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楠
2014年以来,“课程思政”理念逐渐深入到我国高等教育教学体系中。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铸魂育人,完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传媒类专业承载着输送传媒人才的重任,思政课具有鲜明的意识形态属性,价值引领、德育塑造等思政教育在传媒人才培养体系中至关重要。虚拟现实(VR)作为“元宇宙”时代的核心科技之一,在教育领域亦逐步受到广泛关注。基于虚拟现实技术建设传媒类专业课程思政模式,有助于高质量建构新时代高校“大思政”教学体系,与时俱进落实教育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传媒类专业主要培养媒体从业人才,承担意识形态传播重任的思政教育至关重要。虚拟现实的技术特征与媒介属性,为其赋予了教育教学功能,有助于为传媒类专业的课程思政建设模式提供创新路径。
1.传媒类专业的课程思政现状与挑战。传媒类专业包括新闻学、传播学、广告学、广播电视编导、数字媒体艺术等,就业方向如新闻媒体、舆论宣传、文化创意等。因此,专业的核心价值在于培养政治过硬、有责任担当、品德高尚、专业精湛的人才。在传媒类专业核心价值体系中,政治、社会、道德等思政素质既是学生通识能力培养要求,也是知识素养培养要求。
近年来,信息与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形成了媒体融合、去中心化的趋势,并加速了社会文化的多元变革。由于传媒类专业特征,学生大多既是新媒体的深度使用者、学习者,亦是传播内容的创作者、发起者。科技进步造就了传播环境的日新月异,在为传媒类专业教学提供技术条件的同时,也对课程思政模式带来了挑战。比如,网络空间鱼龙混杂、新闻真实缺乏有效监管,而并非所有学生都具有准确辨识能力;语境共享在一定程度上转移了话语表达权,改变了传统教育语境下的单向输入格局;“泛娱乐化”冲击主流价值观,并且提升了学生在教学接受中的“娱乐期待”;碎片化传播弱化了受众理性思考能力,不利于修养品位的塑造。因此,传媒类专业课程思政既需要在坚守立德树人理念的前提下,密切结合教学内部(学生需求)和外部(社会、媒体环境)现状迎接未来趋势,也需要有的放矢、与时俱进的设计与实施。
2.虚拟现实技术的教育学主张。虚拟现实指应用计算机模拟生成一个三维虚拟环境,用户可以通过专业传感设备,感知和融入该虚拟环境中,获得身临其境之沉浸式“心流”体验。虚拟现实技术的发展加速了人类社会向“物理空间-社会空间-信息空间”三元结构的转变。《虚拟现实与行业应用融合发展行动计划(2022—2026年)》指出,“虚拟现实(含增强现实、混合现实)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重要前沿方向,是数字经济的重大前沿领域,将深刻改变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
20世纪80年代,具身认知范式兴起,强调认知发生于大脑、身体和环境的互动与耦合之中。根据具身理论,受众在虚拟现实中的身心体验能够塑造一种“真实”的经历,接近或等同于物理世界,进而塑造感觉、知觉、情绪、记忆、认知等心理层面的意义。虚拟现实为教育教学创造了可以感知与体验的沉浸式虚实融合环境,能够提供“经验锥”(Cone of Experience)模型中多个层次的认知手段。与言语说教、平面化视听展示相比,这种沉浸式交互体验能够塑造情境认知和“心流”境界,是教育美学的良好辅助路径。如2021年斯坦福大学应用VR设备实现了“全VR”环境授课,师生共处于“元宇宙”中进行教学活动。在我国,各高校也在努力借助虚拟现实技术打造“沉浸式新课堂”。
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传媒类课程思政以隐性教育为主要原则,紧扣专业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将“思政元素×虚拟现实”多维交叉理念融入到教师讲授、课堂案例、课后作业、课外实践等教学环节中,实现“情境-交互-体验”的具身思政。其核心在于创造感知情境和身心体验,从而让思政内容“入脑”“入心”,有效培养学生们的思政情感。
1.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具身思政理念。“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课程思政强调在各级各类课程中都要践行思想政治教育,与思政课同向同行,形成立德树人的协同效应。《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2017)提出,高校要大力推动以“课程思政”为目标的课堂教学改革。不同于思政课程的“显性”德育,课程思政应是将思政知识“润物无声”进行传道授业解惑的“隐性”教育。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政工作会议上强调“高校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来推动思政教育工作,促进信息技术与意识形态教育的融合”。虚拟现实技术的“拟像”情境有助于课程思政的革新,实现“具身道德”(Embodied Morality)路径。广义的虚拟现实应用包括沉浸式VR、WebVR、AR、虚拟仿真、全息投影等多种形式,在传媒领域应用广泛,如在广播电视编导、播音主持等专业中的“虚拟演播室”教学,影视制作等专业中的VR电影、虚拟场景开发教学,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中的VR新闻、VR纪录片等。虚拟现实营造的完整“世界”能够为学生带来一种奇观式的超真实体验与具身化互动,将“虚拟现实的临场感植入剧情和观者的思维中”,具身认知的心流体验使得虚拟现实有助于深化课程思政的建设、创新和改革。
