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丽梅
一次课赛,结缘于您,我心中的女神老师——任玲。从此,您像一束光照亮了我职业前行的道路。认识您之前,我不会读教育类的书籍,不会写教学随笔,没有发表过教学论文,不会引导学生阅读整本书,只会照着教案认真备课,按部就班地教书;认识您之后,我懂得了教书的意义不仅仅是教书,而后,语文的天地有了不同的色彩。
埋头苦干时,您为我搭建平台
2019年,在教育教学的语文路上摸爬滚打十二载的我也算是带过几届毕业班的中青年教师了,彼时已少了刚踏上讲台时的手忙脚乱,多了几分工作的从容,彼时响应完国家的二孩政策,已是两个娃的母亲,彼时有一种埋头苦干,想在平凡的工作岗位撸起袖子加油干的职业渴求。就在这时,云南省“万人计划”国培项目高中语文任玲名师工作坊坊员的申请要求以文件的形式发到了各县(市、区)教育局。带着试一试的想法,我报名了,何其有幸,申请通过了,16个来自不同地区、不同学校的成员组建的工作坊我竟然位列其中。
带着激动、喜悦、期盼、不安的复杂情愫,迎来了工作坊一次又一次研修的到来。有时是分发各类教育教学书籍;有时是深入曲靖一中不同语文老师的课堂听课取经;有时是到不同地方参加各类教育教学活动;有时是参与西南大学组织的网络研修;有时是布置研修任务。这是一个货真价实的学习平台,每一次研修都收获满满,深感自己的渺小,每一次研修后都会针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在摸索中不断地把研修所思、所感、所获运用到具体的教学中。记忆犹新的是开展整本书阅读的整个实践过程,无不得益于工作坊和任玲老师的鼎力支持和大力帮助。首先是去任玲老师的课堂观摩“整本书阅读报告会”的开展流程和实施方案,然后是阅读工作坊赠送的整本书阅读的相关资料书籍,尝试在自己所授课的班级举办读书报告会。在一个小县城,尤其是在云南还没有正式使用新教材的背景下,在《红楼梦》《乡土中国》没有正式编入新教材的情况下开展这样的活动,是需要勇气的,更是需要各种专业指导的。这个时候,任玲老师搭建的平台是我前行的助推器。于是,在所授课班级的班主任的大力支持下,在一群朝气蓬勃的学生们的积极配合下,我们购买书籍,分配任务,顺利地开展了《红楼梦》教学,老师的导读课和学生的读书报告会相互结合,课堂效果出奇地好,学生们在高二这年一直有红楼故事的陪伴,他们盼望着老师的导读,盼望着学生的报告,比起一张张单调的试卷,他们更热爱书籍。趁热打铁,顺势而为,我推荐了《平凡的世界》《活着》《堂吉诃德》《肖申克的救赎》《追风筝的人》《三体》等书籍给学生看。阅读的种子,就这样悄悄地播撒在我教学的一亩三分地里。也许有的种子没有发芽,也许有的种子发芽了却没有开花,但一定有一些种子发芽了、开花了,还结出了丰硕的果实。在这些学生的大学生涯里、未来的职业生涯里抑或是人生不同的生命旅程中,书籍都将散发着浓浓的香味,给予他们力量。
迷茫困顿时,您为我答疑解惑
“无限信仰书籍的力量!”“做精神世界的美食家,做感悟生命的思想者。”这是任玲老师的教育宣言,也是我在教学中迷茫困顿时寻医问药的良方。
“除了教教材,我还应该教点什么?”这是我思考的问题,没有认识任玲老师之前,我片面地认为教好书的前提就是利用各种教辅资料精心、用心地备好课。然而,任玲老师主编的《我的经典语文》一书给了我极大的启示。反反复复地读这本书,我领悟到了教好书的关键是教师对书籍的认知。当下,教育界一种普遍而尴尬的教育现象是一群不读书的老师在教一群不读书的学生。社会的快速发展,手机和人们的日常生活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纸质阅读已经变得极其奢侈。