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英语基本姿势动词与系动词兼类的主观化机制

2023-11-22 05:53
英语教师 2023年15期
关键词:兼类概念化主语

李 勃 李 瑛

一、姿势动词与系动词

(一)英语基本姿势动词

stand、sit、lie等姿势是人类最基本的身体经验,是日常生活中不断重复的动作,也是人们在客观环境中存在的根本方式。例如,站在讲台上、坐在公交车上、躺在床上等。根据纽曼(Newman 2009)的观点,姿势动词是“事件的基本层级类别”,因此它们可以作为源域对无生命物体的存在和位置进行概念化:坐姿的紧凑身形、站姿的向上直立延展及仰卧的水平伸展构成了人类概念化过程中强烈的空间意象,并为其他抽象范畴的构建提供理据(转引自 Adaobi Ngozi Okoye,2020)。

(二)系动词

英语中的系动词是连接主语和表语的语法成分。虽然它是动词的一类,但是不能在句中单独作谓语,而是和其后的表语一起组成谓语以说明主语的状态、特征或性质。就系动词的分类来讲,从语义角度,系动词可分为泛感官系动词、感官系动词、存现系动词和作格系动词四类(赵彦春、黄建华 2001;廖福涛 2012);从语法功能角度,系动词可分为完全系动词(如be动词)及半系动词(即系动词和实义动词兼类的词,如turn、hold等)。由于半系动词一方面体现系动词的语法特征,另一方面呈现实义动词的语言特点,用法比完全系动词更复杂,对于英语学习者而言学习难度更大。英语中的基本姿势动词stand、sit和lie等就是实义动词与系动词兼类的半系动词的典型代表。

(三)姿势动词与系动词的兼类

姿势动词可以兼作系动词,实际上与姿势动词兼有动静态意义息息相关。姿势动词既可以表示站(起来)、坐(下)和躺(下)这样的瞬间动作意义,又可以表示持续地站着、坐着和躺着这样的静态意义。纽曼(Newman)和赖斯(Rice)指出,英语中的 stand、sit和lie之所以有别于其他姿势动词,原因是它们经过语法化拓展出表示位置或存现意义的谓语(转引自Newman,2009)。只是在现代英语中,被用作存现系动词时,stand、sit和lie与“身体姿势”不再有太大的关联,而更突出“事物持续地处于某种状态中”的存现含义。例如:

1.The kitchen door stood open so she went in.

2.Some old machines in the workshop sit idle.

3.The dust has lain undisturbed for years.

当姿势动词用作系动词时,其意义和语法功能大致相当于be,并且在很多情况下可以与be替换使用,如以上三个句子可替换为:

1.The kitchen door was open so she went in.

2.Some old machines in the workshop were idle.

3.The dust has been undisturbed for years.

二、定义姿势动词stand、sit和lie必需的认知域

纽曼(2009)在对姿势动词stand、sit和lie的研究中指出,定义这三种姿势所必需的认知域包括时空域、力量—动态域、活跃区及社会—文化域。

(一)时空域

时空域指该姿势的整体空间结构及该姿势的长时间保持。比如:

4.He sat on the edge of the table dangling his leg.

句4中,“坐”的空间结构是将身体放低,把臀部放在桌子边上以支撑身体重量,双腿悬空。同时,他一边坐着,一边摆动着双腿,也表明了坐姿的持续。

(二)力量—动态域

力量—动态域指事物施力或受力的方式。为了摆出某个姿势,人们需要对身体进行感觉运动控制。仍然以“坐”为例:

5.He comes to sit beside me on the sofa and I bob like a dinghy on a wave.(转引自Newman,2009)

句5中,他在坐下的过程中,腰腹部及臀部的肌肉持续收缩紧张并对沙发施以向下的力,沙发则对人发出反作用力,从而导致“我”被颠了起来。

(三)活跃区

活跃区是兰盖克(Langacker)于1987年提出的概念,指事物最直接参与彼此之间的互动或者维持某种状态的那些部分。例如:

6.I happened to lie on my back,I found my arms and legs were strongly fastened on each side to the ground.

