巍巍岳麓,绵绵湘江,弯弯左家垅,中南大学法学院一派欣欣向荣。打开中南大学法学院官网的学院新闻一栏,我仿佛又闻到了母校校园里香樟树的缕缕香气。
“近日,第九届‘陈光中诉讼法学奖学金评选结果公示,我院唐东楚教授指导的2019级诉讼法学硕士研究生高松琼同学,荣获本届民事诉讼法硕士奖学金。……高松琼同学在我校法学院诉讼法学硕士研究生学习期间获得过国家奖学金、一等研究生学业奖学金、比亚迪奖学金和湖南省2022届优秀毕业生等荣誉,在《民间法》(CSSCI)《中国法学教育研究》《西南科技大学学报》等刊物上公开发表学术论文7篇,现于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攻读民事诉讼法学博士学位。”
这是中南大学法学院2022年12月6日的新闻,新闻中还特别说明了“这次是我校研究生第一次获得此奖学金”。获得这份荣耀的我,背后有一段如歌的申博时光,这段时光教给我“申博,其实是一场心理战”。成长路上,心态比努力更重要。
心气高,低估名校难度
我没有让人过目不忘的容貌,却有独特的味道。我从小自律,总能耐得住“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的清冷,有“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执着。上大学后不久,我就基本确定自己未来想做一名大学老师,而想要成为一名大学老师,读博士进高校对我来说是最合适的道路。在研三第一学期,我自动屏蔽了所有关于公务员考试、企事业单位招聘等的信息,也不信那些关于“女博士”的奇谈怪论,一心一意地准备申博。
2021年6月到11月,我以“初生牛犊不怕虎”的韧劲,不间断地定期给北京、上海的几所“985”高校诉讼法学的博士生导师发了邮件。没有回复的占大多数,其次是回复“欢迎报考”之类的客套话,也有导师会直接在邮件中告诉我“没有名额”。兴兴头头发邮件的这几所学校,连面试资格都没给我。这几次的折戟沉沙,让我深刻体会到了申博竞争的激烈。如今反思原因,北京、上海的这几所“985”大学,吸引着千千万万人,是我低估了名校的难度。从自身来看,我的南昌大学本科、中南大学硕士的背景在申请这些大学的同学中没有具备太大的优势,而且我的论文刊物级别不够高,英语六级分数比较低,拿得出手的奖励不过只有一次国家奖学金,所以并未能脱颖而出。
初试遭拒后的“三心二意”
正确反思我初试遭拒的原因后,我并没有做到及时调整心态,联系其他院校和可能看得上我的导师,而是开始怀疑自己孤注一掷地选择申博是个错误。
许多个夜晚,我想,或许有的同学说的话是对的,申博和我们之前经历的高考、考研是很不一样的,要看背景、资源和人脉;或许有的老师说的话是对的,现在高校都是“非升即走”,没资源的话,大学老师也不是那么好当的;还有网上的一些人说的话或许也是对的,一个女生25岁生孩子和读完博士30多岁生孩子能一样吗?
