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居信
语文教材在三至六年级上册设有阅读策略单元,旨在引导学生掌握阅读策略,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成为积极的阅读者。教师要善于利用教材,引导学生运用策略提升阅读能力,塑造良好的阅读品质,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发展。
一、研读内容,明确编排意图
小学三至六年级的阅读教学采用四种基本策略:“预测”“提问”“阅读要有一定的速度”以及“有目的地阅读”。每个学习单元都有清晰、功能强大的板块,引导学生逐步学习和应用这些策略。教学路径从基础知识储备延伸到策略的实际应用。教师可以通过实践指导学生有效掌握并运用阅读策略。
阅读策略单元以阅读策略为主線编排。内有三至四篇题材多样、体裁各异的课文,旨在引导学生在阅读中运用策略。精读课文展示阅读思维,介绍基本阅读方法和策略指导;略读课文则引导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策略;交流平台帮助学生总结学习成果,认识阅读策略的价值。整个单元形成了序列化、可视化的能力训练发展体系。
教师在教学中应准确把握编排意图,引导学生循序渐进地学习课文,并利用策略帮助他们理解和运用知识。教师利用略读课文的方法培养学生灵活思维,并使用交流平台整理归纳所学知识,提升学生的阅读效果,培养阅读素养。
二、聚焦单元,掌握阅读策略
教师可根据阅读策略单元的要求,设计学习过程,引导学生在阅读中使用策略,理解和思考材料。这样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还能帮助他们成为积极的阅读者,受益终身。
1.在单元整体设计中推进教学
一般的阅读教学往往关注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思想情感的体悟和表达方式的感知,较少关注阅读技巧。因此,学生的阅读行为常显得随意化、碎片化。为此,教师要利用阅读策略指导学生的阅读行为,使其系统化。具体来说,教师需要对单元整体有一定的认识,分析教材各部分之间的内在联系,在设计单元整体教学的过程中明确单元整体目标,细化每篇文本的教学目标与任务,并以此为统领来进行教学。
三年级上册“预测”单元总结了预测的基本方法和途径。四年级上册的“提问”单元学习了提问策略并筛选出对理解课文最有帮助的问题。五年级上册的“阅读要有一定的速度”单元注重提高阅读速度和内容理解。六年级上册的“有目的地阅读”单元安排了三篇课文,教学时要综合考虑整合利用。
2.在真实阅读中习得策略
为了让学生自然而然地习得阅读的方法,并发展未来学习和阅读所需的基本素养,教师应该通过真实的实践活动、语言感悟以及语言的浸润与陶冶,教学阅读策略单元。
在三年级上册的“预测”单元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阅读情况进行教学,通过交流阅读经验,引入旁批提示,让学生体验阅读的趣味。在“提问”单元中,教师要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和提问,并从其他同学的问题中获得启示。在“阅读要有一定的速度”单元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记录阅读时间并检测阅读效果。在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有目的地阅读”中,教师应引导学生根据需要选择适合的阅读方法和策略,并为学习方法总结做好铺垫。
3.在实践策略中深化阅读理解
传统的阅读教学更多注重文本知识、情感和表达。而如果过于强调教授策略,课堂也会变得枯燥乏味,缺少阅读的乐趣。事实上,阅读策略的教学既要教授策略,又不能脱离阅读实践。学生应该在阅读过程中领悟方法和学习策略,并能够将所学的阅读策略应用于实际阅读中。
在教授提问技巧时,教师应平衡好提问和阅读理解的关系,鼓励学生在阅读中提出问题,并与同学一起解决问题,从而理解课文。通过这样的学习体验帮助学生明白提问是为了理解课文。
“阅读要有一定的速度”单元的目标是帮助学生提高阅读速度,同时注重理解。课堂上,学生会发现阅读速度和理解之间的关系,有些学生读得快但理解不准确,有些学生读得慢但理解较好,还有些学生读得快且理解好,更有些学生读得慢但理解不准确。通过学习这个单元,学生将初步认识到阅读速度和理解的重要性,并在理解的基础上尽可能提高阅读速度。
三、落实实践,积累阅读经验
阅读策略教学讲究读中得法,然而得法还不是教学的最终目的。习得的阅读策略要回归阅读实践,迁移运用到新的阅读任务之中,为阅读服务,让学生切实感受到积极运用策略所带来的阅读乐趣、阅读发现、阅读效率和阅读品质。
1.通过多种活动形式推动教学
活动形式包括读书摘记、阅读收获卡展评和问题回音墙。学生可以通过互相帮助解决问题,填写阅读反思卡并开展反思交流会,思考阅读策略的有效运用和阅读习惯的变化。此外,还可以举办推进阅读的主题活动,如阅读大会、故事会和分享阅读小窍门活动。通过参与活动,学生能够积累阅读经验,激发内在动力。
2.注重学习资源的整合利用
教师可以通过大量的阅读实践和训练提升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教材中的阅读实践活动以及后续学习的拓展可以巩固阅读策略。同时,课堂教学中的提问是必不可少的,可以促进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提问能力。此外,教师还可以利用课外阅读资源,将总结方法应用到真实任务情境中,进一步深化阅读经验积累。
3.夯实整本书阅读的策略指导
运用策略能提升阅读质量,并迁移到整本书阅读中,持续巩固提升。教师应引导学生回顾所学的策略,灵活选择,学以致用,聚焦内容,促进思考,让学生在实践中习得策略。如,阅读时,学生可运用“预测”策略来提高注意力,培养想象力。古典名著阅读可限定时间、速度,提出目的性阅读,提高速率,加强整体感受。
四、重视评价,培塑阅读素养
教师要注重过程性评价,充分发挥评价的导向作用,这也是培塑学生阅读素养的关键所在。
1.科学评价激发阅读兴趣
科学评价包括绘制思维导图、设立阅读清单和手抄报。这些方式不仅能让学生自我评价、互相评价,还可以让家长参与其中。自我评价有助于学生反思和调整,同伴和家长的参与则可以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阅读情况。这种多角度的评价能够激发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阅读质量和素养。
2.评价语言在阅读反思中的作用
教师应注重鼓励学生,并关注他们的阅读进步。评价不仅仅止于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还应考虑学生的方法运用、阅读态度等。通过评价引发反思,帮助学生优化调整阅读行为,促进长远发展和核心素养的培养。
3.利用评价工具检测阅读效果
评价应关注整本书的阅读过程,并以阅读的主要环节为基础设计评价量化表。评价依据包括学生的阅读态度、阅读方法、策略运用和主动合作分享等,教师要引导学生对自己的阅读行为进行量化评价,并通过对照评价标准学会评价,适时调整和改进。
总而言之,阅读教学的路任重道远,教师要结合阅读策略单元学习,串联一个个零散的策略方法,打通阅读教学路径以及阅读与生活的桥梁,在潜移默化中塑造学生的阅读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