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呼吸道疾病的防制

2023-11-23 20:45:14刘永梅
北方牧业 2023年20期
关键词:牛群病原支原体

刘永梅

(乌兰县铜普镇畜牧兽医站,青海乌兰 817100)

1 发生原因

引发牛呼吸道疾病的原因有多种, 包括病原感染、饲养环境、应激和治疗不当等。

1.1 病原感染

病原是引发牛呼吸道疾病的主要原因,因为在养殖环境中会存在各种病原,包括细菌、病毒和支原体等, 而细菌和支原体又是主要的致病原因。 病毒会直接损伤牛的呼吸器官,导致呼吸器官的自我保护能力下降, 造成病原入侵到机体内部,导致肺部发生病变。 此外,因为细菌、病毒和支原体的入侵, 还会导致牛只出现免疫抑制,增加患其他疾病的发生概率。 溶血性慢氏杆菌和溶血性巴氏杆菌是典型的细菌, 病毒包括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和牛病毒性腹泻病毒等,支原体主要有牛肺炎支原体等,如果在牛只抵抗能力较强的情况下,临床症状不明显,但是遇到外界环境变化或者饲料突然改变等因素会导致牛群的免疫能力下降, 从而造成病原的入侵,导致呼吸道疾病的发生。

1.2 饲养环境

在日常养殖中,没有做好卫生管理工作,养殖密度过大或通风不良, 养殖中产生的大量的废气和粪便不及时处理, 导致空气中的有害物质超标,造成肺部的免疫能力下降。 牛只每天会排出大量的粪便,里面还有大量的病原微生物,产生的气体直接在空气中停留, 健康牛接触之后会入侵到呼吸道,出现呼吸道疾病。

1.3 应激和治疗不当

除了受到管理因素和饲养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之外,在牛养殖过程中还可能出现应激,包括运输中的温度和湿度管理不当、 饲料转化不科学、密度控制不科学、通风不良等因素都会导致牛群出现应激,造成免疫能力下降。 此外,在出现呼吸道疾病之后要及时的治疗, 但是有些呼吸道疾病的前期症状不明显, 或者出现误诊的现象,发病之后没有及时治疗,导致错过最佳的治疗时间, 也会造成牛呼吸道疾病的传播和扩散。

2 临床症状

患病牛的主要临床症状包括呼吸困难、气喘, 鼻黏膜红肿明显, 并且有大量的分泌物流出,泥土和灰尘附着,眼角有分泌物流出。 出现纤维素性肺炎,在听诊的过程中,有明显的湿啰音和气泡音,随着病情的进一步扩散,也会出现其他的临床症状,表现为黏膜发绀,采食量明显下降,喜欢独自卧在角落,精神不振。 肠道蠕动也会受到影响,反刍的次数明显减少,不喜欢采食,甚至废绝,如果没有出现全身感染,伴有体温升高。

2.1 巴氏杆菌感染

巴氏杆菌病是牛养殖业中的常见的急性传染性疾病, 临床症状为组织器官的出血性炎症和败血症,没有明显的季节性特点,在秋末与春初季节呈现地方流行性的特点。

2.2 支原体感染

在感染支原体之后, 会继发感染其他的疾病,诱发慢性肺炎以及支气管炎。 在病原入侵之后,一旦和细菌或者病毒共同作用,会导致混合感染疾病的出现,诊断和治疗的难度加大。

2.3 牛感冒

牛感冒主要包括风寒型和风热型, 是常见的急性传染性呼吸道疾病, 临床症状为呼吸道炎症、咳嗽和眼结膜发炎,影响牛只正常的生产性能。

3 诊断

牛呼吸道疾病存在一定的潜伏周期, 通常为3~5 天, 在此期间会出现咳嗽和呼吸困难的症状,病情扩散之后,病牛体温升高,并且咳嗽加重,呼吸困难,采食量下降,饮水增加,临床症状是判断呼吸道疾病的主要依据, 发现疑似病例,要进行进一步的实验室诊断。 应该选择病死牛的肾脏组织制作成涂片, 然后采用革兰氏染色和姬姆萨染色, 放在显微镜下观察姬姆萨染色和革兰氏染色的涂片的变化情况, 前者着色明显,后者无法着色,初步怀疑为支原体感染。另外,选择病死牛的肾脏组织作为病料,直接放在支原体培养皿中接种处理,之后放在5%的二氧化碳中,培养5 天左右,经过观察之后发现,在培养皿会长出煎蛋状的灰色细小致病菌,可以判断为支原体病感染。

4 治疗

4.1 牛感冒的治疗

因为早春和晚秋季节的气候变化大, 很容易感染该病。 在治疗的过程中,应该坚持清热解毒和抗菌消炎,要选择适合的药剂清热解毒,如30%的安乃近注射液, 每天1~2 次肌肉注射,一次20~30 毫升; 亦可以选择复方氨基比林注射液,每天肌肉注射1~2 次,每次40 毫升左右;选择柴胡注射液也能取得很好的效果, 肌肉注射1~2 次/天,一次30 毫升,连续给药3~4 天。 还要预防牛呼吸道疾病的继发感染, 选择10%的磺胺嘧啶钠,配合肌肉注射20%的葡萄糖溶液,每天注射1~2 次,每次用量为150 毫升,坚持用药3~4 天。

