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降低企业成本的途径

2023-11-23 21:17:08成智英晋能控股装备制造集团
现代经济信息 2023年31期
关键词:成本费用成本管理

成智英 晋能控股装备制造集团

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成本管理一直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随着新时代背景下市场环境的逐步规范以及项目利润的持续缩小,如果想要增加企业收益,就必须进行有效的成本管理,如此才能够帮助企业不断提升自身核心竞争力。

一、成本的概念

(一)产品成本的含义

成本费用是指企业为制造商品、供应劳动力所进行的各项花费(如材料耗费、工资支出、折旧费用等)。

(二)产品成本的内容

产品成本的基本内涵包括:1.直接成本。它是指可以用来制作商品主要部分的材料。直接材料,包括了原材料、辅助材料、机械配件、加工生产的半成品、生物燃料、电力、包装以及企业制造和运营过程中实际消耗的其他直接材料。2.直接报酬。即在生产制造过程中,直接加工物料时用以使物料转变为成品的劳动报酬。直接工资,包括了直接介入生产制造过程的员工的薪水、奖励、津贴和补助等。3.其他直接支出。它是指工人的福利成本和直接参与产品生产的人员的其他成本。4.各方面成本。指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各种成本,这些成本不能与直接材料、直接工资和其他直接成本抵消。生产成本包括车间经理的工资、生产设施和设施的折旧成本、运输成本、服务成本、保险成本、劳务成本、设备物料的消耗、办公成本费用、水电成本、差旅成本费用,以及其他间接成本。

二、成本的意义

(一)企业生存的保障

成本管理是企业抵御市场内外压力和生存的最关键保障。企业通过成本管理实现成本下降,同时为产品价格下降提供空间,从而提升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让企业经营更加有利可图。首先,如果企业的经营萎缩,那么降低成本有利于企业降低产品价格从而增加产品销售量和利润;其次,增加销售量也将产生合理需求并增加了经销商与供应商之间的价值,因此降低成本计划有助于减少了这种外部压力。为达到企业经营战略中确定的目标效益,企业通过采取不同措施降低了成本,并合理运用价格分析手段以达到生产成本的最低目标,以便于达到经济效益目标。所以,降低成本可以被作为达到经济效益目标的手段。

(二)对决策的导向

成本降低对创业决策有重大影响。企业经营的一个目标是提高其在市场经济中的竞争力和盈利能力。要做到这一点,企业必须首先做出正确的生产和运营决策。在做出生产和运营决策时需要考虑很多因素,而成本是最重要的因素之一。这是因为固定价格的成本金额直接影响企业的利润;降低成本可以更好地在市场竞争中定位企业。

(三)控制发展

成本管理是企业成长的根本。唯有把生产成本控制在同类企业的先进水准,才是快速成长的保证。一旦生产成本下降,销售价格不变,企业的收益会明显增加,市场的环境将比较平衡,企业就有能力提高质量,创新产品,谋求企业的增长。很多企业出现经营困难等现象的最主要原因是,他们一味地投入而不是降低成本。由此可见,成本管理对企业的赢利水平、生存与发展前景有着关键性影响。

三、成本的原则

(一)因地制宜

因地制宜的经济原则是指成本系统应当经过个别设计,适应于某些企业、部门、岗位和成本项目的实际状况,而不能完全照搬其他企业的设计经验;是指,由于实施成本管理所产生的成本不应当大于因缺少管理所失去的效益。

(二)成本效益分析

在新时代背景下,企业对于成本效益的分析应该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在传统的企业成本管理开展过程中,大部分人都认为这一项环节是对项目经营之后所产生的成本费用进行检查与管理。通过最后得到的成本管理控制结果,对下一次开展项目进行反馈与建议,但是当前现代企业开展成本管理工作并不是要消极地进行费用控制,而是要想方设法开设收益渠道。在开展成本管理工作期间,应该将成本带来的收益、支出、工作量、利润这几项关系有机结合起来,采用利润最大化的最佳成本控制方法。在企业开展项目之前,便需进行事先控制,这样一来,不仅能够为企业带来更加具有前瞻性的成本控制效果,同时也能够为企业带来更加可观的收益。

