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核心素养培育,检测读懂能力

2023-11-22 00:54肖良
广东教育·高中 2023年10期

肖良

2023年全国新课标Ⅰ卷以《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和《中国高考评价体系》及《中国高考评价体系说明》为命题依据,在落实《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上下功夫,坚持“守正创新”,注重教、学、评一体化,在命题理念,语料选用和题型创新方面继续迈出坚实步伐。

一、试题评析

现代文阅读Ⅰ板块着力于教考衔接,努力在命题语料选择上下功夫,将阅读材料与部编本教材必修下册第四单元《信息时代的语文生活》紧紧勾连,引导学生思考信息时代如何评判媒介信息,辨识媒体立场,形成独立判断。此题摘编自赫克托·麦克唐纳的《后真相时代》,文章作者通过引用相关经济学家论证以及实地调查和当地向导陈述等方式,证明了筛选并评判信息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阐述了“竞争性真相”这一核心概念。材料既是对学生学习必修语文教材后阅读能力的考查,也是对该单元的一个补充性解读。

现代文阅读Ⅰ板块延续2021年以来新课标Ⅰ卷做法命制五道题目,梳理如下:

二、备考策略

通览近几年新高考Ⅰ卷信息类阅读文本,选材上集中在社科领域,形式多样,内容比较陌生,理论性比较强。题型设计上注重信息的提取、筛选和整合、分析能力的考查。客观题经常在词语转换表述,语序调整改写,限制因素变更,逻辑关系重构等方面设置障碍和陷阱,注重检测学生对文本重要观点的理解,考查文章分析与论证,不同材料的分析比较以及用阅读所得解释现实现象的能力等。

阅读此类文本的备考策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把握并深入理解重要概念

在阅读信息类文本时要有意识去抓重要概念,结合材料理解分析,深入把握概念内涵与外延,同时亦可兼顾作者通过什么方式策略阐释观点,分析议论等。如“竞争性真相”就是今年高考信息类文本的重要概念,主要指“各行各业有经验的沟通者会通过片面的事实、数字、背景呈现某种世界观,从而影响现实。”这篇文章关于藜麦的各种说法以及澄清事實的过程就是为了引出最后这个重要观点。抓住这个重要概念,就抓住了文章重心,抓住了理解整个文本的“牛鼻子”。另如2020年全国新高考Ⅰ卷现代文阅读Ⅰ的“历史地理学”,2021年全国新高考Ⅰ卷现代文阅读Ⅰ的“诗画异质”皆是如此。

(二)理清观点与材料,主要观点与次要观点以及不同材料之间的关系

观点统率材料,材料支撑观点,似乎很容易把握。但在高考这类选拔性考试中,阅读文本可能会在观点异质,材料互左等方面做文章,加大阅读分析的难度,以此来提升信度、效度和区分度。备考中需要考生集中精力圈画出不同观点和材料,最好有简洁批注,经过梳理分类,辨析作者立场与论敌立场。如今年高考信息类文本第一段,列图表比较如下:

以上这些就是某些媒体所使用的“竞争性真相”,从第二段开头第一句话可知,这些是作者观点的敌对方,这些乍看起来很有道理的观点和说法,最终经过经济学家分析,作者实地走访和采访当地人,谎言最终被揭穿。

(三)善于比较,在异同辨析中深化对观点和材料的认知

高考信息类文本阅读一般会呈现多个文本,阅读者要善于围绕内容、材料、观点、表达方式和价值倾向等维度,拥有在不同文本间进行比较的意识,通过比较形成全面认识和价值判断。因为今年高考语料是单一文本,此处分析省略。

(四)借助小技巧快速抓取信息要点

如浏览标题(本文摘编自麦克唐纳《后真相时代》)能快速明确此类文章论述中心。抓住第一段第四行“不过……”,第二段第一行“但是……”等关键词,能迅速明确语义重心。另外还有关注表范围的词、关联词等关键词句和表转折的句子等要素。论者亦多有分析论述,笔者此处从略。

三、原创试题检测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原创网络动画创意的重要源头和主要素材库。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意蕴浓厚、博大精深,深刻体现着中华民族特有的认知思维、思想内涵和精神风范,深刻展现着东方哲学的深度、力度和高度。对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新性挖掘和呈现,是网络动画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根本方向和必然路径。

网络动画作品《中国奇谭》聚焦中国神话与民间故事,以现代视角进行全新的解读与再创作,得到观众强烈的情感共鸣和市场的热切反响。剧中被职场困扰的小猪妖、胡同里的神仙精灵、山中的独行书生等原创的人物形象源于传统文化,又鲜活、生动、接地气,与现代人心灵相通,因而让作品迅速获得很高的关注度和普遍赞誉。

一系列高口碑原创网络动画,都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题材资源和价值来源。网络动画的特点就是能够创作独一无二、带有鲜明个性特征和象征意义的艺术形象,实现跨平台、跨媒体传播。因而塑造更多有中国特色、原创的经典艺术形象,进一步提升网络动画的整体品质和特色,才能使之成为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的一个重要文艺样式,成为中华文化走出去的一股重要力量。

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开发原创题材,不仅是文化传播的需要,更是网络动画观众的审美和情感需要。当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广受青睐,正在成为一种新兴的潮流。观众对于网络动画的风格探索有着越来越高的期待。这不仅源于大家的文化认同和精神需求,也源于整个社会的文化氛围。有了需求,如何找准方向,创作出更好的作品,是值得创作者深入思考的问题。在开发优秀传统文化题材时,需要守正创新,不仅要深刻理解文化内涵,更要了解观众的心声,让好的内容、好的理念、好的创意落地,在观众的心间生根发芽。

