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婧,李 静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陕西 西安 710061
慢性心力衰竭是心血管疾病发展至终末阶段的一种状态,因其具有患病率高、致残率高、再入院率高及病死率高的特点[1],患者容易产生负性的心理问题,导致生活质量严重下降。相关研究[2]显示,焦虑、抑郁是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常见的不良心理问题,不仅降低住院期间及出院后的治疗依从性,还会直接影响预后,导致病死率上升。因此,加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理护理、减轻负性心理问题对于改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预后至关重要。研究[3]证实,科学有效的健康教育对提高患者疾病认知水平、改善治疗依从性具有积极的治疗效果。现阶段,健康教育已经成为医疗护理过程中非常重要的环节和内容,但住院期间患者的健康教育主要集中于入院时和出院时,形式以口头宣教为主,且因临床工作压力大,护理人员在治疗过程中的宣教内容往往有限,宣教效果不理想。因此,探索更有效、更持续的健康教育模式对改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负性心理、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意义重大。近年来,互联网微信平台的广泛应用为慢性病患者出院管理和护理工作的开展提供了良好平台。基于此,本研究旨在探讨基于互联网微信平台的健康教育模式对改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理状态及自我效能感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1 年3—12 月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79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住的病房号奇偶数分组,入住奇数号病房的39 例患者为对照组,入住偶数号病房的40 例患者为观察组。对照组:男24 例,女15 例;年龄44~72 岁,平均年龄(58.4±9.33)岁;病程1~6 年,平均病程(3.9±1.79)年。观察组:男27例,女13例,年龄49~74岁,平均年龄(59.1±7.45)岁;病程1~7 年,平均病程(4.2±1.35)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具有可比性(P>0.05)。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通过,并取得患者及家属知情同意。(1)纳入标准:①符合《中国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2018)》[4]中慢性心力衰竭的诊断标准。②年龄≥18岁。③能够独立完成问卷。④自愿参与本研究。(2)排除标准:①诊断为急性心力衰竭。②合并严重神经系统疾病、肝肾功能严重不全。③无法使用智能手机及电子设备,不能通过微信进行交流沟通。④配合度差。
本研究为前瞻性自身前后对照研究。两组患者入院后均按照样本医院心血管内科心力衰竭护理常规进行护理,包括入院宣教(医院环境、疾病相关知识、治疗方案等)、病情观察(生命体征、并发症等)、心电监护、必要时吸氧、高危评估及相关宣教、准确记录每日出入量、遵医嘱用药、出院健康宣教(用药、饮食、活动、康复、复诊等)、每月随访等内容。
对照组采用传统健康教育,包括口头知识讲解、发放宣教手册、随时解答患者疑问。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基于互联网微信平台的健康教育模式,实施时间至少持续3个月,具体措施如下。(1)组建互联网健康教育小组,制定健康教育计划。科护士长为大组长,健康教育职能组组长为小组长,前期通过多次小组集中会议讨论并确定健康教育形式、健康教育主题及方案。小组已制作出多个主题的健康教育课件和网络宣教小视频,并通过护理部审核和备案。小组内指定专人负责课件和视频的定期更新、上传及发布。(2)构建良好的护患关系,及时给予心理疏导。患者入院后由责任护士负责接诊,为患者详细介绍其主管医生和责任护士,安置患者,取得信任。遵医嘱正确用药,协助做好基础护理。每日动态评估患者的心理状态,及时给予心理疏导。治疗期间向患者详细介绍疾病有关内容,让患者对自身疾病有充分的认识,从而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3)建立健康教育公众号及微信群。健康教育小组指定专人负责两组患者的沟通联络,根据分组情况分别建群,日常解答患者的疑问。观察组指导患者及家属通过扫描微信二维码或搜索微信公众号的方式关注微信,并指导其使用方法,督促患者及家属学习,并反复强调课件或视频中的重点内容。(4)微信公众号及群消息推送。采用语音、文字、图片或视频等形式,在公众号及微信群内推送心力衰竭科普文章、宣教课件及视频。住院期间,责任护士每日晨静脉治疗时引导患者及家属共同进行20~30 min 的微信平台健康学习。患者出院后微信群负责护士每周在群内继续推送相关内容,并提醒患者日常自我护理的重要性,告知患者遵医嘱正确服用口服药,指导患者进行适当的康复运动,指导合理食用低盐、低脂食物,每日监测并记录体重。
