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 · 魅力无穷在考古
——漫步地震五千年(2)*

2023-11-22 08:40
地震科学进展 2023年11期
关键词:黄河

冯 锐

(中国地震台网中心,北京 100045)

0 引言

晋南有三宝:地震、铜矿、西厢记,天人凶吉都有戏。

《西厢记》是元朝王实甫写的爱情故事,永济县的崔莺莺被传唱千古。王叔晖 ( 1912—1985 ) 的工笔重彩《西厢记》连环画再铸经典,荣获国家一等奖。让中国传统女性的温柔端庄、美丽聪颖的形象大放异彩,被艺术界赞为一部划时代的杰作(图1)。

禹铸九鼎,威震九州。青铜铸造离不开运城的5 大铜矿,夏商周才有了镇国之宝,也传下来 “一言九鼎” 的荒诞愚昧。

史载最早的蒲坂地震、酙鄩地震都发生在这个地区,伴着黄河波涌连天雪。

现代地震学的研究不过百余年,而地震活动的周期一般在几百年到上千年,搞得人类经常犯迷糊。尽可能地利用史料信息、开展考古研究就十分要紧。

1 最古老的地震记载

1.1 蒲坂地震

1.1.1 古书记载

《竹书纪年》写于春秋战国,中国古代唯一留存的未经秦火的编年通史,公元280 年该竹简在河南汲郡墓葬中发现。石破天惊地第一次讲到了地震:

● 三苗将亡,天雨血,夏有冰,地坼(che)及泉,青龙生于庙,日夜出,昼日不出。 《古本竹书纪年》

● 昔者三苗大乱,天命殛(ji)之。日妖宵出,雨血三朝,龙生于庙,犬哭乎市。夏冰,地坼及泉,五谷变化,民乃大振。(乃命禹)以征有苗,苗师大乱。 《墨子 · 非攻下》

● 墨子曰:三苗欲灭时,地震泉涌。 《太平御览》

以前缺乏研究,对这次地震一般只提一句 “大约在公元前23 世纪” 作罢。近年研究才有所进展。

2000 年完成的《夏商周断代工程》给出:禹建夏是在 “约公元前2070 年” 。于是,以前编写的所有上古地震的时间都要做相应订正。按《史记》,舜是在大禹治水后的17 年去世的,禹又服丧3 年建夏,共持续20 年。地震发生在三苗欲灭、夏朝将立之时,故而把地震时间定为约2075—2090 BC(公元前,标注BC)较为合理,简称 “约公元前21 世纪” 。

古文中的 “三苗” 二字,有含义。

中原最早的时候有三大部落—黄帝的轩辕氏,炎帝的神农氏,蚩尤的九黎氏。多姓氏的前二者融合后,民众被统称 “百姓” ,百姓后来与蚩尤的“黎民” 氏族融合,便有了 “黎民百姓” 之称,延续至今。三苗不同,是江汉地区一个文化上相对独立的古聚落,湖北屈家岭文化和石家河文化为其代表。三苗氏兴盛于3300—1900 BC,农业和手工业比中原还发达,曾参加过大禹的治水工程。

治水结束后,禹在淮河中游召开过各部落首领的 “涂山之会” ,运筹了建夏。会后,禹铸九鼎、大摆权威,三苗不服。在舜的规劝下,禹息怒三年。禹伐三苗前(图2),曾大骂对方 “不敬鬼神、滥用刑罚、违天作乱” 等。古文的 “三苗大乱,天命殛之。日妖宵出,雨血三朝” 指的就是这事。

图2 禹伐三苗的战争Fig.2 The war of Yu against the Sanmiao

三苗败走湘、桂、川、滇地区之后,发展成苗、瑶、畲等民族。对比两件出土文物——石家河(三苗楚文化)的玉雕、三星堆(蜀文化)的青铜人像(图3),二者的风格很相似,表明曾有过历史的联系。

图3 石家河文化与三星堆文化的对比[1]Fig.3 Comparison between Shijiahe culture and Sanxingdui culture[1]