(三)责权利相结合

成本管理要实现预定效果,有赖于各个成本责任中心管理者的共同努力。但要激发各个成本责任中心做好成本控制的主动性,最有效的措施就是与职业管理者有机的结合,即根据各责任中心对自身成本费用控制规模的多少,和成本责任中心共同履行一定的管理责任。为了确保责任的落实,应当赋予员工相应的权限,将各个环节的责任落实到个人。这样一来,能够强化员工对于成本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使其积极探索开展这一项工作的最佳方案。与此同时,还应该对相关人员进行相对应的业绩评估与考核,加强对成本管理责任部门和员工的激励,以此激发全员做好成本管理的主动性。

四、降低成本的途径

(一)树立成本意识

人才的品质与能力是企业成长的关键因素。建立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培养人才的管理能力,对培养他们在企业经营中的能力参与不可或缺。为了做好成本控制,高管首先应该增强成本控制能力,高度重视成本费用控制,落实成本费用控制,激发广大职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其次,企业也需要培训专门的成本管理人员。成本核算管理人员要根据企业的工艺流程和管理特点,比较同行业领先的成本核算控制方法,不断发掘企业问题,进一步完善企业成本费用管理。最后,必须树立全员成本意识。希望每个人员都摒弃这样的误区:成本控制是企业管理和财务部门的一个部分,而成本管理是企业制造部门和会计人员的活动,成本控制则是管理人员的主要工作。所以在现代企业开展成本管理控制中,一定要让相关人员摒弃错误的思想,将成本管理工作带来的效应与作用充分让每一位员工都意识到,以此在日常开展工作期间,能够通过各个细节减少不必要成本的丢失,每位人员都必须从身边的事情开始,尽量减少无谓的花费,唯有如此才能取得最大成效[1]。

(二)降低采购成本

第一,研究供货情况并进行采购计划。按照企业年初制定的月度物资计划,适当提早订购,以避开原料的高峰期,减少订货时段的高价,或利用订货时段的差价减少订货成本。这样一来,不仅能够加快订单发货的时间,同时还能够减少在高峰期出现涨价的情况。第二,尽量采用通用的材料配件,实行批量采购,增加采购谈判筹码,降低采购价格:第三,利用计算机手段和互联网手段,包括电子商务、企业信息呼叫、企业信息管理等,通过信息网络查询价格,搜集市场信息,及时掌握产品销售情况,倒算目标成本,从而直接控制生产成本。第四,企业必须保持老客户,依靠企业长远发展。为了提供最基本的资源需求,企业还需要和那些常年合作且声誉良好的大企业建立长久合作伙伴关系,并保持自身信誉度,从而在未来的材料订单上得到一定折扣和优惠,以降低成本[2]。

(三)降低原材料成本

原材料是企业的主要生产成本之一。以制造业为例,企业生产中的原料生产成本大约为百分之六十至百分之七十,占有较大比例,所以企业应该降低原材料成本,节省物料,减少制造过程中的不必要损失;减少原料生产成本在制造流程中同样起着关键作用,这直接影响到提供的物料数量。一旦原料生产成本显著下降,而产品价格又在整个生产过程中维持相对平稳,则企业的生产利润率就有了较大的提升空间。第一,技术部门必须确认生产各种物料的总量标准。这就表明了,在特定生产条件下,为了制造一个商品或完成一定工作量需要的生产某种物料的量化标准,即原料和主要物料、辅助材料和能源的消耗量。第二,制定竣工计划,由供给部门下达物料供给计划。同时,制造部门按照图样和制造图纸中的预算编制生产计划,并提出了物料消耗量,在整个制造过程中,实现了各种物料的管理控制。对于材料生产,严格控制物料的定额,按照产品的产量和消耗量控制物料定额,制作物料定额表并填报定额订货单。企业要做好管理,一旦企业产品消耗原材料超过了产品原有设定规模,其产品经理的奖金也应按比例进行扣罚。由此可见,采用层层控制和严格管理,能够合理减少物料消耗成本,合理减少生产成本,提高企业各部门人员对于成本管理的积极性[3]。

