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全育人”视域下高校“劳动+”教育模式构建与探索

2023-11-25 12:27顾叶乔
文教资料 2023年11期
关键词:三全育人劳动育人

顾叶乔

(江苏医药职业学院,江苏 盐城 224005)

2018 年9 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要“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要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形成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2020 年,《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中要求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进一步加强了新时代“三全育人”和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的顶层设计。[1]高校应“全员、全方位、全过程”地将劳动教育融入大学生教育培养过程中,积极构建和探索具有学校特色的劳动教育模式,为国家和社会输送更多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

一、“三全育人”视域下高校加强劳动教育的重要意义

(一)国家层面:有利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大学生是祖国的希望、民族的未来,他们的健康成长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劳动教育作为高校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门课程,直接影响着大学生的劳动观念塑造、劳动技能提升和劳动品质培养。[2]当前我国正处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战略机遇期,新的时代背景赋予了劳动教育新的内涵价值和责任使命,高校应当教育学生认真学习领悟劳动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内涵价值,通过理论教育和实践活动引导帮助学生深刻认识劳动的意义所在,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念;养成吃苦耐劳、敢于创新的劳动精神,不怕苦不怕累,磨砺奋斗的意志品格,提高奋斗的身心素质,提升专业劳动素养,增强职业技能,推动个人的全面发展,完成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历史使命。

(二)社会层面:有利于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进一步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能够有利于凝聚人民群众力量,并有助于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对正处于人生发展过程中最为关键时期的大学生来说,他们的价值取向会深刻影响未来社会的价值取向,劳动作为人类实践活动最集中的表现,对于三观的养成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加强大学生劳动观培育,将有利于青年大学生更深层次地认识和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爱国”正是通过不断提升自己劳动技能,以劳动奋斗创造社会价值的方式来体现的;“敬业”就是尊重劳动,将强烈的敬业精神和敬业态度贯穿到自身的工作中去;“诚信”即诚实劳动,不忘初心,坚持踏踏实实干事,以合法正确的方式创造财富;“友善”是劳动者之间友善的关系,国家近年来也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措施以保障劳动者之间的和谐关系的建立。因此,通过劳动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积极的劳动观念,对于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着十分重要和深远的意义。

(三)学校层面:有利于培育建设创新型高素质劳动人才

2019 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强调要推进教育现代化,发展中国特色优质教育,要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全面发展。[3]高校开展劳动教育不仅可以树德、增智、强体、育美,还可以引导大学生在劳动过程中将自己在课堂上所学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进行有机结合;不仅能够加强促进对于书本中理论知识的吸收,还可以增强自身的劳动能力,达到劳逸结合。劳动实践活动的多样化开展使大学生走出校园,更多地接触社会、接触大自然,不仅能愉悦身心,还能增强体质。开展劳动理论课程、组织学生参加志愿服务、社会实践等一体化劳动教育,可以让学生在亲身参与的过程中发现美、创造美。

因此,高校开展劳动教育可以激发学生的劳动热情、提高学生的劳动技能,同时使学生的思想作风、意志品质、身心素质、行为习惯有所改观。

(四)学生层面:有利于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和就业观

劳动价值观的实质是对劳动的根本看法和态度,包括对劳动的目的、价值、意义和态度等内容,是世界观和人生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大学生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积极的劳动态度具有很大的影响作用。高校开设劳动教育必修课能够引导学生系统地了解劳动观的起源与发展脉络,掌握基本的劳动知识,在认识劳动的过程中明白劳动是个人实现自身价值和发挥才能的重要途径。

高校通过开展劳动实践活动,如结合各学科、专业、学段开展勤工助学、社团活动、志愿服务、社会实践和实习实训等,使大学生通过参与劳动活动掌握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方法,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升职业技能水平,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择业观;让学生走出校园、走进基层、走进社会,在志愿服务过程中将“为人民服务”落到实处,充分将自己所学运用到创造社会价值中,激发自身的社会责任感,弘扬助人为乐、服务社会的奉献精神,实现自我价值。[4]