2.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思政元素挖掘。思政元素即思想政治教育的因素,指能滋养学生健康成长的德育元素或正能量,包括爱国主义、道德修养等。目前以24字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最具代表性。在传媒类专业培养体系中,政治素质、媒介伦理、社会责任是思政元素的重中之重。传媒类专业具有跨学科、交叉性的特征,思政元素兼具广度和深度,挖掘空间较大。
思政元素应基于具体课程进行深入挖掘,以免偏离教学目标。一是专业知识中涉及的思政元素。如在新闻采编制作类课程中,可以从VR新闻中挖掘思政元素,如央视网的VR新闻题材丰富、导向正确,其中蕴含了媒介伦理、社会责任等思政元素。二是技术载体中渗透的思政元素。虚拟现实涉及图形图像、交互仿真等多种科学技术,可转化为科技自信、科学求真等思政元素。三是教学过程中升华的思政元素。如“VR+传统文化”等作品中激发的爱国情感、学生在小组VR创作中提升的社交能力等。
3.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思政案例设计。根据课程教学大纲,结合具体知识点,教师可将思政元素无缝融入虚拟现实教学案例中,以辅助实现“具身思政”。传媒类专业的课程中,虚拟现实教学案例包括体验案例、开发案例和应用案例。体验案例指与知识点相关的虚拟现实项目成品,供辅助授课和学生体验,在传媒类专业课中适用场景较广。目前VR项目中有不少兼具思政元素、技艺精湛的优质作品,如《山村里的幼儿园》《VR敦煌》《墨之韵》等。表1列举了数部可用作课程思政体验案例的作品。开发案例主要用于讲解知识点,采用任务驱动法、讲授法、演示法进行教授,多用于传媒类专业的创作/开发类课程,通常由教师将思政元素融入设计而成。应用案例主要用于演示传媒摄制中的虚拟仿真等技术,如《艺术里的奥林匹克》《圆明园》等作品体现了思政元素与虚拟演播、虚拟渲染等模块的结合。
表1 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课程思政案例
由于虚拟现实媒介和具身认知等理论的共同作用,基于虚拟现实的传媒类课程思政的教学模式主要呈现出三大特征,以学生为中心的主体转向、学科交叉深度融合、具身塑造文化场域。
1.以学生为中心的主体转向。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传媒类专业课程思政从教学模式到教学案例,都体现出从“教师为中心”转向“学生为中心”。一是与时俱进,在数字化浪潮和元宇宙背景下,教师在设计课程思政内容时应紧扣社会形势、行业动态等现实传媒环境诉求。二是融趣于教,设计具有感染力、趣味性、丰富多元的课程思政虚拟现实教学路径,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教。三是教化于心,教师作为施教主体,应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并外化于教学行为和师范魅力,传播最直观、最有效的思政元素。
2.学科交叉深度融合。从专业定位和课程设置而言,传媒类专业几乎都具有高度的多学科交叉特征,在课程思政模式中也有显著体现。如在讲解“720°交互动画”知识点时,选择《走入鹊华秋色》作为体验案例。《走入鹊华秋色》以宋末元初画家赵孟頫的名画《鹊华秋色》为原型,设计创作了沉浸式虚拟现实体验,让受众仿若走入画中美景、感受国画的山水韵致(如图1),此作品在制作方面涉及戏剧与影视(编剧)、设计学(美术、动画)、计算机科学(虚拟现实、编程、三维建模、图像渲染)等学科知识,并蕴含了传统文化、文化自信、爱国主义等思政元素。
图1 《走入鹊华秋色》平面截图
3.具身塑造文化场域。“场域”概念由布尔迪厄提出,“文化场域”指各种文化思想交织成一个社会空间,影响人的行为、思想。近年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传媒专业师生更应具备深度知悉和广度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文化自觉和政治意识,教师可将其作为重要思政元素融入虚拟现实思政案例,让学生在“看-听-学-做-思”具身学习中升华传统文化认知。在一些需要学生团队合作的教学环节(如课堂讨论、大作业)中,更可在“师-生”“生-生”的循环互动交流中形成思政元素的多向传播与扩散,从而逐渐营造具有传媒类专业特色的“课程思政”文化场域。在人际互动和网络环境的作用下,这种文化场域会不断向外扩散,超越班级、专业、学院甚至学校,形成一种以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思政元素为主流的文化氛围。
近年来,虚拟现实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愈加广泛。在当前的国际环境和技术潮流下,传媒类专业的课程思政建设既面临着挑战,也面临着改革与优化的机遇。虚拟现实技术营造的沉浸式交互情境,能够将思政元素巧妙融入教学过程,以“隐性教学”落实课程思政。这种课程思政教学模式兼具理论依据和创新优势,并且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教学成果,而且依然拥有较大发展空间。虽然此种课程思政模式的普及暂时还受限于虚拟现实软硬件设备,其课程效果尚需更加完善的评价机制,但其发展前景无疑十分广阔。未来人工智能等“元宇宙”技术的发展,将有助于为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课程思政创设更多的思路与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