句6中,对于卧姿来说,“我”的背部是活跃区,因为“我”仰天躺着,恰恰是背部与地面相接触。

(四)社会—文化域

身体姿势在社会中会被赋予特定的文化内涵,如坐姿和卧姿都可以表示“无压力、无负担”之意,像“坐享其成”和网络热词“躺赢”等。此外,卧姿还常常与患病联系在一起,像“卧病在床”。相比之下,站姿需要耗费更多的体力,同时直立的身形也常常与更远的视野联系在一起,如“站得高看得远”及下述例7:

7.Please stand up and retreat few steps from your seat and watch from far,and tell me what you have seen.

在以上四个认知域中,除了社会—文化域涉及姿势动词的隐喻拓展意义之外,其他三个认知域都可以作为判断一个语境中姿势动词是否使用了姿势意义的标准。如果姿势动词的语义至少属于时空域、力量—动态域、活跃区中的任何一个,那么该语境中姿势动词就使用了姿势意义;如果不属于,那么该姿势动词的语义就已经偏离了最初的身体经验的范畴而发生了跨域的拓展。

三、主观化研究的两种视角——认知和语用

主观化指语言为体现言者对一段话的态度、情感和立场等主观印记而采用相关语言结构、策略的过程或经历相关演变的过程。主观化既可以指语言的共时演变,又可以指历时演变(沈家煊 2001)。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对语言主观化的研究存在认知和语用两种取向。认知取向以兰盖克和维哈根(Verhagen)为代表,侧重从认知识解的角度探讨语言的结构形式的共时演变,认为主观化是程度问题,所有的认知识解都有认知主体的主观参与,当句子所描述的情境的客观基础存在时,认知主体所投入的客观识解最多、主观识解最少;反之,当语言表述情境的客观基础逐渐消失时,射体与界标之间的联系则越来越依赖认知主体的心理扫描等操作来搭建,此时客观识解逐渐减少,而主观识解逐渐增加,并且认知主体的视角会被显性或隐性地编码到语言中。语用取向以特劳格特(Traugott)为代表,侧重从语用推理的角度探讨语义和语法的历时演变,认为主观化是存现问题,它与语言使用过程有关,当一些语言成分被用来表述说话者的主观态度、信念或情感,语言表达式涉及较大限度的言—听双方的语用推理时,语言表达实现了主观化;反之,如果意义并不依赖说话者对命题内容的主观信念或态度,语言表达式涉及较低限度的言—听双方的推理,则语言表达没有实现主观化(潘海峰 2016;莫启扬、文旭 2017)。

对英语基本姿势动词与系动词兼类的主观化提供认知和语用两种解释有助于英语学习者从更多角度获知姿势动词作系动词使用的理据,促成更深刻的理解和更准确的运用,同时此研究会为分析词汇兼类现象提供必要的思路。

四、认知视角下英语基本姿势动词与系动词兼类的主观化分析

(一)基于认知语法框架的主观化

兰盖克(1999)认为当概念化者构思一段侧显(profile)的关系时,如果射体(trajector)与界标(landmark)之间发生了真实的互动,即射体到界标的心理扫描有客观基础作为理据时,那么这段关系就以句子的主语为参照点并受其控制。此时,概念化者的心智扫描活动与射体—界标的能量互动关系(客观识解)相重合,并且前者隐匿于后者中;当射体与界标之间的互动关系变得微弱时,射体被选择作为主要焦点参与者的客观基础随之减弱,其对句子的控制力也相应下降,继而射体仅仅作为句法主语的表征而存在,概念化者的主观心智扫描逐渐取代射体成为概念参照点,此时,句子的客观性逐渐淡化,主观化程度逐渐增强;当射体相较界标不再涉及任何物理运动时,两者关系的基础则将完全建立在概念化者心理扫描的基础上,概念化者也会成为动作的真正实施者,此时这种关系就被称为“主观地识解”。事实上,主观性识解是一直存在并内在于客观识解中的,当客观性概念衰减或变弱时,主观识解就会得以呈现(莫启扬、文旭2017)。