二、“三全育人”视域下高校劳动教育的现实困境

(一)对劳动教育的重要性和价值认识不足

新时代高校通过加强劳动教育培养具有创造力的劳动者,是高校紧跟时代发展潮流做出的必要努力。当前从学校层面看,部分高校没有认识到劳动教育在促进大学生全面成长成才方面的重要性,即使有的高校已经开展了一些劳动教育,但育人效果仍不明显;从家庭层面看,不少家长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将主要的教育精力放在提高学习成绩上,重学习、轻劳动,很少安排学生参与家庭劳动或者社会劳动,认为其会耽误学生学习的时间;从学生个人层面看,由于缺乏家庭和学校的引导,部分学生没有认识到劳动的重要性,存在劳动技能不熟练和自身不愿意参与劳动的情况,甚至不珍惜劳动成果,缺乏奋斗和吃苦精神,认识不到劳动对于自身成长和发展的重要意义。

(二)劳动教育课程设置和评价体系不完善

目前,高校进行劳动教育主要以开设选修课程、开展校园劳动、志愿服务等为主,要想劳动教育效果实现最大化,需要将其与德育、智育、美育、体育有机结合起来。目前,高校劳动教育属于一个独立的教育体系,还没有融入大学生思政教育、专业教育和实践教育中。同时,劳动教育的教学体系不够完善,劳动教育未被纳入必修课程,只以选修课或者课外活动的方式开展。此外,劳动教育评价的机制不健全,包括教育过程中教师对学生过程性、结果性评价以及学生对于教师施教的过程性、结果性评价,学生是否在受教育的过程中真正投入并掌握劳动的技能、提高劳动品质等仅通过传统的打分机制来评判,未设置科学的、可量化的指标。教师教育的适用性和可行性也需要学生及时地给予意见和反馈,这样才能保证评价的完整性、公平性和客观性。

(三)劳动教育实践资源和活动形式单一

高校应当根据大学不同阶段的培养需求规划好劳动教育的整体安排,实现劳动教育的精细化、过程化管理。目前高校在安排劳动活动时缺乏系统的筹划,还未形成渐进的、科学的教学活动安排体系。高校应当在新生入学后便开展集体劳动实践,将劳动教育与专业课程或社会实践相结合,开展个人服务性劳动实践,包括假期返乡参与农活、家务活等各类劳动实践;实习阶段开展专业生产劳动实践,包括课程实习、创新创业、科研创新等;毕业学年开展就业劳动实践,鼓励大学生在职业环境下积累工作经验,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此外,高校目前在劳动教育的师资队伍建设、实践场所拓展、常规运行经费等方面投入不足,致使劳动实践资源匮乏,活动形式单一,极大地制约了劳动教育各项活动的顺利开展。

(四)劳动教育施教主体育人合力不足

作为劳动教育共同的施教主体,学校、企业、家庭三方应建立联动育人机制,共同探究符合大学生发展的劳动教育模式。但目前就何时、何地、如何开展劳动教育,皆由高校决定,缺少与家庭、企业、社会等各方联动,导致育人效果不明显。高校内的各部门之间责任分工不明确,施教主体一直以专兼职辅导员、思政教师为主,没有形成全校范围内的育人合力。此外,一些高校开展的劳动教育内容较为简单,形式也比较单一,不能很好地满足当前社会与企业的实际需求,有一定的滞后性。

由此可见,当前高校劳动教育缺乏顶层设计,教师队伍人员配备不足,形成企业支持缺乏、家庭力量缺失、高校单打独斗的情况。高校应当积极构建由学校党委统一领导、教学人员为主、家庭人员为辅、思政人员引领、行政人员保障、企业支持的“五位一体”协同育人模式。

三、“三全育人”视域下高校“劳动+”教育模式构建的原则

(一)坚持继承和创新相融合

“三全育人”视域下构建高校劳动教育新模式,不仅要将优秀的传统思想传承下去,还要结合新时代的要求进行改革创新。古今中外关于劳动和劳动教育的研究数不胜数,首先,我们应坚持继承劳动教育带来的珍贵的经验财富,指导高校工作有序开展。其次,我们要不断创新劳动教育的内容和方式,对各学科、各专业、各年级进行分层教育,科学规划劳动教育的内容;加强新工科、新农科、新医科、新文科建设,注重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鼓励学生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劳动历练中增长智慧才干;合理依托校内外实习和实训场所、互联网平台,实现“校内+校外”“线下+线上”多管齐下的新模式,增加劳动教育的趣味性、互动性与创新性,实现全过程育人。

