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月婷
锡伯族的婚礼音乐是锡伯族艺术文化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其传统婚礼是锡伯族人生礼仪和习俗的缩影,能够体现锡伯族人民对长辈的孝道、对生活的乐观及文化传统的特色,而婚礼音乐则代替平淡无奇的语言贯穿着锡伯族人婚礼的全过程,成为不可分割的整体。
一
在旧社会,锡伯族的婚姻是族内同姓不婚,女性不可外嫁其他民族,但男性可娶外族女性。改革开放后,锡伯族人与各民族通婚现象较为常见。婚礼是锡伯族人生礼仪和习俗的集中体现与缩影,深受锡伯族人的重视,传统婚礼的举办也是极为隆重,流程烦琐,从说亲到婚礼举办过后的妻子回门,可长达数月。在婚礼的各个过程中,自始至终都有锡伯族民歌存在,尤其是在婚礼正式的大宴中,充满了歌声与舞蹈。锡伯族的婚礼分为说亲与许亲、告旨、赐旨、行肯萨林、迎亲、婚礼等流程,包含烦琐的仪式、特定的内容及民俗歌曲。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说亲与许亲:按照传统的习俗,男女双方相爱并确定恋爱关系后,男方长辈要聘请一位德高望重且与女方家庭关系较为密切的长者作为媒人(民间称其为“扎拉额爷”或“扎拉玛玛”)上门求亲。但第一次登门拜访时却不提亲事,只随身携带一瓶好酒。如果女方家庭接受了礼酒,就说明还有提亲的可能,后续再来商议具体事项,挑选良辰吉日许亲,在女方家中举行许亲仪式。
说亲歌的内容一般是阐述其来意和过程,旋律简单,多为四个乐句的分节歌,但歌词内容冗长,可长达26段,具有说唱风格。
2.告旨:指两家订婚后,男方积极准备相应婚礼所需的必需品,带着礼物跟随媒人“扎拉额爷”(或“扎拉玛玛”)一同前往女方家中,商议婚礼的具体事项并告知女方,以便征求女方家庭的意见。
3.赐旨:指男方家庭经过多次登门拜访,商议婚事达成统一意见后,女方家人订好许亲的日子,进行赐旨仪式。在赐旨时,需由男方在女方家置辦酒席,邀请女方家中的长辈及亲戚前来认亲,准新郎要给女方长辈磕头敬礼,感谢将女孩嫁给他,男方家长也要一同行跪礼,媒人“扎拉额爷”(或“扎拉玛玛”)斟酒礼成。
4.行肯萨林:又称请命或者叩头宴。男方家庭携带羊、彩礼去女方家登门拜访,彩礼一般为衣料,送给女方的父母和姑舅长辈,同时给未婚妻的衣料要多一些,从此表示双方已经联姻。
5.迎亲:在婚礼前夕,男方要聘请一名“奥父”或“奥母”(寓意为“迎亲爹“或“迎亲娘”),“奥父”或“奥母”需在亲戚中较有名望、能歌善舞、善于辞令、无丧偶且与女方家庭关系要好,婚礼全程由“奥父”或“奥母”主持,并交涉各种迎亲事项。
6.婚礼:婚礼共举行三天,由于旧时农忙,婚礼日期大多定在深秋或初冬,民间流行一句谚语“秋天的清风和煦,秋末的婚礼热闹”。
婚礼第一天,“奥父”或“奥母”等人受男方委托,携带酒、羊等礼物,同迎亲的喜篷车来到女方家中,众人说祝福语送行,祝福新婚夫妇子孙满堂、幸福美满、白头偕老。
第二天,女方家中准备“小宴”,为女儿陪嫁衣柜、被褥衣物等,嫁妆由新娘的哥嫂送去新郎家,新娘的嫂子打开衣柜门,新郎的父母投入钱币,寓意为新欢夫妻金银满柜,之后由新娘的嫂子将衣柜锁好,把钥匙交给新郎的母亲,以表大权转交给婆家。晚上,“奥父”或“奥母”带十几名能歌善舞的青壮年男性来到女方家中,举行迎亲晚会,又称为“打丁巴”。“打丁巴”的小伙子们需与女方的亲朋好友对歌对舞,并且不能认输,否则就是“献丑”,女方会嘲笑“打丁巴”的小伙子们没有能力娶走新娘。丁巴歌的内容一般是阐述其来意和过程,男方女方即兴对唱,其旋律简单,速度稍快,节奏喜庆,多为四个乐句的分节歌,但歌词内容冗长,多包含语气助词,具有说唱风格。如:
(女方)套上漂亮的马鞍呦,手里拿着那马鞭呀,打丁巴的哥哥们呀,要迎接美丽的新娘啊。
(男方)新郎官兴奋又着急呀,催促着打丁巴哥哥呀,要说美丽新娘子呀,心想着要赶快娶回家。
(女方)打丁巴的哥哥们呀,迎娶新娘的弟弟们,若没有悦耳的歌曲,就别想接走新娘呀。
(男方)参加婚礼的哥哥们,迎送新娘的姐姐们,好听的歌曲有的是,迎娶新娘是礼节呀。
…………