在语言识解过程中,主观化程度增强、客观性弱化的结果之一是主语失去控制力,这主要体现在四个维度上:(1)运动过程的性质:从实际、具体的运动到潜在、虚化的运动;(2)注意的焦点:从被侧显到未被侧显;(3)运动所在的域:从物理域到社会域或经验域;(4)运动主体:从句子主语到“言者(概念化者)主语”(Langacker 1999)。主语失去控制力是姿势动词作系动词使用的必要条件。

(二)从认知视角解释姿势动词与系动词兼类的主观化过程

兰盖克(1999)认为,概念化过程中客观性弱化导致主语对作为谓语的姿势动词的控制力下降,姿势动词失去注意焦点的地位,经历从被侧显到未被侧显的过程,其细化特征被一一抹去,语义逐渐变得透明化,直至只剩顺序视图这一动词的最初语义值,这也是类似be动词的系动词用法。他指出,动词涉及在时间进程中被有序扫描的关系。实义动词与be动词虽然同为动词,但是就其扫描方式来讲仍然存在一定的差异。具体到姿势动词,以stand为例,无论是表示“瞬间站起”的动作,还是表示“持续站立”的状态,概念化者对该词的扫描都是在时间进程中有序的细化扫描。比如,“瞬间站起”会包含膝盖伸直等数个动作细节,而“持续站立”状态也有头朝上脚朝下、身体直立的方位细节。

与实义动词不同,be动词的扫描是在时间进程中有序的非细化扫描,或者是不侧显(profile)任何细节的扫描。以“He is in the kitchen.”为例,be动词is对任何动作细节及方位细节都没有进行细化,它唯一突出的信息是时间进程。

当姿势动词向类似be动词的系动词用法转化时,需要隐匿所有的细化特征而只保留时间进程这一信息。这正是主语控制力衰减,姿势动词丧失注意焦点地位的结果。

例句8—10以stand为例进一步说明随着主语控制力的衰减,姿势动词的意义是如何变得透明化,继而获得系动词的用法的。

8.He stood there looking over the fence.(Langacker 1999)

因为句8所述的情形拥有真实的客观基础,所以主语He对姿势动词stood具有完全控制力,站立是实际、具体的动作;作为射体所发出的动作,stood是得到侧显的,因此站姿的所有细节特征都得以细化和凸显;由于分词短语looking over the fence(越过篱笆观看)所表明的伴随活动的前提是具备一定的高度,站姿的空间结构即“时空域”(也是物理域)被激活;既然运动是真实、客观的,那么运动的主体即句子的主语He,stood在句8中就是“站立”的姿势义。

9.The clock stood ticking on the table.(Langacker 1999)

句9中the clock是无生命主语,因此该句所描述的情形与句8相比客观性变弱,the clock对姿势动词stood的控制力遭遇衰减,姿势意义较之句8逐渐呈现虚化趋势;stood不再是射体发出的动作,而是基于钟表拥有的特定形状,人们通过施加外力使其保持一个直立的方位,其意义可理解为“竖直放置在(桌子上)”,站姿的细节特征除了“竖立”这一信息外都没有得到细化凸显。鉴于前述分析,站姿的空间结构即“时空域”只是因为时钟恰巧处于竖立状态而被部分激活;因为运动的真实性和客观性变弱,所以运动的主体是言者主语与句子主语的结合体,stood在句9中是“竖直放置”的物理义。

10.His reputation stood high with his officers and men.

由于句10的主语His reputation是抽象的名词短语,它与stood互动的客观基础已经完全消失,主语对谓语不再拥有控制力,与句8相比,stood所描述的运动从具体、客观的运动转变为概念化者在心理扫描的基础上强加的纯虚拟运动;stood所表示的站姿的任何细节特征都不再能得到细化凸显,姿势意义逐渐透明化,仅剩顺序视图的语义值被保留,因此stood拥有了类似be动词的系动词用法;句10表述所在的域从句8和9的时空域和物理域转变为谈论声誉、地位的社会域;由于运动已完全丧失真实性和客观性,运动的主体只有概念化者的心理扫描活动即言者主语,stood的意义实现了主观化,可以理解为“处于、保持”。

