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深度融合视域下戏剧影视人才培养新逻辑

2023-11-21 08:54王雪梅
传媒 2023年21期
关键词:影视戏剧学科

文/王雪梅

媒体深度融合是信息技术变革的新一轮范式变迁,是传媒行业新动能的再生与再造,技术在演进,传媒产业格局在变化,教育模式就应与之匹配,实现转型。戏剧影视产业属于传媒产业的重要部分,戏剧影视人才的培养,更应植根于传媒艺术人才培养的核心圈层,关注在媒体深度融合的新阶段,发挥人才培养的主动性,关注人才培养的理论取向、实践进程与价值观念。

一、全新视角:把握人才培养的新环境与新需求

媒体深度融合并非是传统动能的叠加,一方面,媒体深度融合作为国家战略,正逐步通过先进技术引领驱动媒体深度融合,正处于克难攻坚阶段,并向纵深发展;另一方面,国家落实逐步加快5G网络、数据中心、4K/8K超高清实验室等新型技术设施建设,“新基建”的建设按下了“快进键”,也为媒体深度融合新阶段提供了建设底座。纵观媒体融合发展进程经历了全媒体时代的“物理演变”,到融媒体时代的“化学反应”,已经走向了智能媒体的“基因突变”,戏剧影视人才培养在这场传媒产业持续变革的进程中,更应准确把握时代赋予的新环境与新需求,并使之成为戏剧与影视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逻辑起点。

1.技术视角。在媒体融合初期,全媒体形态,是基于媒介内容、形态、种类、时空的“全”;在媒体融合进程中,融媒体形态,是各种要素和资源的整合形成合力的“融”;在媒体深度融合正在进行的未来,智能媒体形态,是“云大物移智区加”的“智”。智能技术呈现了融合发展之势,并逐步演化为传统的广播电视媒体+互联网新媒体的深度融合(创作、制播、运营的融合)之势。

首先,从智能技术的视角看,基于“智能+”技术的集群化深化,全面渗透到了戏剧影视的创作与制播。其一,戏剧影视内容创作与生产,可视化、沉浸式、后期特效、3D、VR、AR、AI、全息影像、CG制作等技术已经全面进入到节目创作。其二,戏剧影视的制播技术,5G、4K/8K超高清、虚拟增强现实、交互式反馈等技术不仅运用于生产拍摄环节,更作用于制播的全过程。

其次,从智媒特性的视角看,智能媒体在形态上变得更加移动、轻便、无形,但是在内容上却变得更加多元、繁复、复杂。一是“智能交互化”通过捕捉、感知、沟通,使内容生产更高效、精准,并创造出更多交互性叙事创新场景和内容,同时革新内容的样式形态和传播模式;二是“内容个性化”通过用户、场景、内容、行为等特征基础数据初步构建用户画像,并通过数字价值向用户提供精确的服务指向;三是“形态多元化”实现了从“多种媒介,一个声音”到“一个媒介,多种声音”的转变,生产出更多、更优质的图文与音视频,还呈现出包括全息影像、360全景视频、裸眼3D、VR/AR等诸多沉浸式媒体,使媒介形态得到了更多元化的表达;四是“时空虚拟化”带来的媒介“内爆”“亲身参与”体验使得媒体生产逻辑从“空间连接”向“关系链接”转变,塑造着全面交互、浸入、共享、体验的虚拟现实。

因此,戏剧影视人才的培养和智媒时代的智能技术息息相关,应整体置身于交叉融合的“传媒+艺术”“艺术+技术”的全景视角,突破传统人才培养的藩篱,抓住人才需求的新机遇。

2.产业视角。从产业发展的视角看,媒体深度融合重新定义了产业边界。多元的传播、运营全面开启了多屏互动,无缝连接、跨界融合等手段与方式,一定程度上使专业化生产规模在萎缩,而大众化、社会化生产的实践在扩大,尤其自媒体和平台媒体的活跃度和生命力的增强,UGC(大众生产用户)使得人人都能成为内容生产者。近年来,尤其沉浸式戏剧、网络剧、微电影等灵活的表现形式,短视频、直播的冲击,热搜、爆款的运营,“知识付费”“原创”都体现出了巨大的市场表现力。