1.1.2 气候环境的变化

古文 “夏有冰,五谷变化,民乃大振” ,记述了地震时的气候环境。

在全新世中期8200—4500 aBP(age Before Present,距今的年代)——仰韶文化到龙山文化期间,气候最好,温暖湿润。原始农业达到鼎盛期,涌现出众多的区域性文化,突现了中华文化的多源、多民族特点(图4)。但是原始农业很脆弱,对气候变化敏感。当自然环境自3000 BC 以后逐渐降温变冷、干燥无雨的时候,农作物就会颗粒无收,较小的部落便只能向南逃难,或由农转牧。

图4 远古时期的自然环境和地震Fig.4 The natural environment and earthquakes in ancient times

最残酷的日子发生在2500—2000 BC 的 “龙山小冰期” (图4)——是在新仙女木事件(距今1.29—1.17 万年)之后的第一次最寒冷降温,华夏大地的干旱持续约100~200 年,降水量减少20%~30%,植被降低、土壤侵蚀严重,连洞穴里的石笋、湖泊与海洋的沉积物都发生了灾难性的突变。几个文明化程度最高的农耕文明,比如齐家、老虎山、马家窑、大汶口、良渚、石家河、龙山文化等均遭厄运,几乎都在这个期间衰落和消亡[2-3]。 “小冰期” 在北半球发展成特大的干冷环境,导致整个欧亚大陆的剧烈动荡和混乱,游牧民族入侵、旧制度瓦解、极端自然灾害频发。就是在这个4200 aBP(大体相应于2000 BC)前后,全球的农业文明遭到毁灭性打击,新石器时期的几大文明——两河、尼罗河、印度河以及长江文明几乎同时崩溃和灭绝[2]。

对这次生态环境的重大灾变,全球仅有的珍贵记载便是上述《竹书纪年》里的几个字,价值最高,没有之一。

反过来说, “夏有冰” “ 地震泉涌” 七个字也就旁证了蒲坂地震是发生在龙山小冰期内,人类在其前后大约500 年间遇到了第一次地震活动高潮(图4)。其证据不仅有垓下[4]、蒲坂、喇家[5]、泰山[6]、酙鄩[7]等信息明确的震例,还有根据地质探槽所发现的海原[8]、华北[9]、渭南[10]、关中[11]等地区的位置不清的震例,更有中亚地区诸如埃及、土库曼、希腊和印度的大地震震例[12]。世界各地众多的大地震集中爆发在同一个时段绝非偶然,加之在2133 BC、1953 BC和1744 BC 还出现了3 次九大行星 “连线” 的天文情况[13],构成了对人类几乎是毁灭性的灾难。

国际地层委员会在2018 年7 月13 日公布了全球最新的年代地层表, 4200 aBP 被确定为全新世中期和晚期的地层分界线,这个定标是基于世界各地的地质、生物、海洋和放射性的大量数据给出的严谨结论,标志了全球冷气候的发生时间。这个时间转变点具有深刻的含义,对认识全球变化具有指导意义。

正是在这个时间点上:

● 中国的新石器时期结束、青铜器时期开始,原始社会进入奴隶制社会;

● 人文历史上,出现禹伐三苗抢夺资源,鲧禹治水稳定九州,第一个朝代夏建立;

● 社会观念上,坚定地把 “六月天,下大雪、闹地震” 视为上天惩戒的标志,在《东海孝妇》和《窦娥冤》等著名文学作品里,都以这个情节达到高潮。

环顾五洲四海,老百姓总是要追求平等和自由的,欲从老百姓的心中把天灾和人祸分割开来,除非海枯石烂。

1.1.3 震中位置

在古人认知水平上,并没有 “震中” 的概念——那不过是现代科学的参数。所以远古地震的 “名称”只能用当时的都城来称呼,约2075—2090 BC 的地震也就被称之 “蒲坂地震” , 蒲坂是舜都,今永济。实际的“震中位置”要根据调研才能判定。

当时,炎帝都曲阜、黄帝都新郑、颛顼(zhuān xū)都濮阳,均在黄河古三角洲的东侧。黄河由南转北流之后,便在豫北的浚县、汲县、辉县、濮阳等地溢洪泛滥。颛顼虽然战胜了共工,但是老家濮阳同样是黄泛区,也不能久待,他死后的继位首领只能跟大家一样弃城西迁。帝喾(kù)从今商丘迁到偃师;尧迁到平阳(今临汾);舜迁到蒲坂;禹定都斟鄩(zhēn xún,今偃师二里头),稳定了较长时间。

