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步柏/文
“税务筹划”对于很多人来说可能是一个比较陌生的词语,但在经济发达的国家,税务筹划有较长时间的发展历史,并且普遍应用于企业财务管理的各个领域。高新技术企业是国内科技创新的主力军,可享受的税收优惠相对较多。目前高新技术企业为加快发展速度,致力于提高研发水平和质量,相应的研发费用也会增加,占用较多的流动资金。而企业的税务成本居高不下可能会影响内部资金流转,使研发项目出现资金短缺问题,同时研发费用的税务处理不当也会引发税务风险。高新技术企业应加大税务管理力度,从源头上控制税务风险,科学筹划增值税、所得税等,减少企业的税务支出,控制纳税成本,节省更多的资金用于技术研发,推动科技创新。
在我国,税务筹划仍是一个新生事物,税务筹划在企业财务决策中的地位并不高,这种情况在很多企业中都存在。首先,许多经营者存在认识误区,税务筹划常常被认为与逃税同义,被认为是不正确的做法。其次,企业自身缺乏较强的税务筹划能力,不知道如何进行税务筹划。此外,许多经营者考虑到成本效益,认为与聘请税务筹划人员的成本相比,税务筹划后获得的效益与成本不相称。在企业发展过程中,税务管理一直是企业的关注要点,对其进行分析,并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能保证企业可持续发展。对税务风险而言,企业自身因素也是不容忽视的,需要从企业自身出发,分析企业税务风险产生的原因,提出优化策略和方法,减轻企业税负,助力企业更快更好发展。
高新技术企业的技术产品或服务若不符合高新技术企业的认定标准,就会产生涉税风险。在确认研发收入时,没有确定收入与技术产品之间的关系,即使收入符合规定的条件,也不能享受相应的税收优惠。此外,技术研发人员比例不合理,将与研发相关性不大的人员纳入研发队伍,也间接增加了税务风险。
某些情况下,税务机关为了加大对高新技术企业的税收优惠力度,要求企业在规定的时限内提供研发费用相关材料,企业如果不能及时提供相关材料,将无法享受税收优惠政策。国家层面对于在特殊情况下提供研发费用相关材料,是有明确要求的,即企业在申请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时不能提供其他材料或提供材料不全,这样便无法认定。需要注意的是,企业提供相关材料的时间应与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的审批时间相匹配,申请认定时需要提交申请书、初审意见表及有关证明材料等。同时在计算企业所得税时还要注意,应在申请企业认定前准备资料并实际发生研发费用支出,才能享受增值税及附加优惠税收利好政策;不能在申请认定前准备好相关资料且没有实际发生研发费用支出的视为放弃高新技术企业资格。
首先,部分高新技术企业未合理应用税收优惠政策,导致了严重的税务风险。其次,高新技术企业的税收优惠适用范围比较广泛,企业在实施优惠政策时,容易出现认知上的错误,从而导致税务风险。最后,由于我国税收政策会随着经济形势的变化而做出相应调整,而企业的税务管理者对新老政策的把握不够准确,因此可能造成税务风险。
高新技术企业的认定以两年为一个考核周期,高新技术企业资格一旦被认定成功,就可以享受税收优惠政策。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如果不满足《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规定的申请条件,而采用“其他”类别,即“与主营业务相关”的其他相关收入,那么可能需要调整相关科目核算方法或重新核算相关费用,从而避免税费出现异常,影响税收减免。根据税法规定,无形资产摊销期不得超过5年,但企业在税法规定之外自行调整无形资产摊销期的,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并办理备案登记。
企业内部因素是指企业自身存在的潜在税务风险,如企业管理能力、知识结构等。缺乏管理能力,是指企业对税务风险的认识不足。通过市场调研和分析实际数据发现,多数企业认为税务风险是正常的,且税务风险是在税法框架内进行,因此不愿承担税务风险敞口,采取避税等方式规避风险。企业内部因素中最大的问题是知识结构的问题。企业知识结构是指企业建立科学的管理知识体系,从而提高自身税务风险应对能力。知识结构具有多样性,这就要求企业建立适合自身具体情况和顺应社会发展趋势的管理体系,这样才能提高企业管理水平,有效规避税务风险。但目前大多数企业所采用的管理模式,都是向西方学习而来,在应用过程中存在一定缺陷,如对税务风险认识不足、缺乏管理技能、对市场变动和竞争环境无法准确把握等。知识结构的不健全,会导致企业管理能力难以提升。
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国家对高新技术企业的税收政策不断变化,税收环境不利于企业创新。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受到较大限制,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其创新能力的提高。企业对税收优惠政策缺乏足够的认识,没有认识到税收优惠政策对企业发展的积极影响。在一些经济活动中,部分企业税务人员存在不作为的行为,如果企业税务风险较高,则很有可能会偷逃税款,影响企业发展。
