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外国语大学
彭白羽 党争胜
译者行为研究自2002年初开始萌芽,已走过二十余载,迄今可“大致分出三个时期”(周领顺 2023: 21-22),它是继翻译研究“文化转向”之后,在研究范式和解释路径上的全面革新,大力助推了中国翻译理论的本土化发展。译者行为批评属于描写性翻译学研究和翻译社会学研究,“旨在客观描写翻译现象,探究行为背后的意志和动因等,进而发现译者的行为规律,从而对译文质量和社会效果做出客观的评价和反馈”(孙美娟 2022a:1)。作为该领域的开拓者及理论构建者,周领顺“力求突破传统的二元对立式评判模式,将翻译批评推进到行为视域与文本视域相结合的翻译社会学研究阶段,探索并构建贯穿翻译过程、聚焦译者行为、结合翻译内外的批评新途径”(刘云虹 2018: 16);同时顺应“以人为本”的国际化研究趋势,采取动态静态相结合的研究模式,包括静态各个板块的独立研究,也包括各元素动态关系的研究,如个性与意志、意志与策略、策略与行为、行为与结果、结果与读者及社会的关系(周领顺 2022a: 80)。立足理论实践发展,兼顾国家战略需求,周领顺于2015年成功立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汉语‘乡土语言’英译实践批评研究”,首次将“乡土语言”作为一个专门术语展开译者行为批评研究,在此之前, “尚无‘乡土语言’这一学术概念,只是作为日常语言使用的普通词汇,大约等同于方言或土语”(孙美娟 2022b:1)。周领顺经过多年潜心钻研,终成力作《汉语乡土语言英译行为批评研究》,并于2022年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
乡土语言的翻译是一个世界性难题,该专著的出版有助于推动乡土语言的翻译研究、译者行为研究、译者研究、翻译批评和译者行为批评等领域的学术研究,并进一步推动我国国际传播能力的建设。秉承“取之于译,用之与译”的理论视野和实践精神,这部新著紧扣译学前沿动态发展,以译者行为批评理论(Translator Behavior Criticism, TBC)为指导,以自建的葛浩文乡土语言翻译语料库为事实检索工具,首次对以葛浩文为首的翻译家所展开的汉语乡土语言翻译实践进行了全方位、分层次、穷尽性和系统性的描写性翻译批评研究,开创了乡土语言“意义-功能-风格”的翻译和评价原则;坚持“人本性”的研究特征,聚焦成功译者行为描写分析,既为乡土语言英译实践勾勒出内在转换规律和行为轨迹,也增强了翻译批评学科的科学性、全面性、客观性,为乡土语言翻译研究提供了崭新的译者行为批评视角。
《汉语乡土语言英译行为批评研究》作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结项成果,旨在完成对“乡土语言”的术语化阐释并系统解读汉语乡土语言英译行为。乡土语言是乡土文学的物质外壳,讨论乡土文学的翻译首先要讨论乡土语言的翻译。“土”是文化,越土越有个性,也就越能体现文化的内核,乡土语言是汉语表达的一部分,符合汉语对外传播的需要,也是中华文化“走出去”的一部分(周领顺 2018: 116)。全书以“乡土语言”为研究靶向,发轫于译者行为批评的三维一体视域,以文本与人本、静态与动态、译内与译外多重路径相结合,历时性梳理了葛浩文的英译行为实例,共时性探讨了葛浩文与其他译者的行为痕迹偏差,最终生成译者“文化求真、文学务实”的一般性行为原则。新作见微知著,除了直接作用于翻译实践、翻译批评实践和翻译批评研究,也为中华文化“走出去”提供了有益的指导或借鉴,“是未来进一步开展‘乡土中国’更宏大主题研究的语言维研究样例”(周领顺 2022b: 316)。
全书总共六章。第一章统揽译者行为批评与乡土语言译出译入研究,将乡土语言翻译内容切入译者行为批评视域,文本结合人本,译出借鉴译入,旨在阐明研究内容和理论工具之间的关系。作者立足自己的原创性理论框架,结合其理论本体和现实观照,“将理论框架深深扎根于翻译实践,通过具有可操作性的理论阐述,凸显了强烈的现实意义”(周领顺 2022b: 5)。针对译者行为理论的工具性阐发,作者对接国际视野,提出“求真-务实”译者行为连续统评价模式,以动态的渐变视域投射译者的阶段性行为特征,提供层次化的认知视角和分析问题的工具,有效地拓展了翻译批评的操作图景。此处,作者结合数篇实例范文,再现了对该动态评价模式的常规应用,还囊括了对其工具性概念的拓展与创新,多概念融合应用,全面展现了译者行为理论在实践中求真知的生成之道。