关于震中位置,根据《墨子》中 “龙生于庙,犬哭乎市…五谷变化” 记载可做下述分析: “五谷” 为北方粮食,震中便不会在三苗部落的南方; “庙、市” 应该在国都(舜都,或禹都)附近;蒲坂系 “冀州” 范围,《周礼》有 “河内曰冀州” ,似指晋豫交界处黄河北侧;“地坼及泉,地震泉涌”更容易出现在潼关—斟鄩一带,因为当地的地下水位高、地震时出现地面沉降、喷沙冒水很常见,而在晋陕交界处则鲜有此类现象;最后,禹伐三苗的时候,舜已处晚年不能主事了,而史载材料多为禹在斟鄩—嵩山—阳翟(今禹城)地域的事迹。

综上所述,蒲坂地震的震中位置取蒲坂—斟鄩之间更合理些。

1.2 酙鄩地震

《竹书纪年》记载的另一次久远的地震发生在夏末,即1601 BC 斟鄩地震,也很重要:

● 五星错行,地震,伊洛竭。《今本竹书纪年》

● 夏桀末年,社坼裂,其年为汤所放。《古本竹书纪年辑校》

“社坼裂” ,指夏都(酙鄩)祭祀的祭堂倒塌破坏。 “放” ,放倒之意。 “夏桀” ,一个国人并不陌生的夏朝末代君王,桀骜不驯的 “桀” 就来自他,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位暴君——暴虐无道、酒池肉林、自诩天上的太阳······这次地震发生在夏桀被商汤灭掉的前一年,也就出了名、沾了晦气,以后变成天谴观和历史周期率常引用的事件。

酙鄩地震的滑坡或堰塞坝曾经造成伊水和洛水断流,地面发生过破裂塌陷[6-7],故而地震烈度约在Ⅶ~Ⅷ度。对豫北地区这样一个近4 000 年前的古地震来说,地震遗迹很容易遭受黄河泛滥的覆盖,现场考察一直无从下手。

非常巧,21 世纪初来了机会!

当时,南水北调的干渠要从温县、荥阳一带穿越黄河(图5),这个位置恰好距离酙鄩不远,大约不到50 km。为配合工程建设,2005—2006 年间在荥阳薛村附近进行了抢救性的文史和地震考古工作[14]。两条大型地堑式地裂缝被揭示出来:地堑宽度都高达20~30 m,大型地裂缝宽0.2~0.4 m,最大宽度可达1 m,裂缝内淤积充满了杂物(图6)。破碎带在开挖区内的延伸长度就超过500 m,与北东方向的太行山前断裂衔接。断层都是拉张性的正断层,水平位错2~10 m,垂直位错 2~3 m。据此,估算出了地震震级约6.8~7.1,破坏区域可达50~70 km。

图5 南水北调干渠和地震Fig.5 Major canal of South-North Water Diversion and earthquakes

图6 斟鄩地震的大型地裂缝[14]Fig.6 Large-scale fractures of Zhenxun earthquake[14]

采取AMS14C 加速器质谱法测定了样品的年龄,约为1520 BC。考虑到测年数据的误差等多方面因素后,可以基本认定该考古事件(曾称 “薛村地震” )就是史书所记的1601 BC 斟鄩地震,震中位置大约在古酙鄩—薛村之间。

2 地震和黄河

2.1 黄河晋南段的地震

蒲坂的普救寺,怕是以《西厢记》才闻名遐迩的,自王实甫之后一直 “待月西厢下,迎风户半开。拂墙花影动······” ,玉人却没来!来的是明朝1501 年和1556 年的剧烈地震。

明嘉庆年间重修普救寺,在1654 年的《再建普救寺浮图诗碑》里记载了地震的破坏情况和重修过程。后人不仅为张生和崔莺莺修好了梨花深院,连37 m 高的舍利塔都改名莺莺塔了,终于成就了元稹的 “拂墙花影动,疑是玉人来” 的诗句。