第三天是迎娶新娘的日子,男方要在破晓前将新娘迎接到家中举办“大宴”(又称“安巴萨林”),招待亲朋好友,举行隆重而盛大的婚礼仪式。新娘的姐姐或嫂子会提前为她进行修面、梳妆打扮,穿戴好首饰绢花等。新娘在登上喜篷车前,在旧社会还会唱“哭嫁歌”,以此诉说自己告别家人时的痛苦心情,如《狮子的吼叫声》中的歌词:“狮子的吼叫声呦,震响了高耸的深山老林。父母的咒骂声啊,撕碎了女儿纯洁的心,哦嘿,撕碎了女儿纯洁的心。姑姑呦,心实在太狠,为什么把我嫁给我不爱的人。舅舅呦,太不懂人情,毁掉了外甥女美丽的青春……”
此时,新娘不愿登上喜篷车,“奥母”或新娘的母亲会唱“劝嫁歌”,劝导新娘要入乡随俗,孝敬公婆,与夫家和睦相处,如《金钮纽扣》中唱道:“喜鹊喳喳叫额捏,莫非把喜讯报额捏,姑娘已经长大了额捏,定亲的人家真不少额捏。闺女年纪小格格,定亲出家还嫌早格格,不是妈妈不愿意格格,只怕出嫁受苦了格格……”
新娘登上喜篷车出发后,路上不能停顿,因而有谚语“将军也为喜篷车让道”之说。到达新郎家中后,新娘由伴娘搀扶入堂,举行拜天地仪式。在宴席上,女方家中会派男女宾客各四人,共计八人吃席,称为“萨尔斯”。“萨尔斯”被看作上上宾,新郎家中会盛情款待,等他们入席后才会上桌就餐。席间,“奥父”会举杯高歌《萨林舞春》(宴席歌),“奥父”与宾客们一唱一和,好不热闹精彩。例如《宴席歌》中唱道:“飞来了九只凤凰,栖落在梧桐树上,今日热闹的婚礼上,送来了美丽的新娘。飞来了9只凤凰,栖落在梧桐树上,今日红火的婚礼上,迎来了美丽的新娘。在那后院的桃树上呦,开满了鲜艳的花儿,在今日热闹的婚宴桌旁,坐满了高贵的客人……”
婚礼宴席结束后,在“奥母”的主持下,新郎、新娘举行交杯酒仪式。随后在热闹的歌声和祝福语中,结束婚礼的全过程,将新郎、新娘送入洞房。
二
锡伯族的音乐体系中,宫调式和徵调式出现得最为频繁,其中宫音在锡伯族的说唱音乐中有较为核心的作用,大多民歌也都结束在宫音上。受周边地区影响,锡伯族音乐中的音阶调式非常丰富、种类繁多,有常见中国五声调式、六声调式、七声调式,也会使用清角、变宫等偏音,形成不常见的八声或九声音阶,同时也会有欧洲大小调音阶出现,体现出锡伯族民歌调式的多元化、多样性。
五声音阶,如《狮子的吼叫声》,共有10段歌词,为中国五声调式(G宫-A商-B角-D徵-E羽)中的E羽调式。本首民歌采用传统的中国五声调式,是由三个乐句组成的分节歌,歌曲短小精悍,比兴手法和衬词烘托出新娘不愿离家嫁人的悲痛心情,最终结束在E音上,给人意犹未尽的感受。
六声音阶,如《宴歌》,为C商六声加清角调式(C商-D角-降E清角-F徵-G羽-A变宫),此首民歌省略降B宫音,加入清角和变宫,偏音作为色彩音和经过音出現,成为六声音阶中不可分割的音级。此时变宫音常略低,清角音则略高,与秦腔中的苦音所使用的音阶相似,乐曲最终停留在C音上,旋律中最大的音程为小三度,由此可见音乐具有流畅性。
八声音阶,如《相亲歌》,虽未八声音阶,但却是欧洲乐系g自然小调(g-a-b-c-d-e-还原e-f-g),旋律以g自然小调的主和弦展开进行,呈现上下起伏的波浪状态,第六小节处的八度跳跃用以连接第四乐句,而第二小节中的还原e,可以当作g自然小调和声连接中的七级附属和弦到六级和弦的阻碍进行。
旋律是音乐的外部装饰,它是运用各种不同的音级以及这些音级的不同组合构架起来的,包括不同的音级和不同的音级组合两种。在锡伯族的婚礼民歌中,大二度、小三度、纯四度、纯五度的音程使用较多,尤其是大二度和小三度的组合和五度结构。例如在《宴歌》中,全曲由大二度和小三度构成,使得旋律线条非常流畅,其音域也一般不会超过11度以上,以8~11度音域为主,因此便于人们演唱,不包含过多的演唱技巧,而以群众演唱为主。锡伯族民歌的旋律也较有特色,根据歌曲的内容不同,大多呈现上下起伏的波浪状或锯齿状,尤其是在欢快的歌曲节奏中,十六分音符上下起伏的使用较多,并且重复性较强,具有上下句之间五度模仿的特征,是锡伯族民歌所独有。
在锡伯族的婚宴民歌中,大多为说唱音乐,旋律节奏较为简单,节拍大多采用2/4或4/4,便于人们即兴编创及传唱。例如《相亲歌》中,节奏以八分音符和十六分音符为主,顺分型节奏和逆分型节奏交替进行,加强音乐的歌唱性和语言性;又如《宴歌》中,全曲由四分音符、八分音符和十六分音符组成,没有附点音符、三连音等复杂的节奏,使得现场宾客也能轻松融入歌曲氛围,共同完成歌曲的演唱。简单的节奏犹如简单淳朴的锡伯人,用简单造就不平凡的人生。
