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含钰 任豪
当前,我国一线城市景观建设项目,以及二线、三线城市国家重点生态保护项目多采用国际竞赛与EPC招标模式,中标单位多为“中-外-地”联合体模式,因参与团队较多导致出现项目管理难、质量控制难、成本负荷大、低利润甚至负利润等问题。
设计管理是建设效果和工程质量的决定因素之一,随着行业发展,设计管理将贯穿工程全生命周期全过程,策划、管控、技术、运维均属于设计管理范畴。
基于高质量发展背景,设计管理的工作范畴并非狭义概念中设计招投标阶段管理与设计履约管理两部分。传统设计管理包括根据设计工作进度跟踪计划落实情况、审核各阶段的设计文件、管控设计变更、检查设计变更合理性等内容[1]。在广义概念范畴中,设计管理除作为项目管理中的重要部分,更涉及对项目全生命周期具有战略性、决定性作用的设计策划,其对项目后期运维具有关键性作用。
当前,我国在建设工程设计管理中对策划的研究与推广并不全面,但策划在全过程咨询与EPC项目管理中对设计、管理、成本、质量、运维具有决定性作用。策划目的是实现对项目的管理与控制,策划角色具有唯一性、权威性和排他性。策划作用是可持续性地影响项目全生命周期建设过程中的成本与质量控制、后期运维质量,并对社会、经济和环境产生积极作用。
景观工程项目具有建设规模大、技术及社会风险大、项目周期长,对生态环境影响大等特点。立项前常会有周密的前期策划阶段,包括针对项目经济环境、社会需求、环境影响等方面的研究,以确保项目落地后适应市场发展,减少开发失误对社会的影响[2]。这是投资方与建设方在立项前必须考虑的环节。但在工程建设中,承包牵头单位的设计策划工作未占据绝对重要位置,因项目参与的角色问题,策划工作投入不全面、不充分,未将设计策划贯穿至项目全生命周期中。
建设项目价值实现的关键在于其运营维护是否成功。生态景观建设项目是人为干预的生态修复景观工程,后期运维管理对生物多样性的平衡调节和人与自然共生的环境维护具有重要作用。当前,重建设轻运营在我国工程建设领域是普遍现象,其中重要的制约因素即信息管理模式的落后[3]。建设项目传统管理模式在竣工验收后,竣工结算、编制清单、使用手册等资料移交过程中信息流通不畅,一定程度上导致建设项目交付运营后的信息管理混乱,出现建设与使用脱节的情况。原因在于设计策划未兼顾后期运维阶段,在项目建设过程中仅关注建设过程,忽略竣工验收后的运维管理。进入信息化时代,建设管理需将全生命周期的每个环节紧密联系,使生态景观建设项目的生态价值转化为经济效益,重塑建设行业活力。
生态景观建设工程项目中的设计管理应贯穿策划、设计、施工、运维全过程。新时代背景下,设计管理转型将为生态景观建设工程带来新契机。
1)政策角度 2017年第二次修订的《建设工程勘察设计管理条例》中提到,建设工程勘察、设计应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做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相统一[4]。由此可见我国对建设行业的高质量发展要求,要以人民美好生活需求为中心,结合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实现全生命周期设计,基于此,建设行业应调整行业结构,提高专业化水平。2023年实施的《江苏省建设工程勘察设计管理办法》中规定:建设工程勘察、设计单位在工程设计使用年限内对勘察、设计质量负责[5]。“设计对质量负责”是工程建设的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和体现,设计单位既需对竣工验收及试运行期间的质量问题负责,又需对后期运维阶段的质量问题负责。因此设计管理转型是我国工程建设发展的必然趋势。
2)经济角度 数据显示,设计管理影响质量事故的40%与投资的80%,设计管理可实现资源最优化配置,解决成本、工期、安全等工程建设问题[6]。在全过程咨询中,设计管理工作需准确判断建设规模、建设标准和投资规模,为投资者提供决策依据;在工程建设过程中,设计管理将始终控制建设效果和投资关系,协调资金和时间进度[7]。优化设计管理可节约工程建设项目的资金和成本,后期运维是项目投资回报的关键。生态景观建设项目应将生态价值和产品价值转化为经济价值,除了设计阶段,运维阶段也需根据实际运营情况进行适应性优化提升,以实现价值转化的最大效益。
