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春杰
(陕西省宝鸡教育学院,陕西 宝鸡 721004)
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之中,新一轮科技和工业革命正在孕育,新的增长动能不断积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面对当今世界科技进步日新月异,人才培养面临新挑战,我国教育改革顺应时代潮流,不断迈上高质量发展新台阶。随着教育部印发《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并在2022年秋季开始执行,新一轮课程改革进入一个新的历史阶段。而这一历史阶段一个重要标志就是核心素养的提出和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课程建设。
为应对21世纪知识经济全球化、信息化的挑战,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组织与许多国家或地区相继提出核心素养框架。世界范围内的核心素养热潮实质上是教育质量的升级运动,是国际教育竞争的集中反映。1997年世界经合组织发布《世界趋势:课程设计的DNA》,公布了“素养的界定与遴选:理论和概念基础”项目,旨在弄清个人成功生活与社会成功运行需要什么素养。欧盟为应对全球化浪潮,大力推行终身学习战略,提出以“终身学习”为价值取向的核心素养体系,包括母语、外语、数学素养与基本的科学技术素养、信息素养、学习能力、社会与公民素养、主动意识创业精神、文化意识文化表达等方面。哈佛大学的加德纳(Gardner,2006)提出了“面向未来的五种思维”,一是学科思维,至少掌握一种思考方式——形成独特的以特定学科领域、工艺或专业为特点的认知模式;二是综合思维,从不同的渠道收集信息,客观地理解和评价这些信息,并将它们变成对他人有意义的信息;三是创新思维,开辟新领域,阐明新思路,提出不寻常的问题,激发新的思考方式,得出出人意料的结论;四是尊重思维,注意并欢迎不同个体和群体之间的差异,尝试理解“他人”,并寻求与之有效地协同工作;五是道德思维,将个人的工作性质以及个人所处的社会需求和愿望联系起来。“面向未来的五种思维”实质上就是面向未来的五种核心素养。
201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又发表了作为学习结果的七个维度核心素养:身体健康、社会情绪、文化艺术、文字沟通、学习方式与认知、数字与数学、科学与技术。许多国家和地区纷纷提炼和发布了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如美国及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成员国和地区提出的“能互动地使用工具、能在异质社会团体中互动、能自主地行动”为主要指标的核心素养;俄罗斯提出的认知素养(获取信息和知识的能力)、日常生活素养(个人健康、家庭生活等)、文化休闲素养(利用闲暇时间、丰富个人文化精神生活)、公民团体素养(适应公民、选举人、消费者等角色)、社会劳动素养(分析劳动市场情况、评估自己的职业机会、处理劳动关系的伦理与道德、自我管理能力)等为主要指标的核心素养。
我们通过对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学生核心素养的国际比较研究发现,其内容和取向虽不尽相同,但最终均指向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整体呈现与社会发展、国家发展相统一的趋势,均重视自主发展(自主性)、社会参与及互动(社会性)、文化学习(工具性,强调人类智慧文明成果的掌握与运用、精神生产工具的使用等)三大领域。
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中国教育的发展也迈入了快车道,在不断地加速发展。随着教育的现代化、数字化、国际化趋势更加突现,进入新时代,教育的改革发展要打破瓶颈、渡过深水区,就要真正地探寻教育的真谛和时代价值。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立德树人的核心在育人。育人的内容结构是一个有机整体,知识传授和思想价值引领是相互渗透的,育人的本质在于思想价值引领,各项教育活动都要始终贯穿思想价值引领的主线,引导学生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坚持正确的价值追求,同时培育学生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立德树人,使教育的内容更加科学、丰富和全面,使教育对象获得全面发展。
正是在这种时代背景下,为了将立德树人的要求落到实处,明确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2016年,《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正式发布。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等六大素养,具体细化为国家认同等18个基本要点。各素养之间相互联系、互相补充、相互促进,在不同情境中整体发挥作用。根据这一总体框架,可针对学生年龄特点进一步提出各学段学生的具体表现要求。《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一是具有科学性。紧紧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要求,坚持以人为本,符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与教育规律。二是注重时代性。充分反映新时代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新要求,全面体现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能够与时俱进、具有前瞻性。三是强化民族性。着重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把核心素养研究植根于中华民族的文化历史土壤,系统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要求,突出强调社会责任和国家认同,充分体现民族特点,确保立足中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
2017年,教育部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凝练了高中学科核心素养;2022年,《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颁布,凝练了义务教育学科核心素养。坚持素养导向,体现育人为本。落实党的教育方针,依据义务教育培养目标,凝练课程所要培养的核心素养,体现课程的独特育人价值和共通性育人要求,形成清晰、有序、可评的课程目标。基于核心素养培养要求,明确课程内容选什么、选多少,注重与学生经验、社会生活的关联,加强课程内容的内在联系,突出课程内容结构化,探索主题、项目、任务等内容组织方式。
值得注意的是,在《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中,将核心素养界定为“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而在学科核心素养中,将核心素养界定为“学生通过课程学习逐步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增加了“正确价值观”。并且指出,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价值导向,加强思想性。有机融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革命文化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及法治、国家安全、民族团结、生态文明、生命安全与健康等教育内容,反映科技进步新成果、经济社会发展新成就,特别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一点非常关键。因而,从中观层面深入回答“立什么德、树什么人”的根本问题,引领课程改革和育人模式的变革。
