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伟元
三千多年前的武王灭商大战,在《封神演义》等小说中,成为一段带有神秘色彩的传奇。电影《封神第一部:朝歌风云》的热映,让大家再次对这段历史产生了兴趣。周文王姬昌、周武王姬发父子的领地位于西岐,也就是今天的陕西省岐山县一带。影片中展示了西岐遍地的金色麦浪,一派安居乐业的景象,所以“去西岐割麦子”也成了一句流行语。商代末年的西岐人真的种麦子吗?收获麦子之后,他们是吃肉夹馍,还是吃油泼面呢?
在殷墟出土的商代甲骨上,可以释读出“麦”字和“来”字。学术界结合字句的含义认为,“麦”指大麦,“来”指小麦。《诗经·周颂·思文》是一首对周族祖先后稷的颂歌,其中写到后稷的功績“贻我来牟”,这里的“牟”通“麦”,指的是后稷向周人传授小麦和大麦的种植方法。考古学家曾在西安西周镐京遗址发掘出碳化的小麦,说明在商代晚期,生活在西岐的周人确实种植了麦子。
不过,无论是“麦”字在甲骨卜辞里出现的频次,还是考古发现的农作物数量,都证明了一个事实:在商代人的食谱里,麦子还没有占据主粮地位。难道当时最受欢迎的粮食是水稻?答案也是否定的。那时候,水稻的普及程度还不如小麦。商代人的主粮有粟(现在我们叫它“小米”),和黍(籽粒外形和粟很像,但颗粒要大一些,成熟后的口感比较黏,俗称“大黄米”)。黍是我国北方原始农业最早驯化的谷物,也曾是古代中原地区的主粮和商、周历代王室祭祀先祖的祭品,被孔子称为“五谷之长”。
怎么煮熟黍米和粟米呢?商周时期,人们日常用来煮食物的炊具叫鬲,它是一个有三只空心锥形脚的罐子,“肚子”鼓起,这种造型让它与火接触的面积更大,升温速度比较快。如果在鬲的里面装上水,在上面架一个底部镂出孔洞的容器,加热鬲后就可以把容器中的食物蒸熟,这种带孔的炊具叫甗,是最早的蒸锅。
尽管周人种植的小麦相对较多,但在小麦丰收的季节,他们也吃不上肉夹馍和面条。因为当时的粮食加工水平还不高,人们只能用石磨盘和石磨棒用力研捣,去掉小麦籽粒外面的硬壳,做不出来更精细的面粉,更不会和面、烙馍、包饺子。所以,那时候人们吃小麦的方法和吃粟米、黍米的方法差不多,都是整粒地蒸熟或者煮熟吃,而且口感还不如粟米饭、黍米饭松软。相传,周武王的弟弟周公姬旦为国家大事而操劳,每吃一顿饭都要吐出正在咀嚼的食物好几次,后人称为“周公吐哺”,这不仅体现出周公的勤勉,也可能是因为当时吃的蒸麦饭比较硬,很考验上年纪的人的牙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