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三农”历史融入涉农高校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研究

2023-11-26 16:18
安徽农业科学 2023年20期
关键词:纲要三农思政

王 奇

(青岛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山东青岛 266109)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以下统称“纲要”)课程是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载体,近年来,随着对“纲要”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积极构建具有本学科、本高校特色的“纲要”课程已成为一种常态。而农业类高校作为应用型高校之一,在“纲要”课程的综合建设方面稍显不足,对于“纲要”特色课程的整体构建有所迟滞,尤其是在将涉及学校属性特色的“三农”历史与本高校“纲要”课程建设的结合方面仍有待进一步的提高。因此,以统一性的“纲要”课程为中心,将中国的“三农”历史融入至“纲要”课程的一系列建设之中,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对具有特色性的“纲要”课程建设的广度和深度产生有益影响。

就目前来看,涉及将中国“三农”历史与涉农高校相结合的“纲要”课程的专门研究相对较少。部分论文是对涉农高校思政教育建设问题进行研究[1-4]。有些则是对“纲要”课程与其他历史史料的融入进行研究[5-7]。这一系列研究为中国“三农”历史与涉农高校“纲要”课程相结合的研究提供了一定的借鉴和基础。

1 “三农”历史融入“纲要”课程建设的价值意义

1.1 引领导向:彰显“纲要”课程的“三农”价值中国作为具有五千年“三农”历史的大国,古代时期便在农业实践、农村发展、农民问题管理等方面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近代以来,随着西方列强入侵,农村荒凉,农业滞后,民不聊生。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后,在党的领导下,“三农”历史贯穿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改革开放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等阶段,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只有深刻理解了‘三农’问题,才能更好理解我们这个党、这个国家、这个民族。”[8]因此,通过将“三农”历史融入“纲要”课程,能够实现“三农”问题对于整个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的价值引领,使学生从“三农”的角度领会近代以来历史和人民为什么选择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社会主义和改革开放,进而明确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9]。不仅如此,通过将“三农”历史融入“纲要”课程,引导学生坚持唯物史观,坚持站在人民群众的角度上看问题,从而提高历史认知和分析能力,反对历史虚无主义。

1.2 理论建设:丰富“纲要”课程的教学资源《中国近现代史纲要(2021年版)》教材从宏观角度上讲述了180余年的中国人追求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的历史。然而受制于篇幅,教材主要是从“纲”“要”二字出发,介绍的是中国近现代历史的基本线索和某些历史事件、人物等的基本结论,其内容更多的是关注共性而忽视历史中的个性。同时农业类高校在文科建设方面稍显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很难凸显“纲要”课程的特色性和优势性。因此,将“三农”历史融入“纲要”课程建设,能够进一步提升涉农高校“纲要”课程的理论建设,丰富“纲要”课程的教学资源,在保证总体教学的同时更好地贴近涉农高校学生的学科,拉近与学生专业的距离,让“纲要”课产生更高的亲和力,提升学生学习中国近现代史的兴趣,增强大学生对“纲要”课程乃至思政课程的认同感,能够更好地回应、说服、引导学生,在一定程度上实现农业类高校“纲要”课程的特色发展,做到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的统一性和多样性、学理性和政治性、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的统一。

1.3 铸魂育人:提升“纲要”课程树人功能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这其中,实现“三农”的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基础,正如习近平同志所说,“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8]。习近平给全国涉农高校的书记校长和专家代表的回信中也明确提出,希望你们继续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强农兴农为己任,拿出更多科技成果,培养更多知农爱农新型人才[10]。因此,将“三农”历史融入“纲要”课程建设,一方面能够使学生在中国共产党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的领导下,了解过去为什么能够成功,未来怎样才能继续成功[11],从而更好地以史为鉴、面向未来。另一方面能够更好地引导学生自觉树立知农爱农、强农兴农、矢志“三农”的价值使命,增强学生的“三农”情怀,为实现乡村振兴、推动“三农”发展培养更多新型人才,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2 “三农”历史与“纲要”课程内容的内在融合

总体来看,“三农”历史在中国的发展并不是直线上升的,各个历史阶段既有高潮,也有低谷,而这都为“三农”历史与“纲要”课程内容的内在融合提供了丰富的史学基础。将“三农”历史与“纲要”的课程内容进行内在融合,既能够拉近与学生专业的距离,让思政课产生更高的亲和力,增强大学生对“纲要”课程的认同感,又能够更好地回应学生、说服学生、引导学生。