戏剧影视人才培养和互联网的传播方式不可分割,其内生的复杂因素,决定了戏剧影视人才培养只能是“传媒技术”与“戏剧影视艺术”的交叉融合,才能让戏剧影视人才适应媒体深度融合时代,提升自身应对、创作与运营能力。

3.教育视角。2020年11月,教育部正式发布了《新文科建设宣言》,推进“新文科”建设,新文科之“新”,是强调将传统文科的“内涵”“结构”“观念”“方式”“课程”置于一个统一的系统中交叉融合,构建一个新型的、综合的、丰富的框架结构,形成新的宏观视野、新的知识体系、新的文化构成、新的价值体系。

首先,新文科的根本任务是培养时代新人,而戏剧影视人才的培养更要立足于时代发展。传统的戏剧影视人才培养以工种进行的分设培养方式面临重新调整的机遇,戏剧影视人才的培养应该以更快的速度向互联网时代、人工智能时代进发,与新闻传播、计算机技术等学科整合,成为新文科建设典型的研究对象,在学科融合与渗透中交融突破,造就时代新人。

其次,新文科建设的时代使命是提升国家形象,而戏剧影视人才是“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的主力军。戏剧影视人才要充分运用戏剧、电影、电视的艺术形态来彰显中国的文化实力,提升中国的文化影响力,增强中国的国际话语权,全面提升“会讲中国故事”“讲懂中国故事”“讲好中国故事”的能力。

二、全面联合:“学界”与“业界”的强强联手

戏剧影视人才培养离不开“学界”“业界”的联合。客观的说,若戏剧影视人才培养脱离了业界,其人才培养“社会服务”“文化传承”的功能就只能是空谈;而戏剧影视产业脱离了学界的研究和人才培养,就失去了高质量发展的支撑。

1.学界的建构。就学界而言,戏剧与影视学科于2011年正式定名,发展至今10余年。从本质来说,是以人为本,通过影像和舞台的呈现,以追求审美为目标,体现人的精神情感,从而强化中华民族的文化价值观的学科;从结构来说,其包含了戏剧学、电影学、广播电视艺术学等艺术学科。近年来,这些艺术学科之间频繁互动,呈现相互协调、良性互动趋势;从内涵来说,戏剧与影视学科拥有自身独特的学科发展内涵,是以戏剧影视的研究和艺术创造实践为核心建设内容的学科,通过塑造典型的艺术形象作为表现手段,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艺术美与价值美的过程;从人才培养的核心来说,是培养高水平的艺术创作人才为目的,尤其在智媒时代,更应把关注力聚焦于如何充分利用新科技为戏剧与影视学科服务,并在重点领域研究新的信息智能化时代所具有的本质变化和表现特点。

戏剧与影视学科是一个充满活力,拥有自主创新的学科,一方面,基于学科领域的专业创新十分突出,表演、戏剧学、电影学、广播电视编导、播音与主持艺术、动画、影视摄影与制作、影视技术、戏剧教育等专业各有特色,顺应传媒行业产业发展趋势;另一方面,具有中国特色的戏剧影视理论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正在逐步构建,并积极建构中国的戏剧与影视学科的主体地位。

可见,戏剧与影视学科这个依据其艺术规律和现代形态,通过千锤百炼植根于舞台与银幕的艺术类学科拥有戏剧、影像、艺术的内涵。从广度上讲,戏剧与影视学科下设的几十个专业的人才培养与建设,并不是机械叠加的理性构筑,是具有艺术相关类学科感性的鲜活与多元,是交叉融合与跨界融合;从深度上讲,戏剧与影视学科的建设,应该进一步关注戏剧影视呈现的丰富性和立体感,关注时代担当和历史使命,全面释放艺术的创造力和生产力。