破坏普救寺的两次地震非同一般(图7)。1501年的朝邑7 级地震,位于蒲坂在黄河对面的陕西境内,波及的范围很大。另一次是1556 年的华县8.3 级特大地震,Ⅺ+的极震区域包括了永济、潼关、华阴一带[15],秦大可在震后19 年撰写的《地震记》中写道: “详其震之发也,盖自潼关、蒲坂” 。

图7 晋南断陷地带的地震Fig.7 Earthquakes in the fault zone of southern Shanxi

除此之外,运城的盐湖还在1642 年发生过6 级地震,又于1672 年和1675 年连续在三门峡附近出现5 级地震活动。1815 年10 月23 日平陆6.8 级大震,震中就在黄河河道里[16],当地喷沙冒水、砂土液化和泥石流十分普遍, “水沸山崩,墙屋倾圮,压毙人民三万余口” (《山西通志》)。紧接着又在当年的11 月26 日和其后的1820 年、1827 年相继发生4.8~5.5 级地震。

这些位于古三门湖盆的地震都具有系列型活动的特点,前兆异常、前震和余震都比较明显。1501 年的朝邑地震还被视为1556 年8.3 级地震的早期活动。此外,1642 年运城和1815 年平陆强地震之后,余震都持续活动了约二三十年[10,15,17]。由此可以判断:发生在同一构造环境中的2075—2090 BC 蒲坂地震、793 年华县地震,也具有这些特征,都不可能是一次孤立型的地震。

了解上述基本情况,对我们下文介绍大禹治水的背景十分必要。

2.2 黄河下游段的地震

黄河的出山口在孟津,本是个古渡口。1047 BC的 “武王伐纣” ,八百诸侯就是在这里会盟的,商纣是和夏桀并称 “桀纣” 的典型暴君,1046 BC 周文王灭掉商纣,建立了周朝。

以孟津为顶点的故黄河三角洲是一个地势较高、地震活动断裂集中的地区。1949 年之前,黄河的改道至少有过1 500 余次(图8)[18]。下游的自然决溢主要是因为泥沙的沉积和冲淤作用,只有像1855 年铜瓦厢和1938 年花园口的改道,才是人为因素。统计表明[19]:在公元500—1400 年的900 年间,华北地震与黄河溃决的发生频度表现出明显相关性(图9),并以北宋和元朝年间最为明显。

图8 黄河改道与中原地区强震Fig.8 Yellow River diversion and strong earthquakes in the Central Plains

图9 黄河溃决与地震活动[19]Fig.9 Yellow River outburst and seismic activity[19]

黄河下游段的地震并不如西侧古三门湖盆的强烈,6 级以上的强地震很少,只有519 BC、344 年、1587 年几次地震[20],但是在孟津—开封之间的一个小区域(古冲积扇,亦称黄河古三角洲),中小地震仍然很集中,有感地震的历史记载量也非常大(图10)。

图10 孟津地区的地震活动Fig.10 Seismic activity in the Mengjin area

黄河下游的地震也会引发黄河溃决,主要通过地震裂缝、河岸坍塌、土壤液化等途径,如:

● 344 年东晋,在汲县古黄河渡口架桥,用工500多万人。恰遇新乡6 级地震,桥垮屋塌人死百余;

● 1038 年宋,开封地震致黄河泛滥,杀民畜几十万;

● 1068 年宋,大城地震引起了黄河决堤,死亡数万,急调京东民工三十万筑堤堵塞。

2.3 地质隆起区

读者不难发现:黄河晋南段和下游段的地震活动特点是不同的。也就是说,在它们的中间部位(三门峡—孟津段),有一块硬脊梁骨般的构造把东西两侧分割开了!不仅是地震活动,也分割了水系,成为黄河中游和下游的分界。

此处的地质背景和地位,很不寻常。

这里是地质上的太行——嵩山隆起区,基岩出露,地基稳定,少有地震活动[17,21-22]。小浪底水库和三门峡水库就位于这里。它的西部是古三门湖盆,含黄河、渭河、汾河、北洛河4 个巨大谷地,地震又大又多;东部是豫中沉降区的黄河古三角洲。古三门湖盆的湖水和孟津东侧的水系原本是分隔开的,历经了26 万年的 “滴水穿石” 才慢慢沟通,遂造成了黄河在中间隆起区的河道窄、河床浅(图11),一旦出现岸坡垮塌就容易堵塞河道。

