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电子商务专业课程建设与乡村振兴实践结合

2023-11-20 04:06马元凯韦玉丹
互联网周刊 2023年20期
关键词:电子商务专业数字经济课程建设

马元凯 韦玉丹

摘要:随着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电商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作用凸显,电子商务已成为农产品销售的一个重要渠道。当前,高校电子商务专业建设与发展已趋于稳定成熟,但为了适应新时代新要求,专业建设仍需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实践。本文结合实地调研,发现电子商务专业助力乡村振兴的不足,有针对性地提出电子商务专业建设发展的建议,以供参考。

关键词:电子商务专业;课程建设;乡村振兴;数字经济

引言

发展农村电子商务是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举措。乡村兴则国家兴,乡村衰则国家衰。从打赢脱贫攻坚战、巩固并扩大脱贫成果,到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建立在互联网基础上的农村电商的兴起,成为农产品销售的重要渠道,有效推动了欠发达地区农村特色产业的发展,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了新路径,为高质量推进乡村振兴赋予了新动能。随着电子商务的迅猛发展,农村电商在乡村振兴征程中的作用不断凸显[1],电子商务已成为农产品销售的一种重要方式。近年来,随着抖音、快手等直播平台的兴起,直播电商在农村发展迅速,“新农人”电商创业就业热情不断激发,农村电商助力乡村振兴的作用越发强劲。商务部发布的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农村网络零售额达2.17万亿元,同比增长3.6%。其中,农村实物商品网络零售额1.99万亿元,同比增长4.9%。我国农产品网络零售额5313.8亿元,同比增长9.2%[2]。

1. 高校电子商务专业助力乡村振兴的实践

助力乡村振兴,高校大有可为。高校拥有系统的教育资源,且整合优势明显,参与乡村振兴是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的内在要求和高校实现服务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高校充分发挥自身人才、科研、教育资源等特殊优势,挖掘高校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促进高校学科专业建设、人才培养和助力乡村振兴同向发力。在助力农村电商发展的道路上,各高校纷纷发挥了师资、专业等资源优势,主要表现为:

1.1 充分发挥专业优势作用,教育培训促发展

如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组织电子商务专业教师依托专业和理论优势,成立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帮扶小组,组建电子商务扶贫培训班,专门制定电子商务专业课程,如“网络营销推广”“农产品网络营销”等,为陕西省渭南市蒲城县、白河县的领导班子、集体经济合作社、农民企业家、村干部及农户进行了多场专业知识讲解和实际操作培训。西北工业大学电子商务专业师生自发组织成立暑期社会实践队,每年赴广西融水县开展助力乡村振兴的实践活动,利用专业知识持续转化为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西京学院商学院电子商务专业师生团队走进延川县、子洲县,对接当地有关政府部门、农业合作社、农户等,通过指定平台开展特色农产品、文旅产品、乡村宣传等销售或推广活动。

1.2 捐资支持搭建电商平台,科技扶贫奔小康

西安电子科技经济与管理学院积极引进校友企业、合作企业为蒲城县捐资帮扶电商平台发展,支持其采购了电子商务相关设备及软件,帮助搭建了电子商务平台和电子商务培训基地。西安科技大学构建“信息帮扶电商服务平台”,助力芋元村精准脱贫,通过捐资捐技术等方式与相公镇青龙山乡村旅游开发有限公司电子商务服务站共同构建“青龙山农副产品电子商务直营店”,产品包括无公害核桃、红枣、蜂蜜、苹果、五谷杂粮、土鸡蛋、黄粉虫等农副产品及虎头鞋、虎头帽、肚兜、双头虎等手工艺品,进一步推广贫困区域优质農副产品。在国家精准扶贫的政策支持下,加之高校的精准帮扶措施,农产品销售搭上了现代物流的“快车道”,打造了“蒲城酥梨”“蒲城金银花”“蒲城西甜瓜”等特色品牌,创造了“山阳模式”“武功模式”“照金模式”。

1.3 深入实地调研找症结,献计献策助脱贫

高校组织相关领域专家学者深入乡村开展实地调研,现场查找发展困境,及时提供解决思路,打开了村民与高校教授对话通道,为村民提供了专业指导。如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每年组织学校教师数次深入白水、蒲城、韩城等陕西贫困县市开展实地走访调研工作,分析当地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制约因素,并积极参与当地“十四五”事业发展规划的编制工作,协助制定发展规划,指导发展方向和发展重点。如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经管学院的相关调查研究报告《以现代产业体系为抓手的白水县财源建设研究》《韩城市互联网+旅游+扶贫实践调研报告》提供的建设性建议等均被当地政府采纳。依托西安邮电大学成立的陕西省电子商务协同创新研究中心等,紧扣农村电子商务主题,成立专门调研团队分赴宝鸡陈仓、铜川照金等40余个市、县,深入调研电子商务发展现状,指导当地科学规划电子商务发展路径等。

