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走了气

2023-11-23 19:18明前茶
青年文摘 2023年7期
关键词:砂锅老同学托尔斯泰

明前茶

在苏州乡间,我们一行偶遇回故乡创办生态农庄的大学同学。20 多年未见,布衣布鞋的老同学十分热情,他取出一个巨大的砂锅,要为我们做苏州的老派菜五件子。这是从前富裕人家过年才会吃的菜,要用麻鸭、跑山雞、猪肚、黑猪蹄,外加一块五花咸肉做成。

老同学将食材以葱姜按摩20 分钟,飞水后,放入巨大的砂锅,加足山泉水,什么作料都不放, 只加一点绍兴黄酒。盖上砂锅盖,开启大火,此时,精彩段落来了——只见他取出本白色的老粗布一长条,将它像麻花一样扭转,然后就像给砂锅戴围脖一样,将砂锅盖子的边缘紧紧包裹。这样,在漫长的焖煮时间内,只留砂锅盖上一个微小的出气孔消去过高的气压,整个砂锅聚满鲜醇之气,几乎一点都不走漏。

五件子的烹饪,诀窍无他,只是大火烧开,小火慢煨,静心等待。老同学说,很多事,就像煨五件子一样,奥妙无他,就是要耐下性子,绝对不可中途揭开盖子,让它走了气。明代王阳明曾这样记录乡下人酿好酒的准则:“人家酿得好酒,须以泥封口,莫令丝毫泄漏,藏之数年,则其味转佳。才泄漏便不中用,亦此意也。”

此中道理,有经验的作家和艺术家应该也心知肚明。当年,在俄国圣彼得堡流行着一种沙龙传统,许多二流的诗人与小说家热衷于参加这种聚会,认为分享还处在混沌状态的灵感,有利于互相启发,从而找到创作的捷径。

列夫·托尔斯泰也曾参加过这样的沙龙聚会,但他迅速意识到,在酝酿真正的史诗型写作时这种“分享灵感”的方式所带来的伤害性。于是婚后,他在自家庄园里完全蛰伏了下来,准备创作一部巨著。

一开始,关于创作的各种思考在托尔斯泰的大脑里盘旋,他尝试从不同的方向突破,光是小说的开头就写了15 个,但每个开头,在写到小说众多人物的出场时,他就感觉力气用尽,再也推进不下去。

在沉闷的高压下,托尔斯泰一日日去庄园的林间漫步, 坐在老树桩上,用树枝刮掉长靴上的泥土,思考以什么样的方式,让他心目中的人物以极其自然的方式涌现。终于,他找到了一个绝妙的开头:宫廷女官的沙龙宴会。沙龙宴会犹如一个精彩纷呈的戏剧舞台,一下子召唤并聚集了大部分的小说人物。这个开端像一把火,点燃了小说创作长途中不可或缺的一盏马灯。3 年的离群索居与艰苦创作,作品第一个完整的稿样终于完成……

此时,原先那个圣彼得堡文坛上的新星,已经很久没有露面了。他被屡屡问询,也被暗暗讥嘲,而他根本没有时间去理睬这些议论。他反复雕琢小说的各个部分,还补充了大量新的章节。托尔斯泰像一个脾气狂暴的画家,用小铲刀用力刮掉某些段落的文字,一一重写。为了破解托尔斯泰难以辨认、修改得密密麻麻的五千多页手稿,他的夫人索菲亚·别尔斯也不得不卷入这场“力拔千钧的工作”,她将这部小说不停顿地誊写了7 遍,抄得中指上都磨出了茧。

最后,这部原本题名为《美妙的结局人人称心如意》的小说,在它的酝酿过程中,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有了交响乐般的气魄与力度,有了历史画卷般的纵深度与宽广度,它变成了《战争与和平》。

抵达目标前的努力都充满了漫长的挣扎,泄去心气的漏风口举目可见。但成功的秘诀恰恰是“不可走了气”。从这一点来说,创作者都需有一段自我求索的孤独旅程,不求人理解,不向人解释,不急于呈现。

(王传生摘自2023 年1 月19 日《解放日报》)

猜你喜欢
砂锅老同学托尔斯泰
七颗钻石
姜 末
做炖菜砂锅最好选无釉的
老夫老妻老同学
砂锅里也有重金属
忘记自己的人
打破砂锅问到底
冬日里的砂锅
看了又看
永远的怀念——忆老同学陈启南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