2.业界的发展。从业界发展角度而言,孕育于悠久历史之中的戏剧、电影、电视剧等艺术形态,融入了时代特性,从而呈现出新的发展样态。其中,戏剧作为极具代表性的舞台艺术,通过对话、歌唱、动作的演绎等表演形式,生动诠释了文学、音乐、表演和美术等多种门类相互交融而成的艺术之美;电影伊始于1905年中国的第一部电影《定军山》,中国电影历经了上百年的历史浸润,在媒介融合时代,中国电影从银幕扩展至流媒体,结合不同媒体的传播特性,持续更新着中国电影的传播形态。电视剧发展,1958年中国第一部直播形式电视剧《一口菜饼子》的出现,开启了中国电视剧时代。中国电视剧历经了六十多年的淬炼,以多元类型与多样题材不断活跃着影视市场,同时在传播范围上从电视端扩展至网络端,全方位覆盖不同年龄层的用户需求。

伴随着媒体深度融合,影视艺术的创作更是突破了大屏幕、小屏幕,横屏幕、竖屏幕的观影体验;其创作形态紧密地将文学、戏剧、音乐、摄影、美术、舞蹈、录音等结合;其制作技术结合互联网技术、数字技术、虚拟现实技术、存贮技术,等等;其表现形式从传统电视、大屏幕电影拓展到网络电影、网络电视剧,融合了互联网电影电视的总体功能,形成了新的样态。

近年来,中国戏剧影视产业的市场表现力呈现了强劲的发展趋势。其一,戏剧的发展,伴随国家层面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推进,戏剧发展的商业化、公益性日益丰富,戏剧的专业表演、业余表演、学校表演也非常活跃。如在2021年建党100周年之际,就有《上甘岭》《红旗渠》等一大批重大题材的经典之作诞生;其二,中国电影更是呈现出强劲的票房号召力,并凭一己之力,拉动全球市场电影大盘。2021年,中国电影总票房和银幕数量稳居世界首位,中国电影的创作进入到活跃阶段;其三,电视的发展也是繁荣蓬勃,而电视剧更是向高峰奋进,《觉醒年代》《跨过鸭绿江》《山海情》等电视剧实了现价值引领。

3.“学界”“业界”的联合。戏剧影视人才培养是多维、立体、全面的培养,虽然传媒技术革新了传媒业态,也对戏剧影视人才的培养规律、方式、手段提出了挑战,PGC(专业生产用户)、UGC(大众生产用户)、OGC(职业生产用户)更是重新定义了戏剧影视产业的内容生产,优秀的戏剧影视人才不一定来源于戏剧影视专业的培养。但是,戏剧影视人才培养应置身于一个整体的系统中考量,一方面,“学界”不能孤立于“业界”的需求,独自、研发或改造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教学计划、教学内容等;另一方面,“业界”也不能抛开“学界”,应该将最新的教育。科研成果应用到创作实践中来,反哺戏剧影视创作。

“学界”“业界”的联合,其实就是“产教融合”的体现,“产教融合”的“产”其实是产业和行业的支撑,而“产教融合”的“教”是人才培养、能力培养的要素。二者从内涵来看,定位都在于提供解决现实问题的操作方式;从模式上来看,是深化教育改革,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途径。但事实上,“产”“教”两张皮的现状也确实存在,人才培养过程与社会需求脱节等现状,都要求“学界”“业界”就是“产”“教”之间打破壁垒,寻找“交汇”,实现价值、寻找“双赢”。

三、全心培养:整体性、系统性融合培养

从戏剧与影视学科升级为独立的一级学科以后,在国家学科体系中的地位作用就十分明显,其意义与重要性也更加突出,学科的内涵也十分丰富和饱满。客观地说,当前戏剧影视人才的培养各具特色,如北京师范大学等综合性大学,依托自身综合性、人文性、复合性优势,培养具有深厚人文底蕴的研究人才;北京电影学院、中国传媒大学等专业院校,强调“精”“专”结合,培养引领行业的专业人才;四川传媒学院、河北传媒学院等地方院校,以灵活的办学特色,快速崛起,并紧密联系传媒一线,服务地方经济,培养“艺术+技术”融合的应用型人才,都说明了戏剧影视人才学科培养的激情与活力。

