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写作教学创新策略探究

2023-11-22 06:08:34
安徽教育科研 2023年28期
关键词:例文习作小学生

刘 月

(明光市滨河实验学校 安徽滁州 239400)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明确指出:“习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有效的写作教学,不仅可以提高小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悟能力,还可以借助写作练习的过程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但目前很多语文教师在实际的写作教学中依然采用保守传统的教学模式,非常不利于小学生写作素养和能力的提升。因此,为了有效改变这一教学现状,本文结合笔者的写作教学经验,提出一些创新性的教学见解。

一、小学语文写作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语文教师开展课堂教学的重要参考依据,所有的课堂教学设计都必须围绕教学目标有效展开。小学语文学科重在强调提升小学生的文学素养和能力,其内在教学目标主要包含听、说、读、写四个方面的内容。具体到小学语文写作教学目标,主要表现为:通过写作教学,引导学生注重文学语言积累,实现质变,为写作储备大量有参考价值的优秀文学素材;通过写作教学,提高学生的语言组织运用能力,改变“流水账”式的写作模式,引导学生将写作语言变得优美;通过写作教学,锻炼学生的写作思维,依托生活化、场景化的写作教学形式,有效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

二、小学语文写作教学的现状

虽然小学语文写作教学迎合新课标要求作出了一定调整,但目前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依然存在不少问题。

首先,学生的语言素材积累较少。《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提出:“没有积累,谈不上培养良好的语感,也决不可能有真正的听说读写能力,当然也学不好语文。”在小学语文日常教学中,教师并没有注重引导学生积累写作素材,因此,很多小学生在面对写作任务时,往往会显得手足无措,不知道如何开始写作。其次,教师忽视写作手法的指导,小学生阅读量较少,写作技能不娴熟,针对不同类型的写作要求掌握不足,不能在写作中有效运用各种写作技巧。最后,小学生在写作中往往喜欢生搬硬套其他的文章内容,内容严重脱离生活实际,缺乏真情实感。

三、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创新策略

(一)培养积累习惯,丰富学生的写作素材

语言积累不是一两天的事情,必须养成良好的积累习惯,积少成多。教师在日常的课外阅读环节中,对于一些精美的语言表述,鼓励学生通过笔头记录的方式积累成册。这样学生在后期的写作中,如果遇到类似的写作要求,就可以随时将积累的内容作为参考对象,丰富写作素材。

语文教师可以让学生准备一个单独的素材积累本,每次遇到这些精彩的语句,分类摘抄下来。除此之外,在开展课外阅读的过程中,语文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从外貌、对话、动作、神态、自然风景、动物等各个方面积累一些精彩的语句。语文教师平时可以在学生积累的基础上引导他们研究这些语句,同时告诉他们这些语句好在哪里,今后在写作中可以用在哪些地方,这样学生积累的日常素材才能发挥真正的用处。

另外,语文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坚持写生活日记。如今的小学语文课本内容与现实生活紧密衔接,对应课本中的一些写作要求,语文教师可以布置写生活日记的写作任务。例如,六年级语文课本中有一个关于“多彩的活动”的习作练习,其中要求学生写一写自己平时参加过的校内外活动,如拔河、看戏曲、慰问敬老院等的过程。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写一写自己经历过的事情,以生活日记的形式为后续写作积累生活素材。

2.加强随文仿写,提高学生的语用能力

很多时候小学生害怕写作文的原因主要是不知道如何开始写,或者不知道从哪个角度来描写。选取学生们熟悉的课本中的精彩片段来开展仿写练习,不仅可以使学生寻找到写作的捷径,也可以使其逐渐提高语用能力。

比如,小学六年级课文《灯光》中有这样的描写:清明节的前一天晚上,我又漫步在广场上,忽然传来一声赞叹:“多好啊!”这里的表达与传统的“说”具有明显的不同,并没有出现“说”这个字,却表达了同样的意思。因此,教师可以多收集整理一些与此有关的同类型的表达的例子,诸如使用“讨论”“赞叹”“讲解”“窃窃私语”等词汇。然后,在语文课本或者课外读物中寻找一些与说话有关的语句,引导学生进行仿写练习,以此来锻炼学生在“说话”方面的语用能力。除此之外,语文课本中关于亲情、场面、环境、心理活动等的描写,都可以成为学生开展仿写练习的参考对象。再如小学六年级语文《开国大典》中既有关于整体宏伟气势的场面描写,也有针对阅兵方阵经过天安门城楼时的细节描写。又如,《狼牙山五壮士》中有关于战争的激烈场面的描写。这些各具特色的场面给学生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同样也是学生们进行场面描写的参照对象。通过诵读和语文老师的讲解,学生们可以细细品味作者描写的绝妙之处,了解作者从哪些角度入手进行描写,以及运用了哪些巧妙的描写手法。通过这样的仿写练习,小学生自然会在今后的习作过程中懂得如何运用一些基本的词汇、描写手法等。

