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竟竟
阅读是人类打开世界的窗户,对于儿童来说阅读是他们认识世界比较好的通道,各种各样的绘本,让世界变成了一个可爱的笑脸。但是听力障碍儿童阅读起来却比较困难,认字和发音都是其阅读的障碍,所以一般情况下听力障碍儿童在未接受语言康复训练之前都只能看图画、图片,了解一个无声的世界。为了更好地帮助听力障碍儿童进行语言康复的训练,教师可以采用绘本阅读的方式,让语言学习更加丰富,激发听力障碍儿童语言学习的兴趣,调动其语言练习的积极性。
一、听力障碍儿童的语言问题
1. 沟通过程中容易出现省略、替代等问题
听力障碍儿童之间的沟通以及他们与正常人的沟通,难度都比较大。因为听力障碍儿童的听力有不同程度的损失,所以他们听到的话是不完整的,自然在说的时候就会出现省略或者替代的问题,导致他们虽然说完了一句话,但旁人却难以理解。这对于听力障碍儿童来说也是一种打击,导致部分听力障碍儿童渐渐地就会失去语言训练的兴趣,丧失语言训练的积极性了。
2. 发声的时候声音存在多种异常情况
听力障碍儿童发声的时候主要存在以下两种异常的问题:
(1)语音、语调异常:语音、语调的异常是最常见的,因为他们很难清楚地发音,所以发音时控制不了自己的语音、语调。有的儿童听力比较弱,能够听到一点声音,但还是难以分辨语音和语调。例如,他们有时说话声音会很大,有时声音却很小,发声难听等。教师让听力障碍儿童说一句“世界真大”,“世”可能会发出“shi”没有音调的声音,“大”发出“da”没有音调的声音。
(2)节奏感差,没有抑扬顿挫:听力障碍儿童的说话还会表现出节奏感差、没有抑扬顿挫的情况。我们正常人说话,会随着说话的环境、感情、重点进行节奏的变化,产生抑扬顿挫的感觉,不同的标点符号也会对发音的感情色彩产生影响。但是听力障碍儿童可能会不受节奏感的控制,他们本身的节奏感非常差,所以说话不分标点符号,不分高音、低音,让其他人听起来略微不适。
3. 词汇量少,缺少学习和交流的动机
听不清楚声音,认识字、理解词语、句子的机会就会大大地减少,所以听力障碍儿童通常都会伴随着词汇量少的问题,在生活中学习和交流的动机也随之减少。他们自己想做的事情用语言表达不出来,别人也很少有时间、有耐心听他们表达,因此,听力障碍儿童的语言康复难度比较大。
二、听力障碍儿童语言练习绘本的设计
1. 结合生活,创设生活化的绘本阅读情境
教师要关注听力障碍儿童喜欢什么样的阅读方式,以他们的兴趣和需求为出发点,鼓励其在阅读中的想象、表演、操作。教师还要创设丰富的阅读环境,营造一个绘本与物体紧密结合的氛围,如教师可以在课前为听力障碍儿童呈现出一个生活化的场景,遇到熟悉的场景会激发他们的兴趣。教师引导他们在熟悉的场景中进行绘本阅读,可以避免其因陌生或者畏难而产生抵触情绪。
2. 家园合作,注重绘本阅读习惯的养成
教师要努力提升听力障碍儿童的阅读能力,家园共育培养其优良的阅读习惯。在家中进行亲子共同阅读的时候,有些简单的内容,家长可以与听力障碍儿童一起背诵。为了激发听力障碍儿童的积极性,家长还可以与其一起比赛,看看谁读得准确,誰记忆的读音更多。从开始的单字、单词到一句、两句话再到整个绘本内容,听力障碍儿童能说的内容会越来越多,在家长一字一句的指导下,他们的读音也会有一定的提高。