网络动画作品既要满足观众的情感和审美需求,又要引起观众的深入思考,引导他们的心灵成长,开阔他们的视野,这就需要网络动画在创作中不断创新开拓,重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结合不同艺术形式,充分运用现代动画新技术,着力塑造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这样才能让网络动画具有持续发展的动力,打通与观众情感交流的渠道,让中国的动画在网络平台这条新赛道上跑得更远、更稳。

(节选自葛竞《传统文化成为网络动画的底色》)

材料二:

《中国网络文艺发展研究报告(2020~2021)》认为,国产动漫创作水平和市场支持度正在进一步提升,“中国风”成为亮丽主题、国风作品频繁“出圈”。在网络平台广泛传播的国风动漫,或取材于传统典籍、民间故事、历史人物等,或运用水墨、剪纸、年画、建筑等传统艺术形式讲述中国故事、诠释中华美学,尤其受到网民特别是年轻一代的追捧。比如,《雾山五行》取材于《山海经》,用水墨之美表达中国志怪文化,以强大的文化标识度被国外网民称为“Chanime”(中国动画)。再如,《夏虫国》用炫丽的中国山水诠释“夏虫不可以语于冰”的古老哲言,《莫高霞光》把西行取经路与中华美学相融相洽,展现意境悠远的画面。《长生殿》《孟姜女》《月老》等作品用或唯美或简练的动画艺术风格,赋予了传统故事新的美学意趣。这些作品获得全网广泛好评,其中一些在海外传播中丰富了国外观众对中国网络文艺的了解。这一切都充分说明,中华文化已成为当下网络动画的“流量密码”。

当然,以传统文化为题材的网络动画以及其他的网络视听作品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比如,作品原创性不足,热衷于扎堆跟风,把互联网技术便于复制、传播的特性误当作剪辑拼接的同质化“创作”、移花接木重复传播的温床,导致大量缺乏新意、诚意之作充塞网络传播空间,不但阻碍了优秀作品脱颖而出,而且败坏观众的胃口。又如,一些动画作品过于强调所谓“网感”“爽感”,把“短时注意力”作为视频产品的“底层逻辑”,缺乏对叙事的精心布局,缺少画面的精良制作,满足于制造强烈的感官刺激,只是把传统文化在作品中进行元素化使用和浅表化表达,而没有在精神内核、美学特色的层面推动中华文化与网络文艺的深度对接,甚至歪曲了中华文化的基本观念和价值取向,娱乐倾向壓倒了文化内涵。

(节选自胡一峰《网络动画:不断丰富中华文化的“可视化”新载体》)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意蕴浓厚、博大精深,是原创网络动画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根本方向和必然路径。

B.《中国奇谭》能得到观众和市场的支持得力于它对优秀传统文化素材与价值的挖掘与现代呈现。

C.进一步提升网络动画的整体品质与特色,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塑造更多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经典形象。

D.塑造可信、可爱、可敬的艺术形象,不断开拓创新,让好的内容、好的理念在观众的心间生根发芽。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和材料二都谈到了国产动画对中华传统文化如何传承和创新的问题,但二者论证方法并不相同。

B.把传统文化作为重要的素材库,并借鉴传统艺术形式表达新的美学意趣,能实现国风作品的顺利“出圈”。

C.有强大文化标识度的作品更能丰富国外观众对中国网络文艺的了解,成为助推网络动画的“流量密码”。

D.互联网技术并不必然推动网络动画以及其他的网络视听作品的迅速传播,反而可能被大量同质化作品阻塞。

3.下列对《中国奇谭》中的短片分析,不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第二段观点的一项是( )

A.《小妖怪的夏天》隐喻了现代“打工人”的职业焦虑和职场生命,寓日常琐碎于黑色幽默的故事情节“再生产”之中。

B.《鹅鹅鹅》展示“中国智慧”与“异域情调”。用极简主义的动画画风、中国画的“留白”对“中国动画学派”进行了艺术传承。

C.《飞鸟与鱼》取材于民间广为流传的“田螺姑娘”故事,却被“改造”为具有超前意味的现代神话——人与外星人的跨星域恋情。

D.《玉兔》将中国人关于嫦娥奔月和玉兔捣药的神话传说拉到“太空歌剧”的宏大背景下,以日常琐碎的视角讲述一个故事。

4.在“互联网+”时代,需要实现技术与艺术的完美融通。请结合材料二对这一现象加以分析。

5.国产动漫中“中国风”成为亮丽主题、国风作品频繁“出圈”。请结合材料谈谈如何进一步促进国产动漫的良性发展。

参考答案:

1.A。材料一第一段“对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新性挖掘和呈现,是网络动画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根本方向和必然路径”。

2.B。还有“创新性挖掘和呈现”和“要满足观众的情感和审美需求”等。

3.B。该项分析没有突出“以现代视角进行全新的解读与再创作”“与观众心灵相通”等。

4.①努力避免盲目扎推跟风,片面强调所谓的“网感”“爽感”等浅表化,注重铸造作品品质。

②注重传统文化内涵的挖掘,在精神内核、美学特色的层面推动中华文化与互联网技术的深度对接。

③让互联网技术成为丰富艺术形式,提升视听效果和审美表达的有力载体。

5.①守正创新,深刻理解传统文化内涵,以现代视角对传统进行全新的解读与再创作。

②了解观众的心声,打通与观众情感交流的渠道,用高尚的情感和价值满足观众的审美和情感需要。

③不断创新开拓,丰富艺术形式,不断突破和超越我国现有的动画片生产模式和审美观念,满足观众个性化需求。

④努力挖掘作品的现实意义,打造与观众心灵相通,与现实生活甚至未来发展建立联系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