第二章立足宏观视域,以“思想与行为”为名,聚焦思想与行为主体——译者,考证葛浩文作为一位成功翻译家在翻译思想和实践上的交互,探索其主张与行为之间相左的根源及规律,为未来的翻译实践和翻译批评实践提供切实的指导和启示。该章借助思想-行为的双重对话,试图厘清译者翻译思想与乡土风格翻译再现之间的映射关系,通过提炼“葛浩文式意译”投射其“忠实”的精髓,翻译的过程和翻译的要素,以及葛译中国乡土文学作品的乡土风格。
第三章转入中观层面的实证分析,立足文本和人本维度,专题讨论具体的文本研究内容和译者行为之间的关系。通过大量的文本事实和专题分析,证明译者不是原文的简单转换者;只有将文本上的事实挖掘和人本上的人文关怀结合起来,才能让有关事实得到合理的描写和解释,也才能挖出深层的、规律性的东西。通过对“乡土语言”的范畴化界定,该作提取数例典型的民族性意象及话语英译模式,如粗俗语英译、乡土语言比喻修辞等。由文本进入人本,对其译者归化行为进行系统描写、动因溯源及连续统评价,作者得出译者“求真为本,务实为用”这一总的行为规律,使得译作在异域的环境里获得了新生,增强了文化传播的有效性。
第四章聚焦微观轨迹,以“策略与方法”之名,专题讨论葛浩文等译者发挥主体意识而采取的翻译策略和方法,并通过横向对比不同译者的翻译行为,说明译者选择策略与方法背后差异的原因,紧紧围绕文本谈行为,把翻译作为一种活动和过程来看待,在翻译活动中把人的意志考虑在内,从而做出符合实际的分析。在整体研究思路上,作者秉承一贯的研究问题层次化视域,尝试对乡土语言的“土味”进行基本的层次划分,并将其置于“求真-务实”的实践批评连续统上,展开动静结合的考察路径。
第五章展开横向对比模式,投射“文本人本外”视域,专题讨论影响译者行为的外部因素,一并说明翻译活动的复杂性和翻译活动中人的复杂性。一方面以“乡土语言”为单位,从意义、乡土味和流畅度三个方面开展中外译者行为模式对比;另一方面结合翻译的动态生成过程,集中审视译者主体性和编辑主体性之间的“生态”联动,构建基于“意义-功能-风格”的乡土语言翻译和评价原则。
第六章结束语,作者承上启下,在研究结论的基础上,对未来“乡土语言”的传播议题进行层次化展望:语言层注重理论实践相结合;非物质文化层寻找突出重点及翻译规律;乡土文学层提取作品共性,透视翻译过程和效果。此外还囊括了传播过程层、传播效果层、人的身份和行为层等。最后立足国家战略维度,“乡土语言”英译行为批评可为展现真实、 立体、全面的“乡土中国”文化形象进行必要的理论反思,切实提高实践价值。
新著在整体篇章设置上,立足人本,结合翻译内外研究视域,译者思想和行为的相互印证,一改传统上对于方言等乡土语言元素翻译的翻译方法、翻译策略等方面的静态板块内容的讨论,转向系统性的互动关系研究,重在呈现乡土语言元素在“活动”“语境”或“社会”中的关系,从彼此间动态的关系发现真实的意义(陈静、周领顺 2022: 3),对于研究范式的变革具有革命性的指导价值。
汉语乡土语言英译作为中国乡土文学国际传播的生成载体,不仅萌发于人类跨文化交际、跨文明会通的对话意识,同时履行对人类语言观、文化观、审美观的介入性重塑。在“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的时代背景下,《汉语乡土语言英译行为批评研究》应战略之需,恰逢其时。周领顺集翻译实例及理论阐释于一体,基于翻译内外相结合、文本与译者相结合、静态与动态相结合、语言与社会相结合、身份与角色相结合、译者心理与社会环境相结合、译者的有意与无意相结合多重视角,进行多角度的交叉、全面、客观的“人本批评”研究。
针对汉语乡土语言翻译研究的人本路径,就其问题本体,作者首次提出“乡土语言”的定义:“一切具有地方特征、口口相传、通俗精练并流传于民间的语言表达形式, 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地的风土人情、风俗习惯和文化传统,如‘嫁鸡随鸡,嫁狗随狗’” (周领顺 2022b: 21)。该著作廓清乡土文学、乡土语言和译者行为批评的关系界面,着力呈现出术语研究的概念化、范畴化和系统化(如图1所示):乡土语言作为乡土文学的载体,重在表现乡土文学的“地方色彩”,而对于语言土味的层次性,从意义解读得“准不准”到语境使用得“好不好”,自然融入了译者的“意志性”,努力在“求真”于原文意义和“务实”于读者需求之间追寻平衡,还原语言蕴含的“土”和“俗”风格,再现乡土语言的语境功能。最后,作者指出开展汉语乡土语言英译行为批评研究的重大意义,可分为内部和外部两个层次。内部意义体现为对乡土文学本身及翻译批评学科的意义,外部意义体现对中国文学对外传播及汉语(乡土语言)对外传播的意义(周领顺 2022b: 27)。
图1 “乡土文学”与“乡土语言”以及“乡土语言”与其他相关术语的关系(周领顺 2022b: 22)