(二)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从认识论的角度而言,劳动既是一种认识,也是一种实践。理论通过劳动服务于实践,劳动实践又是深化理论的过程。实践证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始终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全面结合国情和实际需要,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作为教育方针,不断取得新的成绩和新的突破。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劳动教育对于学生的重要性。劳动教育既让学生发展责任意识、探索精神等,又能丰富学生的课外知识,构建完整的认知系统。高校开展劳动教育必须分别从理论、实践层面开展,一方面,传授劳动相关理论知识,提升大学生的劳动理论素养水平,从而提升认知能力,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另一方面,通过开展劳动实践教育,学生能够亲身体验参与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服务性劳动,在过程中学会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不断磨炼意志品质、激发创造能力,逐步实现个人价值,自觉成为劳动精神的弘扬者和践行者,实现全方位育人。

(三)坚持校—企—家相联合

劳动教育是连贯的、全方位的、全过程的教育。劳动教育的开展不仅要抓住学校这一主渠道,还要看到家庭和社会的协同作用与大学生自身劳动教育的主动性。[5]高校不仅要在思想上高度重视劳动教育,而且要重视行动落实,加强顶层设计,充分发挥各部门的协同联动能力,统一规划,齐向发力;企业应与高校共同设计教学内容、监督教学流程和制定教学评价标准,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提升劳动能力、感受劳动价值、培养劳动精神;家庭应鼓励和支持学生参与家务劳动,积极向学生传授生活经验和劳动技巧等,逐步使劳动成为学生的行动自觉。此外,高校可与企业、家长建立长效沟通机制,及时联络反馈劳动教育的开展情况、不足之处和解决方案,打通各方育人渠道,形成强大的育人合力。

四、“三全育人”视域下高校“劳动+”教育模式探索

(一)培根:筑牢“劳动+思想引领”教育主线

1. 强化高校的主导作用

高校党委要组织成立高校劳动教育领导班子成员,完善劳动教育管理制度,明确包括党政、教务处、学工处、团委、后勤处等部门的职责分工,发挥好教育、管理、保障的作用,使学生全方位接受良好的劳动教育;加强提升各专兼职教师的劳动教育能力,发挥好教师育人的主导作用;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劳动文化氛围,以文化浸润方式引导学生;开展丰富的校园文体活动,使劳动精神入脑、入心、入行。

2. 发挥企业的支持作用

作为大学生进行实习和劳动锻炼的平台,企业能够提供足够的实践场地和机会,主动与学校对接搭建学生劳动教育资源学习平台,讨论制定学生在实习期间的劳动教育方案,让学生参加专业实践,提升劳动能力;企业还可以安排优秀的劳动工作者进行专题分享,结合个人的劳动事迹,向学生展示新技术和好方法,使劳动精神深入每一位学生的心中,用榜样的力量激发学生前进的动力,促使学生努力成为一名品德修养高、专业技术过硬的劳动者。

3. 激活家庭的基础作用

家庭中父母对学生劳动习惯和能力的培养有很大的影响,因此家长需要在与学生的沟通过程中教育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发挥好家风的育人作用,注重家庭劳动环境的构建,让孩子能够参与多样化的劳动实践,提升劳动素质和能力,形成良好的劳动素养。

(二)铸魂:夯实“劳动+课程建设”教育体系

1. 开设劳动教育必修课,丰富教育内容

教育部印发的《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规定,实施32 学时的劳动教育培养计划,重点讲授劳动的价值和意义、劳动精神、劳模精神与工匠精神、劳动安全及相关法律法规等知识,通过劳动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和就业择业观,使学生正确理解劳动是人类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根本力量,让学生厚植“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价值理念和深厚情怀,深刻领会“幸福是奋斗出来的”“劳动是一切幸福的源泉”的内涵与意义。

2. 与思想政治教育相融合,培养劳动观

劳动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从本质上看,虽然教育载体、路径不同,但二者注重从观念层面对学生进行教育,影响受教育者主流价值观的形成,加强意识形态的宣传,使大学生能够更好更快地适应社会。因此,高校要抓住入学教育、毕业教育等重要的时间节点,结合政治学习、班会等思政教育契机,将劳动教育逐步融入学生成长的各个阶段。此外,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讲授中融入劳动教育理论,将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劳动的重要论述向学生说明白、讲透彻,教育学生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让学生切身感受劳动成果来之不易,在日常生活中倍加珍惜和爱护劳动者创造的一切劳动成果,形成德育、劳育协同效应。