两组患者于入院时和出院时均填写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及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eneral Self-Efficacy Scale,GSES),出院后按照要求定期随访,期间对两组患者按照分组情况执行群管理,出院后1个月、3 个月复诊时由责任护士以当面或电话口头交流的形式再次填写上述3个量表。
(1)心理状态评估。采用SAS 和SDS[5]评价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SAS 评分≥50 分为焦虑,SDS 评分≥53 分为抑郁,评分越高,表明患者的焦虑、 抑郁越严重。(2)自我效能感评估。自我效能感是指个体对自己面对环境中的挑战能否采取适应性的行为的知觉或信念。采用GSES[6]评价患者的自我效能感,总分10~40分,评分越高,表明自我效能越好。上述量表经检验均具有较好信度和效度。
采用SPSS 20.0 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例数和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1)为减少研究过程中的偏倚,健康教育活动以病房为单位开展,避免不同分组患者接受干预措施的混杂。(2)为保证宣教质量和效率,宣教时间选择为每日晨间,要求每位患者有一名理解力正常的家属陪同。(3)指导患者正确填写量表的方法,对于无法自行完成量表的患者,可由护理人员代笔、患者口述填写。
两组患者入院时SAS、SDS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入院时相比,两组患者出院时、出院后1个月、出院后3个月SAS、SDS评分均有所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出院时、出院后1个月、出院后3 个月SAS、SDS 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入院时、出院时、出院后1个月、出院后3个月SAS、SDS评分情况(x±s) 分
两组患者入院时GSES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入院时相比,两组患者出院时、出院后1个月、出院后3 个月GSES 评分均有所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出院时、出院后1个月、出院后3个月GSES 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入院时、出院时、出院后1个月、出院后3个月GSES评分情况(x±s) 分
“互联网+医疗健康”服务体系的广泛应用为医疗服务质量和效率的提升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同时,“互利网+”医疗已成为医疗领域发展的大趋势[7]。互联网微信平台能够实现以语音、短信、文字、图片及视频等多种形式向特定群体发生信息,并支持多人实时在线交流,是实现“互联网+”医疗的重要途径。目前,临床广泛开展的传统健康教育模式往往局限于住院期间及出院前,宣教形式常为填鸭式口头宣教、张贴宣传海报,宣教手段单一,宣教内容零碎,对于多数老年患者来说难理解、难掌握、参与度低,健康教育效果不理想。基于互联网微信平台的健康教育模式是借助微信的网络平台,实现同一时间对多名患者开展多种形式及内容的系统化健康教育的一种方式,该模式弥补了传统健康教育模式在时间、空间、内容、形式上的局限性,可实现对患者随时随地的健康指导,有效缓解护士在健康教育方面的压力。护理人员通过前期充分的设计、准备和制作,可为患者提供多元化的、系统的、完善的健康教育内容,同时,患者可利用零碎的时间重复观看宣教内容,不断加深理解和记忆,提高健康教育的质量。护理人员还可根据患者的个人情况,实现线上“一对一”强化教育,相同病程及经历的患者也可在平台上展开讨论互动。目前,该模式已陆续在慢病管理(如糖尿病管理、肿瘤管理)中得到很好的应用[8-9]。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常出现呼吸困难、心律失常、乏力等症状,生活质量明显降低,在长时间的治疗中容易产生焦虑、抑郁情绪,进而丧失治疗信心,极易影响预后[10-11]。自我效能感是指个体面对自身疾病有效行动的主观评估[12],其可通过心理调控生理的方式影响个体健康状况,改善患者治疗期间的负性情绪。研究[13]表明,自我效能越高的患者,其治疗依从性越好,疾病预后越好。本研究结果表明,积极有效的健康教育可提升患者的自我效能感水平,增强其战胜疾病的信心,减轻其焦虑、抑郁情绪。基于互联网微信平台的健康教育模式以视频等形式可更直观地传达患者所需内容,患者通过对网络宣教内容的反复回顾,进一步加深其理解和记忆,可强化健康教育成果,使健康教育效果更持久。因此,有必要且亟需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开展基于互联网微信平台的健康教育,以提高患者疾病认知水平和治疗依从性,减轻其心理障碍,从而提高其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互联网+”医疗背景下,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积极开展基于互联网平台的健康教育,可有效缓解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提高其自我效能感,且健康教育效果更好、更持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