2. 电子商务专业建设与乡村振兴结合的问题

2.1 电子商务专业课程体系需跟进时代要求

电子商务专业课程需要不断更新和完善,以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和要求,尤其是当前数字经济助力乡村振兴需要大量的电子商务专业人才。根据与部分电子商务专业的师生座谈调研了解到,目前专业授课中课堂互动和案例分析还相对较少,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思考的模式需要进一步改进。部分学生还建议开设更多选修课程,如编程类、经济类课程,同时应当增加实践课程的时长,深入企业、农村等发现问题,运用专业知识解决生产生活实际问题。部分学生建议在科研育人中,增加电子商务相关竞赛、科研实践机会,提升创新意识、竞争意识,拓宽眼界,提升抗压能力和风险防范能力。

此外,经调研目前多数高校电子商务专业的课程包含计算机网络、数据库等工科课程等,属于支撑专业人才培养的基本课程,但在解决实际问题方面还须提升。学校还须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如在相关课程中引入电子商务助力乡村振兴发展的典型案例,培育学子爱国主义情怀和为国奉献精神。

2.2 电子商务专业建设与乡村振兴的结合还需加强

通过调研渭南市蒲城县高阳镇、苏坊镇,探讨乡村振兴与高校电子商务专业建设的结合情况,发现存在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2.2.1 村民的专业知识体系不够系统

农村经济管理机制不够健全,制度建设不够全面;当前村民对电子商务有了解,但是掌握的知识体系不够系统,对产业链的概念认识不足,缺乏产业发展专业素质。相应的财务管理、行政管理等业务能力匮乏,在电子商务平台的运用与管理上不成熟,依赖程度较低。

2.2.2 村民的创新意识和电商积极性不够高

农村大部分青壮年劳动力选择外出务工,留守农村的主要群体是老人、妇女和儿童,这部分群体的知识相对缺乏,且由于长期习惯于传统生产方式,接受新技术、新事物相对不易,创新能力不够足,对现有产业提档升级的愿望不强烈,使得产业难以快速转型升级,难以提高生产效率。

2.2.3 农村电商人才较为紧缺

每年我国有大量电子商务专业高校毕业生找不到合适工作,但同时也有大量农村电商企业招聘不到专业人才,供需矛盾较为突出[3]。当前,农村电商发展缺少专业化的高素质人才,缺乏电商运营的优秀人才,在农产品销售方面,如高阳镇目前仅仅通过“扶贫832网络销售平台”靠关系销售,缺少电商营销人才帮助村民开拓销售渠道、提升村民电商专业素质、维持村民参与电商的热情。

2.2.4 村民的网络安全意识有待加强

在当前数字化建设背景下,个人信息等隐私的管理尚不规范,尤其在电子商务、社区管理等涉及群众较多信息的民生领域,一些不法分子和机构利用数字经济发展的漏洞牟取暴利,滋生网络诈骗。很多村民的风险防范意识不强,容易受到网络诈骗,如网络贷款诈骗、个人信息泄露等。一旦村民发生被骗经历,就会对电子商务等平台产生抵抗情绪,存有保守思想,不利于电子商务在农村的发展。

3. 电子商务专业发展与乡村振兴结合的主要对策和建议

服务乡村振兴要求高校主动深入了解乡村的实际情况,积极对接乡村的实际需求,掌握高校在乡村振兴服务过程中的现状和不足,结合课程思政的新要求,将问题和案例渗入课程大纲修订中,逐步完善人才培养内容和模式。同时要积极在学科专业建设、科学研究、校地合作中,寻找校地结合的“契合点”,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贡献高校力量。

3.1 有组织科研增强电商专业团队凝聚力

结合电子商务专业师生座谈诉求,建立电子商务服务乡村振兴的实践课题组,引导和动员教师以为国家效力为荣,以把科研成果写在祖国大地上为责,切实增强教师的使命感和荣誉感,使教师能够积极深入农村基层,开发科研新方向、激发科研新动能,也有利于教师形成电子商务服务乡村振兴的团队,凝聚专业优势,助力专业建设发展。

组建乡村振兴教师帮扶团和研究生服务团,开展电商专家下乡活动,鼓励师生积极利用理论知识参与乡村振兴理论实践,到农村田间地头亲眼看、亲手干、亲身悟,与农民群众学在一起、干在一起,主动参与乡村治理,开展科研帮扶、助推产业发展,为乡村振兴提供智力支撑,深化高校优势学科与学校乡村振兴对口点经济社会发展融合[4]。