图11 中下游交接部位的地质构造简图[17,21-22]Fig.11 Geological sketch of the junction of the middle and lower parts of the Yellow River[17,21-22]

在龙山文化的中晚期2500—2000 BC,华北地震活动出现了高潮,黄河泛滥问题突显。由于三门峡以西的古湖盆空间巨大,西到长安宝鸡、北到河津洪洞,能容纳海量的淤滞河水和沉积泥沙,故而水患洪灾主要发生在下游,大禹的父亲鲧(gǔn)便受命治水。

3 大禹治水之辩

3.1 从传说走向求真

鲧治水失败后,大禹继任。照说,家喻户晓的传说不会有什么问题。

问题偏偏出在探索历史的真实性上,让所有的荣耀有随着过去而消失的危险!

不知客官是否注意过:直到今天,还没有直接的考古证据能证明 “大禹治水” 的真实性。历史典籍不少,但都过于简略,语焉不详,《史记》更是在晚于大禹近2 000 年的西汉才成书的。迄今的所有,都无法确切指明大禹治水的具体措施,使得事件的真实度大打折扣。

“鲧用堵,禹用疏;前者被杀,后者成王” ,这个千年的传统观念,今日遭质疑。

西汉的《山海经》写有 “鲧的堵” ——鲧窃帝之息壤以堙洪水。 现已查明: “息壤” 是豫北地区一种常见的富含蒙脱石矿物的粘土——膨胀土,水利工程中公认的 “工程癌症土” 。吸水后会极剧膨胀,失水后又迅速坚硬,可以筑城垣,但不能筑河堤。鲧的失误,不在方法而是材料。

战国的《孟子》讲了 “禹的疏” ——掘地而注之海。更遭批驳[19]:不符合新石器时期的生产力水平。大禹时代的生产工具主要是石器,没有金属工具,要在数百里宽的黄河古三角洲、长约400 km 的下游河道来掘地疏川,绝无可能。元朝近1 个亿的人口,曾有贾鲁在1351 年疏导过黄河南流,投入民工15 万、士兵2 万和大量的先进工具,也仅仅疏浚了一条140 km 长的小小河道——今贾鲁河[18]。即便这样的小工程,大禹时代也做不到。按国人积累的4 000 年的治黄经验:治水的技术要策是修筑堤防,疏川只是辅助,至今如此[23]。

向传说求真,苦煞人也。

从最近30 余年的各种研究来看[24-26],地震作用已经愈发被人们重视了。中国地理学会和中国海洋学会理事长任美锷院士(1913—2008)多次表态:支持地震说,去世前又反复建议开展研究[27]。

3.2 黄河遭遇的地震破坏

从地震学的角度讲,地震对水文环境的破坏主要是地表震荡引起的土壤液化,喷沙冒水,地基沉降。如果涉及到河流改道、溃决泛滥的问题,则有两类基本作用:构造性的和灾害性的(图12)。

图12 地震对河流变迁的作用Fig.12 The action of earthquakes in river modification

构造性作用——断层错动,无论水平还是垂直方向,都能极大地改变河水的径流途径。对这种地质构造运动,哪怕是愚公移山也抗拒不住、改造不成。黄河在宁夏和内蒙段的河道就是沿着断层带流淌的,断层破裂带是一个十分破碎的软弱夹层系,内部充填了大量断层泥、粉砂土和碎屑岩,极高的孔隙度俨然是一条天然的、光滑的导水渠!根据《尚书 · 禹贡》,历史地理学家谭其骧院士(1911—1992)所推断的禹贡河,被公认为大禹治水后的黄河下游河道。它在河北省的地理展布,恰恰对应着太行山前断裂带的位置(图8)。

灾害性作用——堰塞坝,这种地震的次生灾害能对河水运动产生直接影响。由山体滑坡和岸坡崩塌在河道里形成的堆积体(即堰塞坝),规模大小各异,或为土质或为泥沙碎石。它们能滞留局部河水,也可以截流断流河水,严重者会形成完整的坝体,继而阻滞河水成堰塞湖酿成更大隐患。如果推测地震在大禹治水中起了作用,那么最可能遭遇的、也是人工能够应对的恐怕就是土质堰塞坝。

