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秀梅
1372年至1404年间,中国对东海与太平洋相接之处的琉球群岛,通过封贡体制与琉球王国建立起宗藩关系。以往对琉球的研究着重于中琉之间的政治、经济、贸易等方面,文化的重点大多是研究琉球的汉语诗文。对于中国龙文化尤其是龙舟文化在琉球的传播和变异很少涉及。
中国的赛龙舟什么时间、通过什么路径传入琉球?传入琉球后为什么与中国的端午节天象崇拜祭龙有程度不同的变异?在举行时间、祭祀对象、程序仪式、服饰装备等变异程度更大的南部诸岛,赛龙舟又发生了怎样的嬗变?通过对以上问题的考察和研究,搞清中国的赛龙舟作为外来文化传播到琉球后,是如何被当地强大的祭政体制、强盛的御岳信仰和稻作文化,顽强而持续地进行了融合和同化。
以中国为起源的端午节赛龙舟,在东亚儒家文化圈的邻国,如朝鲜、韩国、日本、越南等国都是把赛前的重点放在祈求司水之神的祭龙仪式上。但同处该文化圈的琉球,却把农历五月端午节的赛龙舟,改造成当地御岳信仰下农历九月新年节祭的核心组成部分,并融入了大量农耕文化庆丰年元素,不能不说是一个值得继续研究的特例。
中国与琉球王国的关系和琉球对中国龙文化的尊崇
琉球王国所辖的琉球群岛,在中国东海与太平洋相接之处,海域从西到东300公里,由北至南1300公里,北与鹿儿岛相近,南与台湾相望,像一条绳索串起大大小小的珠球荡漾在万顷碧波之中。琉球群岛共有60多个有人居住的岛屿和400多个无人或无名小岛,总面积有4670平方公里。其中较重要的有琉球、先岛、吐噶喇、奄美、大隅、大东诸岛或列岛,琉球本岛是最大岛屿,面积为1210平方公里,琉球王国的都城首里,就在琉球岛最大海港那霸的东部郊外。
琉球,历史上又名流求、琉求、流虬。琉球国史《中山世鉴》云:“当初,未琉球之名……隋炀帝令羽骑尉朱宽访求异俗,始至此国地界。万涛间远而望之,蟠旋蜿蜒,若虬浮水中,故因以名流虬也。”《隋书·东夷列传·流求国》确有问俗东夷的一段历史:“流求国,居海岛之中,当建安郡东,水行五日而至。”但未见有命名“流虬”的记载。“流求”国名,应是琉球当地方言的音译。《中山世鉴》成书距《隋书》已有千年,琉球文人把绵延千里、蟠旋蜿蜒的琉球群岛想象成中国神话中的虬龙,假托《隋书》命名“流虬”,意味深长。表明业经中华文化的熏陶,琉球王国已融入中华东亚儒家文化圈,琉球朝野对于中国、真龙天子和龙文化已经非常尊崇、认同和向往。
琉球和日本都在中国东海外侧,琉球更靠近中国。早在《后汉书》中,已见到较多有关倭国的记载,但直至《隋书》才第一次在史料中出现“流求”,说明琉球当时的国力和影响力远弱于日本。事实上,明初中国与琉球始建册封关系时,琉球还在“缚竹为筏,不驾舟楫”,海上航行能力很弱。这才有《大明一统志》所云:“我太祖遣传,琉球首效归附。故特赐以闽人之善操舟者三十六姓”之善举。隋之后的唐宋与琉球少有往来,元则改“流求”为“琉求”,开始视其为玉;明朱元璋又改“琉求”为“琉球”,进而喻为东海珍珠。元明对琉球的改名是中华文化对其的解读和隐喻。这一认知成为中琉以后历代交往的共识,此后琉球之名延续至今。
