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徐州市长安路学校 (221001) 李玉梅
阅读是语文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是语文课堂教学的重要目标。《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2022 年版)》对学生的阅读学习提出了要求:“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具有独立阅读能力。能阅读日常的书报杂志,初步鉴赏文学作品,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学会倾听与表达,初步学会用口头语言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能根据需要,用书面语言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见闻、体验和想法。”可见,阅读能力是一项综合能力,是学生感受与理解、感知与表达的基础。
阅读能力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教师要做到循序渐进,学生才能不断发展进阶。当前的语文阅读教学中,部分教师只是按部就班地引领学生学习教材中的课文,更关注的是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而忽视了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导致学生对知识的迁移运用能力较弱,阅读能力得不到发展。教师应当审视当前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认真研读教材,立足学生的学习需要进行探索实践,发现学生在阅读中存在的问题,采取适切的教学策略,促进学生在阅读能力的进阶。
在当前的语文阅读教学中,部分教师把课文视作知识点的载体,侧重引导学生习得知识,而忽视了对阅读方法的教学,这不利于学生阅读能力的进阶提升。教师要正视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基于问题探寻策略,以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
统编语文教材以单元的形式进行整体编排,每个单元的课文可视为一个整体,其具有共同的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教师应当围绕单元教学目标,由浅入深地带领学生串联知识,实现单元整体教学。
然而,在实际教学中,部分教师只关注单篇课文教学,忽视对单元学习内容的整体建构。如统编语文教材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语文要素是“一边读一边预测,顺着故事情节去猜想;学习预测的一些基本方法;尝试续编故事”。这个单元编排了一篇精读课文《总也倒不了的老屋》和两篇略读课文《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小狗学叫》。在教学《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一课时,部分教师忽视了本课略读课文的定位,没有利用这篇文章来引导学生进行预测阅读练习,而是将其当成精读课文来讲解。这不仅违背了编者的设计意图,还导致课堂教学效率不高,浪费了许多教学时间。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应从单元整体教学出发,对阅读教学内容进行整体规划与建构,避免主次不分的教学现象发生。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如果教师只关注课文内容,而不关注文本背景;只是从内容层面引领学生阅读文本,而不注重文化层面的深度引导,那么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就会浮于表面,难以对文本产生情感共鸣。
如教学统编语文教材五年级下册《月是故乡明》一课时,部分教师重点讲解作者对月亮的描写,并引导学生参考作者的写法,进行景物描写练习。事实上,本课的教学重点并非景物描写,而在于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寄托在月亮中的思乡之情。教师应当适当补充作者季羡林的相关经历,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情感,帮助学生感受到隐藏在文本语言文字背后的深刻思想内涵。
受传统教学思维的影响,部分教师将语文课堂当作知识传授的场所,只对学生进行知识的教学,而忽视了对学生思维的引导,使得学生的阅读能力难以获得提升。
如教学统编语文教材五年级下册《跳水》时,根据“了解人物的思维过程,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这一语文要素,教师本应引领学生深入分析文章中人物的思维过程,可是,部分教师只是让学生把事情发生的起因、经过和结果说一说,没有引导学生从船长的内心出发,去思考船长营救孩子时的心理活动,以至于学生虽然知道船长最终成功营救了孩子,但未能体会到船长作为孩子的父亲,看到孩子遇到危险时的担心与紧张。学生的思维得不到有效引导,其阅读能力也难以提高。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既要通过阅读教学来促进学生知识水平的提升,又要关注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思维发展,只有这样,才能促使学生实现阅读能力的进阶。
在阅读教学中关注学生阅读能力的进阶,是新课程理念对教师的基本要求,也是统编语文教材在编排特点上体现出的要求。教师要关注教材循序渐进的编排特点,以此为基础,优化语文阅读教学,实现促进学生阅读能力进阶的目标。
统编语文教材依据学生的年龄与心理特点,采用了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的螺旋式编排形式,使得同一知识点在各册教材中重复出现、逐步扩展、螺旋上升。这种编排特点有助于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进阶。
以统编语文教材中的复述能力训练为例。从复述要求来看,统编语文教材是以“详细复述—简要复述—创造性复述”为顺序进行编排的。详细复述就是具体复述;简要复述要求学生抓住课文内容,详略得当地进行复述;创造性复述就是要求学生在对文本内容进行加工再创造的基础上展开复述。可见,教材中的复述能力训练是逐步提升、层层深入的。此外,在向学生正式引入“复述”这一名词之前,教材中的许多课文还提出了让学生讲故事的要求,学会讲故事是进行详细复述的基础。因此,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有整体意识,明确阅读能力教学目标在整个统编语文教材体系中的位置,由此确定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稳步提升。
