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太来果蔬专业合作社既是多家企事业单位的农产品供应商,又对接了知名生鲜电商。合作社种植面积达705亩,蔬菜年产量超过5000吨。近年来,上海太来果蔬专业合作社的销售情况总体稳定,带动周边11家合作社共同致富。
然而,让人意外的是,规模不小的上海太来果蔬专业合作社只种了大叶蓬蒿、广东菜心、青米苋三种菜。
“做农业要有‘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换方向’的意识,做精才能做强。”合作社负责人王印解释说。王印在2017年之前,主要从事农产品流通行业,在生意做得风生水起时,他发现卖菜还得和种菜结合在一起。“消费趋势是市场需要品质可靠的蔬菜。如果只卖菜不种菜,那是‘无根之木’,难以掌控农产品的品质”。所以,他成立了合作社和建设了生产基地。
种菜不是随便选品种,而是要有所取舍。王印以大叶蓬蒿为例,解释道:“上海有很多绿叶菜来自外地,包括毗邻的长三角地区,但大叶蓬蒿不容易保存,常温下2小时就会蔫掉。如果在上海市郊种植,全程冷链配送,能实现5小时从基地到超市的保鲜特色。菜品新鲜了,就不怕没有议价权。”
在上海太来果蔬专业合作社的包装车间,新鲜采摘的大叶蓬蒿经过称重、简单包装后,迅速装入冷链车,送往市区的商超卖场。正如王印所料,由于市场上鲜见新鲜的大叶蓬蒿,合作社的产品颇受商超和线上平台青睐,合作社甚至成为部分平台大叶蓬蒿的唯一供应商。
与此同时,上海庭娆果蔬专业合作社负责人乔占也走出了一条“人无我有”的种菜之路。在业内,他有个外号叫“马兰头大王”。据了解,当地在露地条件下种植的马兰头一般一年只能在3—4月上市一茬。可在他位于浦东新区书院镇余姚村的基地,马兰头一年能上市四五茬,年销售额超过2000万元。
其中的奥秘就在于乔占改良了马兰头的品种,又通过科学种植方法,提高了产量。乔占的父亲是种瓜好手,可乔占务农后,觉得上海市场瓜类种植者不少,竞争比较激烈,就想到改种受市场欢迎却供应量有限的马兰头。为此,他跟着农业培训机构去外地考察,别人都在看当地的特色农产品,他却到处找各地的野生马兰头。乔占认为,上海本地的马兰头品种根茎细、叶片小、病害多,种植效益难以提高。
通过考察,乔占从外地引进马兰头新品种。引种后,现在产的马兰头根茎结实、叶片大,还抗病害,辅之以大棚调节温度、湿度,最终实现了上市周期缩短、产量足的目标。
马兰头种出名气后,乔占还带动周边农户一起种植马兰头。如今,他不仅自己种植了800亩马兰头,还包销周边近3800亩的马兰头,成功占领了长三角地区80%的马兰头市场。
上海享农果蔬专业合作社在崇明区小有名气,合作社负责人倪林娟因在种菜这件事上走过弯路,成了有故事的“新农人”。她觉得,只有种“市场需要的菜”,才不愁卖不掉。
2010年,倪林娟回乡务农。她说:“家人有土地情结,我又对绿叶菜情有独钟,回乡种菜很自然。”
一开始,倪林娟选择种植青菜,不打农药,不施化肥,觉得生态种植肯定有市场。不料,种出来的青菜卖不掉。究其原因,是因为她选取的青菜品种在家庭消费中很少购买,不受市场欢迎。这个波折让她意识到,种菜不能只打“情怀牌”和“生态牌”,得种市场喜欢的菜。
倪林娟大学学的是广告,她觉得农民种菜和广告投放有相似之处,要“按需供应”,找准市场痛点。不久,她决定用常见的黄瓜尝试一下。倪林娟之所以选择黄瓜,主要是市场上的水果黄瓜和荷兰黄瓜都卖得不错,可各有其短:水果黄瓜水分太多,荷兰黄瓜刺太多。
于是倪林娟自建育苗基地,一方面保护“活化石”级的传统种子;另一方面与科研院所联合研发新奇特农产品。2018年,倪林娟的自建育苗基地成功研发出“枝青一号”黄瓜。该黄瓜不仅含水量降低了,刺也少了,还是一个自有黄瓜抗病毒病的新品种。
王波是土生土长的崇明人,也是地地道道的“海归”农民——他曾在日本一家农场务工。在日本农场的工作,让他印象最深的是:要做精品农业,把每一棵菜都种好。
在日本6年的辛勤劳作和学习,王波收获了农场经营、农产品种植的直接经验。2004年回国时,他就是想把在日本学到的种植经验带回家乡,带领乡亲们一起致富。
王波发现,生鲜电商经常打“价格战”,往往会压低田头采购价。虽然很多农户种植的蔬果品质很好,但有时担心卖不掉,只能在价格上让步。他觉得,要回答“怎么卖”这个问题,必须提高产品的附加值。
提高附加值的途径之一就是提升质量、打响品牌。凭借种精品的理念,“王波果园”这一合作社品牌已经获得绿色产品认证,也因此出产的蔬果比普通农产品提高了不少价格。
如今,王波成了员工嘴里的“老板”。他也和那位日本老板一样,认真对待每个种植环节。工作时间,他和普通工人一样身穿工作服、脚穿雨靴,开着拖拉机赶往田里。王波说:“我的心愿是把品牌做得更大更响,带动更多的农民按照规模化、标准化的方式种菜,种好菜也卖好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