1.基于学科内部与学科之间关系的整体性融合培养。

从内生性发展关系来看,戏剧影视人才培养,其学科内部是戏剧学、电影学、广播电视艺术学等学科专业的整合,人才培养应全面梳理学科内部的关系,把各学科专业整合于一个整体的融合结构中,构建跨学科研究与培养体系,加强跨学科知识体系的综合构建,形成新的学科增长点。戏剧影视知识生产体系应建构总体发展态势,通过整合构建,升级赋能,强化学科专业之间的关系,在戏剧影视人才培养过程中植根于丰富的理论资源之中,达到从自成体系的发展状态,并走向纵深相合的发展格局。

从外延性促进关系来看,戏剧影视人才培养,与其他学科之间也具有相互作用的关系。纵向说,戏剧与影视学科是艺术学门类之一,艺术学门类下的一级学科其相互之间的关系都是放置于艺术学整体性知识框架结构中,各学科之间应相互促进与成长,并双向驱动;横向说,除了艺术学门类以外,在国家学科体系之中,戏剧与影视学科以外的经济、管理、文学、教育等学科发展,以及“四新”建设下,“新工科”“新农科”“新医科”的交叉融合,都为戏剧与影视学科带来了充足的发展空间。另外,基于经济、管理、文学、教育衍生的“戏剧影视产业”“戏剧影视社会学”“戏剧影视心理学”“戏剧影视教育学”等跨学科的知识体系的构建,基于计算机技术、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网络技术、媒介技术衍生的戏剧影视理论成果与融合创作的研究,都不可忽视。

2.基于融合发展语境的系统性人才培养。在当前技术环境、媒介环境、文化环境的大环境融合之下,戏剧影视人才的培养,其目标和方法都应立足于适应中国未来的需要。事实上,人才成长的规律与时代发展的需求是不可分割的,在融合发展趋势的语境下,戏剧影视人才的培养更应在融合的基础上立足于跨越性与交叉性,打破单一专业、单一课程、单一教师、单一技术的闭合式、主观性发展瓶颈,在技术、媒体、文化融合层面系统地进行人才培养。

第一,技术的融合。从横向的传统技术和新兴技术的融合来看,是不同领域之间的融合,打破了技术的边界,而技术产生的红利也衍生到技术以外;从纵向的传统技术和新兴技术的融合来看,戏剧与新媒体的融合,电影与新媒体的融合,电视与新媒体的融合,台网融合等,形态表现出多元化特征。技术融合的现状直接对戏剧影视人才培养的专业设置提出了深层次的要求,智能技术的发展打破了人才培养的专业束缚,其专业设置应着眼于“技术+艺术”的融合,传统的以岗位精细化划分的专业方向和能力培养应逐步调整并走向全面打通,使传统的单科专业重构为复合型专业。

第二,媒体的融合。最显著的特点是以广播电视为代表的传统媒体与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兴媒体的深度融合,媒介形态的多元化,融媒体矩阵的建构,对戏剧影视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都提出了深化改革的要求,传统的以各个专业独自发展的课程理论与实践体系已经不能适应媒体融合之势,尤其单一的媒介形态的内容生产和传播已经完全落伍,无法适应媒体融合的技术设定和现实需求。因此,一方面,应该科学化、合理化、多元化的设置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另一方面,还应该把新技术纳入到课程体系建设中,增加专业进阶课。

第三,文化的融合。新时代以来,在“讲好中国故事”的理念下,中国的文化软实力有很大的提升,尤其在对外交流合作中,在国际事务的重大决策中,在突发公共事件的处理中都提供了中国经验与中国方案,也展现了中国智慧与中国实力。戏剧影视人才培养,是培养能够“讲好中国故事”的优秀艺术人才,对教师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期许。教师作为人才培养的“第一主角”,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角”作用,主动对接行业产业发展需求,优化教学设计、更新教学内容,革新教学方法,丰富教学手段,在教学的全过程,把“课程思政”贯穿于专业教学与实践创作中,教会学生如何用自己的专业“挖掘中国故事”“讲好中国故事”。

猜你喜欢
影视戏剧学科
影视展
【学科新书导览】
文学转化影视,你需要了解这几件事
有趣的戏剧课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戏剧“乌托邦”的狂欢
戏剧观赏的认知研究
戏剧类
“超学科”来啦
影视风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