1372年,朱元璋遣行人杨载出使琉球诏谕,此时琉球分为山北、中山和山南三国,中山王察度首先接受诏书,由泰期(其弟)奉表来中国称臣进贡。1395年,察度去世,其世子武宁于1403年遣使讣告中国。明成祖于1404年遣行人时中至琉球吊祭察度及诏武宁袭爵,册封为中山王。此后至1866年的463年间,每当老国王去世,琉球世子无一例外讣告中国并请封,中国全都遣册封使前往琉球,册封新国王即位。册封关系,即中国皇帝对相邻小国“命使者就立其主,赐之册命,被以印绶、冠带,世为外藩”。琉球通过册封,建立了与中国的宗藩关系。在此500年中,先是巴志(南山国王)灭武宁,于1429年统一琉球,设国都于那霸的首里城,1430年,明宣宗赐姓尚氏,尚巴志成为琉球王国第一代国王,开启第一尚氏王朝。后在1470年,琉球王尚德去世,御锁侧官(主管贸易和王宫财物的大臣)金丸,被群臣推举为君,后改名尚圆,假世子之名即位,开启第二尚氏王朝。琉球王国历经24代册封,直到1879年被日本吞并。
在封贡体制下,琉球实现了国家统一。历代国王都积极接受册封,虚心学习儒家文化,引入中国的历法、政治和官僚制度,对“闽人三十六姓”为代表的汉人族姓委以重任。“改粗鄙之俗为儒雅之风”“中山之民物皆易,而为衣冠礼义之乡”,加快文明进程以融入汉文化圈。琉球王国成为藩属国之后,对宗主国“循规蹈矩”。在明清两代君主的帮助下,琉球凭借其优越的海上枢纽位置,开启“大航海时代”:“以舟楫为万国之津梁,异产至宝,充满十方刹,地灵人物,远扇和夏之仁風”(杨邦勇:《论宗藩体制下中国对琉球社会的影响》,《东南学术》2012年第3期),从与中国、日本和东南亚的中介贸易里获利甚丰。琉球取得国家的快速发展和巨大的经济、文化、政治利益,主要依赖于中国的封贡体制,因此对宗主国有很强的向心力。
为实施对琉球的封贡,明清两代派遣的册封使计明16次29人,清8次16人,每次随行人员150~200人不等。册封在琉球是国之大典,在琉球国都首里城举行,从宫殿到仪式再到宴请,最集中地体现琉球王国对中国礼制的谨守和对龙文化的尊崇。
先看宫殿。首里城的宫廷建筑,造在距那霸泊港东约4公里处的丘陵之上。宫殿依山分三级台地逐级而建,外围石垒城墙。山上林木葱茏,宫殿群仿佛云中仙阁高高在上。
首里城地处亚热带海岛,少有成材大树,湿热天气也容易损坏木构建筑。然而建成的宫殿却都是体量高大、厚重敦实、形态封闭的木构建筑,群体布局基本上按中轴线对称,规制严整,与中国北方的皇家建筑相类似。这种并不符合当地自然条件的建筑风格,很明显是受中国礼制和中华文化的影响。
首里宫殿谨守中国礼制的建筑等级制度,宫廷建筑的所有屋顶,依等级高下分别有重檐歇山顶、歇山顶和非庑殿式的四坡顶三种。由于庑殿式屋顶只有紫禁城三大殿、太庙和孔庙可用,不能僭越,首里宫殿即使是琉球国王上朝的正殿,也只能是重檐歇山顶,北殿、南殿则更降为歇山顶。同理,不能僭越紫禁城的黄琉璃瓦屋顶,首里宫殿的墙面与琉璃瓦都是红色的。
最能体现对中国皇帝的崇敬和对宗主国的忠顺,则莫过于正殿。正殿的台基全部采用来自中国的青石,以示琉中两国同源同根。由于中国在琉球的西面,为表达琉球“事大”的诚意,正殿一改坐北朝南的惯例,变为正面向西,因此琉球国王的御座也是朝向中国。
龙在首里宫殿中具有崇高的地位,龙既是琉球国王的象征,也表明琉球从属于中华龙文化圈。正殿重檐歇山顶屋脊饰有一对彩釉烧制的鸱吻,釉色明亮、体量巨大。正殿殿前用细粒砂岩雕刻而成的大龙柱,高达3.3米,巨龙盘旋,神采飞扬。正殿二楼琉球国王御座的基台上还有2根御前龙柱,龙的造型精美,通体贴金,光芒四射。除此以外,首里宫殿还有小龙柱等29处龙的雕塑,它们往往两两相对,龙头高昂,龙身盘旋为柱,龙尾则弯绕为座,外形很像天安门前的华表。宫殿中龙虽多,仔细观察的话,会发现首里宫殿的龙都是四爪龙即蟒,因为只有中国皇帝可装饰五爪龙,这是不可僭越的。
