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子健
中国是一个诗歌的国度,两千多年来,诗歌滋养着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精神世界。唐诗是中国古代诗歌的巅峰,站在大唐诗坛,放眼望去,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在唐朝近三百年的历史中,涌现出了李白、杜甫、王维、孟浩然、白居易等一大批著名诗人和许多脍炙人口的优秀诗篇。这些明星总是自带光环,无论在哪里都会引来无数闪光灯的聚焦。
今天,我们避开这些明星大腕儿,关注一位非著名诗人。他叫朱庆馀,出生于越州(今浙江绍兴)。在星光闪耀的大唐诗坛,他算不上重要角色,史书上关于他的记载并不多,就连生卒年月都不清楚。但就是这样一个诗人,却凭着一段科考趣事,留下了一首广为流传的诗作。
我们先简单介绍一下唐朝的科考阅卷制度。现在的考试都是匿名打分,阅卷老师是看不到考生姓名的。而在古代,虽然武则天时期已经创立了“糊名法”(在阅卷前将考生姓名进行密封),但并没有在科举中普遍应用,一直到宋朝才开始普遍使用。在唐朝的科举考试中,阅卷者是可以看到考生姓名的,这就给了阅卷者极大的操作空间。也正因如此,唐朝兴起了一股通榜、行卷之风。所谓“通榜”,是指在正式考试之前,考官会根据考生的社会声望和日常表现评定出一个名单,供录取时参考使用;“行卷”,就是考生为了能够上通榜、增加录取机会,在考试前将自己的作品编辑形成卷轴,送给一些王公贵族、文化名流,求支持、求推荐。
这在如今看来妥妥地属于制度弊端,但在当时却流行成风,就连很多著名大诗人都不能免俗。王维用一曲《郁轮袍》征服了唐玄宗的妹妹玉真公主,白居易以一首《赋得古原草送别》让大诗人顾况惊为天人……
与这些前辈们一样,来长安参加科考的浙江考生朱庆馀也将自己的作品汇编成册,送给了当时的文坛领袖张籍,希望能得到这位文坛大佬的认可和推荐。张籍是个爱才之人,看了朱庆馀的作品之后,对他的才学大加赞赏,也在各种场合向大家推荐这位文坛新人。有了张籍的站台背书,一时间,朱庆馀名声大振,火遍长安。
按理说得到张籍的赏识,朱庆馀应该高枕无忧,静待开考才是,可他好像患上了考前综合症,心里一直是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朱庆馀想问一下张籍老师,自己这次考试到底有没有戏?但碍于文人的面子,又怕惹张籍不耐烦,所以不敢造次。不甘心的朱庆馀突然灵机一动,计上心头,写下了这首流传千古的名诗《近试上张水部》:
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
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
全诗描写了一个新婚女子刚嫁入夫家时的情绪状态。昨晚洞房里红烛高照,今天天一亮就要到堂前拜见公婆了。新娘早早起床,内心无比忐忑,只能通过化妆来掩饰自己的紧张,同时也想给公公婆婆留下一个好印象。化完妆,新娘紧张的心情还是没有平复,于是羞涩地低声问自己的夫君:“我画的眉毛深浅可不可以啊?”虽然全诗都没有提到考试的事情,但明眼人一看就知道,作者是在以刚刚出嫁的新娘自比,通过描写新娘子见公婆前的紧张情绪,反映自己在考试前焦虑不安的内心。这首诗翻译过来的意思就是:马上就要到见考官的关键时刻了,亲爱的张籍老师,您觉得我的水平到底怎么样?能不能高中进士呢?
聪明如张籍,一眼就看懂了朱庆馀写这首诗的真实目的。要知道,张籍在以诗言志方面也是高手。他在面对藩镇军阀李司空的收买时,也曾自比一位妇人,写下了千古名篇《节妇吟》。“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一句,既表达了对李司空慧眼识珠的真诚感激,又展现了自己对大唐尽忠尽责的高尚气节。所以,朱庆馀的这种做法虽有班门弄斧的嫌疑,却也迎合了张籍的喜好,加上这首诗水准极佳,更坚定了张籍对他的看法。于是,张籍大笔一挥,写了一首《酬朱庆馀》回赠:
越女新妆出镜心,自知明艳更沉吟。
齐纨未是人间贵,一曲菱歌敌万金。
朱庆馀自比为新婚燕尔的少妇,张籍则将他比作一位来自越州的采菱姑娘。他在诗中写道:姑娘啊,你明明知道自己美艳动人,却还是因为太在意而变得焦虑,别看有些人穿着华丽昂贵的服饰,却抵不上你优美动人的一曲菱歌。这首诗不僅在题材上与朱庆馀的诗完美契合,在内容上也对他的提问进行了回应。张籍老师对朱庆馀的才华再次点赞,让他不要多想,凭着自己的才华,金榜题名是绝对没有问题的。可以说,朱庆馀在考试前又吃了一粒大大的定心丸,考前综合症也被治好了。
最后,果然如张籍所料,朱庆馀如愿高中进士。
两人之间的这段科考趣事,不仅留下了一段文坛的千古佳话,也成就了朱庆馀本人。虽然《全唐诗》里收录了两卷他的诗,但是如果没有这首《近试上张水部》,没有他和张籍的这次互动,恐怕本来就不出名的他更会被淹没在历史的长河之中而不被人提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