在锡伯族的婚礼民歌中,最常出现的就是分节歌,少至四五段歌词,多至二三十段的歌词进行反复演唱,并且两句体的曲式结构最为常见,4+4的方整性结构较为突出,上下两个乐句为平行乐段,包含了丰富的民族特色,唱词具备灵活性,保持了满语支系诸族音乐最古老的形态。
民间歌曲的演唱都离不开歌词。新疆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锡伯族人的民歌大多采用锡伯语演唱,演唱者要能歌善舞,也要能说会道,具有诗人风范,尤其是婚宴中的“奥父”“奥母”和“打丁巴”的小伙子。大多婚礼民歌是采用固定的旋律和即兴的歌词,每首歌曲的唱词都带有叙事性,清晰明了地讲述事情来由,并采用多种文学修饰手法及衬词用以装饰歌曲内容,及时抒发人们的真实情感。
唱词具有叙事性。在锡伯族人婚礼演唱的民歌中,歌词内容一般多为口语化,通俗易懂,语言朴素简练,具有明显的叙事性和说唱风格,能够阐述来意和过程,因此演唱起来也朗朗上口。
唱词具有押韵性。锡伯族民歌大多是四句一首,结构简单,短小精练,最终经过数次的反复演唱完成歌曲的演唱。旋律坚定且铿锵有力,几乎每首民歌都采用押韵的手法,押头韵、尾韵或腰韵,具有较强的诗歌特点。
善用比兴手法。在锡伯族婚礼的民歌演唱过程中,演唱者善用比兴手法,采用自然界的万物来做比喻,抒发内心情感,比喻的内容言简意赅、情深意切,将语言与音乐完美地融合,使在场的宾客纷纷动容,从而烘托出现场的氛围。
使用大量衬词。在歌词中采用“衬词”是中国民歌的一大特色,例如劳动号子中常见的“嘿”“哈”等,用来突出主题,使民歌更具有表现力。在锡伯族民歌中,不但采用了衬词,还使用“反复”“顶针”等艺术手法,有些民歌甚至可以反复数段,如《相亲歌》,能有效地增强观众的情感体验,也有助于唱词字数的统一,使节奏明快,旋律更加铿锵有力,便于人们之间的传唱。
三
察布查尔县锡伯族人的婚礼音乐一般有家族传承、师徒传承两种传承渠道,“言传身教”是主要的传承方式。由于这种传播方式较为局限,同时近几十年来,人们新的生产方式及生活习俗发生巨大改变,目前传承者的年龄老化现象突出,锡伯族的语言文字、生活习俗、传统艺术等濒临失传,锡伯族传统婚礼习俗及音乐也面临消亡的窘境。
郭笑媚女士作为自治区级锡伯族民歌非遗传承人,这些年一直致力传播锡伯族民歌,平日里细心观察挖掘热爱锡伯族民歌、有演唱天赋的年轻人进行培养,目前已培养出郭晓玲、赵白萍、佟娟、安红媛等十几位学生。郭笑媚女士不但将自己的技艺毫不保留地传授给下一代年轻人,还抓住一切演出机会传播锡伯族民歌,为古老的民歌注入新鲜的活力。又如锡伯族婚礼歌曲的传承人赵桂兰老人,从1965年开始就担任察布查尔县八个牛录以及伊宁市、巩留县等地锡伯族婚礼的“奥母”,成为远近闻名的迎亲娘,这些年曾多次为国内外媒体拍摄录制了多首锡伯族原生态民歌。赵桂兰老人曾在察布查尔县老年大学教唱,同时教锡伯民歌爱好者学唱婚礼歌。
2000年以后,新疆察布查尔县政府将保护锡伯族传统文化纳入计划中,重视其工作进展并陆续出台了《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民间文化保护项目保护办法》《锡伯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办法》等文件,成立了“锡伯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中心”等机构;2009年,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修建了汇聚和传播锡伯族历史文化和民俗风情的民俗风情园;2011年,锡伯族传统婚俗成功列入“第三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些年政府对新疆锡伯族传统音乐的传承保护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不但尽最大可能保留原始的锡伯族传统文化形态,在博物馆、民俗风情园等特定地点,通过遗留下来的资料及物品、录音录像进行传播,还合理利用民间文化艺术演出、察布查尔县中小学特色课堂、旅游民俗展演等形式,加强对锡伯族民间音乐的推广和传播,培养年轻人对锡伯族文化及艺术的兴趣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