4.2 牛支气管炎的治疗

发现病牛之后及时地隔离并治疗。 若病牛主要症状为咳嗽, 并且有分泌物, 可以服用80克的碳酸氢钠或80 毫升的远志酊或30 克的氯化钠或50 毫升的杏仁,兑温水500 毫升,每一天服药1 次。 如果病牛症状比较严重,应给药四环素,每1 千克体重的用量为5~10 毫克,并且配合5%的葡萄糖生理盐,一天给药2 次,用药2~3 天。

5 预防措施

5.1 良种的引进

有条件的养殖场应该坚持自繁自养饲养模式。如需引进,必须要做好防疫。第一,要了解引进地的是否发生疫情,禁止从疫区引进牛只,防止将带病的牛引进。 第二,严格落实检疫工作,完善引进手续。 第三,尽量选择距离养殖场比较近的地区,并且对运输工具和车辆彻底消毒,减少在运输过程中出现应激。 第四,在引进之后要及时地隔离饲养至少30 天以上,提前做好观察工作,没有任何问题才能混合饲养。

5.2 改善养殖条件

5.2.1 控制好光照

应该为牛群提供充足的光照, 合理的光照能够促进牛只的新陈代谢。 而光照中的紫外线,在灭杀体表细菌和其他微生物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通常情况下,应该为牛群提供适合的光照温度,并且控制在8 小时,可以减少牛呼吸道疾病的发生概率。

5.2.2 调节温度

5℃~20℃的温度下有利于牛的生长。一旦夏季温度过高,会影响牛只采食,造成摄入的营养不足,影响体重的增加和牛群的健康生长,同时还会滋生大量的病原菌, 导致疾病的发生。 为此,要结合夏季的温度做好通风管理,防止牛中暑。 另外,因为冬季气候寒冷,温度低,采取措施做好牛舍的保温,降低呼吸道疾病的发生概率。

5.2.3 控制湿度

养殖场的湿度过大直接导致病原微生物的滋生,适当的通风来保证环境的干燥,确保运动场和养殖场的地面清洁, 预防牛呼吸道疾病的发生。

5.3 加强饲养管理

第一,控制好养殖的密度,采取分群管理的措施。 第二,为牛群提供干净和充足的饮水,并且定期在水中添加鱼腥草等中草药, 目的是增强牛群的抵抗能力, 减少呼吸道疾病的发生概率。 第三,做好饲料的管理。 保证饲料的营养成分,合理地搭配饲料,加强饲料管理,放在通风干燥处保存,禁止发霉变质。 在牛采食之后,对食槽彻底地清洁, 避免病菌和细菌的滋生。 第四,做好卫生管理工作,要及时清理牛舍内堆积的粪便和污染物,及时更换发霉变质的垫草,为牛只营造干净清洁的环境,有利于健康成长,同时降低呼吸道疾病的发生概率。 第五,做好消毒管理。 制定切实可行的消毒程序,并且有效地落实,对养殖场的各个角落要彻底消毒,选择0.2%的过氧乙酸溶液对地面和墙面进行消毒, 选择3%的氢氧化钠溶液对运动场和过道进行消毒处理。

5.4 增加运动量来增强抵抗力

有些养殖场的牛群的活动范围和空间有限,导致运动量过低,抵抗能力下降。 为此,应该为牛群提供充足的运动量, 并适当的增加运动的频率和强度,增强牛群的抵抗疾病的能力,降低牛呼吸道疾病的发生。

5.5 做好犊牛的重点管理

犊牛出生之后及时吃上母乳, 从而获得被动免疫。 如果不能自行吸食母乳,需要定时定量地喂养,避免出现应激。 要坚持循序渐进的断奶原则,并且合理分群。

猜你喜欢
牛群病原支原体
长丝鲈溃烂症病原分离鉴定和耐药性分析
当代水产(2021年8期)2021-11-04 08:48:54
时间域激发极化法在内蒙古小牛群铜多金属矿的应用
矿产勘查(2020年5期)2020-12-25 02:38:48
与牛共眠
中国慈善家(2020年3期)2020-09-10 03:23:47
藏羊支原体肺炎的诊断与治疗
兽医导刊(2019年1期)2019-02-21 01:14:26
猪支原体肺炎的诊断与防治
兽医导刊(2019年1期)2019-02-21 01:13:58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原流行病学调查
猪业科学(2018年4期)2018-05-19 02:04:50
反复发烧、咳嗽,都是肺炎支原体惹的祸
妈妈宝宝(2017年3期)2017-02-21 01:22:14
鸡败血支原体病的诊治
兽医导刊(2016年12期)2016-05-17 03:51:45
鹅病毒性传染病病原的采集和分离
兽医导刊(2016年6期)2016-05-17 03:50:12
食源性病原微生物的危害
现代食品(2016年24期)2016-04-28 08:1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