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君燕
“韩总工,经测量,水盘高速北盘江大桥10年跨中下挠32毫米。”这是技术人员经过专业测量后得出的结论。跨中下挠是大桥通车后,因为长时间荷载,造成梁体受弯,从而使跨中向下位移的现象,也是大跨径连续刚构桥的主要病害之一。但是,水盘高速北盘江大桥经受住了一次又一次的考验。
听到这个数据,韩洪举长长地舒了一口气,脸上露出自豪的笑容。水盘高速北盘江大桥是世界上第一座空腹式结构连续刚构桥梁。贵州的桥藏在126万座山中,近3万座桥梁几乎包括了世界上所有的桥型。水盘高速北盘江大桥最能体现黔匠的坚毅和勇于探索的精神,32毫米的背后是贵州交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韩洪举和他的团队,对桥梁建设领域发起的一次前所未有的挑战。回想起十年前刚刚接到修建水盘高速北盘江大桥任务时的情景,韩洪举还历历在目。
巍巍乌蒙山,峰峦如削,山高谷深,碧绿的北盘江在山间静静流淌,特殊的地形、地质考验着桥梁设计者的专业能力和心理素质。经过无数次的实地勘察和测量后,韩洪举和团队成员拿出了一份设计方案。一切准备就绪,即将按照设计方案开工实施的时候,意外出现了。
“这个桥墩原本应该在这个位置,但我们在钻探的时候,发现下面有溶洞。要避开这个溶洞,就只能往后退70米。”韩洪举指着地图向众人解释。70米,听起来好像并不是什么大问题,但团队成员都明白,这意味着桥体主跨要从原来的220米延长到290米,跨径的增大会让桥体自重占整体荷载的90%以上。这样一来,桥梁会被压垮。
大自然给韩洪举和他的团队出了一道难题!一直以来,在山区峡谷修建大跨径桥梁,除了悬索橋、斜拉桥之外,没有任何性价比更优的、施工经验更成熟的案例可以被借鉴。但韩洪举和他的团队没有气馁,遇到问题,就解决问题,迎难而上。
“有一天晚上,我梦见桥塌了,它塌的方式很真实,我一下就从床上站起来了。”对于那段时间的紧张和痛苦,韩洪举仍记忆犹新。人生,从外打破是压力,从内打破是成长。在两个月的时间内,韩洪举和他的团队尝试了十多种方案的组合排列,一次次摸索、研究,终于找到了一个合理的解决办法:既然自重太大,我们就把桥型设计中不用的部分抠掉。
抠着,抠着,一个全新的桥型出现了——拱梁组合结构。细细看,拱梁结构像缓缓展开的蝴蝶翅膀,在距离地面170米的高度进行施工。一只展翅欲飞的蝴蝶,轻盈地横架在山谷之间。
世界上第一座空腹式结构连续刚构桥——水盘高速北盘江大桥横空出世。这不但是施工工艺上的创举,而且在运营期也实现了零维护。大桥落成后,每天有近万辆车在这座桥上行驶,时速80千米的汽车,通过1 261米的大桥只需要57秒。曾经难以逾越的天堑,从此变成了通途。
“以后带着儿孙从桥上经过的时候,我们可以拍着胸脯跟他们说,这个桥是我修的。”韩洪举的话语如笑容一般朴实。韩洪举并不是说说而已,参加工作以来,他始终怀着这份责任和担当,专注于本职工作,共获得国家发明专利14项,省部级工法12项,省科技进步一、二等奖,詹天佑奖、鲁班奖、李春奖各一项。他主持或参与修建的桥梁有上百座,带领团队三次获得国际桥梁大会(IBC)古斯塔夫·林德撒尔奖,为推动我国山区峡谷桥梁建设事业的发展、促进区域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在时代洪流中,像韩洪举一样的黔匠,精于巧思,追求卓越,并且带着广大桥梁工作者不断突破极限,一路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