然而,我们语文老师一定要读书。读书,读教育教学的专业书籍;读书,读教材内容涉及的书籍;读书,读名著;读书,读科技、读政治、读新闻……其中读教材内容涉及书籍真的是一个语文老师备好课的关键。随着新教材的使用,阅读的重要性已经在教材内容的编排上凸显了出来。除了《乡土中国》《红楼梦》纳入教材外,一些中外作品也被大篇幅地编进教材,如《复活》节选、《大卫·科波菲尔》节选、《边城》节选等篇目。看了教材的目录之后,我一次性把教材涉及的相关书籍都购买齐全,利用假期或平时的零散时间反复阅读,在上课的时候突然觉得拓展的内容可以得心应手,而且拓展的知识点是教材上没有的,学生很感兴趣,课堂就不再是照本宣科,课堂不再沉闷,生动、有趣的课堂就成了学生和老师都期待的课堂。记得我在上《大卫·科波菲尔》这篇小说的节选部分时,我用了两个周的时间来开展教学活动。首先,介绍这一励志小说的故事梗概,用导读课的方式向学生讲述一位贫穷的孤儿大卫成长为一位优雅、成熟、幸福的绅士的奋斗史。其次,介绍书中的主要人物,诸如大卫的母亲克莱拉、大卫的继父摩德斯通、大卫的姨婆贝西小姐、大卫童年时与之交往的米考伯先生等。最后,介绍英国优秀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狄更斯的其他作品《双城记》《远大前程》《雾都孤儿》等。第一次嘗试课前大量阅读相关的书籍然后专题教学,在课堂教学中收获了学生们希望了解更多知识点的期盼的眼神和洋溢在脸上热爱语文课、热爱文学的幸福表情,还有那一次又一次经久不息的掌声。我深深地觉得,书籍的力量是那般强大。
瓶颈闭塞时,您为我指引方向
教书十二年是职业生涯的一个分水岭,要么觉得工作以来已经积累了一定的教学经验,可以安于现状,开始“混日子”了,要么思考把“教书匠”的“工匠”精神不断地提升。我是后者,只是苦于没有方向。职业瓶颈期,还是任玲老师伸出了援助之手指引我。
每一次研修都有写作任务分配给每一个成员,简讯、研修心得、教学设计、教育随笔、论文是必须完成的研修任务。一开始,我觉得很难,写了又改,改了又写,惶恐地把粗糙的文字上交给具体的负责人,任玲老师都会仔细阅读并提出一些修改性的意见,一次又一次的训练,写作也就不那么难了,慢慢地由被动写作变为主动写作。在任玲老师的鼓励下,我的一些教育随笔或小论文偶尔在一些教育杂志上发表,那种喜悦感和小小的成就感是金钱无法代替的。印象最深的是《第一次当女主播》这一教育随笔带给自己的那种喜悦是甜蜜而美好的。新冠疫情暴发,2020年的春季学期整个云南的学校都延迟开学了。那一年,我刚好带高三,为了让高三学子在家能够“停课不停学”,我所在的学校开展了“直播课”。整个高三年级的语文由我给同学们上,我把第一次上直播课的心理历程和备课过程用文字的方式记录下来形成一篇简短的教育随笔,这篇随笔最后发表在不同的公众号上以及《云南教育》杂志上。那是一篇稚嫩的文字,和众多优秀的教育论文或教育随笔相比还需要不断地改进,但是,我从中收获了极大的鼓励。从此以后,教学中的感悟、教学设计、教学反思、高考题的研究等我都会用文字记录下来,有的发表,有的仅仅是收藏而已。专业写作已经成为教学生活中的一种习惯和常态。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无论是新教材还是老教材,无论是新高考还是老高考,我都以苏轼般淡定、从容的心态面对语文,面对语文课堂,面对自己的学生。一直坚信书籍的力量,一直坚持写教育随笔,一直喜欢自己的学科,一直喜欢自己的工作。这一切的收获皆源于任玲老师春风化雨、润物无声般的引领和帮助。
◇责任编辑 苟有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