随着《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正式发布和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出,党的教育方针通过核心素养这一桥梁,连接起宏观教育理念、培养目标与具体教育教学实践的中间环节,明确了学生应具备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从中观层面深入回答“立什么德、树什么人”的根本问题,引领课程改革和育人模式的变革。
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立德树人的核心在育人。育人,即对受教育者进行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等多方面的教育、培养。这也是育人这一概念的基本含义。育人的内容结构是一个有机整体,知识传授和思想价值引领是相互渗透的,既不能把二者割裂开来,机械地进行分解和分工,也不能把育人窄化,简单地理解为就是育德或德育。育人的本质在于思想价值引领,各项教育行为和各类各门课程都要始终贯穿思想价值引领的主线。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引导学生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坚持正确的价值追求。
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与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和学科核心素养之间有着辩证的内在联系。核心素养是党的教育方针的具体化,是连接宏观教育理念、培养目标与具体教育教学实践的中间环节[1]。党的教育方针通过核心素养这一桥梁,可以转化为教育教学实践可用的、教育工作者易于理解的具体要求,引领课程改革和育人模式变革。
一是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党的教育方针的具体化、细化。为建立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与教育方针的内在联系,需充分挖掘各学科课程教学对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的独特育人价值,各学科基于学科本质凝练了本学科的核心素养,明确了学生学习该学科课程后应达成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是对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进行的有机整合。
二是教育方针中蕴含着核心素养。纵览新中国不同历史时期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都有一以贯之的核心内容。从1957年最高国务会议通过的“让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到党的十八大提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到现在的“五育”并举,虽具体内容随社会发展而变化,但始终贯穿着“德、智、体”这条主线,注重思想道德教育,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体现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强调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等。
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培养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材,是教育的责任。教育就是培根铸魂、启智润心,通过培、铸、启、润等先进的教育方式将根、魂、智、心等教育内容贯穿其中。德育要通过明大德教育,培养民族大义、国家认同感、社会责任感和爱国主义情怀等;通过守公德教育,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严私德教育,培养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良好的意志品质。智育,就是要“求真理、悟道理、明事理”;体育,就是要“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美育,就是要“提高学生的审美和人文素养”;劳动教育,就是要培养受教育者“崇尚劳动、尊重劳动、尊重劳动者”的时代价值。
三是教育方针是国家或政党根据一定的社会政治、经济要求,为实现一定时期的教育目的所规定的教育工作的总方向,是教育基本政策的总概括,具有宏观、抽象的特点,代表国家利益,对一定时期的各项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既有指导作用,同时又具有约束作用;而核心素养具体、细致,与教育教学密切相关,通过核心素养的落实切实实现国家和社会的期望。
国民的核心素养决定一个国家的核心竞争力与国际地位。课程建设以核心素养为导向,通过课程培养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提升我国国际竞争力、建设教育强国的迫切需要。党的教育方针通过核心素养这一桥梁,可以转化为教育教学实践可用的、教育工作者易于理解的具体要求,引领课程改革和育人模式变革。我国的教育改革尤其是课程改革,积极应对时代挑战,坚持素养导向,积极把握世界基础教育改革动态与前沿,不断促进我国义务教育课程国际竞争力的稳步提升。
课程标准是核心素养的落实,精选、重组课程内容,明确具体的内容要求,指导教学设计,提出考试评价。现行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分别制定颁布于2001年和2011年。2022年版《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在2022年秋季开始执行,此次修订进行了系统性设计,在核心素养要求、课程内容结构、学业质量标准等方面都有较大变化。课程建设以核心素养为导向,充分发挥了核心素养对于课程建设的指挥棒作用,把素养导向的课程理念充分细致落实在每一个学科的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内容、教学建议、学业评价等方面,在课程改革中具有重要的里程碑意义[2]。
素养与知识不同,是知识、技能、态度的超越和统整,是人在真实情境中做出某种“行为”的能力或素质。人的一生需要很多素养,要突出其中的“核心素养”的培育,素养导向的实质是“核心素养导向”。素养导向的课程建设,就是指课程建设要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为方向、为目标。
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坚持核心素养导向,全面落实立德树人,就要坚持正确育人导向,培育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民族精神教育、公民意识教育,增强国家认同感、文化认同感,培育其良好的家国情怀;坚持核心素养导向,全面落实立德树人,就要坚定文化自信,自信自强,守正创新,培育学生必备品格:忠诚担当、团结友爱,勇于开拓、艰苦创业,敢于拼搏、勇毅前行,等等;坚持核心素养导向,全面落实立德树人,就要坚持正确育人导向,培育学生生存能力、应对能力、发展能力、创新创造能力等。做好的教育,把学生培养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即终身运动者、责任担当者、问题解决者和优雅生活者,具备适应未来社会并能创造美好生活所需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3]。
我们身处一个急剧变革的年代,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正深刻地改变着世界。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教育现代化、国际化大潮风起云涌,我们只有坚定理想信念,立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大局,坚持核心素养导向,培养孩子正确的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才能很好地教育培养未来社会公民。教孩子三年,为孩子想三十年,为国家和民族想三百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