这些想法困扰着我,让我无比难受。我有时会努力克制自己,把这些想法全打发走,不让它们动摇我申博的决心,但我知道它们还是会回来的。这些想法就像黑影笼罩在我的心头,而且来过一次就认识路了,即使暂时忘却,很快又会循着路找到我这儿来。母校那条布满香樟树的林荫大道见证着我的“三心二意”:我曾多次背着包,打算去打印简历或者提交选调生报名推荐表,但走着走着,又会返回,然后坐在树下,久久地沉思,待落叶落满身旁才站起来继续往前走。我开始做公务员考试的模拟试卷,有模有样地参加学校的一些招聘会,还会用“吃瓜群众”的心态关注那些我连初试都没进的学校的博士生招生录取情况。每天下午5点左右,我会去南校区的操场散步,一边走一边在心里做着激烈的斗争。我会努力保持平静,不让旁人看出我内心的挣扎。
这种“三心二意”并未给我带来更多的机会,反而让我在申博中后期遭遇了更大的风浪。比如,我曾和中国人民大学的一位博士生导师保持了不错的联系,但安排一多,我迷失了方向,陷入了混乱,竟错过了中国人民大学的报名时间,连名都没有报上。这次失误,把我的信心击成了碎片。本来想要申请诉讼法学博士的我,匆匆赶在2021年12月19日武汉大学法学院报名截止时间之前,在后悔的煎熬中,胡乱报了武汉大学法学院法制史的博士。
考核期,患得患失
寒假期间,我仍然在多手抓,但效果并不好。在备考公务员考试时,我遭遇了很多挫折,行政能力测试中的数量关系题又让我重温了当年学数学时的折磨,我基本全靠蒙,而备考申论时,我明明思路理得很清晰,但写到答题纸上时又混乱了。我觉得我考不上公务员,可能也不适合做公务员。思来想去,这博士还是得读。放下“985”情结,考虑地域偏好,查看还未结束报名的学校的历年拟录取名单后,我发现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可能是适合我的。在反复纠结和考虑后,我在2022年2月28日,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博士报名的最后一天,报了该校民事诉讼法的博士。
2022年4月15日,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博士综合考核名单公布,名单上有6人,我位列其中第一。看到这个结果,我内心五味杂陈,虽然我对这个学校并没有像之前对那些“985”院校那么热切,但这毕竟是我第一次获得申博复试的机会。4月23日,我参加了视频复试,整个过程很顺利,虽谈不上对答如流,但我面对视频另一端的博士生导师们时还是比较自信的,也发挥出了自己的水平。
4月25日录取结果公示,我是第一名。尴尬的是,此时我知道自己同时还进入了武汉大学的复试名单,而且惊讶的是,我报的导师那里只有我一人进了复试。一边是“將就学校+理想专业”的录取确认,另一边是“理想学校+将就专业”的大概率待录取,在那个湿热的5月,我又一次陷入复杂的心境,好像有猛兽在攻击我的心。晚上,我疲惫的身体躺下休息了,思维却一直在向前行走。
后来,我在参加武汉大学的复试时,拼尽全力回忆6年前在本科法制史课堂上学到的知识,但还是脑袋一片空白,最后这个名额调剂给了一位武汉大学本校的学生。2022年7月4日,我拿到了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的博士录取通知书。那一天,我徘徊在常青不败的香樟树下,看着岳麓山的鸟儿回巢,它们是那么自由自在。我只能淡定地道一句:“又是一个‘中南。”
端正心态,才能柳暗花明
青春岁月里,每一次选择都是人生的重大转折。回首自己的申博之路,由于心态不端正,似乎一直都是“淫雨霏霏,连月不开”的。年少时,我铁了心想从故乡茫茫无边的贫瘠土地上走出来,只希望能做到这一点就好,从未想过攀登科研的高峰,这也许是之前我瞻前顾后的根源。巴西作家保罗·柯艾略的小说《牧羊少年奇幻之旅》中的话为那时我的行为做了解释:人心全都如此,它们害怕实现更大的梦想,认为自己不配有这样的梦想,或者无法实现这样的梦想。
一片树林里分出两条路,我选择了人迹更少的一条,从此决定了一生的道路。今天的我,庆幸自己成了“珍稀”的民事诉讼法学博士生,成了我硕士生导师朋友圈里那个“诉讼法学后继有人,代代相传”的得意门生,并已经以博士生独作的形式发表了第一篇北大核心期刊的文章。在阳光好得无可挑剔的日子里,我坐在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窗明几净的教室的前排,看蔚蓝的天空云卷云舒,观南湖的碧水波澜不惊,它们中间吹过一阵如喟叹般的清风,吹拂着我终会圆满的求学梦。
在人生的岔路口,心态往往比努力更重要。亲爱的读者们,如果你梦想的火焰还没有熄灭,就请端正心态,让它继续燃烧。不要纠结于背景、资源和人脉的影响,要知道梦想不能套用公式,不是算算就能得出成本、收益的精确结果。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如果瞻前顾后,不留神走错了一步,便会错过更多,离原来的道路越来越远。不在意山重水复,终会柳暗花明。或许在不久的将来,在道阻且长的旅途中,我会把南湖的黎明,黄鹤楼玉笛的声音,还有江城五月落梅的心情,都一一诉说给你们听。
这是我的录取通知书、荣誉证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