开展税务筹划减少纳税金额和压力是企业正当的权益,结合企业自身实际状况,实施合理的税务筹划还可以提高内部管理水平,降低生产和运营成本,防范各类风险,实现企业健康发展。企业经营者和决策者必须正确理解税务筹划的作用和含义,将其视作决策和管理阶段的重要战略目标。根据国税政策,优化企业经营结构和资源分配,企业税务筹划应在税务机关的指导下进行,以加快产业升级和区域经济发展。如果忽视税务筹划,企业财务决策方案就会出现漏洞,未来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实施税务筹划,从短期来看,人工成本可能会有所增加,但对企业的长期发展具有重要价值。企业在未来几年内从税务筹划中获得的利益或许会远远超过最初投入的成本。因此,没有制订税务计划的企业需要加快步伐,并尽快将其集成到企业财务决策系统中。
企业要结合自身实际,针对税务管理工作制定科学合理的方案,充分发挥税务管理人员的作用,建立完善有效的组织架构及规章制度,确保税务筹划工作能够顺利开展。由于企业涉税管理工作较为复杂,因此需要建立税务管理机构,确保其能够独立承担相关工作,为企业开展税务管理提供组织以及制度保障。
首先,企业应当健全税务管理组织机构,确保其能够充分发挥各项税务管理职能,对日常工作中涉及的各项税务管理事项进行监督、检查和指导,也需要对税收业务的实际操作流程以及具体操作环节进行督查。除此之外,还需要对企业涉税案件进行重点督查和定期通报。同时还需要对日常办税人员的相关行为进行监督指导,并及时处理日常办税人员出现的违规行为,从而有效保证税务管理工作能够顺利开展。
其次,企业应当完善规章制度。在优化税务管理过程中,企业需要发挥制度约束、控制等功能,为各项工作的开展提供助力。此外,企业需要加强内部各部门以及与税务机关的沟通与交流,使现有的制度更好地发挥作用。
根据我国相关政策要求,企业要制定切实可行的税务筹划方案,确保充分利用税收优惠政策。税收优惠政策能够帮助企业减少税负,在优化企业生产经营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应严格按照税法规定开展税收筹划,切不可盲目实施,要在充分考虑税收优惠政策对企业生产经营产生影响的基础上,合理制定纳税方案,实现避税与节税并举。在实际执行过程中,不能为了达到税收优惠条件而盲目执行税收优惠政策,这会造成税负过重,不利于企业长远发展。必须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合理制定税务筹划方案,切实提高企业发展质量。
首先,企业应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实施税务筹划方案,切不可盲目执行各种税收优惠政策,导致税负过重。对企业来讲,在实施税务筹划之前应提前做好准备工作,企业在提交相关资料时应严格按照税收管理条例进行审核,加强对税务管理人员的税务知识培训,增强相关人员法律意识及纳税筹划意识。
其次,企业应当健全税务风险管理体系。具体而言,须构建以税务决策、纳税风险管理、税金绩效评价以及财务风险管理为重点的税金管理制度体系。在实际税务风险管理过程中,要建立较为完善的税金管理体系结构,主要包括部门管理体系、岗位管理体系以及系统管理体系。对于部门管理体系而言,要明确部门职责并划分岗位职责,制定相应规定并落实相应制度措施。在岗位管理体系方面,要明确岗位职责内容,建立健全岗位人员考核制度与激励体制,并落实岗位工作绩效评价制度,充分发挥各个职能部门的作用。
企业发展中,要充分利用税收优惠政策,这是保障企业税收利益最大化的重要途径。因此,应建立健全税务风险管理体系,将各项工作落实到位,从而有效提升税务管理质量,保证企业正常发展。此外,一定要加强对行业税务管理人员的培训,从而提高其税务管理能力与水平,保障纳税人权益。
企业应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转变传统观念。只有积极响应税务管理要求,主动履行纳税义务,并积极依据法律法规进行税务筹划,才能降低税务风险。在实际的发展过程中,一定要重视激发税收主体的主观能动性,树立正确、全面的思维观念。
企业应重视税收优惠政策的落实,拓展实现税收利益最大化的有效途径,有效防范企业税务风险。因此,必须制定科学合理的措施,针对不同行业建立不同的风险管理体系,确保各个环节落实到位并形成完整体系,同时充分落实相关税收优惠政策,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比如科学确定增值税税率,避免税负过重使企业产生税金损失。对增值税税率的确定不能一概而论,需要综合考虑国家经济发展水平以及相关因素,确定较低税率或者适当降低税率。
加强税务筹划,确保企业高质量发展。在企业合理减税的过程中,要加深对相关国税政策和金融服务的理解,合理开展税务筹划。通过企业各部门与财务部门的沟通、协调,实现企业内部管理质量的提高。在新形势下,高新技术企业对自身的要求更高,在发展过程中要及时掌握政策,把握发展方向。同时,要注重提高自身的管理水平和知识水平。企业发展过程中会遇到不同的税收问题,这也是高新技术企业发展过程中需要解决的重点问题。企业要不断完善管理体系和知识结构,增强自身的税务风险防范意识,降低自身税务风险。此外,还需要从企业内部入手,加深对相应政策的理解,并进行相关知识储备,积极做好税务风险预防工作,制定并完善相关制度措施,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