再看册封仪式和宴请。仪式极其隆重,从那霸泊港册封使驻留的“天使馆”到首里城,沿途张灯结彩,大批官员、民众夹道欢迎,争睹来自天朝的龙亭和使节的风采。明万历夏子阳(册封使)在《使琉球录》中记云:“国里许,有坊匾,曰‘中山;进之,则‘首里坊矣——今匾曰‘守礼之邦,志我中国之声教施及也。”“守礼之邦”是明太祖朱元璋所赐,历代琉球王十分看重这个赞誉,特制成牌匾,高挂在首里城大门之上。新的琉球王即世子,册封当天要早早出城,等候在“守礼之邦”牌坊下,迎接天朝皇帝的龙亭和使者到来。所谓龙亭,是出使前册封使紫禁城陛见皇帝后,由礼部颁发象征皇帝权威的龙饰华盖,由金黄色锦缎制成,中有金色亭杆,下面有托盘,放置天子的册封诏令和颁给新国王的印绶。赏赐新国王和王妃的冠冕和服饰,主要是海青四爪蟒袍,另备有彩亭。册封使团和沿途地方官员要一路护送龙亭从北京至福建(先为泉州后为福州),再专门建造封舟(往往历时2~3年)。候季风起,拜妈祖庙,恭请龙亭登封舟,才起航东行。快则5天、慢则10多天,历经艰险方至琉球那霸泊港。当龙亭行至“守礼门”,迎候在此的新国王即对龙亭恭行五拜、三叩的臣子大礼,随后引导龙亭及天使进入首里城正门,门匾“欢会”有“喜迎嘉宾”之意。又经“瑞泉”门,又名为“龙”的清泉一泓从“龙口”喷涌而出,此泉水只供册封使和国王专用。再经“久庆”“漏刻”“庆福”等门,到达御庭。这是首里宫殿最大的广场,是举行重大仪式的场所,中间一条大红色的“浮道”直通正殿,两侧是色彩艳丽、红白相间的地面。“正殿”左侧是“南殿”,右侧为“北殿”,三大殿都是坐东朝西。“北殿”也称“西御殿”和“议政殿”,平时是国王议政办公的“御殿”,册封大典时用来接待中国的册封使团。册封大典正式开始,世子率百官身穿吉服跪于御庭,迎册封使和龙亭进入正殿,奏乐行礼,三跪九叩。册封使宣读中国皇帝对新国王的册封诏令,授予新国王印绶,以及赏赐的冠冕和服饰。诏敕宣读完毕本应由册封使带回中国上交礼部,但新国王会一再请求留下诏敕以为国宝,后成惯例。大典结束后新国王以盛大国宴招待中国册封使团。
中国册封船一般候夏至的西南季风出使琉球,重阳节前后候东北季风回中国复命,琉球国王会举办“中秋宴”或“重阳宴”为册封使团饯行。此宴在御苑举行,这是明显带有中华风格的王室园林。园林中的宫殿、亭台、楼阁、山岛都围绕中央部位的龙泽水面展开,琉球国王宴请册封使并陪同一起观赏龙舟比赛。琉球龙舟的“舟制与运舟之法皆仿华人”,每条龙舟长约3丈,船首是神采飞扬高昂的龙头,船后是变化多端灵动的龙尾,船身涂饰色彩鲜艳的龙鳞。每条龙舟有划桨手28人,许多王室子弟也参与其中;舟中央是1面大鼓,鼓手以鼓点的轻重骤缓作划行的节拍。鼓手前后还有敲锣手和摇旗手,锣鼓呼应,彩旗飞舞,烘染气氛。参加表演的龙舟大多来自那霸或系满,当地村民均前来助威外,琉球本岛的民众也纷纷前来踊跃观赛。龙舟在龙泽中争夺锦标,民众在岸上不断地高歌《龙舟太平词》,祈愿国泰民安,词中的“一朝表奏九重天”,明显表达出琉球民众对中国皇帝的崇敬。
中国龙舟文化在琉球王国的
传播和变异
在琉球,中国的龙由于礼制的严格限制,只能出现在首里城宫殿群内,且要遵守规矩,不得僭越。但属性为民俗文化的中国赛龙舟一经传入,便如火如荼地在王家和民间同时展开,成为流传至今的琉球民俗。《球阳记事》(琉球国三部官修编年史中最大和最后的一部,1743年郑秉哲奉琉球王尚敬之命用中文编纂,简称《球阳》),对赛龙舟就有详细的记载:“过去久米村、那霸、若狭町、垣花、泉崎、上泊、下泊地区,有几艘龙舟。现在那霸、久米村和泊港这三个村子里仅有三艘龙舟。四月二十八到五月初一為止,唐荣的前江上就要举行赛龙舟。五月初三在西海上泛龙舟,五月初四在那霸港举行赛龙舟。”(注:这里的日期都是农历,以下同。久米村、那霸、泊港等地区都在琉球本岛。久米村为“闽人三十六姓”聚居地,故又称唐荣、唐营和中国城)由于赛龙舟已“流传了好几代”,《球阳》认为:“其广为人知,甚至于没有必要为此做更详细的说明。”(球阳研究会:《球阳》,角川书店,1974年)
