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山东淄博90后的李韶玥凭借着在直径3厘米的珠子内反手作画的“绝技”冲上热搜。只见她静坐桌前,右手执笔,屏声敛气,或勾勒,或描摹,不一会儿,一幅微型水墨画就出现在了珠子内壁上,精美绝伦。
李韶玥的父亲李慧同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鲁派内画”的大师,她从小耳濡目染,在绘画上很有天赋,童年时以“小人书”、中外绘本、动漫卡通为画谱练习作画,最后考入景德镇陶瓷大学国画专業。大学毕业后,她想到小时候父亲握着自己的小手,在内画壶里胡涂乱抹的情景,觉得回归鲁派内画更适合自己,于是回乡继承了父亲的衣钵。
内画需要反手作画,相较于纸上画要难很多。“我们写字时,是手背朝上,但我们画内画时,要手背朝下。”李韶玥介绍,内画的线条、勾勒更讲究,“抻出线条时速度慢,却不能打弯,这是真功夫,需要长期练习。”
画笔是用带皮的老竹子削成很细的笔杆,通过火烧将其烧成弯钩形状,再在钩尖绑上软毛。作画时,得提前谋划、构思,还要考虑壶内壁的弧度,工艺非常复杂。
如此复杂的技艺,坚持8年,会感到厌烦吗?李韶玥说,喜欢一样东西,干起来就不觉得烦,创作关键在一个字——“静”,“安静的环境,安静的心态。当然,创作需要灵感,有时画得不顺手,或心情烦躁,就停下来休息一下,平静心态。”
李韶玥从小就喜欢静,闲下来喜欢看动漫。她外出旅游偏爱去苏州、西塘、乌镇这些有古建筑的地方,“最近特别想去看山西的古建筑,这些都可以成为创作的题材。”
李韶玥希望自己的作品更具有新时代的纪实性,在未来创作中将现代鲜活的人物和熟悉的现实生活作为题材,表现独特的地域特色和艺术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