历史上,地震堰塞坝对黄河的侵扰屡见不鲜。

(1)公元前1920 年的喇家地震

积石,出名于《尚书》对黄河溯源的记载: “导河积石…东至于孟津” ,古人误以为积石山是黄河源头。现在更出名了,因为地震。

考古发现,公元前1920 年曾在这里发生过大地震,震中就在积石山脚的喇家遗址附近(图13)[28],震级6~7 级,烈度达到Ⅸ。这次地震造成了黄河上游古堰塞湖或山洪泥流的溃决,极大量的泥沙汹涌下泄,洪水致灾。十几年间发表了涉及生态环境、地震地质等大量研究报告,其中也有猜测大禹治水就是因这次洪水所引起[5,29]。

图13 喇家地震的地质环境Fig.13 Geological setting of Lajia earthquake

(2) 公元1556 年的华县地震

三门峡至孟津段的河床很窄(最窄处不过几十m),最浅的水深仅1~2 m,两岸是以黄土沉积层为主的地层,具有直立性和易蚀性特点,黄土塬的陡峭岸坡极易崩塌和滑坡,很容易在黄河河道上形成堰塞坝[16,30]。这个地区的滑坡以土质为主,而且在低山区和黄土台塬的边缘经常发生,数量多、规模大。

1556 年的华县大震,除了在西端的临潼区引起大滑坡外,还在距离宏观震中超过150 km 的东端——灵宝—三门峡—平陆地区造成严重滑坡[31],数量高达2 049 个,还有一部分滑坡体本是1815 年平陆地震所致。潼关和三门峡的两处大滑坡体都形成了堰塞坝,曾使黄河一度截流(图14),也证实了地震造成 “河逆流,清三日” (《赵浚谷文集》)的历史真实。

图14 1556 年地震引起的黄河滑坡截流[31]Fig.14 The great landslide of the Yellow River caused by the earthquake in 1556[31]

(3) 黄河下游的岸坡崩塌

历史上的案例很多,仅列举下述记载:

● 780 BC,泾洛渭三川皆震,三川竭、岐山崩。

● 35 BC,蓝田地震,山崩,堵塞灞水,泾水逆流。安阳岸崩,壅泾水。

● 144 年,京师及太原雁门地震,三郡水涌土裂。

● 1501 年,濮州地震,地裂,涌水,压死百余人。

● 1556 年,华县地震,河壅数日,洛渭可涉,河清数日。堤岸尽崩。

● 1643 年,黄河北地震,温县塌30 余里,村庄皆没。

● 1739 年,平罗地震,黄河堤岸开裂,旋涌大水,一片汪洋。

● 1815 年,平陆地震,黄河渡口一带,土崖倒塌,崖倾被覆,人畜荡然。

● 1920 年,海原地震,两处山崩,将响水河完全填塞,形成众多堰塞湖。

3.3 新发现、新观点

前不久,一件古青铜器成为学术界热议的大事。遂公盨(xǔ),于2002 年偶然发现于国外文物市场后被引回国(图15),现作为国家一级文物入藏北京保利艺术博物馆。

图15 西周青铜器遂公盨[32]Fig.15 Suigong Xu,Bronze artifacts in Western Zhou Dynasty[32]

《夏商周断代工程》的首席科学家、著名历史学家李学勤(1933—2019)在《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3 年1 月23 日发表了文章:铭文铸在盨的内底,共有10 行,98 字,最重要的是开篇9 字,释读为:

天命禹敷土,随(堕)山浚川

过去著录的古文字材料,有关禹的很少,只有春秋时代的秦公簋(guǐ)有过铭文 “禹迹” 二字。对遂公盨的铸造年代做了碳14 测定,应为西周中期,距今最少已有2 900 多年,更靠近大禹时代。其价值在于:对于大禹治水的事迹,这是第一次发现的。文献记载被提早了六七百年,成为大禹治水真实性的最早、也是迄今唯一的实物证据。

对于这些近乎于甲骨文的古奥铭文,不同专家的解译略有差异,但对 “随(堕)山浚川” 4 个字的解释是一致的:

