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稿后放了自己一天假,中午和教练轻松地练了两小时球,晚上有球友叫打球,已经很累,但还是去了。那场球并不激烈,打得云淡风轻,在一个小蹬步的瞬间,我听见自己小腿处传来吧嗒一声,很轻微,很抽象,像一声低语,我知道我的内里有什么东西断裂了,但在那个瞬间,并没有具体的疼痛感,就非常茫然地站着没动。球继续进行,没剩几分了,球场变得荒芜,搭档也感知到了这种塌陷,我们潦草地挥舞了几下球拍就输掉那一局下去了。
脚掌着地走路开始变得疼痛,我坐在一边,触摸着小腿,球友们围上来。一位很有经验的女球友说,小腿腓肠肌撕裂,三周就好了,打羽毛球的很常见。然后就轻飘飘地走开了。我百度了一下“腓肠肌撕裂”,看起来确实就是这么一回事,肌肉束撕裂分成竖的和横的,横的更严重,我希望我是竖的撕裂吧,想象了一下,一块纤维松散的麻布,两手横着拉扯,吧嗒一声,从中间裂开一条竖缝。
第二天早上右小腿疼胀坚硬,就买了一副拐杖,去了医院。医生各处捏了捏,判断不是跟腱和筋骨有伤,确实就是肌肉拉伤,也不认为需要拍片子了,反正只能靠休养。开了活血化淤的药,告诉我接下来的日子会经历什么样的状况,一步一步的,冰敷和热敷,抬高和少走路,康复和自我锻炼等。医院也显得很荒芜,走道昏暗,电梯龟爬,一切都模糊和凝滞。许多东西,被迫要停下来了,我心想。但停下来,难道不是更好吗?
第二天的中秋节,是坐在副驾,在拥堵的高速公路上度过的。路程如此漫长,拄着拐杖去了好几趟服务区的厕所。把照片发给朋友看,说自己是上厕所人潮中最拉风的一个,她说:“你们时尚编辑又有新武器了!”——在和平年代,又还不算老,大悲大恸和生死大事尚且遥远,生活中出现一些小波折就引为标志性事件。别人的关心总是在分寸中带有调笑,正好化解这小波折带给当事人的困窘。
天越来越黑,一年中最大最圆的月亮挂在了天上,堵车的人们纷纷跳下车抽烟甩腿赏月,我也单腿蹦着下车,仰望这一片狼藉上方的清朗。回到老家已近凌晨,探索着爸妈的冰箱,冷藏室只有几罐梅干菜霉豆腐,塑料的瓶子不够冰,又在冷冻室翻出一大块冻得硬硬的五花肉,特别棒,贴在小腿上冰敷着,形状正好,敷一小会儿后,五花肉逐渐解冻,变得又软又贴合,更加妙。
医生说伤后的头三天处理最重要,要好好抬高腿静养,这个我显然就没做到。在老家过节的每一天晚饭都跑出去和同学在一起聚会,高中时代的男朋友也来了,已经做了大集团领导,前呼后拥的,看我上下楼梯不方便,一把把我抱下台阶,笑着说,你还和以前一样轻。他的身量和脸庞已经扩出去一圈,很壮实,带笑的眼神却还是少年时模样。后来一起去KTV唱歌,我单腿站立着唱老歌,节奏歡快,竟也能摇摆轻舞,我听见他的歌声,嗓音也还是少年模样。
腿伤让自己成为群体中的特殊,得到更多关注和照顾,也会微妙地促发一些隐藏情绪的发酵。之后几天,如医生预料的,肿胀和青紫出现了,视觉上十分骇人,白天我在爸爸的躺椅上静养,身体不大动,脑海中却是思绪奔涌。这一年不剩两个月了,我都做了什么?为什么在努力,又为什么在伤神?走过的和经历的,付出的和收获的,浪费的和消耗的,守住的和失去的,明年的和未来的。终于有时间有空间并且极合时宜地好好想一想了。“要好好休养噢!”“好的。”在微信上敲了好多遍这样的回答。
卡夫卡全集是看不下去了,《失踪的人》还可以,《变形记》好悲伤,《城堡》或《地洞》的绕来绕去、始终进入不了抵达不了的绝望令人窒息,不适合现在看。于是换了库切、简· 奥斯丁。看比赛,看轻松的美剧,与朋友打电话聊天,从身伤分析到心伤,谈爱的冒险,把阿兰·巴迪欧著作《爱的多重奏》中的哲思拆成一片片来检视。她说自己都可以去当一位小红书上的情感博主了,因为写的一篇关于综艺节目《再见爱人》的评论,摘录了一些放在小红书上,竟有那么多人来看和留言。“人如困兽,欲求不满……”是啊,我拍了拍自己正在热水袋上搁着的腿,应和着。
疗伤到第十五天,右脚掌可以完全着地支撑身体了。第一次外出恢复工作,是抛弃双拐,买了一支新的单拐之后,搭乘劳力士的车直接进了上海大师赛网球赛场,在那里见到了费德勒,拄着拐杖站在他身边合了影。几天后又这样带着拐杖登上飞机去了广西,如约参加了一个与世界级自行车骑手一同“体验骑行”的活动……车当然是骑不了了,但我可以“让心放飞”。桂林和阳朔的山水还是那么绮丽,和记忆中一样如梦似幻,满城的桂花香气打开了受阻滞的嗅觉,即便是漓江边烟花的浓郁火药味也无法隔断那花香的清新幽然。
在阳朔的最后一个午后,太阳如此明媚,我在一场轻松的工作拍摄之后,独自坐在烈日下晒了好一会儿,身上热得发烫,却分明感觉到有什么东西在卸下和远去的清凉。该吃饭了,我站起来朝餐厅走去,那条无人的、空寂的砖砌小道并不很长,这样走出去了几十米,才突然感觉少了什么……我回头张望寻思——啊,竟是把拐杖落在了泳池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