面对乡土语言土味翻译的世界性难题,作者结合翻译实例,以连续统的眼光对“难易”划分出不同的层次,重点把不同的阶段性特征描绘出来。聚焦两个研究问题:1)乡土语言到底有多土?2)讲话者为什么要使用乡土语言? 并从中抽绎出以下两条底层逻辑预设: 一是“土”的程度能够进行层次性划分;二是使用者使用乡土语言源于某种目的,结合某种语境。采取一静一动的层次化缕析:“静”是研究语言问题,“动”是研究人 (语言使用者) 和语境的问题,动静结合,形成一个乡土语言土味翻译和研究的新视角。
以方言为例,作者从鉴赏的角度将翻译实践分为“准不准”和“好不好”两个层次,前者重“理解”和“表达”,强调信息传递的精确度,满足基本的交际需求层;后者评再现风格,凸显修辞审美效果,借此显示人物的身份、文化信息。凭借基本层和高级层、宏观和微观、交际和风格、大众语和小众语等层次性的分析,作者从方言土味层次划分的可能性、静态语言的方言土味层次、动态语境方言使用者的目的和预期、土味二层次的相互融合以及土味层次划分和静动结合的意义等角度展开具体讨论,突破了方言翻译特别是土味翻译及其研究的瓶颈。
描写译学以“文本性描写”路径实现从感性、经验、直觉的语文学范式向客观、理性、科学的实证性范式的转变。然而,从感情到理性的升维过程中,缺乏一个知性维度。所谓知性,是以译者行为作为核心,强调译者的自我觉知力和反思力,及其对外在价值规范体系的动态化重构。事实上,描写译学倾向文本生成的外部因素,即文本外的社会规范,对于译者本人的判断和选择缺乏人本性的反思和阐释。显然,仅仅从翻译行为的文本性和规范性审视翻译本体,将目光仅仅锁定于目标语的规范体系,脱离了翻译的人本性。该作关注人本性下的“对话视野”,以译者行为作为链接中枢,构建翻译跨语际书写的复合间性:主体间交往、文本间参照及文化间协商。同时,以译者行为作为链接中枢,关注人本性下的“对话性”,延展了“规范说”的关系维度,强调译者的自我觉知力和反思力,及其对外在价值规范体系的动态化重构。相对于以文本为中心的研究,以译者为行为中枢的研究增加了人(即翻译活动中以译者为中心涉及的作者、讲话者、读者、消费者甚至赞助人等任何意志体)维度,力图在描写的基础上解释,在解释的基础上应用,对未来应用翻译实践过程中译者阅读和阐释合理性和有效性予以剖析(周领顺 2014: 23)。因此,全面客观的翻译批评体系集结了文本研究视域和行为批评视域,融通了译者的语言性和社会性,统一了译者的译前思想和译后效果,以“求真-务实”的连续统评价模式实现翻译内外因素的协调性和对话性。事实上,翻译批评体系中人本性和文本性的对话式构建,是以译者作为行动中枢,立足于主体间、文本间、文化间的“关系说”,使之从规范性研究走向描写解释性研究,并超越了翻译批评的忠实观,形成了“描写—解释—(重构)—应用”的完整研究链,延展了描写语境下翻译行为“规范说”的功能边界,规避了规约式翻译批评聚焦语言文字的静态视域,以及翻译研究的泛文化倾向,从而提升了翻译批评的客观公正和科学性(许钧 2014: 112)。
《汉语乡土语言英译行为批评研究》一书在整体研究范式上,沿袭了“译者行为批评”的系统化、全面性、客观性特征,通过行为与文本双重视域的结合,考察了意志体译者的语言性和社会性角色行为之于译文质量的关系,在行为主体层面,结合思想-行为的双重对话与转化,聚焦译者的动态化角色、行为过程的系统化关系及传播效果的均衡化配置;在行为特征层面,集文本和人本的二重特征,集中体现在“意志体译者在翻译社会化过程中的角色化及其作用于文本的一般性行为规律特征”(周领顺 2022b: 19)。译者的个体行为特征凭借文本话语的组织构建得以寻迹,从而深入识别译者从“无意识”到“意志体”的跨语言认知转换规律,最终生成描述-阐释的连续统评价机制。
《汉语乡土语言英译行为批评研究》以乡土语言翻译为问题导向,从“译者批评视域”出发,跳出了前期单一导向的“文本批评视域”和“文化批评视域”的藩篱,着重在译者“意志”和行为结果(译文)之间建立联系,以描写研究的方法动态地评价译者行为的合理度(王宏、沈洁 2019: 36);同时阐明了“乡土语言英译”之所源、之所在、之所往等根本问题,为汉语乡土语言英译的人本研究呈现出再概念化和再语境化的多维整合路径和评价体系。在此高度之上,未来的研究空间可深入探赜“讲好中国乡土文学故事”的民族叙事与国际传播机制,从跨域文化叙事群体的角度考察群体之间文化叙事行为的共性规律,立标立言,共建中国故事走出去、走进去、走下去的对外传播图景。
总体而言,译者行为研究采用分野的理论视域,呈现出层次化、系统性的理论思维范式,集结“译之本”和“译之用”,统一实体批评和关系批评,彰显出研究问题的层次化设计,研究路径的系统化缕析,研究范式的整体性延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