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华华
“吹灭读书灯,一身都是月”,北大教授孙玉石描绘了一幅唯美而诗意的画面,让我们仿佛看到了一个读书人在万籁俱寂中忘我地沉潜在青灯黄卷中,夜已深沉却浑然不觉,当他终于合卷起身,轻轻吹灭油灯,才发现满窗皎洁的月光正温柔地笼罩着他……我想,这幸福感还不止于窗外月光的陪伴,更有字里行间无形月光的浸润,书卷里必然也是月光澄明,盈满襟怀,鲜花满径,暗香浮动,让人回味无穷,口齿留芳,精神丰盈,心灵熨帖。
读书能抵达至美至怡之境,自古文人墨客们多有感发,刘希夷“寂历弹琴地,幽流读书堂”,陈继儒“灯火纸窗修竹里,读书声”,于谦“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朱熹更有《四时读书乐》的佳句“读书之乐乐何如,绿满窗前草不除”“读书之乐乐无穷,瑶琴一曲来薰风”“读书之乐乐陶陶,起弄明月霜天高”“读书之乐何处寻?数点梅花天地心”……书卷在手,闲坐品茗,这是读书人最惬意最愉悦的时光,静享书卷中的浪漫与诗意,聆听文字中的竹啸与风吟,物我两忘,妙不可言。
古人嗜书如命,却得书不易,宋濂于大寒中借书抄录至今令我们动容。放眼物质丰赡的当下,买书容易了,但读书的兴致却减退了,当我们以网络原住民自居,当我们在抖音、快手、电子游戏中沉迷流连,当我们日渐成为低头族和手机控,日渐消失的不仅是青春的美好年华,还有昂扬的斗志和康健的身心……
我们需要以阅读养浩然之气,以头顶的月光润泽虚空的灵魂!我们在文学中咂摸人性的复杂与丰富,在史学中感悟历史的兴替与得失,在哲学中思考生命的来路与归属……在书卷中欣赏古今世界的仪态万方,在文字的觥筹交错中触摸历史滚烫的泪痕,倾听文士墨客的喃喃私语与壮怀激烈,感受黎民百姓的朝作暮息与日常悲欢……在文字的世界里能冲破时与空的束缚,能谛听诗和远方天籁般的回响,让心灵随着曼妙月光轻舞飞扬。
严文井说:“书,能保持我们的童心;书,能保持我们的青春。”读书,能让我们保持最好的自己,甚至遇到更好的自己,能让自己内心澄明而通透,精神丰盈而有力量。当你被生活迎面痛击,遍体伤痕,读史铁生的《我与地坛》吧,你会从自然的盎然生机与恒远静穆中参悟到建构自己地坛的力量;读林语堂的《苏东坡传》吧,你会从东坡的命途多舛中感受到诗词书画等高雅情趣以及儒释道哲学文化对人的疗愈;读余华的《活着》吧,你会从福贵一次次送别亲人的巨大痛苦而又不得不被动接受命运的无奈中感受到活着本身的坚韧与高贵;或者读孔子与庄子的哲学,你会从以入世之心做事、出世之心做人中找到一种达观的平衡……
杨绛曾在解答青年困惑的回信中写道:“你迷茫的原因,在于读书太少,而想得太多!”在迷茫无助的岁月或孤独寂寞的日子或平静无事的时光中,亦可以品品巴金的文字,学习其中自省的可贵;畅游金庸的世界,领略其中的侠骨豪情;走进汪曾祺的散文,感受中国最后一个士大夫身上的情韵灵动与风致清逸……
作家毕淑敏在《南极之南》中写道:“生命中最快乐的时候,有人说是一场旅行刚刚开始,朝着未知之地起程。打开一本喜欢的书时,也有类似的微感觉吧。”青年正是人生旅行起程之时,读书则是一场心灵的旅行,可以长才增识,可以怡情养性,可以领略一路的旖旎风光,可以結识忘年的学人智者,可以参悟世情的温凉冷暖……
亲爱的同学,热血的青年,是时候关上电脑,放下手机,捧起书卷,开始心灵之旅了。
三更有梦书当枕,半床明月半床书……多么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