中国的赛龙舟是什么时候、通过何种路径传入琉球的呢?《球阳》提供了在琉球民间流传的三条传播路径:
一是来自传说中的“长滨大夫”。传说那霸的西村有名为“长滨”的大夫,奉琉球王之命赴中国考察,在南京见识了赛龙舟。他学习了赛龙舟的规则和制龙舟的技术,回到那霸造出了龙舟,在端午节时进行了第一次龙舟比赛。西村现在也称“长滨”,流传至今的“长滨大夫赛龙舟”在每年五月初三举行。龙舟赛前有身穿一种叫“白帷子”奇特服装的祭司,先行祈求天下太平的仪式,尔后在西海赛龙舟。
二是来自汪应祖。汪应祖是“三山时代”南山国王的弟弟。他到南京学习,对明朝都城的宏伟建筑深感震惊,对端午节江中的龙舟比赛深有感悟。1403年汪应祖回琉球继承王位,先重建了丰见王城,又模仿造出了龙舟,端午节时泛舟江上,其乐融融。民众见后纷纷效仿,也建造龙舟,并举行龙舟赛,以夺标为胜。每年五月初四,各村的龙舟都汇聚到王城前的江上竞渡,南山王汪应祖也在城楼上观赛与民同乐。
三是来自中国的“闽人三十六姓”。1392年,明太祖朱元璋为方便琉球王国来华朝贡,特意派遣“善操舟者”等“闽人三十六姓”移民琉球,管理朝贡往来等事务。“三十六姓”定居久米村后,按中国习俗建造了龙舟,并在端午节时在江中赛龙舟。
从以上三条传播路径可以明确归纳出以下几点:首先,龙舟是从中国的福建或南京传入琉球的。其次,龙舟的传播者是受中国皇帝派遣的福建移民或是来华学习、考察的琉球官员。最后,龙舟传入琉球的时间为明初,大约在1392年至1403年间。
应该说这三条传播路径都有可能,相互间并不存在排除关系,但“闽人三十六姓”將龙舟传入琉球的可能性为最大。为说明这一点,非常有必要对传播中华文化起特殊作用的“闽人三十六姓”作一简述:
在琉球,一般民众称中国为“唐山”、华人为“唐人”,因此“三十六姓”聚居地久米村就被称为“唐营”。后来因他们后代中高官显贵荣华者最多,又被称为“唐荣”。“三十六姓”主要负责册封和朝贡往来,历代琉球王都对他们委以重任,其中“知书者授大夫、长史,为贡谢之司;习海者授通事,为指南之备”。“三十六姓”在久米村建妈祖庙、修佛寺、造龙舟、制三弦琴,传播中华文化;立孔庙、办义塾、开馆设学,传授“四书”“五经”,并在政府支持下举行科举考试,中华儒家文化由此感化琉球。《球阳》在《察度王》篇中有说朱元璋“更赐闽人三十六姓,始节音乐,制礼法,改变番俗,而故文教同风之盛。太祖称为礼义之邦”。
“三十六姓”后裔积功至中议大夫甚至紫金大夫,声名显赫。但“三十六姓”后裔都不甚繁衍。是否因移居海外,水土不服?万历年间,久米村尚存林、蔡、金、梁、郑5姓。1607年,琉球王尚宁上奏明朝,称因时间久远,文字、语音、航海、更针等经常出现差错,请求依前例再次选派华人移民琉球。后明神宗又续派阮、毛2姓,合为7姓。
“三十六姓”后裔也有部分回到中国,主要聚居在中琉通航的唯一口岸福州。官许的中琉贸易的牙行组织,就是由“闽人三十六姓”中的10家后裔联合设立的,民间称之为“十家排”或球商,牙行就设在琉球馆。牙行主要代为出售琉球附朝贡随船的商品,代为琉球采购中国的土特产、工艺品和其他商品,以及为中琉贸易居间担任翻译。
