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茜 张静
[摘 要]经济的发展,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对会计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高职院校培养会计人才而言,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本文分析了当前社会背景,并结合高职院校会计课程教学现状,提出高职会计教学体系优化措施,通过加强高职会计证课融通,提高学生在校期间拿证率,提高学生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的能力,为学生就业打下良好基础。
[关键词]大数据;证课融通;教学体系;高职会计
doi:10.3969/j.issn.1673-0194.2023.17.060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23)17-0213-04
0 引 言
随着经济的发展,职业教育得到大力发展,会计专业是高职院校中的热门专业之一,同时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对会计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教育部于2021年将高等职业教育专科会计专业更名为大数据与会计专业,这就要求高職院校在会计教学方面要加强证课融通,提高学生的实训实践能力,为学生就业打下良好基础。
1 背景分析
第一,大数据时代对财会行业的影响非常大,大数据技术的更新加强了对会计专业技术的要求,大数据时代的财务会计人员不仅要具备记账的能力,还要掌握数据分析方法,学会运用数据开展各项会计处理工作。但是目前高职院校会计专业的学生大数据意识淡薄,缺乏分析数据和利用大数据的能力,同时由于高职院校学生文化课基础相对薄弱,在实践学习中缺乏自主学习意识,在校期间学习动力不足,不能认识到考证的重要性,没有认真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求职时也没有会计资格证和等级证来证明自己的专业能力,不能适应大数据时代对会计人才的要求[1]。
第二,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大学生的数量逐年增加,同样毕业生人数也持续上升,加上之前三年疫情的影响,用人单位的条件也有所提高,就业市场总体出现供过于求的情况,毕业生的工资待遇也大大缩减,经常出现几十甚至几百人争同一个岗位的情况[2]。但是目前高职院校培养计划中却疏于对学生在实际就业中的能力培养以及对大学生课程设置的反思,课程重视理论忽视实践,证课融合不充分。现实中企业招聘会计往往要求应聘人员拥有初级会计师资格证,这就导致高职院校应届会计专业毕业生无法争过已取得初级会计资格证书的竞争者。
2 高职会计课程教学现状
2.1 课程设置不能满足高职教育改革创新的要求
从目前高职院校教学来看,课程设置和课程安排仍然是以理论课为主,学生通过学习基础会计、财务会计、管理会计、纳税实务、经济法基础等会计理论课,通过课堂上记笔记、教师提问、练习相关习题等传统方式,在学习理论课的同时穿插会计实训课。这种依赖教材,侧重理论方面的教学方式虽然能加强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但学生缺乏深入思考,只是习惯性做题背书,不利于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在当前教育改革的背景下,会计专业变更为大数据与会计专业,课程增加了大数据及信息技术等相关课程,但是高职院校目前还没有对大数据与会计的人才培养方案进行重新梳理改进,原有的会计课程和新增的大数据相关课程缺乏融合,不能加强学生对大数据技术的掌握,不能满足当前就业市场的需求[3]。
此外,从当前高职院校会计专业的课程设置来看,理论性的基础课程较多,实践实训类的课程较少,在实训课程中还缺乏新的财务软件,计算机设备也较为落后,因此需要高职院校加强实训室的建设,在教学内容和课程设置上加大实训和实践课的比例,如果高职会计专业实训课仍然使用之前的旧设备、旧软件,不能够及时更新设备采用新技术的话,会计实训相比其他有条件的学校将落后很多,同时学生仅凭学校里的财务软件练习无法通过“1+X”证书考试,无法满足学生在校期间考证的需求,也无法满足目前就业市场对会计专业人才与时俱进的高要求。
2.2 教材和证书融合度不够
在大数据时代下,很多高职院校开始重视“岗课赛证”,但对于部分高职院校而言,显然无法全面兼顾,总体来看参加竞赛的学生还是占少数,更多的学生从就业方向考虑更需要会计证来为自己“镀金”,证课融合能够使绝大多数学生受益。
目前会计专业相关资格证书主要是职业资格证书和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两类,职业资格证书主要包括初级会计师、中级会计师、高级会计师、注册会计师等;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包括“1+X”智能财税职业技能等级证书、“1+X”财务共享服务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等[4]。
