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状RNA CCDC66A 在肝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2023-11-22 11:44:26解维敏
国际消化病杂志 2023年5期
关键词:乙型肝炎生存率标志物

解维敏 闫 奇

肝细胞癌(HCC)通常起源于干细胞的恶性转化,是原发性肝癌的主要类型,也是全球第2 大恶性肿瘤相关死亡原因,其主要的特征是高复发率和异质性[1]。近年来,HCC 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呈逐年升高趋势,目前其治疗手段存在局限性。HCC患者经手术治疗、放射治疗和化学治疗后易复发,且预后较差[2]。HBV 感染是HCC 发生的主要驱动因素,因此筛选HBV 相关HCC 的治疗靶点和潜在生物标志物至关重要。

环状RNA(circRNA)是一类单链共价闭合RNA,由前体mRNA 剪接产生,前体mRNA 下游5'端与上游3'端相连,构成了circRNA[3]。circRNA 保守性较高,具有组织依赖性,在机体的不同发育阶段呈特异性表达。Wang 等[4]将高通量RNA 测序技术与生物信息学工具相结合,筛选出了HBV 相关肿瘤组织和癌旁组织中circRNA 差异表达谱,研究表明circRNA_10156 在HCC 中发挥着重要调控作用,并提示circRNA 可能是HCC 治疗的生物标志物和干预靶点。卷曲螺旋结构域(CCDC)家族蛋白参与细胞间跨膜信号转导,促进细胞增殖和凋亡,调控肿瘤进展[5]。CCDC 来源的circRNA 同样在肿瘤进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其中CCDC65 是一种肿瘤相关卷曲螺旋蛋白,与肝癌患者的生存期密切相关[6]。另有研究表明,HCC 组织中CCDC178蛋白表达水平升高,其过表达与疾病病理分期有关[7]。此外,已有研究证实CCDC66 在结直肠癌、胃癌等恶性肿瘤中表达水平显著升高,在肿瘤进展中发挥着促癌作用[8-9]。目前有关CCDC66 在HCC 进展中作用的相关研究报道较少。本文通过检测CCDC66 在HCC 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探究其对HCC 预后预测的价值。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择2016 年1 月至2017 年6 月在西北大学附属神木市医院行手术切除治疗的106 例HCC 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59 例,女47 例,年龄43~79 岁,平均年龄为(59.27±12.20)岁,平均BMI 为(24.63±2.62)kg/m2,患者TNM 分期Ⅰ~Ⅱ期54 例,Ⅲ~Ⅳ期52 例。收集手术切除的HCC 组织和癌旁组织标本,置于-80 ℃冰箱中保存、待用。纳入标准:(1)穿刺活体组织病理检查结果符合HCC 诊断标准;(2)未进行放射治疗、化学治疗等辅助治疗;(3)入组患者及家属均了解研究内容,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合并其他脏器恶性肿瘤者;(2)合并自身免疫病者;(3)合并心、肾、肺等脏器功能障碍者;(4)与患者及家属沟通不畅。本研究内容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且符合赫尔辛基宣言。

1.2 临床资料收集

利用本院的电子病历系统,收集入组患者的年龄、性别、BMI 和乙型肝炎病史等临床资料,术后记录TNM 分期、淋巴结转移情况和肿瘤直径等。

1.3 CCDC66 的表达水平检测

采用实时定量PCR 法检测CCDC66 的表达水平。用TRIzol 试剂盒(购自美国Invitrogen公司)收集HCC 组织及癌旁组织中的总RNA,将总RNA(10 μg)与40 U RNase R(购自美国Epicenter Technologies 公司)在37 ℃下孵育1 h,使用PrimerScript RT 试剂盒(购自日本TaKaRa公司)将RNA 反转录为cDNA,扩增后在PCR仪上检测CCDC66 的表达水平。PCR 反应条件:95 ℃预变性5 min;之后95 ℃变性15 s,53 ℃退火30 s,72 ℃延伸35 s,共计40 个循环。以U6 作为内参,采用2-ΔΔCt法计算CCDC66 的相对表达量。引物序列见表1。

表1 引物序列

1.4 随访

采用电话和门诊的方式对入组患者进行为期5年的随访,随访起始时间为患者术后,每3 个月随访1 次,随访截至2022 年6 月或患者死亡。本研究无失访患者。

1.5 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 20.0 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非参数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采用Kaplan-Meier 法分析CCDC66的表达水平与HCC 患者术后生存期的关系。采用Cox 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影响HCC 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HCC 组织和癌旁组织中CCDC66 的表达水平比较

