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的配置合理性与有效管理

2023-11-22 16:52:41曾昊暐
经济研究导刊 2023年19期
关键词:合理配置有效管理人力资源

曾昊暐

摘   要:从当前事业单位的人力资源管理情况看,我国事业单位在人力资源配置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常见问题,导致人才优势不能够被充分地发挥出来。为此,对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进行概述,分析当前存在的人力资源配置和管理问题,并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措施,以期促进事业单位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事业单位;人力资源;合理配置;有效管理

中图分类号:D630.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23)19-0092-03

一、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相关概述

(一)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的特征

事业单位是性质特殊的机构,其主要职责是服务人民和社会,并保障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人力资源管理在事业单位中处于关键位置,在实际管理上主要通过招聘、选拔和培训等方式完成人力资源的配置。无论是公益一类事业单位,还是公益二类事业单位,在进行人力资源管理时,都需要将以人为本等理念特征融入人力资源配置和管理中,以保证配置的合理性和管理的有效性。

(二)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的内涵

事业单位的人力资源管理和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一样,是通过对人力资源的招用、开发、调配、整合等手段,促使人力资源发挥出应有的价值,从而促进组织的整体发展。一般而言,事业单位的人力资源包含专业技术人员、行政管理人员和工勤技术人员等。统筹抓好各类人力资源队伍建设,提高内部人员的综合素质,保证人力资源配置的合理性,能有效提高事业单位的整体水平。

二、推进人力资源配置合理性和有效管理的必要性

(一)发挥事业单位中人才的价值

人力资源管理的关键是发挥人才的价值,所以事业单位应以人为本,对人力资源进行合理的配置。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不仅仅是对人才进行工作上的具体安排,还包括针对人才的招聘、培训、激励和考核等方面的工作。通过这些人力资源管理的方式方法完成的合理配置,可以帮助事业单位中的人才激发工作积极性,提升工作能力,实现自身价值的发挥,提高人力资源管理的有效性,保证事业单位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二)节约事业单位中人力资源管理的成本

随着事业单位越来越重视人才的价值,在人力资源管理上的成本投入也越来越高,积极提高人力资源配置工作的合理性,能够有效降低在人力资源管理上的成本支出。首先,通过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可以使事业单位做到人尽其用,充分发挥出每一个人才的价值,更利于单位管理工作的进行。同时,分析每一位人才的特点和属性,可以保证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的利用效率和利用质量。其次,人力资源的配置合理性可以提高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的敏锐性,让事业单位可以结合社会中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形势,优化自身人力资源管理工作,避免事业单位人力资源队伍在建设方面走弯路、错路。结合时代发展特征对人力资源管理技术和思想进行调整和创新,有效降低在人力资源管理上的成本支出,从而将有限的资金用于单位内其他方面的发展,保证事业单位的高质量发展。

三、事业单位人力资源配置和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人员配置不合理且年龄结构分布不平衡

首先,当前很多事业单位在人员岗位配置方面存在缺陷,不能有效结合单位自身的未来发展规划,所以不能对人员和岗位做出合理的调配,而且人力资源管理部门也缺乏同各用人部门的有效沟通,无法了解用人部门对人才的实际需求,从而无法做好相关岗位人员的合理配置,影响了人力资源的有效管理。同时,很多事业单位的各部门之间缺乏信息传递的效率,不同部门的人员不能有效合作,阻碍了事业单位的健康发展。其次,事业单位每年招收的人员较少,所以很多事业单位都出现了年龄结构偏大的问题。随着信息时代的不断发展,事业单位在人力资源配置上也出现了一些问题。例如,年龄偏大的员工对信息技术的理解和应用能力不强、对新管理理念接收能力弱、学历和职称与岗位最新要求不匹配等。人力资源结构不合理影响了人力资源配置的有效性,阻碍了事业单位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效率提升,也影响了事业单位的健康发展。

(二)招聘工作和培訓工作效果差

由于单位性质不同,很多事业单位的人力资源管理职能没有企业的强,所以在实际管理中的招聘工作和培训工作也与企业有较大的差距。首先,事业单位的招聘受到机构编制数量的约束,并且在开展招聘时需要按照上级部门下发的要求和计划进行,在面试前还需要应聘人员参加国家或有关部门的统一考试并取得合格成绩,这些约束和要求导致事业单位准入门槛较高,招聘时的自主选择权较低,加大了事业单位的招聘难度。同时,很多事业单位缺乏有效的招聘手段,对招聘岗位需要的胜任能力不明确,招聘信息不清晰,面试选拔时的标准不合理,导致了招聘效率低,无法挑选到合适的人才。其次,很多事业单位不重视对内部人员的培养,缺乏切实有效的培养规划,很多人员无法通过合理的培训安排提高自身的岗位胜任能力,这样会严重影响事业单位进行合理的人力资源配置,增加了人力资源的管理难度。同时,很多事业单位只是形式化地进行培训,培训的针对性不强,缺乏培训效果的反馈评估,无法充分发挥培训的作用,制约了事业单位的人才队伍建设。