从用人单位角度及目前市场行情来看,初级会计师等职业资格证书的含金量显然更高,2017年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取消后,高职院校会计学生在校期间能考取的职业资格证就只有初级会计师证。初级会计师的考试更注重理论知识,只要通过初级会计实务和经济法基础这两门考试就能拿到证书,只要学生在校期间肯下功夫复习,难度不是很大。但目前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教学体系还是侧重于整体知识的传授,不适用于考试,部分高职学生考证还要借助于校外培训机构。
此外,大数据时代要求会计学生不仅要具备会计方面基础理论知识,还要能够熟练操作运用各种财务软件,也就是除了要有能够体现基础理论知识的初级会计师资格证外,还要有能够体现会计与大数据结合的“1+X”等级证书,如“1+X”智能财税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等,但目前高职会计课程中并没有很好和“1+X”证书融合。
2.3 高职院校缺少对会计专业学生就业方向的指导
当前高职院校在学生入学前两年大多关注学生平时学习及期末考试成绩,在学生实习那一年才重点关注学生的就业情况,为学生提供就业信息和就业渠道。这导致部分学生找工作时有的缺乏方向,有的没有相关资格证书,不能找到理想的工作。有的虽然成功就业,但在后续实际工作中缺少实践经验。会计教学虽然安排了实践课,但与企业真实的业务工作场景不一样,学生没有经历过真实业务情景,不利于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对于目前的经济大环境,很难满足目前学生们在就业方面的多样化选择和要求,创新创业能力不足[5]。
高职院校教师大多通過考试招聘而来,虽然教师学历逐年提高,但新教师很多是应届毕业生,社会实践能力及经验较弱,教师也没有了解高职院校学生当下的就业具体情况,没有对学生从入校以来就提供就业方面建议的意识。
另外,由于会计专业的特殊性,一个企业最多只需要2~3名会计实习生,学校无法向企业一次性大批量输入学生,学生的实践力度不够,高职院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也不够深入。
3 高职会计教学体系优化
3.1 证课融合,提高学生职业能力
高职会计专业一定要加强证课融合,将会计资格证和“1+X”证书同会计的理论课和实训课联系起来,课程设置上要合理和连贯,课程内容要包括资格证书考核要求,同时课程安排上要符合学生学习进度,按照企业招聘和对人才的需求,设置课程时尽量向真实的业务情景靠拢,这样有利于学生获取职业资格证书和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同时使其在入职后尽快熟悉业务流程。
学生在校期间可参加会计专业技术初级资格考试,这是用人单位招聘时所看重的。因此证课融合的重心应该放在理论课程和初级会计师考试相结合。初级会计师考试内容为初级会计实务和经济法基础,根据证书考核的这两门课程内容构建课程体系,实现课程内容与考证要求融合,能够有效提高学生考取证书的积极性和信心,提高专业能力和考证成功率。在课程体系中建议将基础会计、财务会计、税法以及经济法基础四个课程设置为专业核心课程,分学期合理安排。此外,在后续的课程体系中还可以增加成本会计、财务管理、审计等内容,有助于学生后续学习或者参加中高级会计师和注册会计师考试。
同时将实训课的重心放在和“1+X”证书结合上,“1+X”证书能够加强学生对信息化的运用,提高学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的能力。优化专业课程教学标准,将“1+X”证书标准融入专业实训课课程教学标准,例如在校内实训课和校外实践课时,融入业财一体信息化应用、大数据财务分析等“1+X”证书内容。这样学生在毕业时不仅能获得相应的学历证书,还能获得一个或多个会计资格证书,对学生就业有很大的帮助。
3.2 融入课堂思政,加强会计法律意识
教师思想政治修养与理论水平对学生文化素质提高、价值取向构建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除专业知识外,高职院校还要关注学生的职业道德、心理健康、创新能力等,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形成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教师要把会计诚信教育贯穿于会计教育教学全过程,在课堂中融入思政教育。在初级会计考试里就包含了会计职业道德及各种会计相关法律法规的内容,初级会计实务里从会计职业道德方面教会学生爱岗敬业,诚实守信,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经济法里通过介绍各种会计相关法律法规,引导学生知法懂法,按规办事。学生除了在“证”上需要掌握会计法律法规,增强职业道德外,还要在“课”上、生活上真正领悟、融会贯通。