“闽人三十六姓”在政治、经济、文化、贸易、技术的传播和交流中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对于龙舟文化的传播,“闽人三十六姓”拥有本源性优势、信仰性优势和技术性优势,相比不具备这3大优势的琉球本地官员,成为主要传播者的可能性自然大得多。
中国的赛龙舟定在端午节,源于自然天象崇拜,由上古时代祭龙演变而来。农历五月初五,仲夏端午,苍龙七宿飞升于正南中央,即《易经·乾卦》第五爻的“飞龙在天”,处在全年最“中正”之位,因此龙及龙舟文化始终贯穿在端午节的传承历史中。传说屈原五月初五投汨罗江自尽后,端午节成为纪念屈原的祭日。在中国,端午成为集祭祖拜神、纪念屈原、辟邪祈福、饮食娱乐为一体的传统文化节日。
中国端午节赛龙舟传入琉球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那霸后,很快在琉球各大岛屿传播开来。从北边的奄美群岛到南边的宫古群岛,赛龙舟最初和中国一样,都是在端午节举行的。但因地域和当地风俗的不尽相同,随后在日期、仪式、规则和内容上,便与中国的端午传统文化有程度不同的变异,并且出现与琉球当地御岳信仰的融合和同化。在变异程度较小的琉球本岛,赛龙舟的活动就有多个日期,大体还是在端午节前的一周内,即农历四月二十八到五月初一。久米村会在前江上举行多场龙舟赛,西村则在五月初三去西海赛龙舟,泊港、丰见等地也多在此期间赛龙舟。但到“由卡努伊”这一天,所有的龙舟都必须齐集丰见濑。当地语“由卡努伊”是一个含有特定意义的词,即“四日”,特指端午节前一天的农历五月初四。龙舟作为祭拜神灵的主要角色和象征,要早早到达祈愿圣地。献祭仪式开始,女神官毕恭毕敬把一应祭品奉献给御岳,并代君王臣民祈求“景福”,即国泰民安、风调雨顺之意。此时龙舟上的鼓手、锣手和旗手摇旗呐喊、锣鼓齐鸣,划桨手和舵手则面向丰见濑御岳膜拜。“由卡努伊”是个全民节日,琉球本岛大多数官员民众都会参加丰见濑御岳的献祭仪式。仪式结束,龙舟赛就在那霸港的海面上举行,参加仪式的民众又会蜂拥至海边观赛。
中国端午节文化内涵中对自然天象崇拜的祭龙和对屈原的纪念,即使在变异程度较小的琉球本岛也已所剩无几了。赛龙舟的活动虽然仍在端午相近的日子举行,但大多只是村级规模的自娱自乐。规模较大的赛龙舟,是因“由卡努伊”丰见濑御岳献祭仪式而持续存在的。
御岳信仰是琉球特有的国家性民俗宗教信仰,琉球对各岛屿、村落的圣地统称御岳。御岳是多种多样的,琉球本岛与马登岳是一座山,山成了御岳;石垣岛的多田海岸有一块巨石,此石也成了御岳。登陆滩地、洞窟、泉水、大树都可成为御岳。御岳祭祀的掌管人是公认能与神沟通的女神官,也称“祝女”“根神”“司”“巫女”。女神官的最高首领是闻得大君。1470年,琉球王尚圆的女儿首次被任命为闻得大君,琉球王国从此形成闻得大君掌管祭祀、国王掌握行政的祭政体制。这就是为什么1400年前后赛龙舟从中国传入琉球后,便很快在祭政体制下被御岳信仰民俗文化融合其中,成为献祭仪式重要环节的主要原因。除此之外,赛龙舟在琉球还被融入其他五花八门的民俗仪式中,例如大宜见村和奥武岛的海神祭、嘉手纳的捕鱼丰收祭和系满的航海安全祭等。
以中国为起源的端午节赛龙舟,在东亚儒家文化圈的邻国,如朝鲜、韩国、日本、越南等国都是把赛前的重点放在祈求司水之神的祭龙仪式上。但同文化圈的琉球,却把农历五月端午节的赛龙舟,改造成当地御岳信仰下农历九月新年节祭的核心组成部分,并融入大量农耕文化庆丰年元素,不能不说是一个值得继续研究的特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