五、语用视角下英语基本姿势动词与系动词兼类的主观化分析

(一)基于语用推理的主观化

特劳格特认为,主观化指说话者运用本来表达客观意义的语言形式传达自己的主观信念、态度和情感,并且这种创新性的表达被听者通过启用转喻、隐喻及推理等认知机制理解并接受,形成在线性质的解读。这种新的意义经过反复使用和凝固化,成为特定语境中的唯一意义,一个语言形式或词汇项的主观化过程就此完成。基于语用推理的主观化将语言意义的演变看成历时的过程,认为词义变化最初是语用和联想的,产生于语言流动的语境中。“引发主观化的动因是周边语境及言—听双方的交际互动。”(潘海峰 2016)特劳格特指出,主观化可以说无处不在。语用推理的产生是由于说话人在会话时要达到交流信息的目的,总想用有限的词语传递尽量多的信息,因此他们会“不断地借助一些表达实在意义或用作客观描述的词语,加上自己对客观情形的主观‘识解’(包括视角、意象等),从而把说话的目的和动机也传递给对方”(沈家煊 2001)。

(二)从语用视角解释姿势动词与系动词兼类的主观化过程

与认知视角从共时角度展开分析不同,语用视角尝试从历时角度对姿势动词与系动词兼类的主观化路径进行解释:以stand为例,其古英语中的形式为standan,源自古日耳曼语standanan、古挪威语standa及古萨克逊语和哥特语standan,最初表示“站起来、占据一个地方、站稳、停留”,如前述句8中stood的含义;其后发展出“使某物直立、放置”之义,如前述句9中stood的含义;句9中的stood虽然已经离开姿势动词的时空域、力量—动态域和活跃区,但是它仍然用于描述实体的物理状态,听者仍然可以从姿势的空间结构上发现两句中stood之间的邻近性特征——如果将人体和clock都看成长方体,那么两者都是比较长的一侧(躯干、时钟的立面)竖立在空中,而较短的一侧(双脚,时钟的底面)与地面或其他平面相接触。基于这样的邻近性,句9中时钟被放置的状态就很容易理解了。再后来,stand拥有了“处于某种状态或情形”的意义,如前述句10中stood的含义。stood的含义从句9到句10,根据特劳格特和达舍(Traugott&Dasher 2002)的观点,涉及说话人视角入场,即从“说话人外在事件”编码构式(stood ticking on the table)向“说话人视角”编码构式(stood high,声誉的高低完全取决于说话人的主观判断)转变(转引自刘辰诞,2015)。句9到句10中stood意义的转换是由情境化语言应用导致的,即源于具体语境的语用推理促成了语义变化的产生:句9中stood的意义是“(某物)竖立于……上”,如果将该意义映射到社会域,用来描述某人的声誉,那么stood就自然获得了“声誉立于众人之上”的抽象意义。从句8到句9再到句10,stood从描写身体姿势到描述事物的物理状态,再到判断状态情形,就从较客观的意义转移到了较主观的意义。

基于语用推理的主观化观着重考查词汇项在特定语境中产生的推理意义是否被编码(潘海峰2016)。英语姿势动词与系动词兼类的主观化过程就体现了语用推理意义的显性编码:由命题功能变为言谈(discourse)功能;由客观意义变为主观意义;由非认识情态变为认识情态;由非句子主语变为句子主语;由句子主语变为言者主语;由自由形式变为黏着形式。

在一个词汇或一组句式的演变过程中,以上几方面并不一定会同时出现,而是以单独或几方面组合的形式出现(Traugott 1995)。

就英语姿势动词stand、sit和lie而言,“站起”“坐下”和“躺下”的瞬间动作及站、坐、卧姿的保持是它们的命题意义。在被用作系动词后,stand、sit和lie是主语与主语补足语之间联系的“桥梁”,辅助补足语进一步完善对主语的描述,其命题功能逐渐丧失,言谈功能逐渐显现。例如:

11.The picture lay hidden in the archives for over 40 years.

句11中系动词lay将主语picture和主语补足语hidden联系起来,辅助补足语补充说明照片数十年无人问津的信息,实现了言谈功能。由于主语补足语的作用是对主语作出判断,说明它们是什么,具有什么性质或处于什么状态等(张成2013),与其结合在一起充当谓语成分的系动词stand、sit和lie自然具有了表判断的主观意义。例如:

12.The company’s conservative instincts sit ill with competition.