家长在亲子共读中还要讲究一些阅读技巧,帮助听力障碍儿童增强阅读兴趣,养成较好的阅读习惯。例如,家长和听力障碍儿童分别扮演角色念对白,增加阅读的趣味性;对某一特别重要或者意义深刻的段落进行重复阅读、欣赏;更可以运用幻想、想象,为绘本续编故事。各种方法的综合运用可以提升听力障碍儿童阅读的能力和技巧,让他们的阅读兴趣更浓。家长还要记录家庭阅读情况,如记录听力障碍儿童在阅读中有什么样的反应:可以观察表情,开心的、伤心的或是难过的;也可以观察语言,记录他们的语言恢复情况;还可以记录动作,观察孩子看到某一页做了一个什么滑稽、夸张的动作等,了解他们的情绪。
3. 设置开放式的绘本阅读活动
在绘本阅读活动中让听力障碍儿童可以去思考阅读中的内容,不要担心他们会听不懂、不会说,因为绘本内容其实很浅显,配合的文字也不会很多。听力障碍儿童可以先自主探究阅读的内容,教师在阅读区域内会给他们很多配合阅读的玩具、材料,教师一边给他们指令,一边听声音、读句子。例如,教师要求听力障碍儿童找到与绘本中一样的物体,他们就在提供的材料里面寻找,进行开放式的探究,帮助自己思考,一点一点形成阅读理解的能力。听力障碍儿童思考得多了,他们的大脑代偿功能就起作用了,发出声音的时候大脑就会有意识。
三、利用绘本阅读促进听力障碍儿童语言康复的策略
1. 利用有声绘本故事,促进声音的分辨
因为听力障碍儿童一般听不清楚或者听不完整声音,尽管在佩戴助听器之后,他们能够听到声音,但语言积累还需要时间。所以有声绘本故事,主要是让听力障碍儿童能够分辨出声音,分辨出不同的字词是如何发音的,分辨男声、女声有什么样的特点,分辨抑扬顿挫的节奏等。在讲故事的过程中,教师的声音要放得比较大,必要的时候要戴扩音器,或者在班级里配备教学音响设备,清晰阅读每个字、每个词,抑扬顿挫的节奏也要更加明显,这样听力障碍儿童分辨起来就会比较容易了。
2. 利用立体绘本故事,提高语言康复速度
佩戴了助听器的听力障碍儿童,语言恢复的情况也各有不同,他们对于声音非常好奇,但是有的时候表达不出来。教师可以利用立体绘本故事,让听力障碍儿童可以触摸、感觉到故事内容。例如,故事中有三餐两果的内容,那么绘本中会配有一些水果的图片。由于水果在生活中很常见,在练习正确说话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利用实物水果帮助听力障碍儿童理解音节和词语意思。听力障碍儿童既能够看到、闻到,还能够尝到、摸到水果,这样他们就可以更好地感知语言的魅力。练习的时候,听力障碍儿童尝一口苹果、摸一摸苹果、闻一闻苹果,然后说出甜、好吃的语言,在他们发音不准的时候教师进行指导,或者再尝一尝苹果,鼓励其正确表达。此时如果有些听力障碍儿童想表达但是却表达不出来,教师也要一点一点地指导,慢慢地发音,切忌过于着急,因为语言康复不是短时间可以完成的。
3. 利用绘本表演,促进语言的理解
在完成绘本阅读之后,教师鼓励听力障碍儿童表演绘本的内容,锻炼他们的逻辑表达能力,这是练习说话的必要活动。如绘本故事《好饿的毛毛虫》,教师先引导听力障碍儿童看这是谁,并展示书中立体的毛毛虫,然后提问:你见过真的毛毛虫吗?在哪里?它在干什么?它是什么颜色的?毛毛虫可调皮了,它爬呀爬,爬到了我们的身边,它想吃东西,它想吃草莓。在教师的指令下,听力障碍儿童尝试在画板上画出草莓。接着按照每天吃不同的食物,他们画的内容也不一样。教师引导听力障碍儿童展示自己的绘画作品,交流讨论每天毛毛虫吃的都是什么,借此可以了解他们的表达情况。
结束语
虽然阅读是比较好的干预方式,但是听力障碍儿童很难进行有效的、正确的阅读,甚至拒绝阅读。教师需要利用绘本阅读进行语言康复干预,利用生活化、容易理解、容易发音的绘本内容,有效提升听力障碍儿童的语言表达能力,促进其阅读发展,让他们走出孤独无声的世界,慢慢地发声,学会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