(三)缺乏有效的绩效管理且调整能力差

当前很多事业单位的绩效考核工作较为粗放,评估指标的设置不明确,存在走形式走过场的现象,对员工工作表现的评价也不够全面、精确,并且缺少给员工的绩效反馈。同时,事业单位现有的考核周期过长,一年一次的考核无法对员工进行精确的评价,很多问题也得不到及时的发现和处理,从而在不能掌握员工的实际能力后,无法提高人力资源配置的合理性,最终加大了人力资源管理的难度。另外,当前事业单位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缺乏一定的调节能力,无法适应社会的高速发展。具体而言,很多单位在人员配置上缺乏机动性,也没有建立AB角制度,在出现不可预知的人才调动和离职后,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事业单位的高质量发展。

(四)受到其他内外部因素的影响

首先,事业单位的人才引进工作受外部环境影响较大。事业单位受到工资总额的限制,能给予人才的薪酬水平有限,所以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人才的引进工作,提高了人力资源的配置难度。不仅如此,事业单位自己培养的关键岗位人才也容易受到外部高薪的诱惑,一旦离职,将会给单位带来较大的损失。其次,当前很多事业单位缺乏合理的激励机制,激励方式较为单一,缺少对不同类别的人员设置不同形式的激励措施,难以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同时因为事业单位是根据员工的管理职级或专业技术职级等进行工资分配的,工资不能与工作岗位和绩效有效挂钩,反而会降低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另外,很多事业单位的内部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不够完善并且缺乏更新,同时也缺乏专业性较强的人力资源管理人才,所以无法更好地完成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最后,很多事业单位虽然针对不同岗位制定了岗位说明书,但往往存在因人设岗的情况,且岗位说明书缺乏更新,所以很多岗位对员工的要求标准并不合理,不利于提高人力资源配置的合理性,无法发挥出每个人才的价值,影响着事业单位的健康发展。

四、事业单位人力资源合理配置和有效管理的措施

(一)在人力资源配置中合理利用信息化技术并进行创新

随着信息时代的高速发展,信息技术促进了很多企业的发展。对于事业单位而言,需要跟上信息时代的脚步,及时利用好其中的信息技术实现人力资源方面的有效管理。第一,人力资源管理人员要积极学习各种现代化管理技术,将其不断融入管理工作中,并且结合事业单位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建立现代化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利用信息化技术不断优化管理流程,在对相关数据进行深入分析后,及时发现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尽快解决。第二,人力资源管理人员需要利用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提高人力资源配置的合理性。要通过信息系统对单位人力资源进行全面的数据收集和汇总,包括员工的岗位、薪酬、绩效和培训情况等。通过专业的人力资源数据分析,结合每位员工的个人能力和岗位特点,完成事业单位员工结构的科学调整,提高人力资源利用率。第三,单位也要对不同的岗位进行深入调研与剖析,对其岗位职责和义务进行明确,且在信息系统数据完善有效的前提下,加强各部门之间的良好沟通,使信息可以在各部门之间做到高效传递,为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打下良好的基础,保证人力资源管理的有效性。第四,人力资源管理人员要密切关注社会中信息化技术的最新成果,实现对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的不断更新,保证更好地服务于单位发展建设,提升人力资源管理和配置工作的时效性,促进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构建高素质和高能力的人才队伍

在新时代的发展中,人才对于社会的发展而言有着重要作用,从本质上讲,各企业之间的竞争归根结底就是人才的竞争。对于事业单位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而言,做好人力资源的配置工作需要提高员工队伍的综合能力和素质,提高人才配置的容错率及员工的适应能力,降低人力资源管理的难度。具体而言,可以通过招聘和培训来提高员工队伍的综合能力和素质。首先,事业单位要做好招聘工作,要注重人才的价值,不断提高员工队伍的整体专业能力和素质。人力资源管

理人员需要结合当前事业单位的发展情况和岗位设置情况明确对人才的要求,在遵守公正公开原则的同时,通过各种面试技巧完成对胜任岗位人才的录用,把人才配置在合适的岗位上。同时,要注重对招聘人员的培训,明确招聘的选拔标准,发布清晰有效的招聘公告,并在实际招聘中对人才招聘的福利待遇和晋升通道进行明确,提高对人才的吸引力。其次,要积极开展培训工作。在培训中需要人力资源管理人员结合实际岗位配置情况和未来发展计划对员工的培训需求进行收集和分析,并制订有针对性的培训计划,激发员工的培训积极性,高质量地完成培训工作。聘请有专业资质的人员担任讲师,在高质量的培训中,提高员工的专业知识水平和综合素质。最后,要做好招聘和培训评估工作。通过评估对每年的招聘和培训工作成效和不足之处进行总结,进一步提高招聘和培训的质量,帮助事业单位提高人才队伍的素质和能力。