句12中主语补足语ill是形容词,在叙述语境中拥有评价功能;系动词sit则与ill一起对公司所处的“不适合竞争的”状态作出总结判断,从客观的姿势意义转变为表判断的主观意义。姿势动词原本属于非认识情态义,独立于言者的视角、态度和情感,当说话人将对姿势动作的认知投射到抽象域,姿势动词在言者认识的影响下拥有了“界定事物所处的情形或局面”的用法时,就拓展出“以说话人为中心”的认识情态义。例如:

13.To a large extent these problems lie beyond the direct control of the health sector.

句13中系动词lie提示说话人对命题的个人判断或评价,属于认识情态义。在作姿势动词时,stand、sit和lie是不及物动词,可以独立作谓语,是自由形式,而当作系动词时,则不可以单独充当谓语,必须与主语补足语一起作谓语成分,因此是黏着形式。例如:

14.His views did not sit comfortably with the management line.

句14中的sit是黏着形式,与其后的comfortably with共同组成短语动词,不可拆开使用。

除了上面所述的主观化特点之外,在作姿势动词时,stand、sit和lie是界限分明的三个动作,一个人如果处于站立姿势,就不可能同时处于坐或躺等姿势,反之亦然。当它们兼类系动词时,这种分明的界限则可以被打破。例如,下列几个句子都是合乎语法并能为本族语者接受的表达:

15.The house stood empty for a few months.

16.The house sat empty for a few months.

17.The house lay empty for a few months.

虽然都是能被接受的表达,但是以上几个句子反映了说话者对客观情形作出的不同的主观识解或形成不同的意象图式:当说话者将房子识解成有高度的事物,如句15中选用stood;当将房子识解成一个紧凑小巧的建筑,如句16中选用sat;当把房子识解成较平面的事物,如句17中选用lay。以上三个句子中系动词选用的差异,正是说话者大脑中主观识解的差异,这一点也印证了主观化是“主观”为之的特点。

结语

姿势动词与系动词兼类体现了语言的经济性原则,语言总是赋予已有词汇以新的意义和用法,并在一定的范围内普及、固化。词汇新旧意义和用法的更迭是漫长的过程,因此词汇的兼类现象会长期存在。英语基本姿势动词与系动词兼类体现了语言演化的单向性原则,随着语言的发展,词汇的实在意义逐渐减弱,语法意义随之增强并逐步获得一定的语法功能。

从兰盖克认知识解的角度解释,当语境描述的情形有客观基础,即主语是姿势动作的发出者时,概念化者的主观识解与客观识解重合,谓语动词的姿势意义得到凸显,因此作实义动词;当语境的客观基础弱化甚至消失,即主谓之间不再是施动者与姿势动作的关系时,客观识解逐渐消失,主观识解相应增强,概念化者关注的焦点后移至主语补足语,姿势动词的语义趋向透明化,直至演化出只表示顺序视图的系动词用法。从特劳格特语用推理的角度解释英语基本姿势动词与系动词兼类的主观化现象能够发现,英语基本姿势动词与系动词兼类的主观化涉及说话人主观视角的入场,而且英语基本姿势动词在特定语境中产生的系动词的用法和意义得到了显性编码,由命题功能演变为言谈功能,由客观意义转化为主观意义,由非认识情态演化为认识情态,由自由形式转变为黏着形式。

猜你喜欢
兼类概念化主语
谈谈引导主语从句的连接词的用法
巧用无灵主语,让续写更灵动
汉韩空间关系表达式差别的概念化原因
风险社会的再概念化及其治理
现代韩国语兼类词表征研究
——以《新国语词典》(第5版)为例
基于统计的《HSK词汇等级大纲》动名兼类词标注研究*
行政法的概念化——法律保护还是规制进路
英语中的虚主语“it”和汉语中的虚主语“他”异同之比较
基于统计和规则的常用词的兼类识别研究
现代汉语词汇的兼类问题——由现代汉语形容词的兼类谈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