例[J].汉字文化,2019(S01):82-88.

[5]江苏卫视《 知识就是力量》开启“知识工艺”新里程![EB/OL][2018-07-27].https://www.sohu.com/a/243776659

_211289.

[6]皮埃尔·诺拉.记忆之场:法国国民意识的文化社会史[M].黄艳红,等,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20:87.

[7]张举文:文化自愈机制及其中国实践[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4):50-60.

作者简介   周应军,广西广播电视台影视综艺节目中心编导;黄瑛,广西艺术学院影视与传媒学院教授

基金项目   “广西高等学校千名中青年教师培育计划”人文社会科学类立项课题“‘中国故事影像表达的创新路径研究”(2021QGRW048)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