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场以绿色为名的竞技浪潮中,数字化成为低碳的重要驱动力,当二者叠加融合,杭州亚运便拥有了更大的想象空间——打造一个“零碳”办赛的“杭州样板”
当杭州亚运会公布“绿色、智能、节俭、文明”的办赛理念时,很多人或许还未能意识到,这个“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發源地将如何一以贯之地践行低碳理念,将“绿色”置于办赛理念的首位?
从北京冬奥会的“微火”主火炬到卡塔尔的974体育馆(由974个集装箱拼装而成,世界上第一个可完全拆解体育场),再到国际足联发布零碳目标公告,一切的一切都在向人们传递一个信息:低碳化正成为体育世界的未来。
在这场以绿色为名的竞技浪潮中,数字化成为低碳的重要驱动力,当二者叠加融合,杭州亚运便拥有了更大的想象空间——打造一个“零碳”办赛的“杭州样板”。
走进杭州大街小巷的各个亚运会特许商品零售店,眼前琳琅满目的“零碳”商品让人颇为惊喜。比如位于“C位”的低碳版坐姿吉祥物玩偶,便是一款真正意义上的“零碳亚运特许商品”——通过专业机构评估认证,获得产品数字化“零碳”标签。该认证基于阿里云“能耗宝”平台,通过定义“零碳”产品数字化路径,为“零碳”吉祥物、“零碳”飞盘等亚运零售商品提供碳足迹在线核算、在线碳中和、在线第三方认证服务等,让人们在近距离中便可感受到绿色亚运的精彩。
除了触手可及的零售商品外,“数字化+低碳化”还渗透到了亚运保障的方方面面。2021年,12名来自国网杭州供电公司的专业人员受聘成为亚运历史上首批“零碳”工程师,他们的共同任务是为杭州亚运会12座特级和一级场馆,提供亚运交通零碳化配套建设、“零碳”智慧能源场馆、赛事场馆绿电交易等3大类13项专业化服务,实现“零碳”亚运。
如在“零碳”智慧能源场馆建设上,如何摸清亚运场馆和配套设施的碳排放“家底”,从而开出“降碳诊断书”?工程师们的助手是来自国网杭州供电公司首创研发的“双碳大脑”。比如利用“双碳大脑”的“光伏分舱”场景,可以因“馆”制宜地开展场馆区域光伏潜力评估和规划,提供个性化光伏方案设计,增加清洁电占比;针对运动员集中的亚运村区域,则可以通过“双碳大脑”分析,科学投建分布式光伏电站,减少碳排放。
与此同时,在亚运绿色交通配套建设上,同样有着不少功夫。比如,针对亚运场馆等区域周边充电设施配备,利用无线充电技术实现无人驾驶车辆的“即停即充”,利用大功率充电技术实现电动汽车超快充电,为亚运核心交通路线公共交通配置电动汽车或氢能汽车,实现亚运公共交通零碳化。
值得一提的,还有大型场馆的改建“零碳化”。国际超大型赛事举办的底层逻辑之一,便是体育场馆的建设,这不仅关乎赛事举办的“面子”,还关乎国家基建能力的“里子”,具体到智慧型体育场馆的搭建,则更是数字化、未来化的体现。
而大型体育场馆的改建所产生的巨量建筑工程废弃物,一直以来都是零碳化的难点。占地近580亩、囊括60000个座位的黄龙体育中心,作为浙江建设时间最早、规模最大、功能最全的现代化体育设施之一,已有二十余年的历史。在黄龙体育中心改建过程中,为了实现零碳化改建目标,采用了“移动反击式破碎钻”,即对原有建筑进行拆除后,产生的9000吨建筑垃圾经过破碎并自动分类,变成可重复利用的半成品。