2.1 辉煌与危机并存的中国古代“三农”史中国作为五千年文明历史大国,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明。比如在第一章“进入近代后中华民族的磨难和抗争”的第一节“鸦片战争前后的中国与世界”中,讲授鸦片战争前的中国的情况时,向学生展示中国的传统农业在土地利用、土地制度演变、农业税制、良种选育、农产品商品化、农业经济思想等方面取得的成就,引导学生了解中国古代的农业推动了中国古代经济不断向前发展,进而巩固和维护了中国封建社会的稳定和延续。

在讲述中国封建社会走向衰落时,也可以从“三农”角度进行解读。首先,引导学生探究清代中期以后中国的农业发展陷入停滞的历史现实,探究中国“三农”历史的发展现状,进而明确小农经济作为中国封建制度的根基,严重阻碍了近代中国政治的转型。其次,由于“人口-耕地”矛盾突出,使得当时社会阶级矛盾严重激化。第三,清政府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妨碍了中国海外市场的开拓和中西科技文化的交流,对小农经济的进步产生消极影响。第四,中国古代重科举、轻科技的观念使得中国的农业科学主要是经验总结,并没有演变成农业科学理论,使得小农经济长期处于相对落后的形态。

2.2 艰难前行:中国近代“三农”历史变迁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被迫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变成列强的原料产地和商品倾销市场,中国的农业、农村、农民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中国的小农经济开始解体,中国的“三农”问题开始出现。

例如,在讲授第一章的第二节“西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时,可以从列强自鸦片战争后对中国原料和农产品掠夺的角度来给学生分析,在《马关条约》签订前,西方列强主要掠夺的是茶叶和生丝,而《辛丑条约》签订后,西方列强将掠夺的范围扩展至棉花、大豆、皮革等农副产品。在这一背景下,中国的农产品出口量逐年激增,1837年农产品出口占比为2.6%,1893年为15.6%,1919年为39.1%[12]。第二次鸦片战争后20年间洋纱进口量激增了21倍,洋布进口量增加了1.7倍。甲午战争后,1894—1899年,日本输出中国的洋纱增长了20倍[12]。通过以上事实和数据让学生认识到西方列强的侵略给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带来的深重苦难,从而引导学生明确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是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的前提。

再比如,讲授第五章“中国革命的新道路”,向学生阐释在大革命失败后,在面对着党领导的武装斗争的主攻方向是城市还是农村的这个问题时,可以引导学生从“三农”的角度去分析。近代中国农民深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压迫,农民问题就是当时中国民主革命的中心问题。在这种背景下,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主动将斗争的方向转移至农村,1927年10月,建立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正如毛泽东所说:“根据地虽小却有很大的政治上的威力,……因为我们有农民的援助”[13]。1928年,毛泽东主持制定了第一个土地法,即《井冈山土地法》。1929年,毛泽东又主持制定了《兴国土地法》。在理论方面,面对当时党内存在的各种错误观点,毛泽东先后发表了《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等一大批涉及“三农”的著作,对中国革命的新道路进行了阐述。通过讲述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农村的一系列理论与实践,引导学生明确在土地革命时期坚持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这一解决“三农”问题的正确新道路,使学生认识到中国共产党是一个能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政党,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中国的“三农”问题的积极变化,进一步明确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包括中国农村和农民在内的全体中国人民的必然选择。

2.3 中国现代“三农”历史的复兴之路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彻底摆脱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三农”历史也进入到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在讲授第八章“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时,向学生提出“历史和人民为什么最终选择了社会主义”这一问题,并引导学生从“三农”角度回答这一问题。进而向学生明确,新中国成立初期,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继续推行土地改革。1953年,党中央提出了过渡时期的总路线,逐步实行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实现了农民土地所有制向集体土地所有制即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尤其在1956年9月的中共八大上,正确分析了当时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标志着我国“三农”理论与实践取得的重大成就,“三农”发展实现了质的飞跃。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中央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三农”路线。在讲授第九章“改革开放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创和发展”第一、二节时,向学生明确在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央于1982年发布第一个关于“三农”的一号文件,标志着“三农”问题开始成为党和国家的重中之重。党和国家率先在农村迈出改革的脚步,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使农民获得了生产经营的自主权,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同时随着改革的深入,党和国家在农村也逐渐建立起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相适应的政治经济体制,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和非农产业,提高了农村收入水平。使学生认识到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三农”问题发展的关键一招和必然选择,中国的农村、农民和农业实现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伟大飞跃。

党的十八大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的角度明确了“三农”工作的重要性,把“三农”工作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在讲授第十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时,向学生展示十八大以来我国“三农”工作取得的一系列成就:在农业发展方面,积极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现代农业产业、生产、经营体系;在农村建设方面,探索农村土地“三权分置”制度,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破除二元制发展桎梏;在农民生活方面,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顺利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帮助学生认识到我国“三农”问题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新时代中国的农村、农民和农业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3 “三农”历史融入“纲要”课程建设的多元路径