(四)降低运营成本

从我国传统投资的视角出发,企业在产品运营过程中所形成的运营成本按照经营目标,可以分成两种:产品销售的空间成本和计入当期损益的时间成本。从这些成本费用类别分析可以发现,在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形成的所有成本费用,无论是新产品的开发和设计、市场调研与宣传、基础原料与辅助材料的购买以及各种对象或产品制作、外包加工、技术服务以及品质管理、设施维修、企业管理等。都必须包括在企业生产成本之中,该成本费用也叫做总拥有的成本费用。总的来说,减少企业生产成本就意味着从企业的整体层面上减少了企业的经营成本,而不仅是减少了企业的产品和成本。应该从下列角度考虑减少企业经营成本:1.通过提高人员效率、员工利用率和劳动效率来降低劳动力成本。2.通过提高销售预测能力、缩短生产提前期和提高生产计划的准确性,降低库存和生产成本。3.通过优化企业内部业务流程,从而降低运营和管理的总成本。4.通过引进生产外包、第三方物流、电子商务和IT 技术方面的国际领先战略和技术,提升企业经营绩效并减少经营成本[4]。

(五)加强创新机制

企业生产成本控制和技术相适应,力求达到生产成本控制与工艺技术管理的现代化。降低成本不但要求经济技术,而且要求领先的科技来推动和实现。由于科技与经济发展存在着有限、相互依存与互惠的辩证关系。实践证明,利用创新科技和发明的企业实力大大超过企业自身技术创新所带来的竞争优势。所以,假如一个企业可以继续推动科技发展与革新,结合利用资源的传统优点,会显著减少生产成本[5]。

(六)建立科学成本管控体系

企业要形成和逐步完善基于宏观和微观情况的成本管理制度。对此,就需要企业进行成本费用控制,开展成本费用预测,确定成本费用计划,确定比较合理的成本费用制度,作为成本费用管理的依据。加强企业成本管理,强化成本费用审核与控制,建立健全企业成本核算体系,提升企业成本费用管理工作的综合能力。全面建设完善的企业成本费用控制体系、质量管理体系、会计核算管理体系和成本费用考核管理体系,不断完善成本管理,提高企业成本管理水平。企业成本管理应以一个系统为基础,以便成本管理合规并创建一个特定的系统[6]。

五、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不断整改与持续优化,国内各大企业面临着更加强烈的竞争,对于很多中小型企业来说,由于发展规模不够大,所以其引进的技术也不是十分先进,收益更加比不上大企业。而且这部分企业既没有比较良好的销售渠道,同时在消费者心中也不具有一定的地位。对此,针对于这部分企业最好的经营方式便是开展成本管理环节,不断降低自身经营成本,从而提升收益。对此,相关企业管理人员可以从树立成本意识、降低采购成本、降低原材料成本、降低运营成本、加强创新机制、建立科学成本管控体系等等一系列环节进行探索,通过降低成本在价格竞争中取得优势,建立起产品质量好、价格低廉的企业形象,从而拓宽自身企业的销售渠道,在市场经济浪潮中占据一席之地,这不但是企业发展的一个良好机会,同时也是维持其持续发展的重要策略。

猜你喜欢
成本费用成本管理
企业成本费用管理六大问题如何化解
中国商界(2023年5期)2023-05-23 05:43:12
枣前期管理再好,后期管不好,前功尽弃
今日农业(2022年15期)2022-09-20 06:56:20
基于合同管理下的成本费用精益化管控
中国市场(2021年34期)2021-08-29 03:26:04
2021年最新酒驾成本清单
河南电力(2021年5期)2021-05-29 02:10:00
制酒业企业成本费用内部控制
温子仁,你还是适合拍小成本
电影(2018年12期)2018-12-23 02:18:48
“这下管理创新了!等7则
杂文月刊(2016年1期)2016-02-11 10:35:51
成本费用与定额控制在高速公路运营期间的应用分析
人本管理在我国国企中的应用
现代企业(2015年8期)2015-02-28 18:54:47
独联体各国的劳动力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