3.2 强化实践课程提升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打造“校地双元渗透、协同育人”特色育人模式。农村电商急需专业人才与电商专业毕业生就业困难形成的供需矛盾的主要原因是,高校在人才培养上存在理论与实践结合不紧密现象。助力农村电子商务发展,需要学生在掌握电子商务理论基础上,深入农村调研了解农村实际情况,掌握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困境和堵点。在实践课程体系中要加入更多的农村电子商务实践,充分利用“双创周”、暑期、寒假等时间开展赴农村的电商实践课程。同时,高校应与农村电子商务平台、企业、个人等建立合作机制,给学生提供更多实践机会,让学生能够了解农村的情况,掌握突破农村电子商务困境的方法。此外,探索将乡村振兴与学院创新创业基础课程相结合,给予学生参与创业项目方案制定、论证、路演、落地等各环节的机会,引导学生回乡创业,为建设家乡贡献力量。

3.3 应时代要求优化发展新方向提升专业创新点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跨境电子商务成为电子商务发展的新方向。很多高校积极尝试,着力通过与跨境电商企业合作拓宽专业知识面。如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电子商务专业与中国电子商会跨境电商工作委员会合作,签署校企共建协议,使得电子商务课程体系加入了跨境电商相关理论。在下一步的專业发展中,电子商务积极与对方建立产教融合联席会议沟通机制,深入探讨合作契合点,充分利用对方在跨境电商产业发展的专业素养和实践案例,推进建立学生生产实习基地,建立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人才培养模式。

3.4 引乡村振兴典型案例入课堂提振学生专业自信

在乡村振兴全面推进的时代背景下,某些企业如天朗控股集团(以下简称“天朗”)聚焦城乡产业发展,围绕乡村振兴开创了“发展文化、提升产业、改善环境、保障民生”的新型城乡产业创新路径,整合农、数、文、旅、康五大产业资源优势,为村庄植入文旅、康养、艺术、文博、文创、研学、亲子等业态,搭建电子商务平台,使得乡村振兴过程中产生的文创产品、农特产品、文化旅游景点等上线,打造了“长安唐村·中国农业公园”电商品牌,为提升就业、增加收入、推进区域美丽乡村建设做出了积极贡献。在电子商务专业课堂上,引入天朗振兴唐村的案例,并在唐村设立学生实践基地,深入了解电子商务助力唐村振兴的举措,有利于提振学生专业自信心,强化专业吸引力。

3.5 强化对电子商务专业学生网络安全意识的培养

随着数字经济的迅速普及,乡村振兴的创新发展不断借助并依赖于网络,网络安全至关重要。电子商务作为数字经济发展的一种重要手段,是网络安全监管的重点领域。加强电子商务安全意识的培养,是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必备的重要技能和手段,应在电子商务专业大纲中设置电子商务网络安全意识培养,增加一些网络安全知识的培训课程,选取典型案例,培养专业学子如何识别和应对网络诈骗、如何防范网络入侵、如何保护个人信息等,提升自己的网络安全素养。同时,让学生能够在参与乡村振兴的过程中,利用自己的网络安全知识和技能,对村民加以宣传和指导,提升村民在应对网络诈骗方面的风险意识。

结语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电子商务应运而生,催生了高校电子商务专业的建设,以满足经济社会对电子商务专业人才的需求。电子商务专业建设至今,已发展20余年。随着市场需求的变化,电子商务专业的发展不能仅依靠理论知识,更应该在服务社会、服务国家的过程中体现其价值。高校要充分结合国家政策和社会需要,从师资团队建设、课程体系搭建、课堂设计、专业优化等方面加大电子商务专业的建设力度,在服务乡村振兴的道路上作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李祥杰,柴方艳,姜威威.乡村振兴战略下农产品电商人才培养路径探究与实践——以黑龙江农业经济职业学院电子商务专业为例[J].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22,35(5):116-120.

[2]李维康.2022年全国农村网络零售额达2.17万亿元[N].南方农村报,2023-2-4(4).

[3]赵珂巍,刘宗盛,文莉菲.农村电子商务人才专创融合培养模式研究——以甘肃农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农业技术与装备,2022,(5):99-102.

[4]沈强,杨震,赵大虎.乡村振兴视域下高校开展科技帮扶工作路径研究[J].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32(1):125-129.

作者简介:马元凯,硕士研究生,工程师,研究方向:人力资源管理、创新创业管理。

猜你喜欢
电子商务专业数字经济课程建设
OECD国家数字经济战略的经验和启示
从数字经济视角解读欧亚经济联盟与丝绸之路经济带对接
我国电子商务人才培养误区与发展思路
技工院校电子商务专业实践教学探讨
数字经济对CFC规则的冲击探究
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课程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基于卓越计划的金属结构材料课程实践化改革与建设
资源、生态与环境学科群体系下普通地质学课程建设思考
中高职一体化课程体系建设的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