3.开展共生写作,拓展学生的写作思维

小学生写作遇到瓶颈是常有的事情,在一些有一定难度的写作练习中,学生们由于自身阅历和社会经验不足,往往一筹莫展,不知道应该写哪些内容,或者不知道如何确定习作的中心思想。针对这种情况,语文教师应该充分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开展各种类型的共生写作活动,借助师生或者生生合作的形式拓展学生的写作思维。这种共生写作的教学方式,可以更好地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写作弱点进行思考分析,利用集体的智慧提升写作能力。

比如,六年级语文习作要求“围绕中心意思写”,主要目的是引导学生掌握写文章首先要确定好主旨的基本方法。这就要求学生在关于某一个主题的写作中不要偏离中心思想,要围绕中心思想来设定不同的写作细节。在这部分的写作教学中,语文教师可以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例文。如《爸爸的计划》这篇例文,讲述了一个爱定计划的爸爸的故事。文中的爸爸非常喜欢制订计划,不仅制订自己的计划,也喜欢给家里人制订计划。语文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反复阅读例文并找出整篇文章的中心句,同时以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探究文中通过哪些事情表现了“爸爸爱定计划”的中心思想。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文中哪些具体事件表现了爸爸喜欢制订计划,爸爸喜欢定计划这件事反映出爸爸的哪些性格特征。在中心思想的引导下,学生们对例文的内容反复揣摩,逐渐掌握如何抓取文章中心思想、如何分解阐述中心思想的具体写作方式。

经历了以上具体例文的共生写作过程后,学生们基本上掌握了与中心意思概述和详解有关的写作手法。这时语文教师可以参考这一单元习作中给出的几个主要关键词,比如甜、乐、泪、暖、悔等,组织学生围绕其中的一个关键词来展开发散思维的写作练习,鼓励大家畅所欲言,说一说从哪些方面来展开描写才能表达出关键词的意思。这样师生一起共同分析,学生们不会漫无目的地胡乱应付,而是在教师的有效指引下快速掌握此类写作手法。

4.总结经验技巧,提升学生的写作技能

写作教学效果的提升,除了以上具体的教学引导,还离不开写作技巧和经验的分享。六年级的小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专业训练后,整体作文水平都会得到相应的提高,每一个人都会有属于自己的写作手法和成功经验。因此,语文教师可以落实“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在课堂写作教学中开展写作经验和技巧的分享活动,引导学生们从他人的成功之处获得写作的灵感。

小学六年级语文“我的拿手好戏”的写作教学中,主要围绕学生自身的拿手好戏展开练习,关键词为“我”和“拿手好戏”。每一位学生都有自己的特长和优势,而且这一写作主题比较贴近生活,大部分的学生都有大量的写作素材可以参考。虽然是同一个主题,但每一个学生的写作手法不同,因此作文也各有千秋。语文老师可以选取学生们写得比较好的作文在全班进行公开点评。比如,有的学生对“拿手好戏”的开头部分处理得非常好,使用了代入的写作手法,先列举了一些学生们比较喜欢的拿手好戏,然后笔锋一转提出了自己的“绝活”;有的学生在文中关于“拿手好戏”的细节描写得非常生动,使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将自己的拿手好戏展现得更加淋漓尽致;还有的学生在“拿手好戏”的介绍中非常注重动作的描写,各种动作描写非常到位,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在展示这些优秀范文的同时,语文教师可以借助这些范文中的出彩之处,与班级中的学生一起总结归纳写作中的各种技巧。有了范文的具体引导,学生能更清晰地知道自己在写作中的不足、今后遇到类似的写作自己应该如何处理,掌握各种有效的写作技巧,使后面的写作之路走得更加轻松。

综上所述,在语文写作教学中,语文教师要摆脱“为了写作而写作”的传统教学思想,积极落实新课标中有关写作教学的要求,把握小学生年龄特性,真正引导小学生加强写作素材积累、仿写训练、经验总结等,改变以往单一化、机械化写作教学方式,注重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提升,从根本上提高小学生在写作方面的各项能力,真正实现“妙笔生花”。

猜你喜欢
例文习作小学生
以例文引路,促妙笔生花
怎样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
甘肃教育(2020年22期)2020-04-13 08:10:56
例文引路,读写相随
“假如我是……”写作指导及例文展评
“未来的桥”写作指导及例文展评
我是小学生
习作展示
非常小学生
非常小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