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石
张子忠,1942 年4 月出生,黄埔军校17 期1 总队辎重科毕业后,留任军校第19 期少尉班长,中尉、上尉区队副。1949 年,跟随傅作义部队参加北平和平起义。后来分配至北京市第八十八中学工作,1988 年9 月退休。
上世纪90 年代初,我加入民革后,被分配到北京市原宣武区民革组织。一次,参加区民革组织的活动时有幸认识了张子忠。那次活动上,张老模仿的各种名人讲话真是活灵活现,尤其是用四川广安口音模仿邓小平同志的的讲话,模仿得特别像,引起大家一片掌声。掌声后,张老介绍了他为什么能够模仿这些名人,尤其是一些国民党官员的讲话,原因是他听到过他们的声音。
/ 1989 年的张子忠。
说着,张老打开了话匣子:“我是1942 年4 月黄埔军校17期1 总队辎重科毕业。随后,经过实习留在军校,担任军校第19 期少尉班长,中尉、上尉区队副。我当时不愿意在军校干,想到学了军事本事就要上前线,杀日寇保国家!所以,老给上级打报告要求上前线。后来,我还真的被调到当时的中国远征军驻滇康缅边境特别游击区去报到。当时,听说是到滇西某团当连长配合正面主力作战,我高兴得几天没睡好觉,兴奋地想这回可要实现上前线痛歼日本鬼子的愿望了!但后来情况又变了,驻滇康缅边境特别游击区总指挥部通知我去指挥部任上尉参谋工作,任务是当译电员,归前线总指挥部的马主任领导。当时,我特别郁闷,觉得官职是升了一级,但上不了前线与鬼子拼杀,而且,这个工作过去没接触过。总指挥部马主任看出了我的心思,就给我讲这个工作远要比下团当连长更重要,更需要有奉献精神。因译电员翻译电文时手要快,译出电文要准确及时,是关系到一线部队行动的眼睛,出奇制胜的保障。
当时,马主任给了我五本密码本,让我自己去练习译电。原来担任译电员的是一位毕业于东吴大学的大学生,由于他不懂军事名词和语言,所以译出来的东西错误较多。马主任让我干就因我是军校毕业,学习过军事理论,相信我一定可以胜任此项工作。当时,密码本就是命根子,甚至比生命还重要,决不能丢失!而且这项工作不分昼夜,收报部门派人送来电报,就要立刻译出交给总指挥部,等总指挥部看后会立即回复,我又要将文稿译成密码文。刚开始干,我一封电报要用20 多分钟或半个小时才能译制完成,后来慢慢熟练了,译一封电报只需3-5 分钟。”
就是在这个小小的“阵地”里,张老接过不少高级将领的电话,包括卫立煌、宋希濂、何应钦等。张老给这段故事起名叫“特别游击区的特别战斗”。
临近抗战胜利,张老被调回军校任19 期第1 总队步兵3队中尉区队副。张老回忆,回到军校训练虽然紧张,但能过正常的生活,也不用怕密码本丢失……不久,抗战胜利了。张老说他唯一的遗憾就是没有亲临战场与日寇面对面拼杀。
1949 年,张老跟随傅作义部队参加北平和平起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张老先后在山西工农速成中学和太原市第九中学任教。1957 年被错化为“右派”,1979 年11 月落实政策后被分配到北京市第八十八中学工作,1988 年9 月退休。
/ 1993 年7 月6 日,张子忠被评选为民革北京市宣武区工委顾问后发言。
张老从落实政策到退休10年间,连续被评为先进工作者,多次获评校级、区级的民革、政协系统先进。1990 年10 月,被聘任为宣武区公安分局党风警风监督员。在担任警风监督员期间,发生过一个故事。台湾黄埔同学到北京参访时,看到宣武区大街上的电线杆等处贴了很多包治性病的小广告,引起误解。张老对台湾黄埔同学解释:“大陆的改革开放让老百姓富起来了,让大家的生活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难免会有‘苍蝇、蚊子’跟进来。但正面的东西是绝大多数,负面的东西有,绝对是极少数。”事后,张老立即报告有关部门,过后还监督清理后的效果,得到公安、工商部门的好评。
1991 年2 月起,张老担任宣武区第七、第八届政协委员。担任区政协委员期间,他积极参政议政。在政协小组会上,他踊跃发言,对原宣武区的教育工作提出了不少建议,尤其是结合本区情况,提出大力发展职业高中的意见,受到广大政协委员的一致好评,也得到了区政府的高度重视。1993 年7 月,张老被聘任为民革宣武区工委顾问;2005 年5 月,被宣武区工委、妇联授予科学教子家庭标兵荣誉称号;同年被评为北京市健康老人。
张老一生恪守“不为不知而羞,要为不学而愧”“青春无年龄,幸福无指标”“静中常思己过,不论他人短长”,以捐助和读书为乐,生活中节约能源、提倡环保。作为黄埔人,张老常说:“天下黄埔是一家,黄埔师生在‘亲爱精诚’校训的教导下,不管走到哪里,相互之间都保持着情谊。海峡两岸同是中华儿女,同根同族同血脉,相信两岸的黄埔人在黄埔精神的感召下,一定会团结一致,推动祖国和平统一早日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