结果表明,HCC 组织中CCDC66 的相对表达量为2.93±0.17,显著高于癌旁组织(1.02±0.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038,P<0.05)。

2.2 CCDC66 的表达水平与HCC 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

以CCDC66 相对表达量的中位数(1.89)为临界值,将HCC 患者分为CCDC66 高表达(≥1.89)组和CCDC66 低表达(<1.89) 组, 结果显示与CCDC66 低表达组相比,CCDC66 高表达组中TNM 分期为Ⅲ~Ⅳ期者、有乙型肝炎病史者、有淋巴结转移者的占比较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2 组的年龄、性别、BMI 及肿瘤直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见表2。

表2 CCDC66 的表达水平与HCC 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例(%)

2.3 CCDC66 的表达水平与HCC 患者术后生存期的关系

随访结果显示,CCDC66 高表达组术后5 年存活25 例,生存率为39.68%;CCDC66 低表达组术后5 年存活22 例,生存率为51.16%。CCDC66 高表达组的5 年生存率显著低于CCDC66 低表达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图1。

图1 CCDC66 的表达水平与HCC 患者生存情况的关系

2.4 CCDC66 的表达水平预测HCC 患者预后的价值

将预后情况作为因变量,将TNM 分期、乙型肝炎病史、淋巴结转移和CCDC66 作为自变量(赋值情况见表3),纳入Cox 单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TNM 分期为Ⅲ~Ⅳ期、有乙型肝炎病史、有淋巴结转移和CCDC66 高表达均与HCC 患者的预后有关(见表4)。以单因素分析结果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的项目作为自变量,纳入多因素Cox 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TNM 分期为Ⅲ~Ⅳ期、有淋巴结转移和CCDC66高表达均是HCC 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见表5)。

表3 Cox 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变量赋值表

表4 影响HCC 预后的单因素Cox 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

表5 影响HCC 预后的多因素Cox 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

3 讨论

HCC 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75%以上的HCC 患者在确诊时疾病已进展至晚期,导致患者的病死率较高[10]。目前HCC 患者的5 年生存率可达50%,但70%以上的患者会出现复发和转移,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11]。因此,寻找特异性较高且应用价值较高的生物标志物对于改善HCC 的预后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随着高通量测序技术和生物信息学的发展,研究发现真核细胞中存在大量circRNA[12]。circRNA 是稳定的RNA 分子,具有共价闭环结构,在机体全血、血浆中的表达水平高于线性RNA。circRNA 比线性RNA 的半衰期更长,且稳定性更高[13]。因此,circRNA 可能可以作为多种疾病的生物标志物,在疾病的诊疗及预后预测方面发挥重要作用。circRNA 参与多种生物学过程,其主要通过调控miRNA,参与调节蛋白质表达[14]。CCDC66在多种肿瘤组织中异常表达,已被确定为肿瘤的潜在治疗靶点。研究表明,敲除CCDC66 基因可显著抑制甲状腺癌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15]。此外,致癌基因CCDC66 与结直肠癌细胞对奥沙利铂的耐药有关,下调CCDC66 表达可改善结直肠癌细胞对奥沙利铂的耐药[16]。本研究结果表明,与CCDC66 低表达组相比,CCDC66 高表达组中TNM 分期为Ⅲ~Ⅳ期者、有乙型肝炎病史者、有淋巴结转移者的占比较高,且CCDC66 高表达组的5 年生存率较低。多因素Cox 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TNM 分期为Ⅲ~Ⅳ期、有淋巴结转移和CCDC66 高表达均为HCC 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综上所述,HCC 患者肿瘤组织中CCDC66 表达上调,CCDC66 可作为预测患者预后的生物标志物。本研究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首先,本研究的样本量较小,今后应扩大样本量以进一步验证本文结论;其次,本研究未阐明CCDC66 影响HCC进展的具体分子调控信号通路,后续研究可采用流式细胞术、蛋白质印迹法等方法,探究CCDC66对HCC 细胞增殖和调亡的影响。

猜你喜欢
乙型肝炎生存率标志物
“五年生存率”不等于只能活五年
人工智能助力卵巢癌生存率预测
“五年生存率”≠只能活五年
慢性乙型肝炎的预防与治疗
脓毒症早期诊断标志物的回顾及研究进展
HER2 表达强度对三阴性乳腺癌无病生存率的影响
癌症进展(2016年12期)2016-03-20 13:16:14
冠状动脉疾病的生物学标志物
肿瘤标志物在消化系统肿瘤早期诊断中的应用
MR-proANP:一种新型心力衰竭诊断标志物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66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