习近平同志强调“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14]。针对涉农高校“纲要”课程建设,应积极将“三农”历史融入其中,构建起具有“三农”特色的“教师—涉农高校—社会”3个维度协同发展的“纲要”课程体系,从而提升“纲要”课程的广度和深度,实现涉农高校“纲要”课程的“三全育人”。

3.1 教师维度:“三农”历史融入“纲要”课程的理论与实践教学习近平同志指出,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6个“要”,成为思政课教师的根本遵循[14]。为此,涉农高校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将“三农”历史融入“纲要”课程建设当中。

第一,在课程内容方面,根据“纲要”课程教学的实际需要,将“三农”历史融入其中,使之成为“纲要”教学的重要辅助和支撑,这要求教师要有丰富的“三农”历史知识储备和历史视野。因此,“纲要”课教师不仅全面系统地了解近代以来170多年、中国共产党100多年、中华人民共和国70多年以及改革开放40多年的“三农”史,而且要对中国乃至世界社会主义的“三农”史都有所了解,这样才能构建起“三农”历史下的“纲要”教学历史视野。同时,在将“三农”历史融入“纲要”教学时也要坚持适度原则,不能将大量的时间用在对“三农”历史的讲授上,更不能将“纲要”课变成“三农”历史课,否则就会背离“纲要”课程的初衷,影响目标和任务的完成。

第二,在课程方法方面,教师应以“八个统一”为指导,真正实现知、情、意、行的统一[14]。例如在教学过程中推行专题教学,这是推动“纲要”课程教学改革的重要手段。根据教学实际情况,结合教材章节设置与“三农”史,将“纲要”课程分为13个专题,教师可以将“三农”融入专题教学之中,在课前通过在学习通、微信群内发布与该专题相关的“三农”史问题,鼓励学生利用相关资源进行探究,做好相应准备;在课堂授课时,教师或引导学生发现、分析、思考问题,或鼓励学生以个人或小组的形式针对问题当堂发言、讨论等;在课后建议学生根据课堂授课结合自身观点进行总结反思。同时,教师要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一方面引导学生独立自考,让学生对已有的“三农”资料进行评价和分析,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念,提升运用唯物史观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鼓励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如小组展示、小组辩论、视频等新媒体展示作品制作、情景剧表演等,提升学生课堂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第三,在课程载体方面,教师要将“两个课堂”相结合。首先是上面所提到的“第一课堂”,即“纲要”课程专题教学、学生为主体的学习等。其次是重视“第二课堂”,即“互联网+”的数字媒体课堂。在信息社会的时代背景下,一方面大学生网络“原住民”的现象十分普遍,对于线上授课也有着实际需求;另一方面在网络上也有大量的“三农”史资源可供选取。因此,一方面,教师可以利用图片、视频等资源为“纲要”课堂进行补充,打破传统课堂的空间限制,将传统教学课堂扩展至线上线下相结合。另一方面可以依托慕课、微课、录课等形式丰富整体教学内容,利用网络将相关优质教学资源放到学习平台中,方便学生随时学习和下载,打破传统课堂的时间限制。通过推行这种“互联网+”教学模式,以此提升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主体性。

3.2 涉农高校维度:“三农”历史融入“纲要”课程的顶层设计与平台构建涉农高校作为国家思政课和“三农”教育的主要承担机构,其本身就要针对“三农”历史与“纲要”课程的结合做好相应的顶层设计,完善制度建设,提供条件保证。

在顶层设计和制度建设上,首先,涉农高校,要提高认识,做好全面规划。一方面涉农高校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同志有关思政课的重要论述,提升对思政课改革创新重要性的认识,使之成为全校范围内的共识,并将其纳入学校年度发展规划。另一方面,涉农高校各职能部门之间做好设计,校党委、教务处、马克思主义学院等各单位落实好思政课改革创新的具体工作,以党委为领导整体推进改革创新工作,以马克思主义学院为基础细化“三农”历史融入“纲要”课程建设,以教务处为保障综合协调。第二,涉农高校要加强师资建设,深化新时代教学评价体系改革创新。一方面,涉农高校开展定期教师培训、研修、访学交流等提升教师对“三农”问题的总体认知,提升教师的“三农”历史视野。例如对于每年发布的中央“一号文件”和习近平同志有关“三农”问题的论述等进行集体学习、交流、研讨,使其内化于教师之心。另一方面,涉农高校可以将“构建具有农学特色的思政课”作为学校“金课”建设纳入校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综合教学评价和职称评定体系之中,让思政课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的创造活力竞相迸发、聪明才智充分涌流[14],从而提升思政课教师的教学与科研水平。