统编语文教材以双线组元的形式编排课文,从单元导语到单元课文、课后练习等内容,都是围绕单元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双线目标进行编排的。另外,各单元中的“交流平台”栏目对本单元的语文要素进行梳理与总结,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的认知体系。这种编排形式充分体现了“认识—理解—实践—运用”的语文学习规律,为学生阅读能力的进阶提供了良好条件。
以统编语文教材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为例,本单元的语文要素之一是“阅读时尝试从不同角度去思考,提出自己的问题”,可见编者编排本单元的目的是让学生学会运用提问的策略进行阅读,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从单元中的精读课文、课后练习,以及略读课文的自学提示等内容来看,每篇课文的提问要求是有差异的——从要求学生大胆提出自己的问题,到要求学生关注提出问题的角度、筛选问题、在感受深刻或者不理解的地方进行提问等。可以看出教材对学生提问能力的要求是逐渐提升的。此外,本单元设置的“交流平台”栏目,对提问策略进行梳理与总结,帮助学生深入把握提问策略。教材是教学的基础,是优化课堂教学的有力抓手,教师要深入理解教材的编排意图,充分利用教材助力学生实现阅读能力的进阶。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从教材特点、学生的学习需求和认知特点出发,循序渐进地展开教学,引领学生有条不紊地展开阅读学习,以达到学生阅读能力进阶、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教学目标。
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是一个螺旋上升的过程,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教师要遵循学生的学习规律,循序渐进地引领学生学习,做到稳步推进,逐步提升,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进阶。
以统编语文教材三年级下册《肥皂泡》一课的教学为例。作者笔下的肥皂泡美轮美奂,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教学这篇课文时,教师首先引导学生从原有的认知经验出发,分享自己吹肥皂泡的经验,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肥皂泡的样子。其次,让学生细读课文,看看作者是怎样描写吹肥皂泡游戏的。最后,让学生感受自己的表达与作者的表达之间的差异,引领学生品味文本语言的妙用。通过对比,学生能够发现自己的表达与文本语言表达之间的差距——学生的表达比较直白,用词简单;作者笔下的吹肥皂泡游戏则描写得十分生动、有趣,如“方法是……再轻轻地一提……软悠悠地在空中飘游”“借着扇子的轻风,把她们一个个送上天去送过海去”这样的语言,充满了神奇的想象,给人以美的感受。
这样,教师从学生的认知基础出发,引领学生基于自己的生活实际走进文本,感受文本在语言表达方面的独特魅力,使学生的阅读学习更具针对性与实效性,促进了学生阅读能力的进阶。
语文学习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它不是各个知识点的简单组合与机械叠加。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运用系统思维对阅读内容进行整体设计,引领学生整合所学知识,帮助学生建立完善的知识体系,以夯实学生的阅读基础,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进阶。
以统编语文教材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习作:我们眼中的缤纷世界”的教学为例。教师要整合单元内容,依据课文的特点进行教学,注重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首先,进行精读课文的教学。本单元有两篇精读课文,《搭船的鸟》一文旨在让学生明白要拥有一双善于观察的眼睛,拥有一颗热爱大自然的心灵;《金色的草地》一文旨在让学生明白不仅要养成留心观察的好习惯,而且在观察事物时要仔细、认真。这两篇精读课文的设置都是为了引导学生学习阅读和写作的方法。因此,在教学时,教师要侧重于方法的指导,而非对课文内容的解读。其次,进行习作例文的教学。有了精读课文作为基础,在学习本单元的习作例文时,教师就可以引领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对习作例文进行梳理,使学生明白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可以给我们带来许多新的发现,细致观察周围事物能让我们对事物的特点有更深刻的了解。最后,由“交流平台”栏目和“初试身手”栏目引入习作环节,鼓励学生运用学到的观察事物的方法,由写一段话到写一篇文章,促使学生对学习到的方法进行巩固和迁移运用。
这样,教师从单元整体出发,适当调整教学顺序,从学习观察方法、布置观察任务、习得描写方法、尝试迁移运用等方面,引领学生进行阅读、写作,提升了学生的习作能力,促进了学生阅读能力的进阶。
“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引领学生深入探究,抽丝剥茧般阅读课文,以探究作者的深意,让学生真正“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实现学生阅读能力的进阶。
以教学统编语文教材五年级下册《两茎灯草》为例。在学生读完课文以后,教师鼓励学生用几个词来概括一下严监生的性格特点。学生用了“小气”“吝啬”“节约”等词评价严监生。教师进一步追问:“在这些词中,哪一个词语最符合严监生的形象特点呢?”学生的意见集中于“吝啬”与“节约”这两个词。为了使学生明白严监生到底是吝啬还是节约,教师引领学生就“严监生因两茎灯草在燃烧而不得断气”这件事展开讨论,让学生比较“节约”与“吝啬”的区别。通过深入讨论,学生对严监生形象的解读更加到位。在学生理解了人物形象及其描写方法后,教师不能止步于此,而要继续追问,让学生讨论课文中大侄子、二侄子、奶妈说的话能不能删掉,引导学生探究、把握侧面描写的作用。
这样,教师从文章写了什么、如何描写、用了什么描写手法以及为什么运用这种手法描写等方面,引领学生逐层深入探究,使学生从关注内容转向关注表达,为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和学习方法的迁移奠定了基础。
教师要正视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要以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为重要的教学目标,关注学生在课堂上对方法的习得,并采取相应的教学策略来引领学生的阅读,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进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