3. 与专业教育有机结合,激发劳动力

大学生应在专业中学会劳动,在劳动中检验专业,学以致用、知行合一,能更有效地理解、掌握和运用专业技能。大学生除了要学习劳动的相关知识和理论,还需要牢固掌握所学专业中涉及的劳动要素。高校要持续构建“劳动教育+专业教育”的有效场景,让学生们在专业中学会劳动,在劳动中检验专业;引导全体教师在专业教育中不断挖掘专业劳动精神,研究专业劳动伦理,探索专业劳动素质,搭建专业实践平台,强化专业技能训练,共同探索完善专业劳动教育教学体系,使学生进一步提高专业认知、激发专业创造力。

(三)启智:搭建“劳动+实践育人”教育平台

1. 拓展校园日常生产和服务性劳动

高校应结合校园学习生活实际,定期组织学生开展路面清扫、文明寝室创建、厨艺比赛、校园巡逻等劳动实践,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掌握日常生活劳动技能,助力文明校园建设;结合爱国卫生运动纪念日、雷锋纪念日、五一劳动节等重要节点,开展劳动教育专题学习、校内志愿劳动服务、邀请劳动模范进校园等活动,动员大家一起学起来、动起来,提升大学生的劳动技能,培养他们的劳动道德品质和综合素养。

2. 挖掘第二、三课堂的志愿服务和社会实践活动

高校团学组织应积极搭建志愿服务平台,开展文明城市创建、助残扶贫、乡村振兴、文化宣传、政策宣讲等劳动实践,如定期组织学生到福利院、养老院为孤儿们和老人们送温暖,组建志愿服务团队开展“三下乡”“义务支教”活动,增强大学生的劳动体验,培育公共服务意识和奉献精神。此外,高校可要求学生利用寒暑假开展职业性生产实践,有针对性地锻炼岗位劳动技能,增强职业认同感和劳动自豪感,培育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和爱岗敬业的劳动态度。

3. 依托产教融合建设校外劳动实践基地

大学生在实习期间将在校学习掌握的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可增加实践经验,提高专业能力。高校应加强与实习单位的合作共建,通过建设校外劳动实践基地不仅可以使学生通过充分利用企业提供的场所和资源掌握相关专业技能,提升专业素质;还可以在专业化、系统性的劳动实习过程中提升劳动基本素质,培养适应力和综合能力,快速、高效地开展劳动实习实训活动,帮助学生更好地完成从学校到社会、从课堂到企业的角色转变。

(四)润心:打造“劳动+网络思政”教育阵地

1. 创建网络学习资源平台

一是搭建优秀劳动者的先进事迹资源平台。高校可优选“大国工匠”、“最美劳动者”、优秀创业校友等典型人物的奋斗故事、劳动成就激发大学生的劳动热情,培育大学生的劳动精神。二是搭建劳动技能学习资源平台,包含日常生活技能、户外求生技能、创业技能等专题学习资料,充分提高大学生的适应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三是搭建劳动教育思政主题学习平台,收录国内外关于劳动教育的思想著作、文献期刊、新闻报道,结合图文、音频学习资源,丰富劳动教育的资源。

2. 搭建网络互动平台

一是加强学生间的网络互动,如邀请优秀校友通过线上直播的方式开展故事分享会,讲述自身奋进的事迹,并进行互动交流,发挥朋辈教育力量。二是畅通师生沟通渠道,可以针对劳动教育的内容和形式进行深入讨论,也便于老师及时了解大学生在受教育的过程中遇到的疑惑和建议,并能第一时间给予回应和解答。[6]三是开展形式多样的网络文化活动,如“我的奋斗故事”风采展示活动,“以劳塑人、以劳育美”线上劳动技能比赛等,让学生能够通过参加比赛活动展示自己的劳动技能、奋斗历程,掀起全民劳动的热潮。

3. 培养优秀的教学管理队伍

首先,高校应培养一批业务精湛的教学人员,熟练使用网络平台开展大学生劳动教育,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提升教育的吸引力和实效性。其次,高校应培养一批善于管理沟通、乐于奉献的服务队伍,及时有效地为青年大学生答疑解惑、保驾护航。最后,高校应培养一批有道德、有技术的网络舆论引导队伍,要坚持社会主义的劳动价值观,从思想上、行动上引领大学生培养劳动意识、发扬劳动精神、实现人生价值。

猜你喜欢
三全育人劳动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热爱劳动
高职推进“三全育人”工作制约因素浅论
基于“三全育人”的高校工科专业优良学风途径研究
“珠”育人
他们用“五招”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