在“三农”历史与“纲要”课程结合的平台建设上,涉农高校要依托自身诸多“三农”教育资源,如校史馆、“三农”科创中心及研究院、乡村振兴研究院以及“三农”理论研究中心等,为教师和学生提供条件保证。以青岛农业大学校史馆为例,作为青岛地区唯一的农业类高校,校史馆以历史为主线,以内容为线索,采取文字、图片、实物、视频等多种形式来展示学校在“三农”理论与实践方面的发展历程和辉煌成就,通过校史馆参观学习,能够使学生更加深刻地了解学校发展历史,增强知校史、爱校园的情感认同,同时以小见大,通过涉农高校的历史发展进程,深化对中国“三农”历史、文化与精神内涵的理解与感悟。再者,涉农高校可以举办相关“三农”学术讲座、论坛等具有本校特色的校园文化活动品牌,这也是推进“三农”历史与“纲要”课程相结合,体现涉农高校特色、丰富大学生校园生活、提升学校学术氛围的重要手段。例如,青岛农业大学的校属研究机构齐民书院就是以农业文化为重点特色,可以依托齐民书院开展相关“三农”历史文化的普及、研究与结合工作,不仅能够进一步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特别是中华农业文明、农耕文化,还能进一步培养大学生的“三农”情怀,提升学生矢志“三农”的责任感、使命感。

3.3 社会维度:“三农”历史融入“纲要”课程的“大课堂”建设社会课堂是把学生学习奋斗的具体目标同民族复兴的伟大目标相结合的重要渠道,也是学校课堂的重要补充。2022年,教育部等十部门印发了《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工作方案》,明确了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重要意义。

思政课实践教学是思政“社会大课堂”“大思政课”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纲要”课教师可以依托自身优势,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一是教师要精心设计实践教学实施方案,对相关实践教学的选题方向的可行性进行充分思考,将“三农”问题与思政课实践充分结合,如围绕该地区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等乡村振兴具体情况展开相关调查,围绕农村地区升学、婚嫁、入城就业、返乡创业等方面展开调查等,以避免思政实践教学形式化、表面化。二是思政实践教学一般以小组为单位根据参考选题,自行拟定实践题目,但一定要经指导教师审核通过后才能开始进行,以保证方向的准确性。三是要求小组成员在规定时间内根据分工进行相关工作,并做好记录,最终形成成果,如调研报告、微视频、绘画等,在此期间由组长做好相应的监督督促工作。四是小组成果展示,在此过程中教师注意师生、生生之间的课堂互动,如教师根据小组展示情况当堂进行初步点评,对于小组亮点要提出表扬,以提升学习效果。

社会实践教学基地教学是大学生接受“思政社会大课堂”“大思政课”教学的又一重要途径。“三农”问题作为中国历史的基本问题之一,其时间之长、跨度之大,在各地区都有深刻的表现。以青岛地区的中共莱西党史馆为例,1990年中共中央组织部在青岛莱西市召开了涉及“三农”问题的“莱西会议”,并总结了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莱西经验”。中共莱西党史馆以1990年“莱西会议”所总结的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莱西经验”为核心,以习近平同志2013年在山东视察期间指出的发端于莱西的村级组织配套建设,在全国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引领作用为指导[15],分为“农村改革,伟大实践”“莱西经验,探索创新”“莱西会议,新的里程”3部分讲述了莱西从自改革开放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发展历程以及“三农”方面的主要成就,彰显了中国共产党强大的生命力和与时俱进的优越性。以中共莱西党史馆为依托,提前设计现场教学专题,开展实践教学,从而进一步推进“三农”历史融入“纲要”课程“大课堂”建设,实现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相结合,实现思政课从理论到实践的跨越。

4 结语

总而言之,将“三农”历史融入“纲要”课程教学是新时代涉农高校彰显“纲要”课程的“三农”价值,推动“纲要”课程守正创新的重要切入点和方法之一。通过将“三农”历史融入“纲要”课程,既能够增强“纲要”课程的亲和力、针对性,更加贴近学生实际,从而提升学生学习的兴趣,更好地回应学生、说服学生、引导学生,又能够引导学生自觉树立知农爱农、强农兴农、矢志“三农”的价值使命。在推动“纲要”课程守正创新时,应紧紧围绕教师、涉农高校、社会3个层面,协同发展具有“三农”特色的“纲要”课程体系,从而实现涉农高校“纲要”课程的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猜你喜欢
纲要三农思政
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
数说2021“三农”新变化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商务部:多措并举惠“三农”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2020年“三农”十大新闻
一图读懂这本《学习纲要》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40年,时光轴下的“三农”演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