3)技术角度 在全球信息化浪潮下,BIM技术已从“建筑工程”领域拓展至工程建设领域,其全生命周期的设计与维护优势是新时代建设所需,未来将随着行业发展成为建设领域的主流技术。BIM技术是适用于建设项目全生命周期的先进数字化技术,基于信息化(信息)和可视化(模型)两大原生特点,应用于景观建设领域,可使建设项目在策划、设计、施工、运维等环节更加直观、准确、全面、系统、协作、便捷和高效[8]。
生态景观项目设计管理“转型”关键是“策划”,如广阳岛生态修复EPC项目以设计为牵头单位,实现了设计管理在全阶段的“策划”(见图1)。
图1 广阳岛生态修复EPC项目鸟瞰(图片来源:张锦影像工作室)
设计管理是对投资、进度、质量的控制,设计管理策划即对过程的策划与监控。策划全过程可分为投资阶段、工程前期、实施阶段、运维期间4个阶段(见图2)。
图2 设计管理策划4个阶段(图片来源:作者自绘)
1)投资阶段 对项目环境、位置、生态、交通、文化、人群等进行评估。
2)工程前期 对地域考察、文化研究、工程定位等工作进行综合分析及计划制定。
3)实施阶段 对项目进度、质量、安全、成本、绿色施工等进行评价和控制。
4)运维阶段 对信息管理、生态维护、业态转型、盈利策略等进行方案制定。
基于项目的独特性,设计管理策划并非统一模式,应根据项目差异不断创新与超越,其作用于复杂工程进行战略定位。
广阳岛生态修复EPC项目创新地坚持“四划协同”,即谋划立意、策划铸魂、规划塑形、计划变现。“四划协同”基于国土空间多尺度、多类型、多价值特征而出现[9]。“策划”是整个项目的灵魂和可持续的关键。《广阳岛概念性策划》是基于广阳岛项目,依托重庆城市空间及生态文明视角,解读“长江风景眼,重庆生态岛”的定位及内涵。其后,孕育出《广阳岛片区总体规划》《广阳岛详细规划》《重庆广阳岛片区开展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示范实施方案》和《重庆广阳岛片区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示范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年)》等措施。项目在运营阶段进行了生态与智慧融合发展的策划,基于“山地都市生态农业模式”进行长期运维,培养引进“新农人”,实现“生态+农业+智慧“,打造原生态巴渝乡村田园风景画卷(见图3,4)。
图3 广阳岛山地都市生态农业模式(图片来源:张锦影像工作室)
图4 广阳岛原生态巴渝乡村田园风景(图片来源:张锦影像工作室)
“策划”可引导设计管理工作优质且顺利开展,通过科学的设计管理,加强对各设计阶段的监控,协调设计总包与各专项分包的关系,保证设计质量和设计进度,形成高品质设计方案,保证项目实现价值转化。广阳岛生态修复EPC项目通过策划,在建设过程中形成6个“生态+”的产业价值转化,即“生态+农业”“生态+文化”“生态+旅游”“生态+体育”“生态+智慧”“生态+教育”,提炼出原乡风貌、巴渝林团、山地理水、花草田园、坡岸治理6项生态修复关键技术,营造鱼场、鸟场和牧场等生物多样性生态环境。
为保证设计质量与施工质量,在EPC项目部牵头下,项目管理团队构建绿色管理体系,进而指导施工策划,如“业主端-设计端-施工端-工程端”四端协同;“项目总负责、设计总牵头、施工总管理、效果总协调、现场总配合”五总合一;“进度计划、现场统筹、成本核价、质量管理、效果把控、安全管控”六核共管;“架构、流程、制度、信息、关键点”五抓齐进等[10](见图5)。
图5 广阳岛生态修复EPC项目设计管理策划创新点(图片来源:作者自绘)
我国已步入高质量发展时期,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党中央提出“生态文明建设”“打造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等国家战略,建设领域从传统大开发转型为大保护,设计及策划成为建设的领军角色。随着数字化信息技术的发展,建设工程项目的设计管理模式不断升级,步入更高质量、更快效率、更强特色的生态建设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