在会计专业课程和课程思政融合方面,教师要有意识去挖掘专业课程中的思政元素,使专业课和思政联系起来。例如在学习《会计法》时,教师就可以融入真实的会计造假等案例,让学生直观看到违反法律的严重后果,让学生有警惕性,对于企业提出的不合法的要求要拒绝,时刻谨记要遵法守法。在学习会计实务时,尤其是做账计算时,告诉学生一定要保持清晰冷静的头脑,做到细致认真,对数字敏感,也可以融入企业的真实案例讲解,比如通过分析公司的财务报表认识到数据严谨的必要性。
3.3 加强校企合作,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一方面,学校应加大配套实训基地的建设,校内的实践教学主要是手工模拟和上机练习。高职院校可以邀请资深企业会计人员到学校中给学生讲课,向学生多传授些会计实务方面的知识和经验,为学生今后遇到类似问题提供有效帮助,也能够锻炼会计专业学生的综合能力。
另一方面,高职院校需要加强校企合作,一般企业对会计专业学生的需求数量比较少,学生的实践力度不够。高职院校应当积极寻求校企合作的新方式,增加学生实践的机会。例如发动资源找到合适的合作企业,让企业直接参与到学校教学过程中,学生到合作企业进行实践,实践结束后,考核合格的学生可以得到学校和企业共同颁发的实践考核合格证书。通过校企有效合作,拓宽教学实践的渠道,使学生在校期间得到实践经验,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
3.4 加强教学队伍建设
高职院校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知识掌握程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好的教师能够极大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将专业知识用通俗和生动的方式给学生讲解清楚。所以高职院校要加强教学队伍的建设,有高质量的教学队伍才会有高质量的职业教育。
高职院校专职教师大多是通过公开招聘考试进入学校的,近年来虽然对教师的学历要求有所提升,大多要求全日制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但是对教师的实践经验没有过多要求。因此目前高校教师虽然有高学历和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但缺乏实践经验,尤其是在企业的工作经验。要加强对“双师能力型”队伍的建设,要积极引导教师自身逐渐形成校企协同育人的思维模式。
鼓励教师进企业进行实践,可以利用寒暑假进行顶岗实习,学校对教师进行考核,制定相应的奖励机制,增强教师进企业实践的积极性;同时,积极组织教师到其他的院校进行学习或者找多方资源为教师提供研修机会,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另外,还可以邀请资深企业财务人员来校给教师进行集中培训,培训时可以重点讲解企业实际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分享企业中优秀的案例成果。教师也要利用时间考取相关专业证书,对于会计专业,建议教师多参加“1+X”证书培训,考取相关的“1+X”等级证书,有助于在实训课时更好给学生讲解。
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教师还要积极参与学校的教学交流活动,会计教研室可以定期召开教研室会议,每期教研会议征求各位教师意见拟定不同的主题,可以对课程、教学、教材等问题进行探讨研究,也可以交流教学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分享教学工作中好的经验等。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通过对大数据时代高职院校会计专业证课融通教学体系分析,高职院校应结合社会背景和高职院校会计专业的特点,合理设置会计专业的课程体系、不断优化教学体系,通过加强证课融通,融入课堂思政,加强校企合作,培养高质量教学队伍,提升学生的专业水平和实践能力,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主要参考文献
[1]陈雅檀.大数据与会计专业“岗课赛证”深度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探究[J].老字号品牌营销,2023(4):163-166.
[2]刘巧英.“1+X”智能财税背景下高职成本会计教学改革[J].陕西教育(高教),2022(2):76-77.
[3]王赟.大数据新时代企业会计的角色定位与素质提升[J].商场现代化,2023(2):168-170.
[4]谭玲,戴文琛,李嘉佩.基于“会计工厂”的高职会计专业实训教学体系的实践研究[J],经济师,2022(5):221-222.
[5]邓菲. 高职院校“岗课赛证”融通大数据与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质量与市场,2022(16):133-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