(三)建立并完善人力资源管理机制,创新管理方式,优化配置管理

结合当前实际情况来看,我国社会经济方面发展处于较快的狀态,在这一时代发展背景下,明确要求事业单位在运营和发展过程中要加大创新力度,遵循与时俱进的基本理念,与新时代发展脚步相一致,改革创新管理方式,实现合理配置,将管理效果发挥到最大化。只有完善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才可以保证各项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有序进行,从而提高人力资源配置的合理性,提高人力资源管理的质量。首先,明确管理岗位职责,适当下放管理权力,人员考核配置等工作都应当交给人力资源管理部门负责。运用专业知识和技能,坚持以人为本,体现管理工作的人性化特征,保持人员配置管理以及考核方式的多元化,强化员工的自我认同感。其次,完善员工的考核机制。可以将考核活动的开展规律进行优化,由传统的以年为周期变为以季度为周期,同时在考核评价指标上也要进行细化,结合不同的岗位制定不同的考核标准,提高考核工作的有效性,让管理者能够真实了解到当前人力资源配置的效果。事业单位的人力资源管理人员要严格要求自己,加强学习与实践,在工作中要善于思考、善于总结,做好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另外,重视绩效考核之后的绩效反馈工作,通过反馈让员工了解自己的个人绩效情况,帮助员工提高工作能力和综合素质。最后,完善奖惩机制。将绩效考核成绩与奖惩机制挂钩,让绩效优秀的员工有动力,绩效较差的员工有压力。同时在奖励时要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并行,在层次化的奖励中进一步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帮助单位更好地完成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

(四)创新人力资源管理理念

事业单位在开展人力资源配置和管理工作时,应该强化对管理理念的创新,使其管理工作具有时效性和科学性。在具体工作中,人力资源管理人员既要关注员工的工作状态和能力,也要考虑到员工的职业生涯发展,要将单位利益和员工自身利益结合,最大程度发挥员工的工作潜能,实现员工与单位共同发展。所以,在创新人力资源管理和配置理念时,需要对员工开展职业生涯管理,具体需要做好以下几点。首先,要结合员工的薪资待遇、晋升通道和工作环境等方面的需求,对管理理念进行创新,做到人力资源配置和管理理念与员工的个人发展相匹配。其次,需要结合单位发展对员工的需求进行管理创新。要将单位的人力资源规划与员工的职业生涯发展相结合,让员工在为单位发展贡献力量的同时获得成就感,提高员工对单位决策的认同感,不断提高人力资源管理质量。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结合当前事业单位的人力资源配置情况看,部分员工并未在实际岗位中发挥出作用,人员配置不合理、年龄结构分布不平衡、招聘工作和培训工作效果差、缺乏有效的绩效管理且调整能力差等问题,制约了人力资源管理水平的提高。为此,需要在人力资源配置中合理利用信息化技术并进行创新,构建高素质和高能力的人才队伍,建立健全人力资源管理机制,创新人力资源管理理念,从而提高人力资源管理的有效性,实现事业单位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周楚丰.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的配置合理性及其有效管理[J].产业创新研究,2020(15):103-104.

[2]   宋晓峰.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的配置合理性和有效管理分析[J].全国流通经济,2020(12):91-92.

[3]   王晓.浅谈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的配置合理性和有效管理[J].人力资源,2019(20):48.

[4]   李晓明.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的配置合理性和有效管理[J].经济师,2019(10):250-251.

[责任编辑   文   欣]

猜你喜欢
合理配置有效管理人力资源
住宅小区园林景观绿化施工与植物合理配置探究
现代园艺(2018年2期)2018-03-15 08:00:52
浅谈事业单位人力资源合理配置与管理
消费导刊(2017年20期)2018-01-03 06:27:50
论综合执法权的合理配置——基于执法权发展面向的分析
让管理为教学助跑
技工类院校班主任如何实现对学生的有效管理
价值工程(2016年32期)2016-12-20 20:46:03
基于分类分层次教学模式下的中职数学课堂教学有效管理分析
高校机构知识库的资源建设及有效管理建议
宝鸡:松绑人力资源
中国卫生(2016年11期)2016-11-12 13:29:16
试论人力资源会计
航空医学鉴定训练中心护理人力资源合理配置与管理
西南军医(2016年2期)2016-01-23 02:1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