削平山岗,疏导河流。

告诉我们两点:其一是传统的把大禹治水仅限于 “疏导” 的说法,不全面;其二是治水有个次序——先削山岗,再疏河水。

山岗为何?绝不是黄河附近的太行山、王屋山和泰山,也不会是无法被古人削平的任何一座基岩山脉。最大可能的就是黄河畔的岸坡崩塌体,土质的、又高又大的。古人统称为 “山” ,我们搞了个绕嘴的专业名词,叫作 “堰塞坝” 。

怎么形成的? 地震。

其实,大禹本人是遇到过地震的,本文开头讲的“禹伐三苗,地震泉涌” 的蒲坂地震即为其一,《竹书纪年》写的。根据地震学研究,晋南地区黄河一带的大震都不是孤立型的,前后会持续二三十年[15,17],即便不是蒲坂地震造成的黄土堰塞坝,其他的地震也有可能引发,烈度也不必很高。按《尚书》《吴越春秋》《孟子》所载的大禹治水期,分别为4 年、7 年和8 年,而上游的古三门湖盆恰有足够的库容空间来存储滞留的漻水,从而为施工提供出几年的充裕时间,包括大禹 “三过家门而不入” 的时间。

削平土坝很容易。只要把土坷拉从顶部扒拉下来,扒出个小口子能让滞水流出来就行,即便没有金属工具也能施工。

孟津一带的黄河古三角洲的高程在50~110 m,而豫北和河北平原的高程都在50 m 以下。导出的滞水稍加引导、疏浚之后,就会像1601 BC、149 年、344年等地震所揭示的那样:黄河水会顺着太行山前断裂带的地堑裂缝自然北流,遂成禹贡河。

上述的大禹治水机制相对简单易行,畅想味浓,感兴趣的人肯定会继续深入。

4 地震考古

各国最早出现地震史料的分布展示于图16,主要集中在欧亚地震带的沿线国家,以中国、埃及、伊拉克、伊朗、希腊最为悠久[12]。明清之后,各国的地震记载才普遍出现。

图16 各国地震史料的分布[12]Fig.16 Historical earthquake records in the world[12]

欲搞清历史地震的情况,资料考证、现场勘探、地震考古的工作量非常巨大。可喜的是,我国东部地区几乎所有的6.5 级以上的历史大地震都已经做了研究。这些资料在地震预报和工程抗震上发挥了重要作用。如此丰富而细致的历史资料,全世界绝无仅有。

除黄河流域外,近年在四川岷江地区、江淮流域也都开展了地震考古研究[33]。安徽的考古工作获得了一些有价值的结果[4]:在安徽北部的垓下遗址(郯庐断裂带西侧),发现了近南北向的张性断裂带,断距 3.8~4.5 cm,地震时间约2300 BC。又在皖中的凌家滩遗址发现了一条第四纪活动断裂,它将郯庐断裂带左旋错移,地震的时间约为3500 BC。由此,明确了郯庐断裂带的南端活动水平和新老断裂的关系。同时,还在皖西戴家院遗址文化层中发掘出砂脉和地裂缝(图17)。

图17 远古文化和地震分布Fig.17 Ancient cultures and earthquake distribution

简直不可思议,开展地震考古的垓下和凌家滩(紧邻乌江镇)居然就是霸王别姬的地方!

楚霸王退到这里,血战到底,年仅31 岁。这气魄,被司马迁酣畅淋漓地写入《项羽本纪》,激发了李清照写下她最悲愤的绝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虞姬在垓下为爱情吟歌一曲,拔剑自刎,大地洒下明艳端庄的虞美人花······(图18,图19)。

图18 霸王别姬(王西京,1981)Fig.18 Farewell My Concubine (Wang Xijing,1981)

图19 虞美人花[34]Fig.19 Papaver rhoeas[34]

考古研究实在魅力无穷,无论是人文还是地震,让人明白:

人间英雄气始终驰骋纵横,

原野虞美人花一直在盛开。

致谢

成文过程中,刁守中研究员纠正了原稿中的一些不准确地方,还补充了资料,提高了文章质量。刘传金和刘珠妹绘制了地形底图、提供了卫星图片。在此一并致谢。

猜你喜欢
黄河
黄河娃
多彩黄河
黄河宁,天下平
黄河黄河,我爱你
『黄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